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在人力資源管理的應用

時間:2022-04-20 10:29:26

導語:心理學在人力資源管理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心理學在人力資源管理的應用

【摘要】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未來發展的戰略優勢。當前社會人才資源逐步優化,以往硬性管理標準顯得過于理性,不能滿足企業人力資源發展的需求。這就要求企業將心理學應用到人力資源管理中,做好與員工的協調與激勵工作,將人才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保證企業文化軟實力增強,也有利于提升員工的向心力與凝聚力,企業能更好地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立足。本文將簡述心理學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價值,并提出心理學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心理學;人力資源管理;應用

心理學主要研究了個體心理活動規律與機制,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主要對象是員工,需要應對各種復雜的關系。只有管理者具備一定的心理學知識,運用相應的心理學原理及技術,才能更好地把握員工心理需求,解決其在學習、工作等方面的困境與心理問題,激發其內在潛力與創造力,穩定企業員工隊伍,推動企業發展。因此企業應該將心理學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發揮出來,及時了解每個員工生活與工作等方面的能力,提供相應幫助,為員工解決各項難題,促進雙方的溝通與交流。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緩解員工的心理負擔,確保員工全身心融入工作崗位中,提升工作的效率與質量。

一、心理學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價值

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應用心理學,能夠科學合理分析每個員工的心理狀態,便于管理者全面掌握員工內心變化情況,將員工存在的不良情緒找出來,通過分析原因與解決問題,消除員工內心消極情緒。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為員工身心健康發展創造有利條件,也能達到推動企業快速發展的目的。長期以來,人力資源管理在企業發展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在社會進步與發展過程中,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有變化,相關標準和要求不斷提升,人才作為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對企業未來的發展將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诖?,企業應該分析如何引進所需的人才,通過對人才的科學分配達到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效率的目的。但是分析當前企業員工情況來看,很多承擔的生活工作壓力較重,有部分員工在企業難產生較強的歸屬感,這樣不僅容易出現人才流失的問題,也極易引起泄露企業秘密的情況。企業要想有效規避上述問題,需要充分發揮出心理學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引導員工逐步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這樣企業的發展目標才能順利實現。

二、心理學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策略

(一)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在時展與社會進步過程中,員工在企業環境方面有更高要求,特別是對于情感來說,員工對社會環境方面的心理訴求,將為企業今后發展帶來巨大影響。在現代化組織體系中,應該關注對人才個性化和共性化管理,唯有如此企業才能實現進一步發展。第一,企業要建立現代化管理制度,將人力資源管理的協調與促進功能發揮出來,嚴格落實有效的獎懲制度。站在心理學角度來說,企業制度文化只有做到權責分明,才能在群體活動中將警示、激勵等作用體現出來。企業在優化薪酬制度后,確保員工在崗位上發揮自身潛能,并讓自身需求得到滿足。企業應該結合人性趨利的特征,在開展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時候,保證薪酬獎懲制度的合理性與公平性,促使員工在群體活動中真正履行應盡職責,自身在社會中的心理訴求也能獲得滿足。第二,企業在完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的過程中,應該全面、及時了解員工心理狀態,尤其是員工的心理態度。企業要運用心理學方式,幫助員工疏導不健康心理,消除負面情緒。為了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水平,企業要及時與員工加強交流與溝通,運用心理學中的測試方式,完成對員工心理方面的預測。

(二)加強員工心理輔導。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企業員工面臨的經濟壓力、生活壓力也越來越重,來自社會、工作和家庭的各種關系與矛盾占據著員工心理。員工承受壓力的能力有限,必須要有足夠的釋放空間,這樣在工作環境中容易形成各種不良問題,在長期累積過程中會為企業今后發展帶來較大阻礙。對企業常用人力資源管理方式來說,顯得非常粗糙與直白,管理人員只要稍微不滿意員工的某些想法與意識,就會直接指責,要求員工盡快改變,從而讓員工心理產生各種負面情緒。企業管理者經常強硬要求員工根據自身要求作出改變,但是這種方式卻無法讓員工意識發生轉變,也不能引起員工心靈深處的回應。心理學中強調了理論與實務之間的聯系,企業必須站在個體關懷角度開展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提高對意識層面問題的重視程度。企業為了達到長遠穩定發展的目的,在人力資源管理中除了要解決“人”的問題以外,更應該關注“人心”的問題。面對經濟全球化形勢,企業要轉變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加強對員工心理輔導,才能緊跟時展腳步,滿足社會發展要求,人力資源管理目標才能順利實現。

