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態舞蹈對舞蹈教師的啟示論文
時間:2022-08-17 05:43:00
導語:原生態舞蹈對舞蹈教師的啟示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通過對中國民間舞蹈文化進行原生態民間舞蹈文化和“劇場”民間舞蹈文化兩個維度的文化分析、風格闡述和事實舉例,結合民間舞教師的基本專業素養和當前民間舞專業教育的現狀提出中國民間舞蹈文化對民間舞教師的啟發和幫助,并提出民間舞教師獲取所述啟發與幫助的實地采風、經典研究、理論學習等途徑。
關鍵詞: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民間舞教師;啟發與幫助;原生態;基本途徑
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源遠流長,其歷史可以追溯至人類社會的初始階段。它是人們表達情感、描摹生活、探討人與自然關系地重要工具和自發行為之一。中國彝族、藏族等的民間舞蹈文化,往往還蘊涵著本民族的歷史與傳說,有著舞蹈藝術之外的,更加廣闊的社會價值和重要意義。而把民間舞作為課程搬到課堂,是在新中國成立后,舞蹈藝術教育發展過程中才逐漸出現的。所以,豐富駁雜的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既是民間舞教師最直接的教材,也是需要民間舞教師進行不斷研究、揣摩的素材。其豐富性決定了民間舞教師在處理方法上的多樣性、選擇性和研究性。但首先可以斷定,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民間舞教師,科學地了解和研究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是廣大民間舞教師的必備環節之一。
一、中國民間舞蹈文化的內涵與外延
(一)中國民間舞蹈文化的內涵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是指中國各民族、各地域子文化系統中存在的獨立的舞蹈亞文化系統的總和。中國民間舞蹈文化的內涵,可以最簡明地分為“原生態民間舞蹈文化”和“劇場民間舞蹈文化”。
1、原生態民間舞蹈文化所謂“原生態”舞蹈,是古代各民族先民們“歌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產生的,是較少受到“現代化”侵入的具有“文化源頭”意義的民間舞蹈。自然性,是其最本質的特征。原生態民間舞蹈文化,是劇場民間舞蹈文化的母體。
2、劇場民間舞蹈文化劇場民間舞蹈文化,是以當今舞臺上表演的由各專業藝術團體創作和學院派訓練體系下的劇場民間舞為核心的民間舞蹈文化內容。它蘊涵的是舞蹈工作者對原生態民族舞蹈文化的審美情趣、專業修改方法等等操作層面的文化元素。它是民間舞蹈教師研究中國民間舞蹈文化的最直接和最初始的素材和層面。
(二)中國民間舞蹈文化的表象與內核中國民間舞蹈文化,可以從表象到內核地分割為外在的民間舞蹈的動態呈現和民間舞藝術的民族文化內核。
1、民族民間舞的動態呈現民族民間舞的動態呈現是風格化的,在各民族、各地域群眾在各自獨特的生產生活方式,民族宗教信仰、民風民俗等文化實體中進行“舞蹈藝術的抽象”后逐漸形成,且較為穩定,并在民族文化和民族識別上都具有一定的標志性意義,包括各民族民間舞蹈中特有的表現形態和動作。
民間舞教師在動態呈現的民間舞中包括其基本動作以及道具運用的熟練程度與藝術造詣,一則決定了民間舞教師個人在民間舞藝術上的水平,再者也是考驗民間舞教師是否能在不同民族的民間舞風格課上正確、有效、創新性地想學生傳授民間舞風格,勝任民間舞專業教育的基礎性指標之一。
2、民族民間文化內核民族民間舞蹈藝術的內核就是各民族獨特的民族文化。民間舞蹈文化,是民族民間文化的一個子系統,是民族民間文化在舞蹈藝術領域內的一對一投射。舞蹈藝術將民族文化融于肢體動作、舞蹈組合套路之中,進行集中的藝術化的體現。那么,反過來從文化的高度考察民族民間舞這一子系統,對真正掌握民族民間舞風格,具有提高精確性和靈活性的效用,這也是民間舞教師必須具備的教學科研能力和基礎。
二、中國民間舞蹈文化對民間舞教師的啟示與幫助
民間舞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中國民間舞蹈文化的專家。除了對民間舞蹈文化有理論上的認識之外,還要具有將民間舞蹈文化有效運用于教學中的操作能力,以及因材(教材與人才)施教、在民間舞蹈文化上不斷創新的科研能力。中國民間舞蹈文化對民間舞教師的啟示與幫助,在上述能力的塑造中具有基礎性作用。
