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髖關節置換術患者手術護理研究
時間:2022-07-03 09:25:31
導語:老年髖關節置換術患者手術護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股骨頸骨骨折屬于老年常見疾病,以髖骨疼痛、無法走路等為主要表現,治療難度大,可通過髖關節置換術進行治療,但術后伴隨多種并發癥,影響恢復效果[1]。有研究表明,在實施手術室護理路徑對于提高髖關節置換術的術后效果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以76例老年患者為對象,探究手術室護理路徑對老年髖關節置換術患者手術及術后的臨床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76例行髖關節置換術的老年患者,時間為2016年12月-2017年11月,分為常規組(38例)和干預組(38例)。常規組,男女患者分別為21例與17例,年齡為67-81歲,平均年齡為(73.61±4.35)歲。干預組,男女患者分別為20例與18例,年齡為68-80歲,平均年齡為(73.98±4.82)歲。在統計軟件SPSS19.0中將干預組與常規組患者的基本信息輸入,組間差異呈P>0.05,則說明數據結果統計學意義未產生。1.2方法。1.2.1常規組。給予常規組患者常規護理:對患者進行常規體檢、術前飲食指導等,并做好術前器械設備的準備工作。1.2.2干預組。給予干預組患者手術室護理路徑:術前,護理人員在收到手術通知以后掌握患者的病情,聯系手術醫師,參加術前討論,對術式、器械設備、注意事項等充分了解。指導患者的術前飲食,做好藥物皮試等準備工作,確?;颊咛幱诹己玫纳眢w狀態。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向其講述手術有關情況,緩解焦躁、恐懼等心理。做好手術室的消毒、應急藥物、溫度等準備,按照規定對手術器械進行清點與擺放。術中,核對麻醉藥物,輔助麻醉醫師進行麻醉操作;完成麻醉后,幫助患者保持健側臥位體位,確保呼吸通常、血液循環良好,并使手術視野充分暴露;對于需要更換體位者,動作輕柔且緩慢;手術間禁止限制人員出入,觀察臨床癥狀,監測生命體征各項指標,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告知醫師,并詳細記錄;關注手術進度,遞送并及時清洗手術器械;做好術中患者保暖工作,減少不必要暴露,并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術后,清點手術用品,對遺留血跡進行清理,由專業人員搬送患者;詢問患者疼痛情況,通過播放輕音樂等方式轉移注意力,提高舒適度。1.3觀察指標。將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與并發癥,進行對比分析。治療情況:以康復效果、住院時間為標準,其中康復效果是使用我院制定的康復情況自量表評估,滿分為100分。1.4統計學方法。將研究中的各項數據結果輸入軟件(SPSS19.0)進行證實計數資料的表現形式以(%)為基準,組間予以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的表現形式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予以T值檢驗,結果證實后差異呈P<0.05,則表示統計學意義產生。
2結果
2.1治療情況比較比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干預組康復效果與住院時間均優于常規組,組間差異呈P<0.05,表示為統計學意義,詳見下表1
3討論
髖關節置換術是以人工假體固定股骨脫臼部分,取代病變關節,屬于一種人工關節置換術,改善髖關節功能,有效減輕疼痛。老年人由于年齡大,骨質疏松強度下降,其股骨頸較為脆弱,極易引發股骨頸骨折[2]。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科學護理路徑,是根據圍術期特點與患者實際情況實施的針對性護理干預,具有科學、全面、規范等特點。本次研究中,對38例行老年髖關節置換術患者實施手術室護理路徑,分別在術前、術中與術后實施護理干預,其中術前積極掌握患者基本情況與手術情況,調節患者身體狀態,做好術前準備[3],確保手術順利進行;術中配合麻醉醫師、手術醫師,做好患者體位、體位、心理等護理,改善舒適度;術后及時詢問患者疼痛情況,改善舒適度,確??祻托Ч?。研究結果中,干預組在康復效果、住院時間與并發癥方面均優于常規組,表明手術室護理路徑對患者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綜上所述:對行髖關節置換術的老年患者實施手術室護理路徑,縮短治療時間,提升康復效果,減少并發癥,護理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趙鳳玲.手術室護理對老年髖關節置換術患者手術及術后情況影響效果觀察[J].吉林醫學,2016,37(6):1543-1544
[2]秦丹.手術室護理路徑對老年髖關節置換術患者手術及術后情況影響[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7,30(7):1065-1066
[3]候蕊,王任才.手術室護理路徑用于髖關節置換術患者中的臨床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4):94-95
作者:袁曉旭 單位:菏澤市中醫醫院
- 上一篇:手術室護理質量及患者緊張度研究
- 下一篇:提高手術室護理安全性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