(三)注重員工關系調整。在心理學中,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是不斷變化的,這屬于正常人際變量,對現代化企業來說,在當前市場環境中,企業面臨著日益增大的競爭壓力。從人際關系來看,員工的競爭關系與合作沖突,都是個人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企業要想提升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水平,應該將心理學理論知識利用起來,協調員工群體之間的關系。以薪酬分配為例,若員工在心理上產生了不平衡問題,需要企業在開展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結合規章制度作出全面闡釋,在公平的基礎上調節員工心理。企業在解決員工之間的問題后,也要繼續采取柔性管理方式,借助心理學理論知識消除員工在某個問題上形成的心理隔閡,激勵員工今后在群體活動中積極進取,繼續努力。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中要創設良好的工作環境,這關系著企業自身的發展,站在群體動力學角度來說,當個人處于群體范圍后,其行為與發展都將受到群體行動與方向的影響。企業應該為員工營造一個團結互助、樂于奉獻和積極向上的氛圍,能夠促使員工個人品德不斷提升。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引入心理學知識,讓企業文化與工作環境充分結合起來,通過群體行為讓所有員工都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轉變自身思想觀念,與企業共發展、同進步。

(四)優化人才招聘方式。人才招聘作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企業未來的發展影響很大。企業采取招聘方式夯實人才基礎,有利于推動工作模式的創新,對管理人員來說,必須充分掌握企業在發展中所需的人才類型,這需要結合心理學相關知識。在經濟全球化發展過程中,企業在招聘人才的過程中,除了要關注人才專業素養與工作能力以外,更應該分析人才優勢是否能夠滿足企業發展需求。企業管理者應該結合心理學相關內容,多角度、全方位對應聘的人才進行分析,主要考核內容包括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受挫能力、情商、合作能力和學習能力等素養,只有企業在人才招聘上更具針對性,才能最大限度減少人才引進成本。如企業在人才招聘的過程中,可以采取心理學中的“卡特爾人格測驗”,對應聘人才性格、特點等信息進行初步分析,并借助心理學中的投射技術,讓應聘人才對圖片進行觀察,并描述其中的信息,根據應聘人才表達情況了解其心理活動軌跡。企業管理者采取上述方式,能夠快速對比應聘人才是否滿足企業發展需求,也能全面掌握應聘人才的優點,這樣提高了人才招聘工作的效率。

(五)轉變人才培養模式。當前企業之間的競爭逐步轉移到人才上,個人素質對整個團隊有著較大的影響,并關系著群體價值的表現力,要想推動企業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需要結合人力資源管理情況,注重幫助員工提升個人能力。企業要加強人才培訓管理工作,通過在日常工作中提升員工的專業能力與綜合素養,才能滿足多變、復雜的現代化社會發展要求。進入信息化時代,以往傳統技能的掌握已經難以滿足團隊合作要求,企業各個崗位工作的綜合性更強,員工不能只具備某個領域的能力素養。社會在復合型應用人才方面的需求逐步增大,這對企業人員在職提升產生了反向推力。企業要想做好人才培養工作,應做好如下幾點:第一,應該關注員工能力素養,定期開展管理培訓工作,優化業務考核機制,發揮個人在工作實踐中的作用,為企業創新與發展打牢基礎。第二,精神意識層面是企業員工管理中需要關注的內容。企業員工通常承擔著巨大的壓力,包括生活與工作等方面,容易形成多元化心理問題,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應該了解個體心理活動,做好相應引導工作。站在心理學角度來說,個人意識在群體活動中容易逐步削弱,造成很多員工在價值定位上變得模糊??紤]到這一點,不僅要為員工灌輸企業文化,應該讓企業發展與員工心理健康相結合,讓員工形成正確價值觀意識,保持樂觀、積極、誠信的工作態度。通過這種方式,員工在團隊合作中才具備更強的責任感與歸屬感,實現能力和精神的共同提升。

三、結語

近年來,社會整體發展水平不斷提升,各行業領域對人才的要求也更高,隨著社會組織結構越來越科學化,企業在發展中逐步提高了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但是在企業管理過程中,以往剛性管理模式不能有效處理勞動關系問題,應該采取柔性管理方式,通過心理學知識為員工提供心理測試與情感疏導。這需要企業在管理中納入企業文化發展戰略等內容,促進員工的個人前途發展,并滿足員工的心理訴求。同時企業還要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應用科學管理方法,制定科學合理的員工管理規劃,確保員工始終保持積極健康心態狀態,將自身潛能與價值真正體現出來,為企業今后發展打下堅實人才基礎。

【參考文獻】

[1]翟敏全.管理心理學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與探索[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31(04):345-346.

[2]孟祥祿.心理學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國際公關,2019(09):227.

[3]胡楨意.探析心理學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J].營銷界,2019(32):133-134.

[4]劉志勇.淺談管理心理學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運用[J].經濟師,2019(03):22-24.

[5]李慶迎.管理心理學在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人才資源開發,2019(04):59-60.

作者:李曉紅 單位:北京中石油潤滑油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