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結構轉型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

時間:2022-04-20 10:32:16

導語:人口結構轉型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口結構轉型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

摘要:20世紀我國的社會發展初期,實施了計劃生育政策。在該項政策的嚴格落實下,出生人口數量持續下降,對我國人口結構構成也造成了極大影響。在計劃生育初期,經濟發展的確得到了短時間的明顯提升,經濟、人口負擔減輕,勞動力人口比重增大,短期內人口結構調整紅利明顯。但長期的政策實施,人口出生率日益下降,在經濟結構中的人口優勢不再明顯。自2000年后我國人口結構呈老齡化發展,人口性別失調,空間分布不均都導致了結構的失衡性。同時,我國人口結構轉型已影響到新時期進出口貿易的發展。

關鍵詞:計劃生育;人口結構;進出口貿易;經濟發展

目前,社會經濟發展已經處于轉變時期,通過經濟結構的優化轉型與推動增長力的發展,促進經濟改革。在人口結構弱化發展下,為社會經濟的發展造成了極大阻礙。人口結構組成主要決定了向社會輸送的勞動力人口結構的轉變,改變了勞動力供給結構,進而改變了經濟貿易結構。在此發展形勢下,若人口結構失衡問題無法得到解決,這將會影響經濟發展,在我國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要推動經濟改革轉型升級,加強人口結構優化發展。

一、人口結構與進出口貿易

中國是人口大國,面臨人才虧缺的發展局面,應將人口轉變為人才,這是人口結構轉型的關鍵。隨著社會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我國的人口結構優化將面臨更多挑戰。在社會發展過程中,中國不斷加強對外開放,推動進出口貿易經濟增長,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核心,加強引進來、走出去的路線。以更為開放創新型的經濟發展態度,促進國內外經濟發展,促進東西方文化經濟的互動交流,構建開放的社會經濟格局。中國需要大力推動進出口貿易經濟發展,通過擴大與國際合作的項目規格,提高走出去發展質量。尋找社會建設中、人口結構、進出口貿易經濟增長三者之間的平衡關系,實現中國小康社會發展建設。人口結構對于進出口貿易的影響,主要是人口的年齡結構。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對于經濟儲蓄、勞動力、經濟貿易等都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在我國推出計劃生育政策發展后,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加劇了社會的養老負擔,大幅度降低了經濟儲蓄率,我國更多經濟行業轉向老年人需求發展,抑制了我國對外出口貿易。人口結構中的勞動力占比數量的增多,向社會輸送了更多勞動力,體現了進出口貿易的發展優勢[1]。人力資源是推動社會發展與經濟建設的關鍵要素,將有助于推動國家經濟轉型創新,增加進出口貿易總量與促進貿易技術的更廣泛擴散。

二、人口結構轉型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

人力資源將成為滿足經濟發展的創新動力,有助于提高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量與貿易技術的發展,而我國進出口貿易開放程度也有效地推動了我國城鄉結構優化發展。在我國經濟發展中,通過進出口貿易的發展,可以加強物質經濟的方法努力,并引發更多先進技術。但隨著進出口貿易對產品的質量提高要求,對于勞動力提出了更高技能的要求。企業應加強對員工的技能培訓,通過提高盈利資本質量,加強企業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累積人力資源。在企業發展中貿易的溢出效應并不可以使人力資源達到無限的增長,而是需要企業自身能力資本累積到一定程度。相關數據調查顯示,我國進出口貿易的提升發展,不但可以有效地完善我國勞動力資本,同時,也可以加強對其子女的教育,此過程是人力資源的長期性積累[2]。在研究我國進出口貿易時,通過分析進出口貿易與經濟增長間的關系,發現二者之間具有明顯的正向促進作用。技術是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基礎,而進出口貿易促進技術的發展。在對人口結構因素分析時,可以將其分為人口數量、人口質量兩個方面。20世紀我國計劃生育政策影響了我國人口呈老齡化發展,老齡人的數量增多,降低了有效勞動力數量,使得經濟生產中勞動力價格持續上升。面對我國人口大國的經濟局面,降低了我國產業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因缺少價格優勢進而影響我國進出口貿易發展。從人口質量角度分析,提高勞動力綜合質量,可有效地完成社會經濟的人力資本積累,提高產業在進出口貿易市場中的優勢。人口結構的老齡化發展降低了社會對于經濟市場的勞動力供給,勞動力參與程度大幅度下降,社會經濟市場為適應此社會發展局面,老齡勞動力的數量不斷增多,而勞動力的綜合性、質量、體能也在逐漸下降,勞動力的增長緩慢將會加劇未來產業生產成本,特別是對企業產品的生產勞動強度高但技術含量低的企業來說,要考慮到產業升級改革問題。但隨著我國全面二胎政策的開展,將延緩我國未來老齡化速度,為社會市場提供更多適齡的勞動力。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人口覆蓋面積的增大,人們受教育的程度也在不斷上漲,促進了勞動力的綜合質量。當人們接受到更多教育時,可以完成社會的一定人力資本累積,企業積累到一定程度的人力資本后,可以有效地推動企業的創新發展,高質量人才在社會中的職業地位則是生產資本密集型商品,而不是傾向于勞動密集型產品。人口結構對于產品的消費需求也產生了一定影響,社會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僅包括產品的生產,同時,也有消費需求,受到人口年齡結構的差異影響,不同類型群體會有不同的消費習慣與消費喜好[3]。人口結構的改變,使社會的消費需求也發生一定改變,進而影響企業的進出口貿易生產結構。人口老齡化相對來說所擁有的可支配收入就更多,當然對產品也提出更多需求。雖然人口老齡化局限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與此同時,也在促進企業生產的轉型升級,進而影響了進出口貿易結構的優化發展。

