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合作學習對數學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8-11 08:34:54

導語:小組合作學習對數學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組合作學習對數學教學的應用

摘要:首先論述了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交互頻率高、表現機會多、帶動作用強;然后從實施任務驅動指引學生探究以及實施小組比賽激發認知動力兩個角度詳細闡述小組合作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最后簡述小組合作學習應用于數學教學中應注意問題。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數學;高中生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化,教師紛紛探尋教學模式的創新應用,以此提高高中生的認知能力、理解能力、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也為高中生展現主觀能動性和生命活力找到突破口。其中,小組合作學習脫穎而出,展示出強大的發展力、組織力和實效力。

一、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首先,在傳統教學中,課堂討論只能由一個學生展示并進行師生交互,而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實現多個認知單元的同時開展,因而極大地提高了數學教學過程中的信息交互頻率。然后,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極大地激發高中生的表現意識、自我意識、存在意識和價值意識,推動高中生進入情緒激昂、心理愉悅、精神飽滿的認知狀態。最后,高中生進入良好的認知狀態之后,自然就會對身邊的其他高中生產生強烈的帶動作用和積極的心理暗示,因而能夠形成全員參與的良好局面。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小組合作學習既是高中生進行數學認知的天堂,也是教師教學智慧的結晶。1.實施任務驅動,指引學生探究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為高中生創設認知任務和討論話題,以此展現個人的教學智慧與教學方法,也為高中生的數學認知提供研究對象和方向導引,真正實現教師主導作用與高中生主體作用的完美結合與相得益彰,切實提高數學教學的目的性、實操性、指導性、有效性和探究性,讓高中生學得更好、更快。以“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與體積”為例: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為各小組明確“活動任務”,即“先觀察,后計算幾何體的表面積”。為此,教師先給每個小組5個長方體,確保每兩人就可以擁有一個長方體。然后讓高中生在長方體上分別用可擦碳素筆將長方體的四個長寬高都用字母標出,然后讓高中生用字母表示一下長方體各個面的面積。高中生就可以利用自己在小學就學會的面積公式S=ab去解決規則幾何體的一個面的面積計算問題。這樣,高中生就可以在一個人說,另一個人記錄和核對中得到六個面積計算結果,分別是:S1=ab;S2=ab;S3=ah;S4=ah;S5=hb;S6=hb。當六個計算結果擺在高中生面前的時候,他們自然就能夠觀察得出長方體的相對面是完全一樣的圖形,即全等。因此,他們就會得出長方體的表面積公式為“S=S1+S2+S3+S4+S5+S6=2×(S1+S3+S5)=2×(ab+ah+hb)”。這樣,規則幾何體的表面積就計算出來了。規則幾何體的體積公式較為簡單,如V=abh,高中生可以根據圖形確定好規則幾何體長、寬、高的具體數值,然后帶入體積公式V=abh,就可以解決關注幾何體的體積問題了。2.實施小組比賽,激發認知動力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高中生獲得了高頻的交互機會和表現機會,自然能夠興致勃勃地參與到教師預設的認知任務之中。教師還要開展小組之間的認知比賽,用激烈的比賽氛圍和良好的表現機會去刺激和激勵高中生的小組合作和互助成長,以此加速集體智慧和團隊合力的開發和利用。以“數列認知”為例:第一步,組內成員在互幫互助中集體探究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和求和公式,如等差數列通項公式是an=a1+(n-1)d,求和公式是Sn=(a1+an)n/2;等比數列通項公式是an=a1×q(n-1),求和公式是Sn=a1×(1-qn)/(1-q)。每一個高中生都要自己動手或在小組成員的幫助下利用這四個公式進行實訓化操作,以此達到對數列通項公式的初步感知,然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班級認知比賽了。第二步,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出示一套關于“數列認知”的經典習題,然后讓每小組通過集體探究提供一份代表全組成員探究結果的“答案”,且全部涂在答題卡上。教師還要當場利用“讀卡機器”進行“讀卡打分”,直接宣布和展示各小組的考試成績,讓得分最高的小組對失分率較高的題進行詳細講解,以示獎勵。

三、小組合作學習應用于數學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教師要發揮自身的指導性。高中生雖認知能力和交流能力都非常強,但是教師的指導作用不能弱化,教師要實時關注高中生的小組探究,及時指導。第二,課堂認知體現競爭性。無論是組內討論,還是班級展示,教師都要以賞識評價激發高中生的表現意識和競爭意識,讓高中生長時間擁有良好認知狀態。第三,課堂認知具有合作性?!氨娙耸安窕鹧娓摺笔枪J的真理,小組合作學習也要實現友好合作、積極交流和互助認知而開展,推動數學教學走向高效化??傊?,教師不僅是數學教學的設計者、組織者和指導者,也是小組合作學習的關注者、點撥者和完善者。因此,教師立足小組合作學習的教育價值,實施任務驅動指引學生探究、實施小組比賽激發認知動力,加速推進小組合作學習走向成熟和完善,為高中生充分展現主體認知特長和主觀能動性提供有力抓手,讓高中生真正成為數學教學過程中的認知精靈,煥發出燦爛的生命活力。

參考文獻

[1]邊紅霞.高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實驗研究[J].學周刊,2018(31)43-44.

[2]李志剛.對高中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再認識[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14):120-121.

作者:郭應平 單位:蘭州市榆中縣恩玲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