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管理對企業創新的意義

時間:2022-01-23 04:04:39

導語:知識管理對企業創新的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知識管理對企業創新的意義

1借助知識管理,提高企業的應變和創新能力

當今經濟局勢下,我國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競爭背景,行業與行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跨行業經營更是對獨立經營個體造成了很大的威脅。鑒于企業經營面臨的新困境,為了保障企業經營的根本利益,必須要著重培養經濟組織在市場中的應變力和創新力,以推動現行管理模式的改革進程。所謂應變力和創造力,是用于衡量企業經營實力的“硬指標”,也是未來知識管理工作著重培養的內容。結合企業知識管理的標準,借助知識管理提高企業的應變和創新能力,需堅持“理論認知、方案規劃、投入實踐、全面推廣”等主要環節。1理論認知認知是企業實施知識管理的第一步,主要任務是統一企業對知識管理的認知,梳理知識管理對企業管理的意義,評估企業知識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全面認識知識管理理論是經營改革的首要條件,能幫助企業認識是否需要知識管理,并確定知識管理實施的正確方向。例如,全面完整的認識知識管理,對企業中高層進行知識管理認知培訓,特別是讓企業高層認識知識管理;利用知識管理成熟度模型等評價工具多方位評估企業知識管理現狀及通過調研分析企業管理的主要問題。2方案規劃知識管理的推進是一套系統工程,在充分認知企業需求的基礎上,詳細規劃也是確保知識管理實施效果的重要環節。這個環節主要是通過對知識管理現狀、知識類型的詳細分析,并結合業務流程等多角度,進行知識管理規劃。主要工作包括:從戰略、業務流程及崗位來進行知識管理規劃;企業管理現狀與知識管理發展的真實性分析;制訂知識管理相關戰略目標和實施策略,并對流程進行合理化改造;企業知識管理系統建設的可行性評估。3投入實踐當知識管理方案規劃結束后,應考慮知識管理投入到實際應用中,這樣才能發揮出其在企業應變能力培養中的作用,按照規劃選取適當的部門和流程依照規劃基礎進行知識管理實踐。并從短期效果來評估知識管理規劃,同時結合試點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修正。例如,每個企業都有不同的業務體系,包括:生產、研發、銷售等,各不同業務體系的任務特性均不相同,其完成任務所需要的知識亦有不同,這就要求選擇最優知識管理方案參與實踐。4全面推廣在試點階段不斷修正知識管理規劃的基礎上,知識管理將大規模在企業推廣,以全面實現其價值。例如,知識管理試點部門的實踐,在企業中其他部門的復制;知識管理全面地融入企業業務流程和價值鏈;知識管理制度初步建立;知識管理系統的全面運用;實現社區,學習型組織、頭腦風暴等知識管理提升計劃的全面運行,并將其制度化。顧及應變力和創新力體現出來了多方面的現實意義,企業要全面推廣知識管理決策,指導經營者從根本上解決傳統經營存在的問題。

2走職業化道路,提升企業綜合能力

知識管理是在組織中建構一個量化與質化的知識系統,讓組織中的資訊與知識,透過獲得、創造、分享、整合、記錄、存取、更新、創新等過程。不斷的回饋到知識系統內,形成永不間斷的累積個人與組織的知識成為組織智慧的循環,在企業組織中成為管理與應用的智慧資本,有助于企業做出正確的決策,以適應市場的變遷。筆者認為,知識與教育之間的關聯密切,企業提升知識管理水平必須要走“職業化”改革道路,借鑒發達國家的職業教育模式,提高本企業內部的知識管理水平。1力爭創新經營創新是時展的主流趨勢,任何一項事業都必須在創新改革中取得進步,只有創新才能實現事物的最優化。對于知識管理而言,創新教育是改革的重中之重,發達國家顯然很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德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由相關機構實施企業教育計劃,最早從漢斯塞德爾基金會、德國技術合作公司等設立“試點”,正式對知識管理模式展開探究。最大的創新之處在于,企業職業化教育課程建立了“二合一”模式,學校、企業均是職業教育的課堂,內部員工大部分時間在企業學習,也有少數時間在室內課堂上,通過企業與學校等雙重課堂的綜合教學,全面提升了學生的職業素質水平。2適應時代需求“與時俱進”是緊隨時代步伐的,一個國家政治、經濟、教育等事業都需要與時俱進,這是“不落后”發展思想的基本要求。當今經濟競爭局勢愈演愈烈,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人才競爭越來越多“,人才戰略機制”是適應時代變革的重要內容。美國在調整職業教育模式歷程中,時刻關注國家對于企業知識人才的應用需求,不斷地調整原有職業教育模式。從最早的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到企業參與培訓制度,再到國家化的合作辦學體制,都說明了發達國家對于企業知識管理的重視,也間接地改善了大中小型企業的應變和創新能力。3注重知識應用以澳大利亞職業教育為例“,終生教育理論”徹底改變了傳統知識管理思想,過去澳大利亞經濟學家認為企業僅在需要改革時才進行知識管理,當某個業務項目結束之后,知識管理教育也就結束了。事實證明“,終生教育理論”在長期知識教育里獲得了成功,倡導了“教育與經營同步”的持久思想。比如,澳大利亞鼓勵企業現有員工再次入學,學習更多與在崗職業相關的知識“,學習—工作—二次學習—二次工作”,這種循環式的職業教育模式相當受用,能夠讓人們在不同階段重新選擇職業技能學習,并且走向新的就業崗位。

3結語

應變力和創新力是企業經營期間著重培養的能力,這不僅符合我國時代經濟發展的需求,也是經濟全球化改進的必然趨勢。針對傳統企業經營模式存在的缺陷,企業必須強調知識管理系統的現實意義,通過知識管理提升內部知識信息的有效利用率,客觀地增強企業應變能力、創新能力。從本次研究情況看,提高企業的應變力和創新力,既要借助知識管理工作的職能發揮,也要倡導企業走職業化改革道路,從雙方面培養企業能力具有更大的效果。

作者:徐驍趙富強唐輝單位:武漢理工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