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思路探討
時間:2022-02-05 03:24:01
導語: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思路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闡述了新時期加強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的重要意義,分析了當前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的基本狀況,提出了加強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的有效途徑。指出,青年教師要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做學生的思想引路人;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做學生的知識先導者;學校要落實各項制度,為青年教師師德建設提供保障。
【關鍵詞】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途徑
鄧小平指出:“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1]國運興衰,系于教育;教育成敗,系于教師;教師之魂,在于師德。教師職業道德,亦稱“師德”,屬于職業道德范疇,是社會道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部人事司組編的《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對教師職業道德做了這樣的表述:“教師職業道德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要求教師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全心全意為培養、教育學生服務,自覺地遵守各項道德規范;教師職業道德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上層建筑,要求教師明確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人才的目的,正確處理教育勞動過程中各種道德關系,自覺地加強道德修養?!盵2]21世紀以來,善于運用新媒介工具的青年教師逐漸成為高等教育活動的主體。高校青年教師的道德素養在其個人綜合素質中居于核心地位,對青年教師的素質提升起著推動或制約作用,它將直接影響著青年教師水平和才能的有效發揮。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情操還關系到廣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影響著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育事業的發展。
一、新時期加強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的重要意義
對于高校青年教師而言,師德建設是國家對其個體的要求和群體的規范要求,也是其自我成長的內在需要。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改革深化,對肩負傳道授業解惑的高校青年教師提出了新挑戰、新要求。這就要求我們要進一步認識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的重要意義。
1、加強青年教師隊伍師德建設,是提升高等教育質量的基礎工程
師德建設是高校建設的基本。以德立身,為人師表,是新時代對青年教師師德的基本要求。由于青年教師思想活躍、易與學生打成一片,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情操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示范引導作用。加拿大教育學家范梅南說:“事例榜樣的影響是一種廣泛的教育形式的影響,它實際上不是主要從外圍來批評其它人,而是一種通過活生生的實際來展示如何生活的這樣一種影響。教育的理論化包括對生活實例的研究以及對教育行為實例的美德的研究?!盵3]所以說,青年教師要以人格魅力影響學生,以自身行動做榜樣示范,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這是確保高等教育事業實現培育德才兼備人才目標的需要。
2、加強青年教師隊伍師德建設,是高校抵御西方腐朽思想文化侵略的重要措施
歷史經驗表明,正處于世界觀形成階段的青年是社會的“晴雨表”,亦是社會思潮積極的追隨者、傳播者和實踐者。伴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膨脹,西方國家正利用各種現代媒介新手段加強對外思想滲透,恣意推行其意識形態和社會文化。這不可避免地沖擊甚至左右著我國青年的政治立場和思想認識。高校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師德建設,是幫助青年教師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其從根本上提高抵御落后腐朽思想侵蝕的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和職業使命感,并為之不懈努力。
3、加強高校青年教師隊伍的師德建設,是形成良好教風與學風、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需要
相對于其他職業道德而言,師德具有更為強烈的典范性。師德是對教師個人行為的規范,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師德體現了教師的職業道德和教風、學風,幫助大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強烈的職業道德操守。青年教師認真的教學活動和嚴謹的學術態度,能帶動起良好的學風建設,或將成為大學生學習模仿的榜樣,并直接影響著大學生道德品質和道德人格的形成與發展。所以說,加強高校青年教師隊伍的師德建設,才能培養出社會發展所需的德才兼備的人才,才能打造出一支合格的現代化建設勞動大軍。
二、當前高校青年教師師德的基本概況
高校青年教師,應是指具有高等學校教師資格證書,年齡在40周歲以下,在高校專門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和學生輔導工作的青年專任教師。教育部公布的2010年統計數據顯示,普通高等學校專任教師有1343127人,其中40歲以下的青年專任教師有843278人,約占專任教師總數的63%。青年教師是推動高等教育事業承前啟后、科學發展的重要力量。[4]當前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的關鍵階段,對于高校青年教師的師德建設研究,既要看到主流是向上的,成績是顯著的,但更要抓住仍然存在的主要問題和矛盾?,F有的研究普遍表明,絕大多數高校青年教師政治立場堅定,主流價值觀健康向上,能與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關心黨和人民的事業,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與民族自豪感、責任感;關注當前社會發展中出現的腐敗問題、區域發展不平衡及個人收入差距擴大、就業難等問題;高度關心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和本校改革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但我們也必須清醒認識到,受復雜的社會環境、多元化思想思潮及自身發展條件個人素養等因素的影響,當前部分高校青年教師的師德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現象。突出表現在:理想信念不堅定,對復雜多變的思潮認識不清,甚至發表不利于學生成長的言論觀點,容易產生政治上的負面影響;價值取向功利化上明顯,乃至將人生理想實用化,個人主義凸顯;工作實踐上重業務輕育人,表現出對學生上課認真課后冷漠的狀態,為人師表意識淡薄,難以起表率作用;在個人發展上,缺乏進取精神,“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學術道德修養不夠。
三、加強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要抓住關鍵內容和環節
