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兒童思想道德論文

時間:2022-04-30 03:57:41

導語:少年兒童思想道德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少年兒童思想道德論文

一、搞清弄懂新形勢下思想道德的新問題

1.思想上,缺乏理想信念,主流意識淡漠,價值取向扭曲,認為現實比未來重要、奮斗目標模糊。

2.品德上,缺乏起碼的文明禮貌,不注重集體榮譽感,以自我為中心,沒有責任感,自以為是,自負叛逆。

3.行動上,缺乏勞動意識和勞動習慣,動手能力差,個別學生甚至連起碼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沒有。4.性格上,缺乏寬容之心,驕橫跋扈,攀比心理嚴重,承受能力差,稍有不如意或失敗,便意志消沉。為此,教師必須與時俱進、認清形勢、更新觀念、改革方法,根據新形勢下少年兒童學生的思想認識和行為特點,深入細致的開展思想道德。

二、深入分析新形勢下思想道德的新要求

學校是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更是肩負著十分重要而緊迫的歷史使命。2012年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這是新形勢下對思想道德提出了新要求:

1.育人為本,道德為先。道德主要是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道德、法制、心理健康教育。要努力培養少年兒童的愛國情感,文明行為習慣,良好道德品質,遵紀守法意識,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

2.整體規劃,科學發展。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遵循學校思想道德規律和少年兒童學生成長成才規律,適應社會發展要求,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使少年兒童道德縱向銜接、橫向貫通、螺旋上升,更好地促進少年兒童學生健康成長。

三、全面拓展新形勢下思想道德的新途徑

立世德為首,立道德為先。如何把少年兒童培養成對社會有用之人,傳播正能量,是思想道德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少年兒童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要堅持以人為本,健康發展,精心構建教育平臺,著力整合道德資源,不斷拓展少年兒童思想道德建設新思路、新途徑。

(一)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全方位滲透道德教育

學校作為加強和改進少年兒童思想道德建設的主陣地、主渠道,對提高少年兒童思想道德素質負有重要責任。長期以來,課堂是教學的主要形式,也是素質教育、道德的主渠道。要樹立“教書育人、以人為本”的思想。任課教師要挖掘教材的道德資源,不斷改進教法、學法,通過師生互動,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培養真、善、美的品質和情操。在課堂教學評價中,不光重視知識的正確傳授,更注重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知識和思想道德的雙贏。

(二)積極開辟第二課堂,以高尚的情操塑造學生

少年兒童興趣廣泛,可塑性強,開辟第二課堂教育在加強思想道德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可利用區域內名勝古跡、教育基地等開展野外實踐課。我縣是“七連冠”的雙擁模范縣,轄區內新四軍蘇浙軍區紀念館是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還有駐長各部隊都是理想的道德第二課堂。

(三)加強班級文化建設,構建和諧的小社會

濃厚的文化氛圍,潔凈的班級環境,能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的心靈。積極創建文明班級,爭做“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等活動,激發學生熱愛集體、關心同學、奮發向上的良好品質,真正牢固樹立了育人為本,道德為首的觀念。

(四)整合道德資源,拓展道德陣地

根據少年兒童的特點和成長規律,結合學生的實際,科學整合道德資源,充分利用各種陣地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1.升國旗儀式。利用國旗下演講,對學生進行弘揚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

2.學習園地。利用學習園地,拓寬學生學習、教育、生活的途徑。學習園地就像一個百花園,激勵學生全面發展,不斷進步。

3.開展革命主義教育。組織學生進行祭掃革命烈士墓活動,從中接受革命傳統、高尚思想道德教育,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激發少年兒童的愛國情感。

4.科學利用信息化育人方式。充分發揮廣播站、校園電視臺、宣傳欄、班級QQ群、短信平臺的作用。鼓勵學生踴躍投稿,表揚好人好事。

5.結合學生具體問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如何確保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是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的一個突出問題。針對現狀學校要成立心理咨詢室,由經驗豐富的老師組成,大力培育少年兒童的自立、自律、面對挫折與承受壓力的能力,使他們成長為有健康人格、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

作者:范玉美單位:浙江省長興縣和平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