三、進出口貿易發展存在的問題

1.缺少價格優勢我國產業經濟在進出口貿易中占據市場經濟份額,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國進出口貿易一直以物美價廉作為發展優勢。近年來,產品經濟成本的上漲與人力資源的缺乏,加大了企業發展壓力,解決該問題,不少企業通過提高產品價格來達到緩解壓力。雖然對于企業發展來說,在短期內緩解了經濟困境,但在出口貿易中卻缺少了經濟價格優勢,市場占有率逐漸下降,因此,單純依靠提升產品價格是無法解決企業發展問題。2.產品缺乏自主創新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與在市場中的發展都需要依靠企業產品的不斷創新,但隨著我國企業自主創新發展陷入瓶頸,很難在市場中涌現出新鮮活力。在我國的進出口貿易中商品的創新程度較低,大多數以靠模仿國際的熱銷產品來打開國際市場,因此,專利糾紛問題頻發,特別是中小型企業因無力支付專利費用,也缺少專業設計人員,企業產品主要依靠客戶提供的設計草圖來完成生產,不具備自主創新性。3.國際產品需求量的降低我國在進出口貿易中最大的競爭優勢是價格,隨著我國產品價格的上漲,東南亞地區也開始試圖用價格優勢來搶占國際市場。同時,隨著各國的經濟復蘇及發展,為確保國內的經濟穩定性,與部分國家建立貿易壁壘,加大了我國進出口貿易難度。在此社會經濟背景下,國際市場對于產品的需求量大幅度降低。

