物流管理實踐教學改革探索
時間:2022-07-07 09:42:11
導語:物流管理實踐教學改革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與物流行業的各個領域開始了全面的融合,智慧物流對物流行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中主要分析了智慧物流環境下高校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革建議。
【關鍵詞】智慧物流;實踐教學;改革探索
1前言
互聯網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作為國民經濟發展動脈和基礎產業的物流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8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提及快遞物流及相關產業發展,且大數據驅動和人工智能的物流升級成為熱議話題,智能倉儲、智慧物流已成為物流業的必然趨勢。迄今有多家物流行業領導企業在倉儲、分揀、配送等環節開始了無人操作。2017年雙十一期間,阿里巴巴使用智能機器人自動揀貨大大提高了物流的效率;京東機器人配送已在多個高校園區常態化運營;蘇寧無人機送貨已運用于偏遠農村和交通不便的山區,解決最后一公里送貨難的問題。在物流行業領導者的帶動下,各行業物流也開始了智慧物流的建設步伐,預計五年內,智慧物流市場容量將超過萬億元。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對物流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慧物流需要熟練掌握自動化物流流程、大數據分析方法以及人工智能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現有的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服務于傳統物流,不能滿足智慧物流對人才能力的需求。因此,在智慧物流背景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強對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學改革,尤其是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革,以培養出了解智慧物流發展的前沿動態,對物流行業最新智能化技術有實際操控能力,以及對各種實際問題有較強處理能力的應用型、創新型現代物流人。本文主要從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角度對現狀和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改革建議。
2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1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現狀。物流管理專業是一個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很多高校的該專業都設置了實踐教學環節,60%左右的高校物流管理專業選擇了物流企業作為校外實踐基地,絕大部分的物流管理專業都有專業實驗室,且實驗內容比較相似,大致可以分為四類,即物流專業實驗、相關課程實驗、企業實習及畢業論文。校內實驗環節,主要包含課內案例分析討論、實驗室軟硬件教學等。而校外實訓以企業參觀、校企共建實訓基地培訓及企業實際頂崗實習為主。同時,一些學校也開始積極參與各大物流競賽,以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但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實踐內容很多是基于傳統理論下的簡單流程操作,無法對接就業崗位,學生綜合能力水平和企業需求不匹配。2.2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2.2.1教師脫離物流實際,缺乏體系化的學習渠道。大部分高校物流專業教師從學校畢業后直接進入高校當老師,沒有物流行業實際工作經歷,缺乏對物流工作的直觀認知和直接接觸,且對物流領域缺乏系統的認識,沒有形成自己的體系,授課內容只能按照課本進行,實踐環節更是脫離實際。同時專業教師繼續學習的機制得不到保障,缺乏相應的學習提升渠道,且教學科研任務繁重,在繼續學習提升和完成學校任務之間,高校教師不得不選擇后者。2.2.2實驗室教學設置不足,內容陳舊。大多數學校的物流管理專業都設置了實驗教學環節,但是很多實驗課程都僅局限于理論課程相應知識的簡單流程操作,內容枯燥,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驗課程內容陳舊無法與現代物流同步,不符合實際發展需要。同時由于經費限制,無法及時更新實驗教學硬軟件設備。2.2.3與校外企業合作不夠深入。不少高校物流管理專業有校外實踐基地,但很多校外實踐基地并沒有實際應用好,僅停留于合同層面,而沒有開展實際的合作,如沒有安排在校生到物流企業進行參觀式認知教育,沒有安排年輕教師和在校高年級學生的頂崗實習等。同時由于學生缺乏社會工作經驗,企業擔心學生在頂崗實習的過程中,干不好實際崗位的工作而影響整個工作的進程,因而不太愿意接受學生頂崗實習。在與校外企業合作的過程中,由于存在一些實際的困難而止步,從而使校企合作流于表面。2.2.4科研項目缺乏帶動性。已有很多高校將大學生參與科研項目納入畢業考核指標,要求大學生每人至少參與一項科研項目。目前很多科研項目都是教師的研究課題或在研項目的一部分內容,教師在給大學生布置科研任務時,目標設置不明確,項目可操作性不強或大學生實際操作過程存在較大的困難,同時教師對學生科研缺乏實際的過程性指導,使得學生在項目過程中知難而退,最終以應付的態度草草結題,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3智慧物流背景下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措施
