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患者心理護理論文

時間:2022-11-30 10:43:00

導語:宮頸癌患者心理護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宮頸癌患者心理護理論文

【關鍵詞】宮頸癌

[摘要]目的:通過對宮頸癌患者不同的心理反應進行心理治療及護理,以提高護理質量。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豐富的情感去對待每位患者。結果: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礙,配合治療及護理,達到預期效果。結論:及時掌握宮頸癌患者的心理表現,進行心理治療和護理,能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關鍵詞]宮頸癌;心理反應;心理護理

ThePsychicReactionandMentalNursingofCervicalCancerPatient

Abstract:ObjectivePracticementalnursingandnursingcareinervicalcancerpatientstoimprovenursingcarequality.MethodsUsingeasyunderstandedwordsandsympathytotreatedeverypatient.ResultsAllthepatientsmatchedthetreatmentandnursingcareactivelywithoutanypsychologyobstacle.ConclusionUsingmentalnursingandnursingcarebypromptlyprehensionofcervicalcancerpatientspsychicreactioncanhelppatientsrecoverquickly.

Keywords:Cervicalcancer;Psychicreaction;Mentalnursing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嚴重威脅婦女的生命?;颊咴诮浭苌眢w上的痛苦之外,還經受著巨大的精神創傷。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心理社會因素對惡性腫瘤發生與轉歸的影響越來越受到醫學界的關注。對癌癥患者進行心理護理,促使癌癥患者康復已成為護理人員的職責。我科近年來共收治宮頸癌患者34例,年齡31歲~51歲,平均年齡41歲。本文通過對患者心理狀態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是提高護理質量,促進康復,減少并發癥的有效措施。

1宮頸癌患者的心理狀態

1.1震驚、焦慮

常表現為發呆,或出現一些令人費解的自發性行為。幾乎所有的病人都會產生恐懼感,會害怕疼痛,被遺棄和死亡等。經常坐立不安、失眠等。

1.2敏感、多疑

多表現為情感很脆弱,對醫護人員的任何信息包括語氣、表情、態度等都很敏感,總認為別人在議論自己,對自己缺乏自信心,往往認為自己的病情比醫生說的更嚴重。

1.3否認、僥幸

患者表現為始終不相信自己會得癌癥,幻想是否會誤診,仍存在僥幸心理,經常自我安慰,希望這一切都不是真的。大量研究證明,一定程度的否認,對緩解心理應激是可取的。

1.4抑郁、悲觀

患者一旦知道自己的病情已被確診,表現為抑郁、緊張及睡眠障礙。情緒低落,對未來生活充滿悲觀、自暴自棄、感到一切無望、顧慮重重。

1.5同情、憐憫

希望家庭及社會能給予同情、憐憫。指望醫生是菩薩救世主,盡快解除其痛苦,有求生欲望心理。

1.6擔心、缺乏自信心理

根據病情確定手術方案后,又擔心手術是否能達到預期目標,擔心手術失敗,擔心癌癥是否再復發,擔心從此改變生活狀況,擔心自己不再是個女人。

2心理護理

2.1心理安慰

對新入院病人要熱情接待,為病人創造一個舒適、安靜、整潔、和諧的環境。鼓勵家屬、親友多接近患者,給予心理安慰,對病人要熱心、和藹、親切,積極發揮語言的治療作用,幫助病人克服不良心理,盡快減輕病人對疾病的恐懼,穩定病人的情緒,耐心解答病人疑問,鼓勵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2建立良好護患關系,取得病人的信任感

對敏感、多疑患者,護士在患者面前應表現為鎮定、自如、得體。說話流利,決不含糊,隨時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及時調理,糾正病人不良狀態。以微笑、周到、親切的服務態度,適當、耐心、細致的解釋說服,嫻熟的護理技術,贏得病人的信賴,多與病人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取得病人的信任感。

2.3耐心傾聽病人訴說,對病人實施健康教育,使患者正確認識疾病,克服僥幸心理。讓病人做到既來之,則安之。激發病人潛在的生存意識,調動積極主觀能動性,讓患者充滿信心去戰勝病魔。

2.4調節患者及家屬的情緒,鼓勵戰勝疾病的信心

隨時調節患者家屬的情緒,使其在與病人接觸中,既能克制自己的感情不恐懼、不悲傷、不厭煩、不淡漠。始終保持鎮定、熱情、耐心的良好心境。對病人細心照料、盡心盡責。醫護人員要以樂觀的態度感染患者,建立患者對醫院的信賴。護士向病人講解癌癥并不是不治之癥,介紹同類病友認識,介紹治愈病例。請同種疾病的康復者給病人說親身感受和經驗,鼓勵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5病人患病后情感特別脆弱,特別是作為女性患者,感情特別細膩,擔心自己會喪失對家庭及社會的義務。護士對患者應多一份愛心、關愛、友誼,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鼓勵病人家屬積極參與,盡可能滿足病人的生理及心理需要。用良好的形象和行為去消除病人心理上和軀體上的疾病。

2.6經常與患者交談,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

術前做好解釋工作,講明盡早手術的目的,進行各項操作的目的,講解手術的必要性及成功的范例。語言要帶鼓勵性,既表示出同情,又表示會給予積極的幫助和支持。為手術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礎,讓患者對手術充滿信心和希望。病人擔心子宮切除后會影響性生活,應該在術前給予充分的解釋和健康教育,認真傾聽患者的一些想法,并給予“一樣是女人”的保證,與患者共同討論問題,解除其顧慮,緩解其不安情緒,使病人以最佳身心狀態接受手術治療,從而減少治療期間的心理反應,提高機體免疫力,提高遠期療效。

參考文獻:

[1]鄭修霞,夏海鷗.婦產科護理學[J].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247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