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建設的綠色建筑設計淺談
時間:2022-09-02 10:24:55
導語:小區建設的綠色建筑設計淺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從目前來看,國內關于綠色建筑的理論研究還處于發展階段,綠色建筑技術的水平不高,這就要求設計人員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加大綠色建筑理念創新。在小區住宅建設中,綠色建筑設計包括建筑單體室內室外部分,在綠色建筑設計時應加強各專業的溝通與合作,對建筑單體的室內室外進行統籌安排,這樣不僅能提高小區住宅的性能,還能促進建筑節材、節能,促進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綠色建筑設計的中心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節能在綠色建筑設計時,節能是其關鍵環節,包括了自然通風、天然采光、智能遮陽、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能量回收、熱壓通風、圍護結構保溫等。根據最新建筑節能規范的要求,部分地區應實現65%建筑節能的目標,并對建筑體型系數、保溫材料、外墻圍護結構、門窗型材、玻璃材料等進行了明確規定,建筑節能設計有了可供參照的標準。在小區住宅建設中,可根據該區的自然條件選擇合適的門窗系統、外墻保溫材料、遮陽設施,以滿足綠色建筑設計的要求。同時,還應該重視戶型設計,盡可能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風。(2)節地所謂綠色建筑節地,包括建筑規模規劃、地下空間的合理利用、合理開發混合功能區、提高建筑的密度等內容。在住宅項目中,應嚴格遵守人均用地標準,并將其運用到小區規劃設計中。通常情況下,在小區開發過程中,會根據市場的需求情況,對小區住宅產品進行明確定位。但是,如果根據市場的需求來合理安排人均用地,其結果與人均用地標準并不相符。這就要求在住宅小區戶型設置時,對大戶型比例進行合理控制,結合小區配套用房的指標,計算出小區住宅的總戶數和平均用地面積,再根據市場需求情況,合理調整小區住宅戶型結構和比例。(3)節材在綠色建筑設計時,應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減少資源浪費。從目前來看,住宅建筑大都采用了鋼筋混凝土結構,可再生建材的使用量比較低。針對這種情況,建筑設計師應對建筑設計有全面的認識。結合小區住宅建設的實際情況,建筑節材應注意以下問題:一是盡量采用可循環使用的建筑體系,如木結構、鋼結構等;二是采用低材耗、高性能的材料,如高強鋼筋、高強混凝土;三是建材選擇應因地制宜,盡量選擇當地的產品和材料,大力推廣清潔能源及節能技術,利用先進的施工技術,加大綠色建材產品開發力度;四是在建筑裝修時盡可能一次到位,減少耗能、耗材,也能夠減少環境污染;五是加強能源回收利用,推廣再生資源,變廢為寶。(4)節水綠色建筑的節水系統主要包括循環、回用、減排、生態用水。在節水系統設計時,可通過污水處理、雨水收集、再生水回用、自然河水利用等方法。綠色建筑節水設計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室內器具節水、污水、雨水收集回用、優化給排水系統、綠色景觀節水。在進行節能設計時,可根據小區住宅的實際情況,如對于多雨地區,可充分利用雨水;對于內陸干旱地區,可加大再生水的利用;節水灌溉、節水器具適用于所有的住宅項目。(5)環境保護環境保護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保護自然生態環境,減少環境污染。在綠色建筑設計時,對空氣、土壤、水體應重點保護,減少污染物排放,對廢棄物進行妥善處理,減少環境污染。同時,還應該擴大小區的綠化面積,保護動物物種、植物物種多樣性。二是保護室內的環境質量。在建材選擇時,盡可能選擇綠色建材,控制有毒、有害建材的使用量,加強室內通風。同時,還應加強外部景觀設計,提供充足的日照,創造良好的室內環境。三是保護社區環境。對傳統的景觀、街區、城市空間進行保護和利用,加大社區歷史、文化宣傳。還應該提供便利的交通,方便居民出行。
2.小區住宅建設中綠色建筑設計的原則
在綠色建筑設計時,不可能面面俱到,大多是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資源條件、經濟技術水平、文化傳統進行設計。小區住宅建設中的綠色建筑設計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1)建筑規劃:小區住宅的總體布局、房屋構造、節能措施、單體空間配置、自然能源利用、生活服務、綠化系統設計,都應該以提高和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為目標。(2)具體設計:綠化布局的風格、層次應與建筑物相符合,通過植物造景進行補充和協調,如在小區綠化樹種選擇時,除了普通的本草植物以外,還可以選擇一些具有藥用價值、觀賞價值的樹種。同時,還應發揮植物的其他功能,如防噪音、防風、防塵、隔熱等。(3)房屋構造:將自然生態、社會生態結合起來,滿足住戶的需求。
綜上所述,在小區住宅建設中,應加強綠色建筑設計。綠色建筑設計的內涵及范圍較廣,主要包括節能、節地、節材、節水、環境保護五個方面。在綠色建筑節能設計中,應以提高和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為目標,充分利用植物景觀的觀賞價值和生態價值,滿足居民的需求,為居民創造良好的生活條件。
本文作者:牛文昆工作單位:中藍連海設計研究院
- 上一篇:鎮區安全生產整治意見
- 下一篇:新時期法學教學改革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