教育具有強烈的社會性。不同的社會形態、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對人的道德規范要求亦不盡相同。在第二十次全國高等學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習強調“高校是教育培養青年人才的重要園地,也是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武裝青年的重要思想陣地”,“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青年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和指導者。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情操,對青年學生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和感染力,在思想傳播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我們的高校教師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堅持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給大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盵5]
1、青年教師要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做學生的思想引路人
教育,首先是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這是教育工作的主題。無論是對于社會某個個體或群體,還是對于整個民族來說,理想信念是強大的精神支柱。習曾形象地形容“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好的教師,就像一盞指路明燈,照亮孩子前進的路;就是一本活的教科書,教育學生成人成才。近來,中組部、、教育部黨組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青年教師是高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高等教育事業科學發展、辦好人民滿意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青年教師與學生年齡接近,與學生接觸較多,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影響更直接,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情操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示范引導作用。”[6]具體來說,當代高校青年教師,一方面要深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理解和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容,堅定社會主義信念并付諸實踐;另一方面要自覺遵守《教育法》、《教師法》等法律法規,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不斷提升自身道德素養,讓學生“信其師,親其道”,用實際行動踐行為人師表??鬃釉唬骸捌渖碚涣疃?;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盵7]就是強調以身作則的榜樣教育方法的明證。
2、青年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做學生的知識先導者
古人說:“學如弓弩,才如箭鏃?!苯裉斓氖澜?,科學技術日新月異。21世紀的中國,知識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改革的變遷推動著人們前行的腳步,不進則退。新媒體時代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社會成員獲得信息的渠道多元化和自主化。基于電腦和智能手機等載體,構建起來的(如博客、BBS、QQ、微博、微信等)網絡信息共享平臺,以及從平面走向立體的新型傳媒的發展,教師在信息獲取上的優勢不再明顯,師生同處在一個起跑線上,對社會問題可能具有相同的疑惑。傳統的師道尊嚴被打破,“我教你學”的師生關系已被“師生共學”所代替。因此,高校青年教師必須要摒棄過去一個教案“撐”到底的認識,及時轉變觀念,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活到老學到老?!皩殑︿h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碧幵谛聲r代的青年教師,更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只有這樣,我們的內在知識才能不斷充實,我們的學識才能滿足學生不斷求知的愿望,我們的人格魅力才能打動學生的內心。
3、加強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還要落實到制度保障上
加強青年教師師德建設,不僅要有師德規范,也應當要有相關配套制度。隨著高等教育深化改革與發展,要求我們積極推進師德制度創新,不斷探索適應新時期師德建設的新內容、新路徑、新方法,使制度建設更加貼近實際、貼近教師。研究制定科學合理的青年師德規范考評制度,一方面要有針對性地調整高校青年教師師德規范,做好監督和評價工作,完善獎懲激勵、優勝劣汰的制度環境;另一方面還要建立科學有效、可操作性強的組織協調機制、教育培訓機制,創設良性競爭和可持續發展環境,將師德建設管理引上科學化軌道上來,不斷推動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落到實處。這也是時代賦予青年教師師德建設的新要求。中央三部組聯合印發的《意見》還指出“推進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強化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激發青年教師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嚴守教育教學紀律和學術規范。堅持學術研究無禁區、課堂講授有紀律,杜絕有損國家利益和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言行。完善師德考核機制,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8]總之,青年教師師德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青年教師作為發展高等教育的主力軍,是高校傳承文化的橋梁。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最本質的要求是具備以生為本的思想、態度和行為,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努力培育符合我國社會主義事業要求的德才兼備的人才。在新的歷史時期,加強青年教師師德建設,使其以高尚的品德、學無止境的態度、嚴謹的作風、扎實的專業知識去教育、影響學生,做學生思想進步和知識增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這也是高校青年教師道德建設的重要意義所在。
【參考文獻】
[1]鄧小平文選[M].人民出版社,1993.105.
[2]李春秋.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104.
[3][加]范梅南.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M].李樹英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223.
[4]霍文琦.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457).
[5]周英峰.第二十次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見會議代表并講話[EB/OL].
作者:蔡英謙 單位:廣東第二師范學院
- 上一篇:師德建設中踐行三嚴三實的探討
- 下一篇:中學教師的師德和師德建設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