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評價在軍隊離退休院思考

時間:2022-10-28 10:24:00

導語:營養評價在軍隊離退休院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營養評價在軍隊離退休院思考

【摘要】目的了解軍隊離退休住院患者的營養狀況。方法應用小型營養評價法(MNA)、簡易營養評價精法(MNASF)、人體測量、生化檢測等方法,了解患者的營養狀況。結果營養不良、營養不良危險的發生率分別為18.3%、29.3%,BMI、AMC、CC、TSF、PAB、TG、CHOL等傳統營養指標與MNA相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牙齒完全缺如組MNA值明顯低于其他各組,病情越重,MNA值越低,但MNA與患者年齡、患病數無相關性。MNASF評定結果與MNA相關系數為0.949(P<0.05)。結論MNA、MNASF可用于軍隊離退休住院患者整體醫療的營養評價。

【關鍵詞】老年住院患者小型營養評價法簡易營養評價精法整體醫療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nutritionalstateofretiredinpatient.

MethodsApplyingmininutritionalassessment(MNA),shortformmininutritionalassessment(MNASF),bodymeasurement,biochemicalmeasurementandsoon,inordertoassessthenutritionalstateofpatient.

ResultsTheratiosofmalnutritionandmalnutritionalriskwere18.3%and29.3%respectively.Traditionalmalnutritionalindexes,suchasBMI,AMC,CC,TSF,PAB,TG,CHOLwererelatedtoMNA(P<0.05).MNAofthetoothabsentgroupwasmostlylowerthanthatoftheothers.Themoreseriousthediseasewas,thelowerMNAwas.Butitwasnotrelatedtoageandtheamountofillness.CorrelationcoefficientbetweenMNASFandMNAwas0.949(P<0.05).

ConclusionMNA,MNASFcanbeappliedinthenutritionassessmentonretiredinpatientwithcomprehensivetreatment.

[Keywords]elderly;inpatient;MNA;MNASF;comprehensivetreatment

整體醫療要求醫學模式由傳統的“以疾病為中心”逐漸轉變為“以患者為中心”,強調人的生理、心理、社會、營養、文化的統一體,對患者實施多元化、多層次的醫療[1]。2007年我們試用小型營養評價法(mininutritionalassessment,MNA)[2]、簡易營養評價精法(shortformmininutritionalassessment,MNASF)[3]等對干部病房軍隊離退休干部住院患者的營養情況進行分析,其目的就是檢測出正處于營養不良危險的老年人,以便及早進行營養干預。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2007年4~7月干部病房60歲以上的軍隊離退休干部住院患者82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78例,女4例,平均年齡(78.33±6.28)歲。其中低齡老年人(60~79歲)47例,高齡老年人(80歲或以上)35例?;疾的?~22種,平均8.4種,同時合并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者23例,血管性癡呆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2例,惡性腫瘤4例,慢性腎功能不全3例。82例患者病情等級:病危病重的22例,一級護理39例,二級護理21例。

1.2方法

1.2.1MNA[2]內容包括:(1)人體測量(anthropometricassessment):體重、身高和體重丟失情況等4項;(2)綜合評價(comprehensiveassessment):生活類型、醫療情況、用藥情況、活動能力等6項;(3)膳食問卷(dietaryassessment):餐飲、食物類型及液體攝入量、自主進食情況等6項;(4)主觀評定(subjectiveassessment):對自身健康及營養狀況的評價。上述18個評分相加為MNA總分,結果判定為MNA≥24,表示營養情況良好;17≤MNA≤23.5,表示有營養不良危險;MNA<17表示有營養不良。

1.2.2人體測量(1)體重指數(BMI):體重由無錫市衡器廠制造RGZ120型體重計測定,身高用皮尺測定,BMI=體重(kg)/身高(m)2。(2)肱三頭肌皮褶厚度(TSF):由國家體委制造的皮褶厚度測量儀完成,選擇左手肩胛峰與尺骨鷹嘴連線的中點為測量點,測量時用左手拇指和其余4指將皮膚連同皮下組織捏起成皺褶,用皮褶測量器測量距拇指1cm處的皮褶跟部的寬度。(3)上臂圍(AC):由皮尺測定左手肩胛峰與尺骨鷹嘴連線中點的周徑。上臂肌圍(AMC)計算公式:AMC(cm)=AC(cm)TSF(cm)×3.14。(4)腓腸肌圍(CC):由皮尺測定腓腸肌中點周徑獲得。

