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管理在兒科護理管理的應用

時間:2022-11-22 09:05:52

導語:人性化管理在兒科護理管理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性化管理在兒科護理管理的應用

[摘要]目的探討人性化管理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從該院兒科全體醫護人員中隨機選取28名護士,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管理,觀察組采用人性化護理管理。結果觀察組護理人員行為、整體護理質量評分與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4.29%,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人性化管理應用于兒科護理管理,能減輕兒科患者的疼痛,有效提高其治療的依從性,促進患兒盡快康復,提高患兒及家屬滿意度。

[關鍵詞]人性化管理;兒科護理;管理

兒科患者由于年齡小和認知能力差,患兒自身對疼痛尤為敏感[1]。因此,兒科經常會有患兒哭鬧,每個患兒之間又很容易受到情緒感染,會彼此相互影響。對患兒實行護理服務有一定難度,不僅要安撫患兒情緒,還要提高其對護理與治療的配合度,盡量減輕患兒疼痛感,緩解臨床癥狀。為更好維護患兒生命與健康,兒科護士應進一步提高護理服務意識,確保護理質量與安全。對兒科護理進行有效管理直接影響護理質量與安全。隨著社會快速發展,部分常規護理管理方法已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以及得不到患者家屬認可,筆者所在醫院兒科在護理管理中應用人性化管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該院28名兒科護理人員,作為人性化護理管理的研究對象。采用隨機表法將其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14名護理人員。所有人員均為女性,觀察組年齡在21~42歲,平均年齡為(31.6±1.2)歲;對照組年齡在20~43歲,平均年齡為(32.4±1.6)歲。本科學歷3名,大專學歷21名,中專4名。將兩組護理人員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管理。對患兒生命體征進行密切觀察,護理人員遵醫囑給患兒用藥治療及護理,同時對患兒及家屬實行相應的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觀察組:采用人性化護理管理,護理人員根據患兒實際情況制定人性化護理計劃,實施人性化護理過程中,必須保證護理的全面性,讓患兒及家屬能夠深刻感受到醫院及護理人員的人性化關懷[2]。護理人員對患兒的護理服務要以人性化為原則,醫護人員在治療、護理過程中要保持和藹的態度、親切的語氣及輕柔的動作,體現“細心、真心、誠心、耐心、責任心”,認真落實好人性化護理措施。人性化管理過程中,要根據護理人員實際工作量對人力資源進行合理安排,讓護理人員能夠得到充分的休息,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患兒及家屬。兒科護理工作的職業風險及護理工作的瑣碎、繁雜等方面的因素,都會造成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大,對此,護士長應主動關心護理人員,多傾聽護理人員的心聲,及時針對護理人員的不良情緒為其做好心理疏導,從而提高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同時將自身的快樂傳遞給患兒與家屬,有效維護護理人員與患兒/家屬之間的良好關系,提高患兒對治療與護理的配合度,利于患兒早日恢復。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兒科護理人員必須要有較強的團隊意識,本著“以病人為中心”、“安全第一、質量至上’等原則,有團結協作精神,有強烈的責任心,能夠尊重、理解和關愛其他護理人員,遵從護士長對自己工作的安排,共同完成護理工作任務[3]。醫院可以定期舉辦一些關于人文關懷的講座,讓護理人員熟練掌握人性化護理的相關知識與具體工作要求,尤其是護患溝通和護理安全方面,不斷增強護理人員人性化關懷意識,同時可在護理管理制度中融入一些激勵機制,對工作表現良好的護理人員進行獎勵,以此激發護理人員的人性化護理工作積極性。1.3觀察指標比較。兩組護理人員行為和整體護理質量評分,評分標準為0~100分,分數越高表示護理質量越好。1.4統計方法。通過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以(x±s)表示計量資料,以t檢驗形式表示組間比較;用[n(%)]表示計數資料,且計數資料的組間比較則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兩組護理效果。將兩組護理人員的行為評分與整體護理質量評分進行比較,觀察組人員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2比較兩組中不良事件發生情況。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4.29%,低于對照組的57.1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2.3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將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對照組患者的總體滿意率為78.57%,明顯低于觀察組的92.8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兒科護理工作,是技術性與專業性要求較高的工作,也是患兒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由于服務對象特殊,與其他科室相比,兒科護理人員的工作量更大、技術難度更高,經常還會因為患兒家屬要求高或人力資源短缺等原因,給兒科護理人員造成極大心理壓力[4],直接影響患者的治療護理效果。由于醫療、護理相關知識缺乏,對疾病沒有足夠認識,患兒家屬經常對醫護人員寄予過高希望;出于自身對患兒過度保護和溺愛,常常要求護士在治療時做到一針見血,如有突發情況或患兒病情無好轉,家屬就會將矛頭指向護士。此種情況會造成兒科護理人員精神緊張、身心壓力大和職業高風險。首先,現代醫學管理模式逐漸重視人的管理,實行以人為本的護理管理,以醫護人員為中心,關心醫護人員的心理、生理和社會等各個方面,對醫護人員實行人性化管理,滿足醫護人員的個性化、合理需求,緩解其心身壓力,有效調動其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只有穩定護理團隊,才能更有效提高護理工作質量[5]。其次,患者在進行臨床治療時,醫院應對其提供人性化管理,堅持以患兒為中心的服務宗旨,根據不同患兒的性格特點與心理需求提供針對性服務。醫院在日常護理管理中,要注意對護理人員的細節管理,使其充分發揮自身潛能,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保證每個護理環節能夠有序地進行。根據統計,通過人性化管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分析,患兒臨床治療效果明顯有所提升,護患糾紛發生率也有所降低,人性化的護理服務能夠有效提高患兒及其家屬的滿意度。最后,人性化管理的實施,離不開每位護理人員的用心付出。醫院對護理人員進行人性化管理很重要。只有護理人員對人性化管理認可,才能提升他們對護理工作的熱情度,積極進行人性化護理管理不僅能夠幫助患兒緩解癥狀,還能提高治療效果。在人性化管理的研究分析中,不能忽視家庭因素在護理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護理人員與患兒及其家屬要進行良好互動,利于患兒盡快康復。對于特殊患兒,比如殘疾、失聰或患有慢性疾病,家庭對患兒病情的發展及疾病的轉歸、預后有著密切聯系,家庭介入能夠使家屬更清楚患兒病情,緩解他們內心的緊張與焦慮,同時可以提高患者家屬對護理服務的配合度。

[參考文獻]

[1]趙貴鑫.人性化管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意義[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29):159-161.

[2]蔡永芬.人性化管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7):21-23.

[3]王麗.兒科護理管理中常規管理與人性化管理模式的滿意度對比[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6,29(1):127-128.

[4]王晶.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兒科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民康醫學,2016,28(7):128-129.

[5]欒照燁.人性化管理在兒科護理質量改進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6,1(8).

作者:任洪瑛 單位:閬中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