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預算管理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
時間:2022-06-09 03:45:48
導語:全面預算管理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全面推行預算管理,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需要,預算管理得當會助力供給側改革的推進,因此,全面預算管理有其必要性。
關鍵詞:預算制度體系;預算管理模式;編制與執行
推進戰略發展實施,全面預算管理不可或缺。全面預算管理是戰略的保障與支持系統,也體現了戰略思想,預算目標實際也是戰略目標,沒有戰略意識的預算是沒有方向和目標的,也不可能增強競爭優勢;全面預算管理也是奮斗的目標,其起點是發展戰略,沒有預算支撐的戰略是不具備操作性的、空洞的單位戰略。
一、全面預算是實現單位發展戰略目標的需要
單位有多個法人單位組成,單位與成員單位各自的經營目標不同,單位要實現其戰略目標,就必然要求成員單位完成單位中的的各項經營目標。從目前許多大型單位預算管理的運作效果看,單位在實施總體戰略目標過程中會存在兩個矛盾:一是單位相對重視自身發展的需要,并不考慮成員單位所面臨的實際市場利益;二是成員單位在向單位上報其目標預算時,又只注重考慮自己的利益,也并不與整個單位發展的戰略目標相一致。所以客觀上需要單位實施科學的預算控制,處理好單位和成員單位之間的財務關系,解決好分權、評價、獎懲問題,使權利責任有機結合,使任務利益有機結合,使激勵獎懲有機結合,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以實現單位戰略目標。
二、預算管理模式介紹
目前單位管控模式應歸屬于集權型管控體制,但在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初期階段,卻類似財務管控型管理體制下的分權型預算管理模式。在這一模式下,單位對下屬單位的預算導向是目標型的,下屬單位根據上級單位認定的預算目標來編制自身的預算,并且要符合下屬單位的經營戰略,再由上級單位審批下達。這一目標也成為下屬單位制定預算的依據。預算責任單位類型分為單位、各獨立核算部門。預算管理過程大致為:單位中的單位各職能部門、非獨立法人部門分別編制各自預算,單位編制管理費用預算;各獨立核算部門根據本單位具體情況編制年度預算,上報單位審批。預算管理辦公室匯總編制單位預算。單位預算管理委員會審查、平衡,確定年度總目標。經平衡、審批后的預算再下達給各單位(及下屬單位),指導其經營活動。
三、預算管理存在問題
1.對全面預算管理的內涵實質缺乏科學認識
單位領導、部分中層管理者已經對于全面預算管理逐漸重視,但對于大部分員工甚至某些財務人員來說,沒有真正理解全面預算管理的實質,仍然停留在對傳統預算的理解,認為預算指標就是控制支出,沒有將其與單位戰略、經營管理以及組織結構聯系起來,缺乏主動性、自覺性和參與性,也就沒有實現全面預算管理的全員性。
2.對全面預算與財務預算認識不清
預算責任單位仍以財務部門為主編制草案,對業務預算作為最基礎的工作認識不足,個別預算責任單位甚至直接由財務部門代為編制,重財務輕業務。把全面預算簡單地理解為財務預算。預算的基礎工作是各種業務經營活動、投資、資金、信息、人力資源、科研開發等,這些內容并非是財務部門所能左右和確定的。
3.預算編制的依據不足
預算責任單位將預算與計劃相混淆,年度綜合計劃較為詳細,但并沒有根據計劃真正落實、量化到月份或季度的詳細預算,使得預算不足以作為管理與考核的依據。編制預算時側重生產,甚至出現在編制預算時銷售部門都不參與,這樣的預算很難在實踐中有較強的執行力。預算及計劃的編制缺乏依據,成本預算沒有按照成本動因去進行分解,單純依靠歷史數據和主觀判斷。預算的編制與執行相脫離,重編制、輕執行,預算也就無法成為單位的“硬約束”,使預算失去其應有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4.缺乏完整的預算制度體系
單位缺乏完整的預算指標體系,沒有形成包括收入預算、成本預算、資本預算及現金流量預算等在內的總預算,而只僅僅對成本費用、現金支出進行控制;沒有加強預算控制、差異分析以及預算考評激勵,無法將生產經營的各個階段有機聯系在一起,不利于單位資源整合。
5.執行結果及分析差異比較膚淺
在分析預算執行情況時,僅將預算值與執行情況進行簡單的比例計算,而沒有對預算差異進行深入的、定量的分析,難以確定預算差異產生的原因,無法把預算執行情況與單位經營狀況有機的聯系在一起。
6.預算考核與經濟責任制掛鉤不力
雖然業績考評辦法中也加入了預算準確率、差異率的考核指標,但真正到了年終考核時,這些指標“退避三舍”,反而看不到了。
四、預算管理進一步改進方向
(一)加強信息化建設,提高預算管理人員和業務人員的素質
如何滿足單位內部眾多的信息需求,管理層級專業分工不同,每位管理者從預算中得到的管理信息也各不相同,如發行部門需要了解不同媒體在全省各地區的發行情況,廣告部門掌握不同行業所刊登廣告比例。如何快速提供管理信息,不但需要改進預算軟件分析功能,還要求增強預算管理人員和業務人員的素質。編制程序和編制方法的選擇是影響全面預算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對財務人員的要求將向管理會計轉向,要求財務人員對單位整體情況包括銷售、采購、生產、盈利和現金流進行全面追蹤了解,通過事前編制、事中控制、事后考核分析,實現對生產經營的全過程控制,有效監督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幫助降低成本,提高利潤。
(二)提高對現金流量控制的重視
單位實施有效的財務管理離不開現金流量的支持。無論籌資、投資或利潤分配均以現金為紐帶,現金不僅是資金流轉的起點和終點,而且貫穿單位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在單位發展日益成熟、組織規模不斷擴大、結構日趨復雜的情況下,單位管理中越來越需要強調單位的管控,在財務控制中,現金的管理與控制成為財務管理控制的關鍵。充分發揮資金集中優勢,提升單位財務管理水平,以增強單位競爭力,如提高單位單位對成員單位的資金管理能力,增強單位單位的融資能力,增強單位單位的信用擴張能力,盤活單位單位的內部資金等。尤其在當今供給側結構性調整中,通過實施穩健的財務管理,以“現金為王”,全方位加強單位自身的現金流控制。所謂“手中有糧,心里不慌”,當整個行業重新洗牌的機會來臨時,富裕的現金流將為單位整合資源、壯大實力、做大做強保駕護航。因此預算管理控制應將現金流量放在重中之重,防止自由現金流量被濫用。
(三)進一步提高績效評價的激勵性、科學性
針對預算考核的問題,應嚴格考核、硬兌現,在強化預算約束力的前提下,進一步完善科學的業績評價系統,加入非財務指標,預算指標考核的激勵手段也要加大。一方面,通過對動態的預算執行情況評估,針對實際數與預算數之間的差異認真分析其原因,找出預算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措施,總結經驗教訓;另一方面,改進完善更為科學的考核體系,不僅僅只有財務指標為考核對象,還要加入一些非財務指標進行考量;提高績效評價的激勵性和科學性,引入專業咨詢指導、改革薪酬績效評價體系,對部分也可以考慮引入管理層持股等手段。
作者:王克軍 單位:臨朐縣財政局
參考文獻:
[1]史富蓮,李冬妍.試論發電單位預算管理模式的構建.會計之友,2015.1.
- 上一篇:地質勘察單位資金預算管理分析
- 下一篇:預算管理健全內部控制體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