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廠運行優化與節能降耗探討
時間:2022-02-07 12:29:13
導語:電廠運行優化與節能降耗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居民對于電力的需求不斷增加,這就為電廠工作帶來了挑戰。同時環保工作的開展要求電廠對自身的運行進行優化,減少能源消耗,更好的適應時展的需求。本文分析了電廠節能工作實施的重要性,闡述了電廠優化管理的具體手段,提出了電廠節能減耗的手段,希望可以對電廠工作開展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電廠;優化;節能
隨著時展,對于企業的要求越來越高,電廠如果想要獲得長久穩定的發展需要做好節能減耗工作,這是必經之路。電力企業發展時需要構建內部管理制度,減少能源消耗,優化現有的運行方式,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生活中關于電力資源實用的宣傳比較多,但是關于節能減排的宣傳則相對來說比較少,需要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人們的認識,加快電力發展,確保電力供應。
1電廠優化運行以及節能減耗的重要性
電廠運行需要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而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資源,大量的使用化石能源對于子孫后代的發展會造成不良影響。不僅如此使用化石能源還會對環境產生一定的污染,不符合當今社會發展的旋律。隨著時代的發展,環保觀念深入人心,傳統的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不符合發展的潮流,人們對于環保越來越重視,電廠優化運行和節能減耗工作的實施能夠有效的降低電廠的能源消耗,減少電廠運行時對環境的破壞,符合時展的潮流。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的競爭日益激烈,企業發展時需要不斷的降低成本,這樣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電廠節能減耗工作實施能夠降低成本,加快電力企業發展。
2電廠系統運行優化的管理手段
汽輪機凝汽器是電廠運行中的重要設備,保證汽輪機凝汽器處于真空狀態能夠起到一定的優化作用。電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電廠需要確保汽輪機的真空性,按照相關標準定期進行檢測,通過檢查斷定汽輪機是否處于正常運行的狀態,如果不處于正常運行的狀態則需要進行必要的調整。其次要做好檢修維護工作,定期對真空泵進行檢修,檢測是主要是對真空泵的分離器進行檢查,判斷分離器水位的高低。對汽輪機進行維修時可以做好管道沖洗工作,清理管道中的污垢,提升換熱效率。最后還需要確保凝汽器中的水位在一個合理的位置,凝汽器中的水位過高會導致冷卻面積減少,此時汽輪機的真空性就會受到影響。電廠工作開展中將凝汽器保持在真空的狀態可以改變運行方式,這樣就能起到降低電耗的效果。
3電廠節能減耗的措施
3.1優化發電環節。發電是電廠的主要工作,優化發電環節可以起到節能的目的。國家對電廠的發展進行了相關的規定,比如說國家出臺了很多電廠發電模式的政策,電廠發電工作開展時需要對發電模式進行調整,保證發電模式符合國家的相關政策,對于不符合國家政策的發電模式進行及時的調整。電廠為了能夠確保發電工作符合節能減耗的要求需要度電力系統進行維護,定期檢修電力系統,對電力系統運行中存在的安全問題進行及時解決[5]。絕大多數的電力企業運行時使用的能源為化石能源,這種運行方式下對于自然。能源的消耗比較多,同時也會對環境產生污染,不符合國家要求,這種情況下電廠發展時需要做好技術研發工作,使用新型能源用以電廠運行,減少舊能源使用,降低企業成本。3.2優化綜合線損技術電廠發電工作結束后需要進行電力傳輸,電纜是電力傳輸中的必備物品,如果沒有電纜電力無法被準確的傳輸,電力傳輸過程中會出現能量損耗,因此發電廠節能減排工作開展中需要優化綜合線損技術,減少電纜消耗。發電廠需要優化電網,電網是電力人員結合實際情況設計的,具有合理性,因此必須建立符合要求的電網,發電廠需要做好人才儲備工作,對電網進行及時的維護,提升電網的安全性以及穩定性。發電廠還需要對變壓器進行優化,變壓器可以應用在升壓降流工作中,變壓器運行也會產生損耗,發電廠可以適當的減少變壓器的數量,對變壓器進行革新改造,減少單位電力傳輸損耗,起到節能減排的作用。
電廠節能減耗工作實施具有重要的作用:符合時展的需求、有利于環保工作開展以及有利于行業進步,因此越來越多的電廠開展了節能減排以及優化工作。在運行優化時電廠可以從輪機凝汽器、冷卻水系統和純凝機組系統等角度入手,在節能減耗時可以從優化發電環節、優化綜合線損技術和優化閥門內漏這三個角度入手,采用這些手段能夠加快電廠工作開展,有利于電廠降低自身的運行成本,增加電廠收益。
參考文獻
[1]周川川.電廠汽輪機運行的節能降耗探討[J].機械管理開發,2018,3301:140-141.
[2]楊松.淺談電廠電氣節能降耗的問題與技術措施[J].科技風,2018,09:102+106.
[3]汪海軍.電廠運行優化與節能降耗措施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7,1433:162-163.
作者:米衛軍 李衛華 單位:陜西新元潔能有限公司
- 上一篇:氨堿法蒸氨系統節能降耗分析
- 下一篇:暖通空調節能降耗技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