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體系優化下的安全工程論文
時間:2022-08-05 03:01:59
導語:課程體系優化下的安全工程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應用型人才培養對安全工程專業課程設置的要求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最大特征是按照社會的需求來開展,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高校結合自身條件就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因此,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不能沿襲傳統的“學歷”培養模式,而要創新“能力”培養模式。以能力為核心,面向市場、面向應用,科學、合理地構建安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從而培養綜合素質優良的應用型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做到企業需求與高校人才培養的有效對接,從而提高安全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設置安全工程專業開設的課程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做好調研工作,切實將企業需求的課程納入其中,將就業行業所需技能納入實訓環節
只有將企業需求的課程納入課程體系,將就業行業所需技能納入實訓環節,才能真正做到企業需求與高校人才培養零對接,才能真正培養出能綜合運用科學理論和技術手段來分析、解決工業生產中各種安全問題的高素質人才。
(二)設置的課程行業背景明顯,體現行業特點
目前,企業迫切需要既懂生產又懂安全、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安全管理與安全技術并重型的安全工程人才。[2]在這種情況下,必須依托行業辦學。只有依托行業辦學,設置的課程才有針對性,才能培養出安全管理能力出眾、安全技術過硬的復合型人才。在實習、實訓方面也更容易爭得行業內相關企業的支持。
(三)注意專業素質和非專業素質的聯合培養
專業素質主要由學生的專業知識、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等決定,非專業素質主要由學生的思想品德、敬業精神、溝通協調能力等決定。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安全工作者是安全生產的保障者、創造者,要在“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保護他人不受傷害”的“四不傷害”原則下開展工作。要實現“四不傷害”,不僅安全工作者本身要具備安全生產的知識和技能,而且還要通過安全工作者的宣傳、教育和幫助使他人也掌握安全生產的知識和技能,這就要求安全工作者具有組織、協調的能力,這些就是非專業素質的體現。
(四)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有機結合
目前,由于我國高校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錯位的原因,除了高校理論課程設置不合理、沒能按照市場需求進行設置外,實踐環節弱化也是一個重要方面,結果造成高校畢業生“理論知識用不上,實踐基本不會”的尷尬局面。因此,在構建安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時必須將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進行有機結合。
二、我國安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現狀分析
隨著國家對安全生產的重視,高校開辦安全工程專業的熱情逐漸高漲。從2000~2007年就有60所大專院校開辦了安全工程本科專業,達到了2000年以前總校數的2倍。[3]目前,開辦安全工程本科專業的院校已達130余所。雖然各高校開辦安全工程專業的熱情很高,但很多高校在課程體系建設方面還不夠成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課程設置統一性差
對50所院校安全工程專業開設的專業課進行了統計分析,[4]在統計的安全心理學、安全工程學、安全系統工程等17門課程中,只有安全系統工程、安全人機工程、安全管理學等三門課程的開設比例達到了50%,開設比例最小的安全心理學只有9.26%。
(二)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劃分混亂
對于同一門課程,有的院校將其劃分為專業基礎課,有的院校卻將其設置成專業課。開課學期設置也不統一,沒有根據專業學習的需要進行設置。
(三)非專業素質類課程少
各高校的課程設置均以工程技術類課程為主,對心理學、人文因素、社會科學等用于非專業素質培養的課程設置較少。
(四)實踐環節不夠重視
實踐教學不僅是培養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環節,而且是對學生的科學思維方法、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實戰性演習。[5]安全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主要包括課程實驗、金工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等,各高校的課程體系對各種類型的實習和設計均進行了設置,但仍有一些高校的課程體系中缺少了課程實驗這一內容。
三、安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優化設計
(一)課程設置的總體思路
為使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實現課程設置與行業需求、企業需求相輔相成,應按照如下思路設置安全工程專業的課程:1.按照專業學習的需要設置相關學科基礎課程;2.按照服務專業課學習的需要設置專業基礎課程;3.按照社會及行業的需求設置專業方向課程;4.按照崗位技能和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設置實訓內容。
(二)課程體系框架
人才培養的教育內容包括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和綜合教育。通識教育內容基本是國家規定的,綜合教育內容可以由各高校靈活安排,構建課程體系框架則只能從專業教育方面來進行。[6]本文從相關學科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方向課和實訓課程四方面構建了安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框架,如圖1所示(圖1只以礦業和化工兩個行業為例,進行了專業方向課的設置)。
(三)課程體系優化設計的基本要求
圖1提供的是課程體系構建的框架,高校可以結合具體行業的實際情況,結合圖1所示的課程體系構建框架進行課程體系的優化設計。優化課程體系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每門專業方向課的內容應該與行業、企業的需求相對接。為實現這一目的,應該在開展調研工作的基礎上,組織校企專家共同開發、論證專業方向課,具體程序如圖2所示。2.實訓課程的內容應該在實際走訪調研、分析典型工作崗位從業人員應具備的技能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進行設計,各實訓環節的安排可以根據課程開設計劃靈活地進行,但應注意理論課程與課程實驗的有機結合。3.在相關學科基礎課方面,應注意心理學、人文因素、社會科學等用于非專業素質培養的課程設置,專業方向課的開發、設置程序應確保學生專業素質和非專業素質協調發展。4.應加強研討課的開設比例,以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5.具有相同行業背景的高校在課程體系構建上,應該加強溝通和協調,以實現課程設置的統一性、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劃分的一致性。
四、結論
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本文在分析應用型人才培養對安全工程專業課程設置的要求及我國安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安全工程專業課程設置的總體思路,并構建了課程體系的基本框架。同時,明確了課程體系優化設計的基本要求,希望對綜合素質優良的應用型安全工程人才的培養具有指導意義。
作者:徐鋒朱麗華工作單位:黑龍江科技大學安全工程學院
- 上一篇:黨的群眾路線三聯一轉工作方案
- 下一篇:物價局黨組黨務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