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護理品管圈現狀及進展

時間:2022-10-12 08:59:50

導語:手術室護理品管圈現狀及進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手術室護理品管圈現狀及進展

品管圈是指在相同或者類似的工作場所,由工作人員自發地組建成一個小圈子的活動團隊。他們通過交流和討論,結合科學的理論指導進行相關工作的開展和處理,可以涉及現場的管理工作、課題的文化探討等方面。近年來,隨著醫療水平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提高,品管圈管理愈加地受到人們的重視。而品管圈也已經廣泛地應用到臨床醫療管理中,且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不僅能有效降低醫院的運營成本,還能提高工作效績,降低工作的差錯率。筆者結合手術室護理管理中品管圈應用現狀,并結合手術室的臨床實際情況,分析和探究手術室護理管理中品管圈活動應用的進展,報告如下。

1器械及物品管理

品管圈靈活地應用到手術室器械和相關物品的管理中,可以有效提高工作質量,明確地找到手術室相關儀器的漏洞和故障。同時可以制訂一系列培訓計劃,了解和普及手術室相關器械的操作和維護。王琳等[1]通過針對手術室的醫療器械及相關設備進行品管圈管理。結果發現,通過開展品管圈活動,手術器械的故障率明顯下降,且患者的手術達標率提高。在未開展品管圈活動干預前,共統計了71次的設備及其他的故障。而應用品管圈活動干預后,儀器設備的故障率降低到10次。趙美勤等[2]通過分析醫院手術科室出現的手術儀器故障和相關問題時發現。品管圈可以有效加強醫務工作者的責任心,切實保障了手術相關器材的維護。并將減少手術室設備故障作為品管圈建立主題,一起制訂研究目標和解決方案,解決存在的故障。結果顯示,在品管圈應用到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設備故障率從85%降低到7%。

2安全質量管理

在進行品管圈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可以確保手術室安全質量的管理。同時以保證患者生命安全作為活動中心,全面引導手術室護理管理工作的開展。許燕[3]針對品管圈活動的開展,實施六位一體的方法,將疾病預防、健康教育、康復鍛煉、履行職責、評估健康、相關護理這六項工作嚴格地整合起來。結果發現,手術室的護理質量得到了明顯提高。統計數據指出,品管圈活動開展實施前,評估和統計手術室的護理質量合格率僅為76%,而經過品管圈干預后的護理質量提升高到97%。車萌等[4]通過建立品管圈小組后,明確小組主題是以防止患者出現壓瘡。選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接受治療的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50例。設立兩組對比試驗,對照組未進行品管圈的干預,而試驗組開展品管圈活動。通過切實有針對性的活動,結合患者護理期間的壓瘡情況進行相應的質量改進工作。結果指出,手術后出現壓瘡的發生率為4.0%,而未經品管圈干預的對照組出現壓瘡的發生率為26.0%。而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對于醫護人員的人身安全應用品管圈干預也有一定的價值。韓翎燕[5]通過以降低護士的職業風險作為活動主題,科室護理人員共同合作、交流。分析護士在手術室工作中存在的風險,制訂一系列的科室規定。加強護理人員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護理質量。結果顯示,在手術操作過程中可能存在銳器損傷等風險。而經過品管圈活動開展后,護理人員的總風險率從5.97%降低至1.25%。宋韌等[6]建立品管圈,通過分析護理人員的銳器盒安置依從性,并結合相關的科室規定,加強護理工作者的安全宣傳工作,保證了護理人員的自我防護意識。因此,建立品管圈活動可以使得相關的工作人員加強安全依從性,并將銳器盒按照科室和醫院的規定來進行安置。

3無菌操作管理

目前,手術室是要求絕對的無菌操作,而品管圈活動的開展可以有助于促進手術室無菌技術操作的規范,加強護理人員手衛生意識,有效控制了手術室感染。苗青[7]指出,經過成立以提高護理人員手衛生為主題的品管圈活動。進一步規范了醫護人員的手衛生流程,改善了洗手配套的設施。通過開展品管圈活動,護理人員在進行手術前后、接觸患者前后的洗手率均得到明顯提升。而相比之前,護理人員的手衛生指證明顯改善,而患者局部感染的情況也得到一定的降低,對于相關手衛生的知曉率明顯提高。周雪珍[8]針對2013年5月-2014年5月進行手術室護理人員30例進行研究。結果發現,這30例護理人員在經過品管圈活動前后存在較大差異。其中,護理人員的手衛生知識、洗手規范程度、洗手合格率評分明顯提高。張麗等[9]也針對護理人員的手衛生進行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經過品管圈活動開展后的認知測評得分為(26.47±3.81)分,而護理人員的洗手合格率為100%,手衛生知曉率為98%,明顯高于未參加品管圈活動護理人員的得分。同時,控制手術室的感染情況也可以通過開展品管圈活動得到改善。羅國萍[10]通過開展品管圈活動對院內感染可能的誘導因素來分析。通過組員之間的相互交流,實施一系列的針對性措施,包括:(1)手術室控制質量管理;(2)手衛生控制;(3)無菌檢測工作。研究發現,經過開展品管圈活動,患者的感染情況得到較好的控制。護理人員的手衛生意識得到加強,且患者對于護理期間的滿意評分較高。同時針對護理人員的各項指標進行評定可知。

