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立場下的學校管理研究
時間:2022-11-19 09:16:40
導語:兒童立場下的學校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轉變決策方式
學校的決策大多由成年人(校長與班主任等等)決定,作為學校主體的學生卻對學校事務少有參與權、發言權,更遑論話語權。然而,成年人所思所想與孩子不一樣,成年人經常用他們自己認可的方式、標準、好惡來替孩子作出決定。在兒童立場背景下,學校管理者在作與孩子相關的決策時,應該尊重兒童的需要,傾聽孩子的心聲。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量將決策權交給孩子。我們要充分相信兒童的自我認知能力與自我約束能力,當我們對孩子足夠信任時,孩子們反而會作出理性的選擇,因為當他們擁有權利時,他們會珍惜他們所擁有的信任。例如,我們改變以前由教師指定春游地點的做法,由學生投票確定春游地點,討論春游方式;學生會干部不再由教師指定,而是將所有崗位面向學生招聘,參加競聘的學生自主組建競選團隊,面向全體學生演講、拉票,最后,1000余名學生人手一票,通過投票產生學生會干部,這同時也是民主意識的一次啟蒙;學校每年舉辦一次學生美術作品大賽,所有一等獎會貼出來,每個學生發給一張小標簽,自己最喜歡哪幅作品就貼在下面,小標簽貼得最多的作品,就是“美術作品最有人氣獎”。孩子們通過不同的方式參與著、影響著學校的決策,學校的決策方式也漸漸發生著改變,變得更基于孩子、為了孩子。同時,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訴求,學校創設了多種渠道來與學生近距離溝通。例如,每兩周一次的“我與校長有個約會”,由學生自主申報,定期與校長聊天,以反映問題、表述心聲;每學期一次的“調查問卷”,面向孩子和家長,孩子在家長的指導下真實反映對學校工作、任課老師的意見,每學期,問卷結果都會成為學校管理決策的重要依據。
二、轉變活動方式
小學生活豐富多彩,各種活動層出不窮。成人立場下的活動,很多是為了給領導看、給嘉賓看,唯獨不是為了給孩子自己看,因此,注重展現精品,舞臺成為少數人的專利。兒童立場下的學生活動,孩子不應該成為看客,每一個孩子都應該參與到活動中,并讓活動成為他獨特的生命體驗。兒童立場下的活動必然注重參與率。我們將傳統的田徑運動會改成“田徑+趣味”運動會,讓每個孩子都能參與三項及以上的競技或游戲活動,這雖然拉長了運動會的賽程時間,但孩子們的參與熱情更高了;學校對大型文藝匯演設定了一個重要的考核指標,各班參與演出的學生人數要占班總人數的三分之二以上,這就確保演出成為大眾的狂歡。兒童立場下的活動必然重視學生的心理特點。小學生喜歡新鮮,不喜歡重復,于是,我們以年級為單位,構建六年不重復的活動框架。例如四年級舉辦潑水節,集體慶祝十歲生日;五年級舉辦傳統美食節,讓學生了解身邊的舌尖美味;六年級舉辦“畢業露營之夜”,以紀念小學生活。同一活動,我們也力求以三年或六年為單位,每年活動不重復,例如六一活動,第一年為全校游園,第二年為分班親子狂歡,第三年全校文藝匯演;去年的六一是全校游園,孩子們推薦、設計了30個游戲,學校的每個場所都是孩子們的游樂場,想唱歌、跳舞、下棋、打球、挑戰校園吉尼斯,都可以自告奮勇。校園變成了游樂園,學生們一臉的燦爛,一臉的歡樂。學生們的步伐,都散發著節日的歡快,連忙碌的老師,也都有了兒童的姿態。這樣的活動設計既能讓孩子擁有更多的參與機會,也讓孩子保持新鮮感與對來年活動的憧憬。兒童立場下的活動首先要“有意思”,然后才是“有意義”。有意思,就是活動本身要好玩,要符合兒童心理,要讓孩子喜歡;有意義就是活動中傳遞、滲透價值觀和品行教育。我們不做“主題先行”的活動。目前,我們開發了“十大好玩活動”,例如戶外燒烤、紙飛機比賽、化裝派對等,這些活動很受孩子喜愛,而我們期望孩子養成的生活習慣、專注力、合作能力等目標,也都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地逐步實現。
三、轉變行為細節
除了在大的決策、活動上體現兒童立場,在小事上也必須滲透兒童立場。文化往往就是由一些具體而微的小事組成的。從小事做起,用小事與細節彰顯兒童立場,也是一種文化變革。在細節處體現兒童立場,最重要的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將兒童的感受、利益與發展放在第一位。例如,我們出了一本學生作文集,作文集的首頁不是名人題詞,而是每個學生作者龍飛鳳舞的個性簽名;我校陶藝教室門前有一塊“勸學墻”,里面的每塊陶磚都是學生做的,下面有一個專欄標注陶磚的作者姓名;我校走廊的電燈開關旁邊都有一幅畫,這是學校藝術創想社團的成員們為了美化校園畫的,既很有童趣,又使開關醒目;我們的校園上下課鈴聲,是學生合唱團錄制的歌曲;我們的開學典禮取消冗長的講話,讓高年級的學長團牽著一年級學弟學妹進入小學生活,每個人用紙飛機放飛自己的新學年愿望。再如,我校的讀書總冠軍是學生看重的最高榮譽,每年在1000多名學生中評選出一名讀書總冠軍,他會接受一個十分有趣的獎勵———由學校校長背著他在全體師生面前繞操場慢跑一圈,這種獎勵方式得到了全校學生的熱捧,比任何物質獎勵都更具童心童趣,也更受孩子們喜愛。當然,基于兒童立場對學校管理的改進,更重要的是課堂教學的變革,依然要基于兒童立場,這也是管理變革的難點與關鍵點。兒童立場的本質,在于教師、校長的眼里要有一個一個具體的學生,心中要有一個一個真實的學生。只有在決策、學生活動、行為文化、課堂教學等多方面踐行兒童立場,我們才能說學校管理真正實現了兒童立場的變革。
作者:鄭紅山 單位:湖北省宜昌市金東方小學
- 上一篇:新時期農村學校管理問題及建議
- 下一篇:學校管理中打造教師陽光心態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