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時間:2022-11-02 05:25:57

導語: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摘要】當今社會,多元文化交織發展,多元文化價值觀的發展給學生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尤其是在心理方面的沖擊。在不同的價值觀影響下,學生會表現出來不同的心理問題,這對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本文主要針對高職院校,探討了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對高職院校學生的意義,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滲透、相互結合的方法,使高職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有針對性,更能產生實際效果。

【關鍵詞】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科技的不斷更新,我國進入一個多元文化的時代,人們享受多元文化帶來的文化自由時,也面臨著它附帶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負面文化的影響。而高職大學生年紀輕,社會閱歷少,自我約束力較差,首當其沖,極其容易使高職學生在心理上失衡,在思想上迷失。因此,應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改進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使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作用,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一、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意義

(一)能更好地培養人才。高職院校是為國家培養技術型人才的院校,高職教育就是教育出高素質的技術型人才,高素質體現的除了良好的專業素質、過硬的專業能力外,還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所以,高職院校在教育學生時,不僅要注重學生的專業能力,還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而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主要引路石?!缎睦斫】到逃氛n程正是面向三年大專層次一年級開設,這時的大學生剛剛步入大學。高職院校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普遍不強,在這種情況下,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成長,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修養,將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才能培養出更好的高職學生。(二)能更好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職學生在心理問題和思想問題方面,有著較大的空缺,是高職教育需要重視的方面,根據高職院校十幾年的教育探索、經驗表明,真正走進學生的心理,正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與學生面對面的交流溝通,比傳統的說教、死板的理論講述效果要好得多,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會增進學生和教師的感情,會讓學生感受到教育的溫暖,消除他們對教育的排斥。由此可見,依托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能夠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的展開。(三)能促進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改革。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同思想政治課程一樣,多為理論知識,單純講授較為枯燥,很難讓學生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想要真正的使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作用,就必須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進行改革,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學中的內容,從學生的學習入手,使他們從心理上認可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同時,根據學生的心理,找到適合的教學方法,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二、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策略

(一)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學生心理活動的方向和主導就是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而價值觀的形成,是培養思想道德素質的核心。學生在未成年時期的價值觀,主要是受到周圍人和周圍環境的影響,屬于照搬成年人的價值觀,并不是自己真正的價值觀,而真正價值觀開始形成,則是在進入大學時期,這時學生的自我意識開始成熟,對于事物有自己主觀的見解,形成了屬于自己的特色價值觀。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對學生信念和理想的教育,而這些在心理學上,則屬于是對學生價值觀的培養。心理教育要滿足學生的心理困惑,緩解他們的心理問題,在多元文化的社會中,心理教育是自由而寬松的,但并不是放縱和無度的,尤其是在學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必須滲透思想政治教育,適當的心理干預會更有利于學生的成長。(二)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才能正確地理解和內化思想道德觀念。思想政治教育多為理論知識,傳統教學多是單一的向學生灌輸教學內容,而忽視學生的心理需求。想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效果,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以學生為主,關注學生的心理問題,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找尋適合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關注,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同時,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可以借鑒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理念。一是尊重,學生得到尊重,才能敞開心扉接受思想道德上的教育;二是要學會引導,高職學生有著好強和求上進的心理特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正確的引導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的內心得到成長。(三)體制上相互銜接。大多高職院校比較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并且能夠根據心理健康教育找到解決思想政治教育問題的方法,相應的開展“課程思政”等等。但是想要使心理健康教育長期有效的發揮作用,還需要和思想政治教育在體制上相互銜接,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多進行溝通交流,雙方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并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各自領域中,提升實際教學能力。(四)統籌學校、家庭和社會資源。將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要學會統籌資源。原生家庭會對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產生很大的影響,學校與學生的家庭密切聯系,不僅可以了解到學生的成長情況,還能使家長參與到學生的教育工作中去,共同見證學生的成長。教育離不開社會的大環境,高職院校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之外,結合社會熱點和集中凸顯問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題講座,也可以聘請社會上優秀的專業人員加入到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團隊中,增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性。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在活動中更好地認識社會,體驗社會生活,為之后步入社會打下基礎。(五)優化物理和心理環境。好的物理環境使人身心舒暢,整潔優美的校園環境,完善的教學設施,可以增強學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而好的心理環境,能夠使學生心態樂觀,積極向上。優良的傳統,良好的校風,先進的辦學理念,對于學生來說,都是好的心理環境,能夠促進學生和諧發展。優化物理和心理環境,能夠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質,使學生全面發展。

三、結語

飛速發展的多元化的社會,給人們帶來進步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文化、觀念、心理的沖擊,高職院校學生首當其沖。想要培養出專業能力一流,思想道德素質高的人才,必須將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統一教育理念,結合教育方法,滲透教育內容,在此基礎上,學會統籌學校、家庭和社會的資源,整治優化校園物理和心理環境。只有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才能提高學校的教育工作,培養出全面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劉敏.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互補關系[J].今日財富:中國知識產權,2018,2:194

[2]劉敏.略論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互補策略[J].納稅,2018,8:255

作者:常瀟丹 單位: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