(一)原生態民間舞蹈文化的純正風格原生態民間舞蹈文化的純正性和鮮明的風格特性,是民間舞教師在教學內容上最豐富的源泉。民間舞教學,是以風格教學為最核心、最根本方式的舞蹈藝術教育。風格,是民間舞教學中畫龍點睛的一筆。本民族藝術家之所以能擔任該民族民間舞的風格教學,是因為他們對該民族的原生態舞蹈文化具有全面而深刻的認識與掌握。而想從一個單純教授技法與現成劇目的民間舞教師,成長為能給予學生更豐富內容與風格塑造的大師,研究原生態民間舞蹈文化,是重要的一環。
(二)劇場民間舞蹈文化帶來的藝術門徑劇場民間舞蹈文化,是民間舞教師從學生階段到教師階段一直沒有脫離,接觸最為頻繁的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樣式。它帶來的嚴整的舞蹈藝術套路、規范的舞蹈動作技法、更加典雅的審美情趣,都是民間舞教師不可缺少的專業素質。
(三)民族民間文化內核是民間舞教師的“提高”教材優秀的民間舞教師,應該是學者型的教育者。而只停留在民間舞藝術一隅和一個層面的民間舞教師,不可能成為一個具有創新性的開拓型教師。對民族民間文化,包括民族歷史、民族風俗、民族文學、民族美術、民族哲學、民族生活狀態等多方面的了解與學習,可以幫助民間舞教師對民間舞藝術形成多角度、高層面的考察心得與研究體系,進而指導民間舞教師的教學實際民族民間舞蹈文化。
三、民間舞教師掌握中國民間舞蹈文化的基本途徑
(一)實地采風:到“原生態”中去實地采風,是直接獲取中國民間舞蹈文化養分與藝術元素的最根本途徑。民間舞教師應該經常進行民族、地域間的實地采風,并把原生態的范圍從舞蹈藝術這一領域,擴充到民族文化這個更寬泛的領域中去。建立最本真的第一手資料庫。夯實自己的教學基礎,為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和內容體系提供可供提煉的大量民間舞蹈文化素材。
(二)經典研究:把經典內化為能力所謂經典研究,就是指對民間舞藝術走進劇場以來的經典劇目進行充分的、以舞蹈藝術學和藝術教育學相結合的角度的學習與剖析。民間舞教師對經典劇目的研究,應該在如下兩個層面進行:
1、熟悉經典劇目的外顯藝術元素對劇目的動作編排、結構設計、組合和串聯、角色設置等可以直觀于舞蹈作品的藝術元素,進行完整扎實的掌握。這些劇目內容以及從中“扒”下來的組合、動作等舞蹈元素,可以直接用于民間舞課堂教學。以鮮活完整的劇目來代替孤立的、純肢體訓練上的動作組合,在幫助學生進行基礎訓練時,還能起到一定的潛移默化的提高學生悟性的作用,達到既重“技術”更重“藝術”的教學目的。
2、揣摩經典劇目的藝術內涵和民族、地域文化底蘊民間舞教學的核心是各民族、地域民間舞蹈的風格教學。而經典劇目又是精準把握了風格的典范。民間舞教師,在對經典進行熟悉時,還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加以文化上、藝術上的理解與剖析,并把所獲心得,在進行劇目、組合訓練的同時,傳授給學生。幫助學生更全面、更深入、更靈活有效的學習經典劇目,提高民間舞藝術造詣。公務員之家:
(三)理論學習:把知識運用成教材理論學習,針對民間舞教師來說,一是對中國民間舞蹈文化的專門論著的學習與研究,另外是對相關社會科學領域,如民族史學、民俗學、文化人類學、美學等方面的廣泛的閱讀與涉獵。把中國民間舞蹈文化理論教學納入到民間舞教學課程中,形成理論實踐相結合的科學體系。
四、結語總而言之,中國民族民間舞文化是一個豐富的、內部聯系緊密并不斷發展的舞蹈藝術體系。在原生態民間舞文化和劇場民間舞文化的二元結構下,中國民族民間舞文化對民間舞教師存在著風格教學、技術技法教學、民族文化理論與知識自修與教學等多方面、多層次的啟示與幫助的作用。而具體到民族民間舞教師,也需要通過對二者之間的聯系與區別進行仔細揣摩與鉆研,通過采風、劇目學習與分析、理論學習與修養等方法,不斷提供自身在民族民間舞文化上的理論修養與實際教學能力。
參考文獻:
[1]蔣勛。藝術概論。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07。
[2]隆蔭培。舞蹈藝術概論。上海音樂出版社,1997。
[3]歐建平。世界藝術史·舞蹈卷。東方出版社,2003,01。
[4]馬廣海。文化人類學。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12。
[5]馮百躍。中國民間舞蹈概論。北方文藝出版社,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