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心理學在產科護理的價值

時間:2022-01-18 10:42:01

導語:積極心理學在產科護理的價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積極心理學在產科護理的價值

[摘要]目的評價積極心理學理論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隨機選取在產科分娩產婦104例,將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2例,分別行常規護理、常規護理聯合積極心理學理論;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護理后焦慮、抑郁狀況較對照組減輕,陰道分娩96.15%高于對照組的73.08%,剖宮產3.85%低于對照組的26.92%,差異顯著(P<0.05)。結論產科護理中積極心理學理論的應用,可緩解產婦不良情緒。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理論;產科;護理

童興海等[1]學者報道中,與其他??谱o理相比,產科護理差異明顯,存在較為明顯的獨立性及自主性;而且產科收治的妊娠期女性,生理、心理變化明顯,但身心較為健康,故產科護理從“以疾病為中心”轉變為“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模式。積極心理學是于20世紀末興起,用于研究人類的力量與美德等,通過培養人的積極心態,產科護理中運用積極心理學理論,對其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隨機選取在2017年1月~2018年9月期間于我院產科分娩產婦104例,該研究符合本院科室醫學倫理委員會標準;排除合并精神障礙、認知異常、心理障礙性疾病者;產婦知情研究,自愿簽署同意書;將產婦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52例,年齡20~35歲,平均(26.82±1.35)歲;孕周37~41周,平均(39.14±0.53)周;初產婦34例,經產婦18例;觀察組52例,年齡20~36歲,平均(27.01±1.42)歲;孕周37~41周,平均(39.20±0.48)周;初產婦35例,經產婦17例;兩組產婦基線資料并無明顯差異(P>0.05),可進行比較。1.2方法。對照組常規護理。協助產婦完善血尿常規、肝腎功能檢查,持續心電圖監測,評估產婦檢查結果。待產婦出現規律宮縮,幫助產婦進入產房待產,助產士陪護,觀察產婦產程進展,檢查胎盤完整性,防止產傷及新生兒窒息,指導產婦母乳喂養,積極預防并發癥。觀察組常規護理基礎上行積極心理學理論,具體措施如下:1.2.1鼓勵學習護士積極心理學理論。向產科護士發放積極心理學理論指導手冊,通過運用集體講座、微信平臺,鼓勵護士集中學習心理學理論。以積極心理學理論為指導,鼓勵護士學會發現護理工作中幸福的事情“患者對我的鼓勵”、“我最喜歡的事情”、“我最拿手的事情”等,要求護士隨時記錄工作中的感受。若遇到心理問題,應注意自我疏導,消除自身的消極情緒。1.2.2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助產士應與產婦、家屬有效溝通,為產婦建立一個安靜、舒適、和諧的分娩環境,與產婦、家屬建立合作伙伴、朋友關系,形成病區分娩的家庭交流環境。鼓勵產婦及家屬學習分娩知識及新生兒照護知識,講解正常分娩相關知識及分娩的正常生理過程,增加產婦的信心與勇氣。1.2.3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分娩。根據自我效能、樂觀和希望的特點,先與產婦及家屬溝通,分析心理狀態,為產婦、家屬提供個性化指導,提高產婦及家屬的自我護理方法;幫助產婦樹立自我信念,始終相信自己能行,堅信“我能做到”、“我能順產”、“我很樂觀”、“我很幸?!钡扔^念,家屬及助產士全程陪伴,并將設立分娩目標,及時告知產婦分娩進度,增強產婦分娩的勇氣。1.3評價指標。評估兩組產婦心理狀態,采取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焦慮、抑郁評價;每個量表計20個條目,按1~4級評分,臨界值為50分,若超過臨界值,即存在焦慮、抑郁情緒[2]。1.4統計學方法。采取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心理狀況。兩組護理前焦慮、抑郁狀況無明顯差異(P>0.05),兩組護理后焦慮、抑郁狀況減輕,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研究對象為104例產科分娩產婦,按照隨機數字法分為兩組,對照組52例。2.2分娩方式。觀察組陰道分娩96.15%(50/52),剖宮產3.85%(2/52);對照組陰道分娩73.08%(38/52),剖宮產26.92%(14/52);差異顯著(χ2=8.938,P=0.003)。

3討論

產科護理一直是臨床護理較為特殊的存在,產婦異常情緒波動,會使大腦皮層功能紊亂,體力大量消耗,機體水電解質紊亂,均會影響產婦分娩結果。因此對產婦及家屬準確引導,適時心理干預,幫助產婦改善負面情緒,減輕心理負擔。積極心理學理論認為“打倒自己的不是挫折,而是面對挫折時所抱的心態”,幫助產婦樹立積極認知,能夠幫助產婦調整心態,產生分娩及分娩后的愉悅感,以此提高產婦分娩積極性,改善產婦分娩方式。在產科護理中運用積極心理學理論,先鼓勵護士學習積極心理學理論,通過積極情緒,增強護士的工作幸福感。通過建立積極心理學理論,構建和諧、友好的護患環境,幫助建立安靜的類似家庭環境,鼓勵家屬全程陪伴、鼓勵產婦,以此加強產婦的信心與勇氣,緩解產婦焦慮、抑郁的情緒。根據自我效能、樂觀和希望的特點,有效溝通,積極個性化指導,激發產婦的家庭幸福感,樹立足夠的信心與勇氣,并樹立分娩小目標,使產婦能根據目標而去追求并努力,有利于人的主觀幸福感提高,緩解產婦緊張、焦慮的心理狀態[3]。研究中觀察組護理后焦慮、抑郁狀況較對照組減輕,陰道分娩96.15%高于對照組的73.08%,剖宮產3.85%低于對照組的26.9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果顯示,在產科護理中運用積極心理學理論,可減輕產婦焦慮、抑郁情緒,增加產婦的自我分娩率,具顯著應用效果。

參考文獻

[1]童興海,鞠長友.“以人為本”理念在產科護理質量持續性改進中的應用[J].中國醫院管理,2015,35(5):67-69.

[2]段泉泉,勝利.焦慮及抑郁自評量表的臨床效度[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2,26(9):676-679.

[3]凌燕蘭.積極心理學理論對高危產婦心理狀態及護理工作質量的影響[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7,29(12):2129-2132.

作者:唐佳佳 單位: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