四、我國進出口貿易的戰略發展方向

1.優化產業貿易結構我國的人口結構,對于我國進出口貿易造成了一定影響,在社會經濟發展中,通過對進出口貿易與人口構成間因素的詳細分析,幫助企業在海外市場拓展中選擇正確的投資方向,同時,也要加大海外市場的需求。在全球社會經濟中,我國的出口貿易為提高在貿易環境中的競爭力,應加強貿易結構的人才引進,通過結構的優化來吸引更多海外投資與經濟貿易。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展中,縮小城鄉經濟發展水平差距,促進城鄉協同性發展是重要的精神目標。進出口貿易的快速增長,需要市場的需求,同時也需要一定的消費能力人群對市場經濟給出一定刺激。新時期社會經濟發展,要善于借助互聯網技術優勢,通過互聯網加強對經濟發展信息資源的整合,推動電子商務發展,加強城鄉經濟結構,優化與經濟產業結構發展。通過改革進出口貿易形式,改變傳統經濟體系,改變原有的粗放型勞動密集型的生產方式,將經濟產業向知識密集型產業方向做出發展,推動商品貿易結構的改革與優化,以此來提高人類資本在社會經濟中的重要價值[4]。社會經濟發展也要加強對人力資源的投入,通過提高勞動力質量來達到產業優化目的,完成產業結構高度統一發展。2.社會醫療體系的建設計劃生育所帶來的突出性問題是我國人口結構老齡化發展,老年人并沒有固定收入,對于產品的消費欲望也較低,但卻具有強烈的金錢儲蓄欲望。老年人經濟生活習慣的養成與心理狀況有極大的關系,針對老年人開展更好的經濟服務,政府及有關部門可以加強養老金儲備體系的建設來彌補養老資金缺口。通過為老年人的儲蓄提供更為穩妥的保障,避免老年人的資金財產損失。老年人的最顯著群體特點是老弱多病,為提供更好的社會服務,應完善醫療體系與醫療保險機制。當老年人的生活后顧之憂得到解決后,自然可以調動老年人的消費欲望。3.減輕勞動力人口經濟壓力為改變我國人口老齡化結構體系,在全面二孩政策的發展背景下,未來我國人口結構中低齡人口將出現直線型增長。全面二孩政策緩解了未來人口紅利的回升與人口負債問題,但低齡孩童的增長,也會加大勞動力人口的經濟負擔與生活壓力,最明顯的上升是家庭開支增長,儲蓄力提升消費水平下降。對此問題,政府應對消費品物價與房價進行一定宏觀調控,緩解勞動力人口社會生存壓力,減少經濟支出。同時,也應根據行業經濟發展情況,提升勞動力人口工資水平。在社會經濟進出口貿易發展中,通過更多的外資引進與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既促進了經濟發展,也為勞動力人口提供更多就業機會。而勞動力服務到社會發展建設中,通過完成基礎設施的建設,對市場經濟的對外出口奠定堅實的保障[5]。勞動力人口的消費主要開支是低齡人口的醫療與教育,為緩解勞動者的經濟壓力,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加強教學體系與醫療體系的建設,通過完善保險機制與助學機制,來緩解勞動力人口在該方面的經濟支出壓力,通過經濟壓力的放松刺激勞動力在其他消費需求的經濟上漲。4.構建穩定性社會發展社會的穩定是確保經濟發展的基礎,在我國人口結構轉型中,實現男女平等及推動人口結構優化發展具有深遠影響。在傳統的封建社會中,女性與男性的不平等,直接決定了女性較低的消費能力與經濟社會地位。受腐朽的封建思想所影響,部分地區或國家依然存在著歧視女性的嚴重問題。歧視女性大幅度限制了勞動力的人口結構,制約女性的勞動生產能力發展,同時,對女性社會地位與經濟消費能力也造成一定影響。但隨著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不斷落實,對女性的不平等待遇與歧視逐漸減小。政府及有關部門為保障女性消費與社會發展地位,應通過立法出臺相關法律與機制,對社會及企業進行監督管理,推動男女平等,貫徹社會穩定性發展的思想理念。在人口結構中,女性的社會地位與經濟地位的提升,可以加強對女性獨立人格的培養。女性勞動力注入到勞動力市場中,為社會發展帶來新鮮動力,同時,也是進出口貿易發展的強大生產力,可有效形成全新的經濟消費體系,拉動生產與進口貿易,推動我國進出口貿易發展。

五、結語

為解決人口老齡化嚴重問題,通過全面開放二胎政策,積極推動人口結構轉型發展,為推動我國進出口貿易經濟發展需重視人口結構轉型對于經濟發展的重要性。隨著人口結構的轉型,我國經濟的進出口貿易將擺脫對成本的勞動力優勢,進而轉變成為勞動生產率的提升。社會的經濟發展要正確看待人口結構轉型,通過社會人力資本的積累來實現人口紅利到人才紅利的轉變,有效解決老齡化社會發展的勞動力成本缺乏問題。提高勞動力質量,政府要加強對人才戰略投資,通過公共教育的完善,勞動者可以接受再教育。企業也可以通過內部的人才保障機制與人才獎勵體系,吸引更多人才加入。當前社會發展人口結構轉型已是必然趨勢,將全新的人口結構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是重要目的,這不僅影響我國進出口貿易,同時也影響了社會經濟發展建設。

參考文獻:

[1]王婷,朱家明,孔錦凡.基于ECM模型的人口老齡化對安徽省居民消費結構影響的實證分析[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7).

[2]張麗慶.我國人口結構變化對關鍵商業服務需求的影響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20(9).

[3]周文文.人口老齡化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研究[J].江蘇商論,2020(33).

[4]姚武華.人口結構與居民受教育水平對社會醫療保健消費需求的影響研究——基于省級城鎮居民面板數據[J].中國物價,2020(9).

[5]黎振強,周秋陽.沿海港口物流對國際貿易進出口的影響研究[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32).

作者:朱豐 單位:馬鞍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