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數民族教育論文
時間:2022-03-05 03:44:36
導語:云南少數民族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云南有51個少數民族,人數在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數民族有25個,云南特有少數民族15個,跨境而居的民族16個。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中云南少數民族人口1533.7萬人,占云南省總人口的33.37%,占全國少數民族人口的13.65%。云南除了8個自治州和29個自治縣外,其余縣都是少數民族雜居、散居地區。全省25個少數民族中已有18個民族實現了民族區域自治,其他7個民族在當地所占人口比例較小,作為民族區域自治的補充,建立了民族鄉。
2云南省民族教育政策及教育現狀
結合云南省實際,政府出臺《云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辦法》(1992年11月25日公布施行)、《云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的若干規定》(2005年9月26日云南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修正),以及云南省委、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民族工作促進民族團結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科學發展的決定》,云南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等多項政策發展當地的民族教育。[3]此外,云南為培養少數民族高層次人才,還實行對少數民族學生降分錄取、各高校根據各自需要招收一定比列的少數民族學生等優惠政策。
3云南少數民族教育面臨的問題
3.1經濟制約了云南少數民族教育發展
教育的發展受經濟的制約。云南社會發展程度較低,生產力發展水平低,人民生活總體水平低,經濟社會發展處于較低層次。
3.2云南少數民族教育基礎差
云南由于歷史、地理等原因,正規學校教育起步較晚,基礎較差,雖然現在民族教育成為了云南教育發展的的重點之一,但并未完全解決師資匱乏等現實問題,整個云南少數民族教育質量仍舊不高。
3.3云南少數民族居住分散,增加了辦學困難
云南少數民族大多居住在自然條件較為艱苦的地區,且居住較為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閉塞,造成了學校布點分散,師資不足、現代教學資源缺乏等現實問題,增加了辦學的困難。
3.4云南少數民族語言多使教學存在一定困難
由于民族較多,語言、文字也紛繁復雜,云南少數民族教育在教學上存在一定困難。云南少數民族中,22個少數民族共使用28種語言。其中頗族2種:景頗語、載瓦語;瑤族2種:勉語、布努語;怒族3種:怒蘇語、阿依語、柔諾語。這些語言分別屬于漢藏語系和南亞語系,漢藏語系包括藏緬語族的17種民族語言,壯侗語族的4種民族語言,苗瑤語族的3種民族語言。[1]
3.5云南少數民族教育發展受宗教的影響
云南25個少數民族中,有17個信仰世界性的幾大宗教,其中全民信教或絕大多數信教的是回族、藏族、傣族、傈僳族等民族,布朗族、阿昌族、德昂族、景頗族、怒族等民族中信教人口比例也較大。[4]歷史上由于各民族基本上沒有正規的學校教育,使宗教具有了教育的功能。到今天,學校教育雖然已經成為主流教育,但宗教教育對民族現代教育仍有影響。例如傣族有“升和尚”的習俗,男孩子七、八歲時,要出家入寺當和尚,他們普遍認為,男子只有到佛寺接受教育才具備進入民族社會人格。[5]云南信教群眾多,發展教育應當處理好宗教與教育的關系。
3.6少數民族固有觀念對教育產生負面影響
傳統觀念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們接受教育的意識和態度。例如,云南楚雄彝族傳統觀念認為“命由天注定,各有各的命。”彝族聽天由命的生活態度,使家長和學生對教育沒有信心,不利于教育的開展。獨龍、怒、傈僳、佤、拉祜等原始社會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民族,由于社會發育程度較低,傳統觀念認為“讀書當不得飯吃”、“要吃飯還得下地勞動”,在有的民族村寨中甚至還蔓延著“讀書無用論”思想,父親寧愿經常喝4元一瓶的清酒,也不愿意每年花20元錢讓孩子上學,致使孩子失學在家。[6]
4思考及幾點建議
綜上,針對云南少數民族教育發展提出六點建議:(1)增加民族教育專項資金投入。教育離不開國家的支持,教育的投入直接關系到教育的數量和質量。例如,教育國債項目自1999年在云南省實施以來,先后投入近2億,在改善高校辦學條件、擴大優質高中、排除中小學危房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7]加大對民族地區及人口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安排專項經費辦好民族各級各類學校,才能確保少數民族教育持續、穩步地發展。(2)注重教師素質發展。教師是影響民族教育質量的關鍵因素。提高教師專業素養,改善教師工作待遇,構建一支穩定合格的教師隊伍,才能為云南民族教育發展提供動力。(3)調整學校布局,辦好寄宿制學校。云南民族地區辦學分散,不利于學校教育的發展。當具備一定辦學條件時,應該走集中辦學之路。還應當考慮云南山區多、有的地區少數民族居住分散等現實問題,辦一定數量的寄宿制學校。(4)加強雙語教學。騰星認為,雙語教育有助于少數民族兒童學習主流文化,為以后融入主流社會打下基礎,還肩負著傳承本民族語言和文字的重任。云南少數民族多,實行“雙語”教學可以克服各民族交往中的語言障礙,為各民族間的溝通搭建橋梁,也能為各自民族文化傳承貢獻力量。(5)強調信息技術教育。云南少數民族教育教育手段落后,信息閉塞,應加快民族地區及民族學校信息技術教育的推廣,以便增加民族教育的手段,解決信息匱乏問題。(6)注重民族教育的研究。隨著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云南少數民族教育也在不斷發展,但是新的問題也隨之產生。只有及時了解民族教育在發展過程中產生的新問題,才能準確把握云南少數民族教育發展的方向。
作者:楊志琴單位:云南民族大學教育學院
- 上一篇:留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 下一篇:高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