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機床加工工藝設計論文
時間:2022-06-04 04:23:19
導語:普通機床加工工藝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工藝過程設計
1.1工藝路線確定
工藝路線的制定是工藝規程的關鍵,是工藝規程的總體設計。工藝路線是否合理,會直接影響加工質量、生產率,也影響到人員、設備、工藝裝備及生產場地等的合理利用。此零件加工精度較高,為保證加工精度,加工分三個階段進行:粗加工首先要完成主要余量的切削,半精加工完成次要表面的加工,并為精加工加工出精基準,精加工完成主要表面加工,達到圖紙要求。為確保加工質量,提高生產效率,確定加工此零件的工藝路線為:粗車—熱處理—半精車—銑削—磨削。
1.2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確定
首先確定圓柱面的工序尺寸,圓柱表面多次加工的工序尺寸只與加工余量有關。前面已確定各圓柱面的總加工余量(毛坯余量),應將毛坯余量分為各工序加工余量,然后由后往前計算工序尺寸。中間工序尺寸的公差按加工方法的經濟精度確定。
1.3毛坯選擇
零件屬于軸類零件,尺寸變化不大,結構也不復雜,所以毛坯的類型采用棒料。
1.4基準確定
因為零件是軸類零件,所以選擇中心孔定位,這既符合基準重合原則又符合基準統一原則,便于保證加工質量,提高生產效率。
1.5加工順序確定
按照先面后孔的原則,所以加工時應先加工外圓,然后后加工鍵槽和四個平面。另外,因零件需要熱處理調質,為了保證調質層深度,調質熱處理安排在粗車之后半精車之前較合理。螺紋、退刀槽等次要表面,應在半精加工過程中完成,以保證質量和效率。
1.6新工藝效果
對于普通機床的適用而言,大多數工廠只會用于粗加工和半精加工,缺乏有效的工藝卡片使得普通機床并不能夠體現出它的價值所在,而某些零件并不一定都適合或者必須適用數控機床來完成,對于很多生產條件較差的企業,普通機床加工軸類零件意味著更加有效的使機床的適用能夠最大化,過本文粗車和半精車的裝夾順序可以保證,倘若按照傳統加工裝夾順序,外圓尺寸精度和同軸度的要求對于普通機床而言非常難以控制,就會造成生產率大幅度降低并且容易出現廢品。這正是本文合理加工工藝的關鍵所在。
2結論
工藝設計是一個動態過程。在設計過程中,應加強調查研究、征求意見,發現問題及時修改,不斷完善設計方案,以期取得最佳效果。此工藝設計,比較合理。主要是利用磨削代替精車作為精加工,在保證加工質量的前提下,較快地提高了生產效率。但本工藝設計,工序較集中,對機床利用有一定影響,對工時定額也有影響。
作者:王德鵬 單位: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物流企業成本核算問題研究
- 下一篇:縣級供電企業績效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