1.2.3生化檢測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血紅蛋白(HGB)、淋巴細胞總數(Lc)。根據其參考值對營養狀況進行判斷。

1.2.4牙齒狀況本研究以牙齒脫落≤5個者列入牙齒正常組(34例,41.5%),牙齒脫落≥20個為牙齒完全缺如組(24例,29.3%),介于兩者之間為牙齒部分缺如組(24例,29.3%)。

1.2.5簡易營養評價精法(MNASF)[3]MNASF是MNA營養評價法的進一步簡化,包括近3個月體重丟失、BMI、急性疾病或應急、臥床不起、癡呆或抑郁、食欲下降或進食困難等6個方面。總分為14分,分值≥11分為正常,<11分為營養不良。了解MNA與MNASF兩種營養測定法的相關性。

1.3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4.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直線相關分析、t檢驗、方差分析、χ2檢驗等方法進行統計。P<0.05為差異具有顯著性。

2結果

2.1MNA法評價82例老年內科患者的營養狀況見表1。

2.2生化檢測情況用MNA法分成的三組人體測量指標和生化檢測指標結果比較,見表2。絕大多數傳統營養不良指標隨營養狀況的惡化呈現下降的趨勢,但只有BMI、CC、TSF、TG等在營養不良組與營養良好或營養不良危險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MNA法營養評價結果表2各組人體測量和生化指標結果注:營養良好組與營養不良組比較:aP<0.05,bP<0.01;營養不良危險組與營養不良組比較:cP<0.05,dP<0.01

2.3MNA與傳統營養指標的相關性MNA值與BMI、AMC、CC、TSF、ALB、PAB、TG、CHOL、HGB和Lc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594、0.293、0.729、0.392、0.089、0.451、0.268、0.277、0.160和0.040,除ALB、HGB和Lc外,其余傳統營養指標與MNA相關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住院高齡老年人營養狀況住院高齡老年人營養不良的患病率(20.0%)大于低齡老年人的患病率(12.8%),但無統計學意義(P>0.05)。年齡與MNA值也無相關(r=0.007,P>0.05)。

2.5牙齒狀況牙齒完全缺如組、牙齒部分缺如組和牙齒正常組的MNA值分別為(18.54±7.29)、(23.63±5.25)和(23.80±5.27),牙齒完全缺如組MNA值明顯低于牙齒部分缺如組和正常組(P<0.05)。而牙齒部分缺如組與正常組之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6疾病與病情MNA值與患病數目無相關性(r=0.082,P>0.05)。本研究中血管性癡呆、惡性腫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腎功能不全營養不良患病率分別是87.5%、50.0%、50.0%和66.7%,潛在營養不良患病率分別是12.5%、25.0%、50.0%和33.3%。二級護理、一級護理組和病危病重組的MNA得分分別為(26.31±1.21)、(22.85±4.01)和(15.48±6.64),MNA隨著病情加重有下降趨勢,3組MNA兩兩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2.7MNASF評定結果與MNA比較MNA檢測營養不良15例與營養良好43例,與MNASF評價結果完全一致;而MNA檢測營養不良危險中的9例,MNASF評價為營養不良,15例評價為正常。MNASF與MNA評價相關系數為0.949,相關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3討論

整體醫療要求以患者為中心,全面實踐新的醫學模式,全方位多層次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年齡和營養失調是影響臨床治療和臨床預后的危險因素,因此對老年人來說,如何早期診斷和及時糾正營養不良是改善遠期預后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在過去的20年中,建立了許多用于診斷和治療高危老年患者的老年學評價方法,但是很少注意到老年患者能因早期發現與干預營養不良而受益[4]?,F在MNA法已被設計和證實為醫院門診部、住院部和保健所對老年患者營養狀況的一個簡便快速的評估方法,這種方法的靈敏度為96%,預測價值為97%[4],操作簡便,無創傷性,適于在臨床推廣。

