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管理在兒科護理的作用

時間:2022-07-02 10:13:02

導語:細節管理在兒科護理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細節管理在兒科護理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討細節管理兒科護理管理中對護理質量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方法選取2017年7月~2018年11月在本院兒科住院治療的70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2組,各35例。對照組提供常規護理,觀察組為患兒實施細節管理。對比兩組護理質量與護理滿意度。結果干預1周,對照組護理質量評分均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1周,對照組總滿意度低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兒科護理管理中采用細節管理能夠提高護理質量及護理滿意度,促進患兒疾病康復。

[關鍵詞]細節管理;兒科護理管理;護理質量;護理滿意度

兒科所面對的患者年齡較小,患兒缺乏基本的生活能力,且多數家屬愛子心切,在就醫時易產生焦慮與緊張情緒,對患兒行為過分遷就,給診治及護理工作帶來不利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兒科護理工作的難度,加之兒科工作量大且瑣碎,故差錯發生率及投訴率高于其他科室[1]。因此,給予有效地護理干預對疾病恢復及提高護理滿意度具有重要意義[2]。鑒于此,本研究進一步探討細節管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F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7月~2018年11月在本院兒科住院治療的70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2組,各35例。對照組男18例,女17例;年齡1~10歲,平均年齡(5.04±2.27)歲;其中呼吸系統13例、消化系統12例、其他10例。觀察組男19例,女16例;年齡1~12歲,平均年齡(5.45±2.29)歲;其中呼吸系統12例、消化系統11例、其他12例。統計學比較兩組患兒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對比性。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兒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1.2入選標準。①納入標準:無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無精神疾病、意識障礙及認知障礙;②排除標準:具有傳染性疾病者;患兒及家屬極度不配合者。1.3方法。對照組提供常規護理管理干預,加強與患兒家屬溝通,提高患兒與家屬的配合度,遵醫囑給予藥物治療。觀察組為患兒進行細節管理,具體內容如下:①首先組織科室護理人員對近年來護理管理中的風險事件及護理糾紛進行總結,包括未樹立正確的管理模式、管理不嚴格;部分護理人員操作技能不熟練、專業理論知識不扎實;從醫院環境、護理人員、患兒與家屬等多個方面進行總結,根據總結出的問題制定細節管理方案,逐一采取護理措施,進行改進;②細節服務管理:護理人員應提高自身修養,接待患兒時應體現出人性化護理服務,緩解患兒家長就醫時恐懼、緊張及焦慮等心理;針對不同患兒制定相對的護理方案,使患兒家長了解檢查的意義及目的,協助完成各項輔助檢查,取得患兒及家長積極主動的配合;護理過程中通過語言及動作盡量減少患兒對醫護人員的恐懼,增加安全感;③細節護理管理制度:護士長根據醫院各項規章制度,對科室內管理制度進行完善,結合本院兒科護理常規手冊、兒科護理管理手冊,對兒科護理工作進行細節化,使其能夠與實際護理工作融合,防范安全隱患,提高護理質量;④細節護理管理學習:加強科室內的護理人員對細節管理的學習及培訓,增強護理人員細節護理理念,從而為患兒提供細節護理服務,針對護理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于每周例會中提出,進行溝通交流;⑤為患兒創造一個溫馨、舒適的病室環境,有利于消除患兒的抵觸及緊張情緒,加強安全管理,避免意外傷害的發生,定期對病房進行消毒,減少院內感染的發生;耐心傾聽患兒家屬的想法,對其負性情緒進行心理疏導。1.4觀察指標。①干預1周,采用本院自制的護理質量評估表對技術水平、理論知識水平、病房管理能力、服務態度4項內容進行評價,該量表克倫巴赫系數為0.831,每項均各計30分,分數越高則護理質量越佳;②采用本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對兩組患兒家屬滿意度進行評價,調查問卷的克倫巴赫系數(Cronbach’α)為0.828,采用百分制,≥90分為非常滿意;60-89分為滿意;<60分為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1.5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質量干預1周,對照組護理質量評分均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因兒科服務對象、工作性質的特殊性,在護理管理工作中,不僅要求護理人員具有高度的責任心、愛心及過硬的技術水平,還要有良好的服務意識,從而提高護理質量[3]。據相關研究顯示,兒科護理不良事件及護理糾紛的發生與細節問題有很大關系[4]。因此,給予有效地護理干預對促進疾病恢復至關重要。細節管理主要是通過提高護理人員細節化服務意識理念,在護理中加強耐心、責任心與愛心,為患兒提供人性化、高質量的護理服務,提高護理滿意度[5]。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1周,對照組護理質量評分、總滿意度均低于觀察組。表明兒科護理管理中采用細節管理能夠有效提高護理質量,促進患者恢復,提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護理人員對護理管理質量缺陷及護理糾紛發生的原因從多個方面進行總結,將總結出的問題進行詳細列表,共同制定細節管理方案[6]?;純喝朐簳r,護理人員根據患兒個體情況不同制定細節管理方案,在護理措施執行過程中,不斷的進行評價與改進,針對于存在未能改進的問題,召開一周小組例會,于例會上提出,進行探討分析,提出解決措施,并進行追蹤[7]。護理人員應加強細節管理理念的學習,將其應用于臨床護理工作中,在接診患兒時應充分體現人性化護理服務,了解患兒家屬內心存在的問題,鼓勵患兒家屬說出實際需求,護理人員根據問題進行必要的護理干預,對相關檢查及操作做好詳細的解釋工作,取得患兒家屬的同意,緩解焦慮、緊張等情緒,使其能夠積極主動的配合臨床工作;為患兒提供溫馨、舒適的診療環境,增加與患兒相處的時間,消除患兒對護理人員的陌生感;加強安全管理,在公共區域采取有效地安全保護措施,如使用防滑墊、標語警示等,對患兒家長進行安全知識宣教,避免意外事件發生[8]。

綜上所述,兒科護理管理中采用細節管理能夠提高護理質量,促進患者恢復,提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王娟,白雪.細節護理對低體重先心病患兒的護理效果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7,14(23):171-174.

[2]齊萍,鄢麗,王靜潔.小兒腸系膜淋巴管瘤手術室細節護理與常規護理的臨床價值[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6,21(6):896-898.

[3]謝瑞菊,賴辛嬌,羅國瓊.四化護理管理模式對手足口病患兒并發癥、護理質量及家屬滿意度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4):75-77.

作者:張寶珍 單位:臨沂市蘭山區人民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