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研究

時間:2022-08-11 11:06:06

導語:裝配式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裝配式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研究

近年來,建筑工程無論是數量還是規模都在顯著增加,對于建筑企業來說,首先要保證施工技術和相關設備的質量,其次要結合實際來選擇最為適宜的建筑模式。EPC建設模式一方面能夠有利于承包方實現產業化的建設;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業實現集中化的項目設計和管理工作,使項目管理更加精細化,滿足建設項目對于成本、進度和質量方面的要求。但是,在EPC模式的實際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定問題沒有解決,需要結合不同的建筑工程來從多方面加以研究和探析,找到有針對性解決方法,為建筑行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1EPC模式下裝配式建筑工程質量控制要點

1.1明確質量管控目標

在裝配式建筑工程建設初期準備階段,要做好施工方案的規劃工作,要明確相關的施工標準,對于各項工作都要進行詳細說明。為保證施工方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相關的技術人員必須事先對施工現場以及周邊環境進行仔細勘察,充分考慮地形氣候等外界影響因素,在此基礎上進行工程和施工工序的設計。對于施工的技術標準和相關資源的配置都要明確規定。在進行施工方案的設計時,要及時總結以往施工和設計經驗,協調好各個子項目之間的關系,避免出現施工上的沖突與矛盾,要提前進行相關數據的采集,對于可能存在的不可控因素和風險隱患要進行科學預測,并制定好相應的應對措施和緊急處理方案,以便于管理人員能夠按照規定流程辦事,有效防止損失進一步擴大。方案制定完畢后要進行多次討論和審核,要對施工的工序進行不斷優化,要充分結合裝配式建筑工程建設的特點和項目需求,做好建檔立檔工作,制定好相關文件,為管理工作提供科學指導。

1.2規范施工管理與控制

在裝配式建筑工程建設項目施工的過程中,要對項目管控機構進行設置,要明確項目的負責人,實行分層管理機制,各個管理部門之間要加強信息交流與溝通。保證信息的一致性,便于管理合作。對于不同的施工承包方,要加強整體管控,每個施工隊伍都要配備有專業的質量檢測人員,其負責的內容包括施工用料的質量檢驗,施工設備的檢驗與維護,施工人員安全防護裝置檢驗等多個方面,確保施工作業相關的質量檢測工作能夠落實。要加強裝配式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工作負責人員相關專業技術的培養,提高綜合管理水平,加深管理人員自身對于所負責的項目施工技術的認知程度,要充分發揮出管理者的優勢,對施工建設起到實質性的監督作用,進而提高整體的監管質量。大多數情況下,工程項目管理部門主要分成一線管理層,中層管理以及領導層管理,呈現出三層結構的管理模式,領導層和中層管理人員要實時掌握建筑施工的進度和施工現狀,認真積累管理經驗,避免在項目管理過程中出現外行指導內行的現象。

1.3合理分配成本

要合理安排裝配式建筑工程項目成本分配,一般來說,建筑工程的規模與所投入的資金是成正比的。為有效利用資金,要完善項目資金分配制度,避免在工程實施階段出現資金短缺的情況。在制定資金分配方案的過程中,要考慮到外界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如可能存在的一些自然因素,包括臺風,暴雨天氣等,都會對施工進度產生影響,進而會加大資金的消耗,要提前做好應對方案,才能保證裝配式建筑工程項目資金運轉正常進行。