本次調查顯示,82例干部病房住院患者用MNA法評價,營養不良者15例,占18.3%,營養不良危險者24例,占29.3%,營養良好者43例,占52.4%。這說明內科患者的營養狀況雖略優于外科患者,也低于何陽利等[5]報道的老年內科患者(36.1%),考慮可能與我國老干部是一個特殊群體,各種保障措施都較好有關,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存在營養不良的潛在危險(29.3%)。

傳統營養評價方法仍是目前應用較廣泛的一種營養評價方法。它包括人體測量、實驗室檢查和膳食代謝三方面。但沒有一項指標綜合起來分析。ALB是用來評價內臟蛋白質營養狀況的指標,Lc反映了機體的免疫功能,AMC是間接反映機體蛋白質儲存的指標,TSF則是評價內脂肪儲存的指標。從表2可以看出,用MNA法評定為營養不良的組BMI、AMC、CC、TSF、ALB、PAB、TG、CHOL、HGB等指標均低于其他兩組,且三組成逐級遞減趨勢,除ALB、HGB、Lc等指標外,均有很好的相關性(P<0.05)。這說明MNA判定為營養不良或營養不良危險的患者多數具有消瘦、低蛋白血癥,顯示了MNA方法與傳統營養評價方法的一致性。更重要的是MNA法可以在體重或血清蛋白嚴重變化之前檢測出正處于營養不良危險的人[4],從而通過早期的營養干預予以糾正。

高齡老年人(≥80歲)營養不良發生率為20%,高于低齡老年人(<80歲)12.8%的發生率,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本研究也未發現年齡與MNA值相關,這與何陽利等所報道的不同[5]。牙齒缺如組MNA值明顯低于牙齒部分缺如組和正常組,因而應加強監測牙齒缺如對營養不良的影響。

營養不良與患病數目無相關性,但一些特殊病種,如血管性癡呆、惡性腫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腎功能不全營養不良發生率在50.0%~87.5%;病情越重,營養越差,病危病重MNA最低。除了疾病本身的影響外,還可能與這些患者生活能力(ADL)不良有關[6]。

采取合理必要的營養干預,以改善老年患者的整體營養水平。小型營養評價法(MNA)內容包括人體測量、整體測定、膳食問卷和主觀評定等,簡便易行,可在10min內完成[6],且與傳統的人體營養評定方法及人體組成方法有良好的相關性。MNASF作為一種營養篩查的手段,本研究證實其與MNA檢測顯著相關(r=0.949),未發現假陽性或假陰性病例。因而,MNASF與MNA一樣能很快篩查出需要進行營養干預的患者,只不過調查項目更精,更加方便,建議在醫院整體醫療實踐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慶林,向月應,張衛兵.醫院整體醫療管理.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5,78.

2LaporteM.Simplenutritionscreeningtoolsforhealthcarefacilities.CanadianJournalofDieteticsPracticeandResearch,2001,62(1):2634.

3RubensteinLZ,HarkerJO,SalvA,etal.Screeningforundernutritioningeriatricpractice:developingtheshortformmininutritionalassessment(MANSF).JGerontol,2001,56A(6):366372.

4VellasB,GtfigozY,GanyPJ,etal.Themininutritionalassessment(MNA)anditsuseingradingthenutritionalstateofelderlypatients.Nutrition,1999,15(2):116.

5何陽利,蹇在金,歐陽敏,等.利用簡易營養評價法調查住院老年人的營養狀況.中國臨床營養雜志,2004,12(2):9396.

6TurnbullPT,SinclairAJ.EvaluationofnutritionalstatusanditsrelationshipwithfunctionalstatusinoldercitizenswithdiabetesmellitususingtheMNAtool:apreliminaryinvestigation.JNutrHealthAging,2002,6(3):185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