4護士業務能力管理

隨著品管圈模式的推廣,研究發現通過建立合適的品管圈活動可以提高護士的業務能力。丁麗君[11]曾指出品管圈活動降低護士術中出室次數,保證了患者的治療效果。她通過開展以減少護士術中走動次數為中心,建立品管圈活動。分別從人為因素、流程因素、環境因素等多方面進行分析。統計數據顯示,在實施品管圈干預前護士術中離開手術室的次數為2.5次。而通過品管圈干預后,護士術中離開手術室的次數僅為0.8次。高秋琴[12]通過開展改善護士不在崗情況的品管圈活動研究發現,通過實施品管圈活動可以有針對性地提高護士的業務能力。同時開展品管圈活動,保證了護士工作的依從性。高秋琴分析了手術室護士不在崗位的現狀,結合手術室的人員調動、物品需求等因素,數據發現,經過品管圈活動干預后,不在崗率得到較好的改善。

5培訓工作管理

研究發現,品管圈活動還能應用到手術室護士的培訓工作管理中。蔣健梅[13]指出,通過開展以提高手術室護士培訓效率和質量建立品管圈活動,分別從帶教老師方面、護理人員方面、綜合外界環境等因素進行分析。一起討論在教學期間存在的各種問題,并根據實施的方案進行整改。相互的交流,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實習護士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保證了整體教學培訓的滿意度。同時品管圈在針對相關護士培訓中,通過品管圈活動制訂切實的教學方案。不僅能使得護士在短時間內學到專業的理論知識,還能促進專科護理技術操作水平的提高??s短了手術室護士的適應時間,同時在改善醫生的滿意度方面有一定的價值。有關報道指出,通過開展以搶救藥物知識為中心的品管圈活動,可以有效提升護士對于搶救藥物的認知程度,保障患者的治療效果。

6人際關系管理

品管圈活動還能有效改善手術室的人際關系,拉近了護士與患者之間的距離,降低了護患矛盾。邊旭等[14]曾指出,在調查科室人際關系管理下,建立品管圈活動,并結合實際的情況進行目標的設定和處理。針對手術室與患者的溝通,制訂相關的考核標準等。結果發現,通過開展品管圈后手術室患者的治療滿意度在90%以上。同時手術室人際關系管理還包含了醫護關系,研究發現,品管圈小組合作可以改善醫護溝通,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楊宏寧[15]發現,通過建立手術室品管圈小組,可以增進醫護關系,進而提高了護理質量。調查2015年1-6月期間的100例手術可知,在經過品管圈干預后護理人員在分析和解決問題方面具有較好的應對能力。能夠顯著地改善了醫護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同時提高了外科醫師對于手術室護士在準備器械方面的滿意度,降低了機器故障幾率,保障了患者的治療效果。

7醫療文件管理

手術室的醫療文件是醫患糾紛等不良問題的依據,具有法律的效力。魏運香[16]通過開展手術室護理醫療文件的精準度為主題的品管圈,明確規定了手術室醫療文件的記錄流程,規范書寫模版。并定期進行手術室護理相關文件的抽查,保證了手術室護理質量。結果發現,通過品管圈干預后,手術室的醫療文件書寫準確率明顯提高,由開始的58.39%逐步的提高了82.43%。何璐等[17]認為品管圈互動可以明顯改善患者手術室醫療護士記錄依從性,保證病歷書寫的合格率。

8小結

手術室是醫院救治患者的重要場所,是保證患者手術的順利開展和危重急救的中心紐帶。同時,手術室配備著醫院里面的重要的搶救儀器,且對于護理工作的要求相對的廣泛。對于醫務工作者的技術要求較高,需要嚴格的控制無菌操作。臨床研究發現,將品管圈應用到手術室護理管理中可以有效提高護理的工作質量,在促進手術室護理進展上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品管圈活動在改善手術室感染方面有較好的價值,值得進一步在臨床推廣。

作者:孫虹 單位: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手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