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實務模擬課程教學實踐與思考論文

時間:2022-07-12 05:03:00

導語:貿易實務模擬課程教學實踐與思考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貿易實務模擬課程教學實踐與思考論文

論文關鍵詞:國際貿易教學方法考核模式

論文摘要:國際貿易實務模擬課程是培養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一門重要課程。其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和掌握進出口業務的基本程序和操作技能,提高專業能力。這門課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培養高素質的國際貿易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日益突出。在目前的就業背景下,國際貿易專業必須重視技能操作和實踐教學,把學生培養成為既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和業務知識,又熟悉有關國際貿易的政策、法規和有關慣例,具備一定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國際貿易實務模擬課程正是為了增強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而開設的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專業課程。

一、國際貿易實務模擬課程的教學目標與特點

國際貿易實務模擬課程是以SimTrade外貿實習平臺為依托,通過該平臺學生們能很快掌握進出口業務中的交易磋商、成本核算的基本技巧;熟悉國際貿易中的貨、款與業務的運作過程;體會到國際貿易中不同當事人之間的互動關系;學會利用各種方式控制成本以達到利潤最大化的思路,達到在實踐中學習提高的目的。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掌握進出口業務工作的基本環節;掌握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各項交易條件,并能比較熟練地進行合同的簽訂與履行工作,同時對違反合同的現象能預先防范并能妥善處理好索賠、理賠工作;掌握國際上一些通行的慣例和普遍實行的原則,以便按國際規范辦事,在貿易做法上加速同國際市場接軌,促進我國經濟發展。

二、國際貿易實務模擬課程的教學方法與手段

為了滿足社會對應用性人才需求的逐步增大,國際貿易實務模擬課采用國際貿易專業實驗室授課的方式。其思路圍繞如何給學生提供一個貼近現實的外貿實務流程環境,拓展傳統實驗的空間。

(一)通過外貿實習平臺軟件操作,使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相結合

在進出口貿易模擬實驗室里,同學們可以在虛擬的貿易環境中完成進出口業務的流程,掌握進出口貨物貿易的具體環節和資金流、業務流的流向,加深同學們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同時增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二)通過外貿實習平臺軟件操作,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效率

傳統的講授方法形式單一,以理論教學為主,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學內容的枯燥,學生容易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通過外貿實習平臺軟件操作,使學生置身于現實的進出口貿易交易中,成為進出口貿易的交易主體,真正體驗進出口貿易的樂趣與風險。激發了學生學習進出口貿易的興趣,同時加深了學生對課程理論的認識和對實踐的把握。

(三)通過模擬外貿情境,為將來就業打下基礎

SimTrade外貿實習平臺創設了近乎完善的外貿情境,每個參與SimTrade外貿實習平臺虛擬貿易的學生都將按照實習要求扮演進出口業務流程中的不同當事人,從而共同組成模擬的貿易環境。通過相互競爭和協作的角色扮演,每個學生都將面對出口商、進口商、供應商及銀行的日常工作,體會客戶、供應商、銀行及政府機構的互動關系,真正了解到國際貿易的物流、資金流和業務流的運作方式,從而熟練掌握各種業務技巧,使自己更好地融人到國際貿易的仿真環境中去,讓抽象化的理論知識更好地服務于實踐,為即將進人社會,練就扎實的基本功。

三、國際貿易實務模擬課程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基礎不同,教學難度較大

《國際貿易實務模擬》是一門綜合性的專業課程,在教學中諸如外貿函電、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市場營銷、國際商務談判、外貿英語聽說等各專業主干課程都是其基礎課程,為本門課程的學習做鋪墊。但由于學生在以上各門課程的學習中掌握程度不同,特別是英語水平的參差不齊(還有少數小語種同學),影響了本門課程的教學,使教師和學生不能達到有效的互動,導致學生的積極性不高。(二)模擬環境具有局限性

通過SimTrade外貿實習平臺軟件的運用,將國際貿易業務引進校內實驗室,把學生分成若干組,分別辦演著各種不同的角色,如出口商、進口商、銀行、貨運公司、保險公司、海關、檢驗等部門,在實驗室的環境內完成國際貿易業務的全過程。但是由于模擬軟件僅安裝在實驗室里,實驗室的開放時間有限,因此學生在課外時間很難得到練習,模擬軟件在課外難以發揮作用。

(三)考核方式不夠科學

模擬課程的考核,通常依據以下兩個指標:一是學生操作的業務數量或完成的業務流程步驟,二是看學生的財務狀況是盈利還是虧損。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只是一味的追求完成業務,而不注重業務過程中單據的填寫,造成單據填寫內容簡單,單據得分低,導致整筆業務得分較低。還有部分學生只顧埋頭交易,忽視了模擬交易的財務狀況,造成交易的中間環節因資金不足而被迫中斷。

四、國際貿易實務模擬課程改進方案

(一)抓基礎、重實踐

重視學生的英語學習,根據學生英語基礎的不同,采用分班教學的方式因材施教。加大對低年級學生專業課的教學力度,對于比較抽象難懂的理論課程,可利用學生的業余時間,通過不同角色的扮演,模仿外貿公司的情境,加深學生們對外貿情境的了解。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帶領學生參觀外貿公司、碼頭、倉庫等,進一步增強學生們的感性認識。

(二)采取開放式實驗教學方式

通過“開放式”實驗,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水平。國際貿易實務模擬實驗室除在上課時間開放外,也應安排一定的課外時間對學生開放;還可將SimTrade外貿實習平臺軟件和實驗教學大綱中的內容安裝在校園網中,學生只要在校園里就可以在任何時間進人到校園網中進行實驗,這種開放式的實驗形式能極大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和研究的熱清,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

(三)改革考核模式

采取過程教學管理與期末考試相結合的方式,所謂過程教學管理是在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要認真記錄學生上課出勤及表現、檢查學生課堂筆記、批改課后作業和進行過程能力考核(即在教學過程中的各種測試),把學生的每一部分表現按一定比例折合作為學生的平時成績占50%,期末考試成績占50%,兩項成績相加作為該門課程的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