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科護理管理滿意度分析

時間:2022-10-12 08:28:20

導語:產科護理管理滿意度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產科護理管理滿意度分析

產科是當前臨床醫學四大主要學科之一,涉及到女性妊娠、分娩、難產、女性生殖內分泌、計劃生育、婦女保健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對女性身體健康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1-2]。產科屬于醫院眾多科室中的一項風險科室,本次研究將以產科患者為對象,探討產科護理管理中風險管理對護理滿意度的影響,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抽選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80例產婦為研究對象,使用等組實驗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240例)以及對照組(24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0~40歲,平均(27.7±2.3)歲,本組患者中初產婦166例、經產婦74例,陰道分娩105例、剖宮產135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1~38歲,平均(26.9±2.5)歲,本組患者中初產婦163例、經產婦77例,陰道分娩108例、剖宮產132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相互比較,在年齡、產次、分娩方式上無差異(P>0.05)。同時我院產科護理人員為30名女性,學歷大專及以上者25人、中專者5人,職稱為初級者18人、中級8人、高級4人;年齡≤30歲21人、31~40歲8人、>40歲1人。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依據常規產科護理管理模式完成護理管理,包括病情觀察、危急護理、病房管理、護理監督、解決護理問題等常規內容。觀察組則在產科護理中實施風險管理,具體如下:①風險識別:風險識別主要針對患者、工作人員以及探訪人員,護理人員應該將每日產科收治的常見危重癥患者設為重點監控對象,例如宮外孕、產后出血、羊水栓塞、新生兒窒息、有自殺傾向者等;同時管理人員應該重點關注護理隊伍中學歷較低、能力較差、經驗有所欠缺的護理人員,依據護理人員的實際能力安排護理工作;探訪人員中有攜帶危險物品者、精神異常者、酗酒嚴重者、神志不清者、不遵守探視制度者等也都是產科管理中的重點風險管理內容。②風險預防:管理人員應該結合產科每日工作內容、崗位、要求、標準以及后果等制定重點基礎護理指標以及專職護理質量指標,如重點基礎護理指標包括藥物使用不當、藥液注射外滲、輸血不良反應、醫源性皮膚損傷等,專職護理質量指標則包括產后出血、產后乳房脹痛、產后陰道分娩潴留等;同時管理人員依據上述指標設定相應崗位、責任的護理人員,包括責任護士、輔助護士、崗位護士、專職護士等多項護理崗位,劃定其崗位內容、職責、標準、獎懲等具體內容,要求管理人員切實做好對上述崗位護士的管理,確保相關護士能夠執行醫囑,完成各項重點基礎護理指標以及專職護理質量指標的預防護理措施,統籌規劃做好應急預案。③風險處理:管理人員應該確保護理人員依據查房制度做好病房巡視、護理,確保巡查護士、崗位護士、責任護士以及專職護士在具體的護理崗位上依據護理標準完成相關護理內容,若仍然出現護理風險事件,管理人員應該立即落實風險事件報告制度,在風險事件處理完畢后立刻填寫《風險事件報告單》,針對風險事件的人、機、物、環、法等5個方面確定風險事件的發生原因、解決方法、預后效果、警惕內容,分享風險事件的經驗和教訓,糾正相關人員的行為偏差。管理人員每月應該匯總當月風險事件的發生總次數,針對風險事件發生率較高的人、物進行整改、獎懲、教育,避免風險事件的再次發生。

1.3觀察指標

[3-4]:使用我院自行設定的患者滿意度調查問卷測定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同時記錄兩組患者風險事件發生率。1.4統計學分析:使用SPSS16.0統計數據,計量資料以及計數資料的表達方式分別為(x-±s)以及(%),數據檢驗方式分別為t檢驗和χ2檢驗,P<0.05則二者間差異顯著,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非常好183例、好52例、不好5例,護理滿意度97.9%;對照組患者非常好120例、好88例、不好32例,護理滿意度86.7%,對比差異顯著(P<0.05)。2.2兩組患者風險事件發生率對比:觀察組患者住院過程中出現產后出血2例、乳房脹痛3例、藥物使用不當1例,風險事件發生率2.5%;對照組患者住院過程中出現產后出血7例、乳房脹痛14例、藥物使用不當3例、陰道分娩潴留7例,風險事件發生率12.9%,對比差異顯著(P<0.05)。3討論護理風險指的是在護理人員的護理過程中由于各種不確定因素間接、直接導致患者治療效果受損、造成患者傷殘甚至是死亡結果的可能性,其具有不確定性、復雜性、嚴重性以及多發性等多項特性[5]。護理風險可能發生于患者護理過程中的每一項環節,因此護理風險管理對提高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醫院護理水平、提高護理安全性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產科是醫院眾多科室中護理風險非常高的科室,其一旦發生護理風險事件,不僅影響到患者自身安全,還會對新生兒的生命安全以及后續成長造成影響,做好產科護理風險管理是產科整體管理工作中必須做到的基礎性、重要性工作內容[6]。本次研究中給予觀察組患者產科護理管理中風險管理,將風險管理擴大到患者、護理人員、探訪人員等多個方面,針對護理人員在日常護理中可能出現的風險事件因素進行整體、綜合、統籌的分析與歸納,針對風險事件的發生因素制定崗位護理標準、措施以及應急預案,提高風險事件預防程度的同時也更加有效、及時的解決風險事件。醫院在長遠的發展過程中必須不斷提升護理人員的工作素質、心態以及能力,以護理人員為基礎來降低風險事件發生率,醫院應該定期展開護理人員崗位技能、工作態度、心理素質的培訓,做好患者病情評估、醫護交流,更好的完成心理護理、術前術后護理、康復護理等多項護理內容,充分尊重患者治療、護理意愿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確保醫患交流順暢、護理人員護理高效,充分降低產科護理中的風險事件發生率。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及風險事件發生率均優于對照組(P<0.05),證明產科護理管理中應用風險管理對提高護理管理水平有非常重要的幫助,能顯著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且降低產科風險事件發生率。

作者:王丹 孫雪榕 徐雪瑩 單位:吉林省婦幼保健院

參考文獻

[1]蘇麗杰,于奎花.護理風險管理在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護理研究,2013,27(11):3553-3554.

[2]駱綺云,陳向紅,張少璇.產科病區護理風險因素分析及管理[J].當代醫學,2012,18(12):133-134.

[3]賈慧琴.品管圈活動在產科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2014,7(3):163-164.

[4]徐小雅,王永生,王效惠,等.護理風險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內科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四川醫學,2012,33(5):906-908.

[5]鄭李明,駱建梅,陳舒飛.護理風險管理對產科護理質量管理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6(2):273-274.

[6]朱新霞,劉世清,馬春燕.風險管理在產科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世界醫學信息,2015,15(54):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