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交接班質量效果研究
時間:2022-05-15 11:00:27
導語:護士交接班質量效果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該院骨科共3個病區,護士長3名,共48名護理人員,其中女性46名,年齡24~43歲,平均(30.28±5.19)歲,職稱:主管護師5名,護師20名,護士23名。護理人員工作年限及骨科工作年限見表1。1.2研究方法。由護士長及及護理部主任組成骨科培訓小組,通過本院交接班護理制度及相關資料,并與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工作共同制定《骨科護理人員床邊交接班培訓評分表》[3],并與2017年2月完成培訓材料的準備工作,包括以骨科常見病理為基礎,拍攝床邊交接班規范化操作視頻,并制作思維導圖及順口溜等。組織全體骨科護理人員進行集中授課培訓,通過多媒體對床邊交接班工作理論部分進行講解,并通過視頻及思維導圖[4],使護理人員更直接的理解其工作內容及注意事項,之后,對床邊交接班工作流程進行情景模擬,先由培訓小組成員對其床邊交接班工作注意點進行講解及演示,再由參與該次培訓的護理人員進行再次模擬,之后,全體培訓班成員對模擬情況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并總結出有效的整改方法[5]。該次培訓班共計4學時,并在每次培訓后,對參加培訓的護理人員發放反饋表,征集其意見,并將培訓時電子材料方法給護理人員,以便其在業余時間進一步學習。1.3評分方法。在培訓工作開始前及結束后,由培訓小組人員采用《骨科護理人員床邊交接班培訓評分表》,對參加該次培訓的護理人員床邊交接班工作質量進行評價,比較其前后評分,并將每次培訓后護理人員反饋意見進行匯總。1.4統計方法。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表達數據采用平均值±標準差(x±s),兩組差異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培訓前后。《骨科護理人員床邊交接班培訓評分表》得分培訓后,床邊交接班工作各項及總分均有明顯提升(P<0.05),見表2。2.2反饋意見。參加培訓的護理人員均表示該次培訓對其提高床邊交接班工作質量有重要意義,其中38名護理人員(79.17%)認為通過視頻及思維導圖,能夠充分理解其具體工作職責,31名護理人員(64.58%)認為,順口溜及情景模擬,能夠對床邊交接班護理工作注意事項及易忽略的細節進行有效的記憶。
3討論
床邊交接班作為護理人員工作的銜接,通過前一班護理人員對患者生命體征、用藥情況及病情的觀察與后一班護理人員溝通,保證患者的護理過程不間斷,使接班護理人員在對患者病情充分了解的基礎上進行接下來的護理工作,但由于該項工作常規以口頭表述為主,且護理人員對該過程認識不足,認為通過用藥記錄及病志即可完成交接工作。研有究表明[6],由于護理人員未能對患者病情及其他具體情況進行充分了解而導致患者病情反復或發生意外的事件幾率較高,而由于護理人員工作銜接不暢導致患者病情蔓延或得不到及時有效治療的事件也不在少數。該次研究中發現,在培訓前,問候患者、崗前介紹、手部衛生及患者隱私等項目得分較低,這是由于護理人員未能及時注意相應細節,該現象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對護理人員的配合度及就醫感受,嚴重的可能影響患者的康復。該次培訓通過視頻、思維導圖等方式對護理人員交接班工作的程序及其中存在的問題、注意事項等進行詳講解,使護理人員能夠形成規范操作的意識,同時,通過順口溜,進一步提高護理人員對護理程序的記憶,當培訓小組人員將理論知識講解完成后,通過進行模擬指導,使受培訓的護理人員進一步了解其注意事項,尤其對從前不起眼的“小事”進行詳細講解,之后由參加培訓的護理人員上前親自體驗,并在之后通過全體討論加強記憶,結果表明,該培訓效果顯著。在培訓中,還應注意加強工作年限≤1年的護理人員,與其他護理人員相比,該類護理人員由于工作時間較少,在常規護理工作中也普遍存在經驗較少,獨自操作能力及護理意識較弱等情況,應在培訓后對其進行一對一的指導,以提高其護理能力及意識[7]。另有學者指出[8],科室護理人員對護理工作的認知及實際操作能力與其科室護士長及領導者具有明顯關聯,護士長對床邊交接班工作治療的關注程度對其護理質量具有重要影響,該次培訓中,由護士長進行并參與《骨科護理人員床邊交接班培訓評分表》的制定,并對護理工作進行評分,極大程度地提高了科室護理人員對本次培訓及護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對提高本次培訓效果具有重要影響。
綜上所述,通過對骨科護理人員開展傳遍交接班規范培訓,能夠明顯改善護理人員因經驗不足、無良好學習通道等原因導致的護理質量較低的現象,對提高護理質量并進一步改善患者癥狀,從而提高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肖繼榮,王紅霞.骨科護士床邊交接班現狀分析及對策[J].長江大學學報,2014,11(18):103-105.
[2]楊君.骨科護士床邊交接班質量的規范化管理應用分析[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23(4):89-90.
[3]褚夏芳,俞巧紅.“1+3”模式在顧客預防患者跌倒與墜床管理中的應用體會[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4):1259-1260.
[4]張秀果,丁俊琴,井永敏,等.骨科外來器械管理中的安全問題及應對[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4):310-312.
[5]侯麗莉,王峻,廖鵬,等.個體化疼痛管理對創傷顧客患者圍手術期疼痛控制的影響討論[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6):1477-1478.
[6]王峻,吳志群,楚麗娟,等.臨床路徑在創傷顧客無痛病房疼痛管理運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24):2274-2275.
[7]董豐琴,熊秀萍,陳丹,等.骨科患者術后疼痛管理的新進展[J].東南國防醫藥,2013,15(6):615-616.
[8]湯春玲,陸云.情景模擬訓練在低年資護士床邊交接班培訓中的應用[J].循證護理,2016,2(3):176-179.
作者:宋嘉琳 朱洪英 朱鳳祥 王海超 張穎 單位:山東省文登整骨醫院
- 上一篇:護士培訓情景模擬與案例分析
- 下一篇:骨科護理質量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