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心理護理運用綜述
時間:2022-05-28 11:12:00
導語:分娩心理護理運用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心理護理是護理人員根據心理學的理論,在護理過程中通過人際交往,以行動來影響和改變患者的心理狀態和行為,促進其康復的方法和手段[1]。在分娩過程中,產婦的心理狀態與分娩疼痛有著密切關系,疼痛程度往往隨著心理狀態的改變而變化。妊娠期婦女復雜的心理變化中,緊張、焦慮最常見,尤以孕晚期發生率較高。在產程中,孕婦過度緊張、焦慮,與某些妊娠并發癥的發生密切相關。臨床上,護理人員對入院孕婦只進行常規的健康教育,而對有過度緊張、焦慮傾向的孕婦未能給予足夠的重視,由此導致妊娠并發癥的發生率增高,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早產、胎兒窘迫、難產、產后出血、剖宮產等發生率增高[2]。為此,通過心理護理的鼓勵方法,幫助分娩,調查心理護理對產婦分娩的影響,為臨床護理干預提供理論依據。
1.資料與方法
2011年4~10月收治通過檢查,以頭位能夠分娩的初產婦40例,實施心理護理鼓勵方法,幫助分娩。方法:在分娩過程中為產婦營造溫馨而輕松的分娩環境,運用語言安慰、精神鼓勵等方法對產婦進行心理護理,為其消除思想顧慮和緊張、恐懼心理,配合醫護人員操作,順利完成分娩過程。①創造溫馨而輕松的待產環境,實施人性化護理,不限制產婦自由活動,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靜脈用藥和檢查,指導產婦適當活動。②在產婦分娩的全過程中都由一位富有愛心、態度和藹、善解人意、精通婦產科知識的醫護人員陪伴在產婦身邊,充當導樂。這位醫護人員在整個產程中給產婦以持續的生理、心理及感情上的支持,了解產婦的心理狀態,向產婦介紹分娩知識,回答產婦及家屬提出的各種問題,講解分娩的生理過程,為產婦進行心理疏導,讓產婦樹立信心,消除顧慮及恐懼,降低疼痛的感覺,幫助產婦度過生產難關。③可讓丈夫陪伴,指導其丈夫給予幫助,如進行肌膚接觸,撫摸額頭,輕握雙手,按摩腰骶部,說鼓勵性語言,在情感上給予支持,減少心理負擔。④勸導產婦少量多次進高熱量、易消化飲食,給予充足的能量供應,保證分娩時有充沛的精力和體力。⑤產程中指導產婦正確運用腹壓。隨著宮縮的加強,如排便樣向會陰部屏氣,宮縮間歇時全身肌肉放松,充分休息,下一次宮縮時再采取同樣的方法。
2.結果
40例產婦中,順產34例,剖宮產6例。通過對40例產婦實施產前心理護理,其焦慮、抑郁及選擇剖宮產率均低于常態值,對自然分娩自信心提高。證明通過對初產婦實施心理護理及分娩教育,可以減輕孕婦緊張、焦慮和抑郁情緒,增強其對自然分娩的自信心,促進孕產婦身心健康,有效降低剖宮產率,提高順產分娩率,提高產科質量。
3.討論
臨床觀察和研究表明,實施心理護理有利于緩解產婦產時疼痛。產婦在臨產前的疼痛、焦慮及壓力,會引起腎上腺素大量分泌,因而降低子宮血流量及子宮收縮的效能,致使產程延長。因陣痛、焦慮會產生呼吸急促,造成過度換氣,使母親體內的二氧化碳減低,造成子宮血管收縮,對胎兒產生不良影響,若給產婦適當的心理安慰,可使疼痛減輕,對母親及胎兒都有好處。
心理護理有助于提高產婦順產率,不良情緒可使產婦體內氨茶堿的分泌增加,使宮縮不協調,阻礙產程進展,增加難產機會,使剖宮率增加,因此,助產士應該嚴密觀察產程進展,使整個產程在良好的氛圍中進行。
心理護理還可緩解產婦心理焦慮,分娩順利與否與產力、產道、胎兒、精神等因素有關,實施產前心理護理,在整個產程中給產婦持續心理、生理及感情上的支持,使焦慮、緊張因素減少,產婦的疼痛感相對下降,有助于產程順利進行。
- 上一篇:工信委半年工作匯報
- 下一篇:剖析新生兒窒息蘇醒救治與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