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課堂教學與生活的實踐

時間:2022-08-11 11:08:33

導語:初中政治課堂教學與生活的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政治課堂教學與生活的實踐

摘要:生活即教育。體現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就是要充分發揮生活在提升教學深度和成效上的巨大作用,從學生的生活出發進行教學設計,從而使學生在生活中受到思想啟迪和道德提升,彰顯新時代初中政治教學的特色和內涵。本文結合當下的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現狀,基于生本理念,積極探尋了生活和政治教學之間的關系,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一些有針對性的實踐指導。

關鍵詞:初中政治;生活結合;策略

重視生活,依靠生活,為了生活,是新時代的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的重要特色。政治科目實踐性很強,僅僅理論灌輸是無濟于事的,無論是改善學生的道德品質還是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都需要在生活中進行引導、啟迪、改進,才能完成政治教學的任務。教師要重視生活和政治教學之間的關系,養成以生活為著眼點進行政治教學的習慣。

一、初中政治課堂教學和生活結合的必要性探析

應該說,由于我國經濟的發展,生活在信息化時代的初中生們的生活豐富多彩,對生活有著十分親切的感受和向往。他們充滿激情,熱愛生活,對生活心懷憧憬,愿意嘗試各種生活,愿意投入到生活中感受世界的精彩。初中政治課和別的文化科目較不同,其關注的是學生的道德品質和法制素養的提升,單純依據課本內容進行講解較抽象和枯燥,也會違背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很容易加深他們的抵觸心理,從而使得教學成效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很多課程在其設計之初,已經做出了和學生的生活進行結合的教學要求,課本中的很多實踐實例都是鮮活的生活場景,離開生活的引導根本無法把教學向深度推進。新時代政治課程的內在要求也會促使教師向生活靠攏,借助于生活彰顯時代特色,使肩負著中華復興重任的初中生獲得良好的生活認知和感悟。

二、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不足綜述

當前,初中政治課堂教學雖然總體上符合新課程教學目標,但是不可否認,仍然有一些課堂存在一些問題。其具體表現為:首先,教師說教意味較濃,習慣于把初中生當成被動的受教育對象,忽視了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忽視了他們的生活,使得政治課堂枯燥無味,也就談不上對學生的道德品質等方面進行塑造。其次,即便有一些教師重視生活,在課堂上也時常做出和學生一起互動交流的教學舉措,但是也僅僅停留在表面,蜻蜓點水,和生活結合的視野狹窄且封閉,大部分時間還是個人講述為主,學生們的學習體驗不深,也就難以獲得良好的道德感悟。再次,作為教師來說,成為和藹可親、品格優秀、關心他人的新時代教師,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榜樣引導作用,使初中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正面影響。但是一些教師在這方面的榜樣力量做得不是太好,需要進一步加強自身的綜合修養。

三、初中政治課堂教學和生活結合的實踐策略

(一)和時事熱點結合,提升學生的社會認知

政治和時事不可分割。時事為政治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生活場景,在實際的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結合教材內容對當下發生的一些時事熱點進行分析或者闡釋,既能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也能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獨立思考意識和實踐素養,幫助學生養成把課堂所學運用到生活之中的好習慣。比如,在教學《追求民主價值》時,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認識民主、了解民主,教師不能只是呆板生硬地講授教材內容。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直播畫面或者視頻資料,把建言獻策的人大代表履行使命、關心國家發展的風貌真實地展示出來。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學生們較感興趣的話題,比如教育改革,通過學生們熟悉的一些人大代表表達出來,使學生們感受到人民當家做主的內涵,激發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

(二)著眼于傳統文化,強化學生的文化素養

提升當下初中生的文化素養是政治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應該說,新時代的初中生日常生活中接觸的外來文化較多,無論是歐美文化還是日韓文化,頻次和深度都遠遠超過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了解和接觸。這些外來文化內容雖然有利于拓展他們的生活視野,豐富他們的生活感觸,但是很容易使他們養成只關注外來文化而忽視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的認知習慣,是非常不利于學生家國情懷的養成的。針對學生中存在的這些問題,教師有必要把弘揚傳統文化的責任肩負起來,通過文化引領,促進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比如在教學《延續文化血脈》,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展示一些剪紙作品,觀看之后和學生一起進行一些剪紙活動,各個小組比賽,看誰剪得最生動、最有趣,借此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也使學生受到傳統文化的熏染。此外教師還可以采取對比教學法,例如通過一部動畫片,把皮影和學生們熟悉的電影在多媒體上進行對比展示,拉近學生和皮影這種遠在電影誕生之前就存在的豐富表演形式的距離,激發學生熱愛傳統文化的情感。

(三)針對學生的不良生活習性,強化學生的道德品質

政治課堂的教學任務不是提高學生的考試分數,而是要促進學生的成長和進步。這其中糾正學生身上存在的不良習性是政治課堂教學的重中之重,也是檢驗教學成效的根本所在。例如一些學生在生活中缺乏誠實守信的品格,有的學生對人經常撒謊,有的學生借同學東西不還,教師就有必要創造具體的生活情境對學生進行引導。例如讓學生們進行一次小品表演,小品內容是一個經常撒謊的人通過一次又一次令人失望的表現,漸漸失去了親人、朋友、同事、同學的信任,最后“眾叛親離”,家庭、工作、事業等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學生們從生活見聞出發對故事和人物進行設計、分析、揣摩,既提升了學生的自主認知能力,同時通過學生的親身表演和觀看,也能達到遠比說教更好的教學效果。