2裝配式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措施

2.1結合BIM技術建設質量管理體系

BIM的功能主要體現于綜合運用模型工具,在其數據模型中集成各類建筑信息,再對其進行協同處理,從而更為方便進行項目建設全過程的數據分析和應用。因此,要結合BIM技術,同時配合AI只能、物聯網等先進技術,以EPC模式下裝配式建筑工程特點為基礎,構建一個包含總承包商、分承包商、質量管理部門以及信息采集傳輸的整體系統,建設基于BIM技術的EPC模式裝配式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平臺,有利于更加全面、細致的落實建設工程各階段的具體質量控制。能夠保障各階段工程質量管理策略和各項具體質量控制措施的落實到位。2.1.1裝配式建筑工程質量信息采集系統該系統以EPC模式為基礎,遵循采購、設計和施工一體化特點,涵蓋整個項目建設周期內的質量控制信息。根據項目要求來規劃質量控制預期,并且將其分解,分發給各個不同階段和不同分包商,然后將上述目標、管理預期以及量化結果等信息導入質量管理平臺,為項目各方提供動態的數據支撐和決策依據。2.1.2裝配式建筑質量管理職能信息集成裝配式建筑工程質量管理主要包括設計、構件生產、構件出廠檢驗標識、構件轉運與堆放、構件進場報驗、工地卸車與堆放、構件現場吊裝、構件裝配連接、結構實體抽檢和主體工程結構驗收十項重點,對于不同階段,其質量管理有著相應的管理職能劃分,同時還有成本、進度控制等方面職能,要借助信息化手段來統籌協調上述不同職能,從而更好進行EPC模式下建筑工程的質量管理。將管理職能以及質量控制目標數據上傳到信息化平臺,在BIM模型內形成不同單元的質量控制計劃和具體職責,隨著導入信息的增多,借助大數據技術來形成職能分布數據庫,提供裝配式建筑工程質量管理職能相關的實施數據和參考。

2.2提高安全質量管理水平

施工單位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在整個施工過程中要全程進行跟進,只有安全系數提高了,才能進一步保證工程的質量。要做好危險源的分級控制和安全措施的預處理。根據危險源的等級不同,應對的措施也不同。在分級體系中,各個級別的監控都要嚴格把關,不得遺漏細節。監控人員做好換班工作,合理安排工作時間,避免因為精神疲勞而產生疏忽的行為。在監理人員施工巡查的過程當中,要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修正。為提升監管的效率,還可以引入新型監控技術,如無人機智能巡航監管技術,能夠有效提升問題判斷的準確率,并且更容易發現潛在的問題。通過內置無線通信裝置,可以將采集到的圖像,視頻信息發送給管理者,形成一個閉環的安全管理反饋系統。管理人員要定期的對施工機械設備進行安全檢查,要嚴格遵守設備檢測規范流程,及時排除隱患。施工人員自身也要提起安全意識,做好自我檢查的工作。各個施工單隊伍之間也要互相監督,與管理人員相互配合,為施工控制體系的落實提供有力的保障。

2.3做好資金支出記錄

在進行項目施工成本的核算工作時,對于施工開銷要進行詳細記錄,其中包括施工建筑用料采購、施工設備維護、施工人員生活開銷等方面的支出。要對當前成本的分配方案進行分析,找出不合理之處并及時修正,保證后續成本分配的合理性。為保證建筑企業的結算工作能夠順利進行,可以在傳統的管理模式的基礎上,設立專門的結算審核部門,能夠有效提升企業的業務能力,保證工程結算的效率。

2.4完善績效考核方案

要完善施工管理工作的績效考核方案,督促管理工作人員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對于管理人員要進行嚴格規范要求,保證能夠合理行使權力,負起相應的責任。為充分調動起施工管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可以制定科學合理的獎勵與懲罰措施,對于玩忽職守的工作人員要施以適當的懲罰,而對于盡職盡責的管理人員要給予適當的獎勵,并且在績效考核的結果也要通過薪酬等方式體現出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管理人員工作的熱情,能夠有效提高施工質量管理和控制的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

3結語

總而言之,當前建筑行業中施工模式多種多樣,其中,EPC模式尤其獨特的優勢:一方面能夠有效提高施工質量;另一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因此,要不斷深入研究EPC總承包模式的質量管理問題,確保其管理工作能夠滿足各級服務需求,以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為基礎,合理分工,建設完善的EPC架構,為建筑行業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王超.EPC模式下裝配式建筑項目管理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學,2019.

[2]陳敏.基于BIM的裝配式建筑項目信息化管理[J].建筑施工,2018(6):1051-1052.

[3]羅昊.裝配式建筑工程項目質量鏈應用研究[D].沈陽:沈陽建筑大學,2019.

作者:郭云飛 單位:甘肅第一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