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已經開始滲透到物流領域,倉儲、運輸、裝卸、配送等環節均開始實現無人化、智能化操作,物聯網已逐步形成,物流大數據成為現實,智慧物流時代已到來。為了更好的適應物流行業發展趨勢,培養智慧物流環境下的應用型人才,對現有的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提出相應的改革建議。3.1建立體驗式和挑戰式實踐教學模式。體驗式實踐教學是學生在各種設定的或實際的場景下,由教師引導學生親身體驗和感受所學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以及行業發展的動態等的教學模式。體驗式實踐教學包括行業認知教育和實際工作體驗教育,使學生對本行業有直觀的認識和真實的體驗,如到合作企業參觀最新的智能倉儲和最新無人機送貨實際操作等;實驗課上的物流流程操作;物流行業案例分析課程;到智能化程度較高的物流企業實習;與快遞公司合作,每個同學在大學四年期間有當一天快遞員的經歷等。挑戰式實踐教學是一種以能力培養為基礎的新的實踐教學方法,教師主要輔助學生進行知識構建,學生則發揮其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利用所學知識、借助相關資料解決實際問題,該方法旨在激發學生挑戰自我,挖掘自身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做一些物流領域的科研項目、參加物流專業競賽等均屬于挑戰式實踐教學,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輔助學生構建相應的物流行業知識體系,同時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過程性指導和鼓勵,讓學生發揮潛力,高效率完成任務,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3.2行業動態講座。近年來,伴隨著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發展,物流行業發展日新月異,各種高科技和新思想在物流行業中的應用層出不窮,物流行業企業經營模式創新不斷涌現。物流相關專業的學生需要不斷了解行業的各種動態變化,把握行業發展趨勢,了解行業人才需求,才能有針對性的提升所需能力。因此,每學期至少需要聘請一次物流行業專家給學生做行業發展動態和前沿講座,同時教師上課時也需要引用最新的物流行業案例進行教學,讓學生感受到行業的時代性和先進性,感受智慧物流的強大未來。3.3加強與物流行業企業的合作。由于近幾年物流行業發展突飛猛進,很多高校的物流專業實驗室所提供的實驗教學硬軟件設備,已經落后于行業發展,與行業實際脫軌,而高校經費控制嚴格,物流教學設備昂貴,不能及時更新滿足與時俱進的教學需要,所以物流管理專業更需要加強與物流企業的合作,尤其是與物流行業領導企業的合作。在合作的過程中,避免浮于表面的合作,需要充分挖掘校企雙方的能力促進物流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如每年組織一次學生到物流企業參觀學習,了解行業發展和對人才的需求;高年級學生和年輕教師到物流企業進行頂崗實習;物流企業的部門負責人定期給學生做講座,介紹智慧物流環境下,不同工作環節的具體操作和需要的知識;學校定期接受物流企業的相關人員到校接受培訓提升;聘請企業專家與專業教師共同擔任學生的培養導師,推進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開展物流行業科研項目的合作等。3.4組織專業競賽。專業競賽是一種挑戰式的活動,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克服困難的潛能,鍛煉團隊協作的能力,引導學生努力進取,以適應行業和社會的發展需求。專業競賽需要學生在學習現有知識的基礎上,大量閱讀相關資料,團隊成員齊心協力共同高效地解決問題??梢越M織學生參加全國性的專業競賽,也可以學校自己組織小范圍的競賽和課堂競賽等。如參加“鄭明杯”全國大學生物流設計大賽,或組織校內的物流創業技能大賽,同時設置豐厚的獎勵激勵學生參與并投入到競賽中。3.5強化科研項目的引導作用。教師的科研項目很多都有較強的實際意義,且教師對項目研究有明確的思路,教師項目中子課題由學生來完成,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可操作性較強。但是教師對學生完成項目的責任心和能力不太認可,導致教師指導不力,學生也沒有達到鍛煉的效果。所以教師首先要轉變思想,充分相信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科研能力,正確引導和管理好學生,端正學生科研態度和做事的責任心,同時做好過程指導和激勵,做好階段性交流和匯報,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姚琪.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研究[J].才智,2017(11):207-208.
[2]中國物流與采購網.2018年智能物流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EB/OL].2018.03.07.
作者:環梅 單位:北京印刷學院
- 上一篇:物流管理實訓基地建設與運行
- 下一篇:校企合作物流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