(四)針對學生的心理發展問題,改善學生的心理素養

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問題較多,心理發展也有待完善,有的學生早戀,有的學生愛慕虛榮,有的學生和教師頂嘴,有的學生自卑自棄,都是較常見的現象。針對學生的問題,教師要積極觀察,積極交流,對每一位學生的生活情況要了如指掌,了解背后的成因,然后把收集的信息進行匯總和分析,提出切實可行的幫扶方案。比如有的學生和別的學生比起來較消極悲觀,那么教師就不能一味埋怨學生,以免進一步加劇學生的抵觸心理。筆者班上也有這樣一位同學,原來很上進,但是近來卻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不大關心集體和他人,對其他學生的幫助也態度冷漠,認為理所當然。筆者通過和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到這樣一個事實:學生的父母剛剛離婚。筆者通過和孩子的父母進行微信交流和實地走訪,凝聚了父母的共識,引導父母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通過幾次工作,孩子的心理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五)借優勢資源,提升課堂教學的豐富性

生活中可以借鑒和借用的資源非常多,教師要開闊教學視野,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生活實踐活動,使學生受到較全面的生活啟迪。比如為了強化學生對公平正義的重要性的認識,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法制電視節目如《今日說法》等,通過真實發生的生活案例把學生帶入到生活情境之中,感受故事主人公的悲慘遭遇,最后通過法庭的正義宣判,使學生感受到正義的力量。再比如為了讓學生認識到維護祖國統一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從網上下載一些優秀視頻,給學生講一講中華民族的發展歷史,著重于把中華民族大融合的歷史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感受到統一是中華民族的主旋律。此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講講臺灣的地理位置,著重于從軍事角度出發,讓學生從中國的戰略安全方面充分理解為什么臺灣不可分割這一主權主張。在此之后教師讓學生們暢所欲言,結合各自的生活對維護祖國統一的重要性進行交流。有的學生說:“沒有國家的安全就沒有個人的安全,更談不上好好學習,好好工作?!庇械膶W生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初中生也有維護祖國統一的責任,應該向破壞祖國統一的行為說‘不’,和破壞祖國統一的人做堅決的斗爭?!蓖ㄟ^這樣豐富的教學形式,統一學生的思想。

(六)從自我做起,給學生樹立良好榜樣

政治課堂不同于其他學科教學,政治教師如果自己是一名道德崇高,在學習和生活中關愛學生、關愛同事,對社會和國家的發展和進步充滿希望和憧憬的教師,那么一定會在課堂上表現出來,從而給學生以精神指引和思想啟迪,對課堂教學成效起到不可估量的提升作用。有鑒于此,初中政治教師就要從自身做起,以情感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新時代的初中政治教學之中,始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自己,心系學生,心系社會和國家的發展,在日常生活中樂于助人,誠實守信,熱愛集體,對于存在各種各樣問題的學生要耐心積極給予幫助,不能忽視甚至歧視學生,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大多數學生的好感和認同,督促他們自覺進行改正。應該說,雖然絕大多數教師能夠無愧于“靈魂工程師”的稱號,他們兢兢業業,勤懇忘我,但是仍然有極個別教師,他們忽視了對自己的要求,教學心態較浮躁,教學使命感較不足,在生活中慢慢浸染了一些不良的嗜好和習慣,對學生產生了一些負面的作用。面對這種情況,學校和教師都要重視起來,積極加以改進。

四、反思和總結

需要注意的是,一個人的進步和成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通過一兩節課程就能得到徹底改變。尤其是初中生,他們的思想和行為隨時會發生一些改變。因此政治課堂教學需要教師的耐心,其教學成效更需要不斷鞏固和加強,才能保障學生的進步和發展。否則,學生或許在課堂上受到了感召和影響,導致道德品質等方面得不到明顯的提升。這就需要教師積極給學生創造一些反思和總結的機會。比如主題班會、演講會等,鼓勵大家結合各自在生活中的表現進行一些真誠的交流,互相激勵,互相幫扶,互相監督,借此保障教學成效。

五、結束語

初中生處于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階段,政治教學和生活的結合目的,就在于為初中生的全面發展創造一些必要的條件。初中政治教學應該充滿生活氣息,借助于生活提升教學活力和學生學習興趣是一條有效的教學途徑,教師積極實踐和總結,一定會打開教學局面,促進政治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慕鶴天.初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法制意識的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01):123-124.

[2]鄭梁.初中政治教學中如何運用好時事熱點[J].天津教育,2020(01):113-114.

[3]鮑寧.回歸實際,打造高效課堂——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學淺談[J].新課程(下),2019(12):162.

作者:楊曉霞 何祎 單位:甘肅省和政縣教育教學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