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科護理不安全隱患防范策略論文

時間:2022-08-19 11:22:00

導語:急診科護理不安全隱患防范策略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急診科護理不安全隱患防范策略論文

摘要:把好護理安全關,是衡量護理人員業務素質和護理水平的重要標志,是護理質量管理的重點。為使急診護理工作更安全、快捷、有效,最大限度降低護理差錯的發生,現結合我院急診科多年工作實踐,針對護理不安全隱患提出相應的防范對策。

關鍵詞:急診科;護理;安全管理

一、急診科護理安全隱患分析

急診科護理安全隱患主要包括:①一些年輕護士存在應急能力低、法律知識缺乏、護理安全意識不強、工作經驗不足、護理規章制度掌握不牢固等現象。②導診護士缺乏專業訓練,護理經驗積累不足,導診不準確,工作時出現麻痹松懈。在運送患者入科途中,對患者的病情觀察不夠仔細,患者病痛折磨和家屬的心情焦急,易發生護患關系沖突等現象。③護士責任心不夠強,未嚴格執行“三查七對”,由于輸液室患者周轉快,擅自調換座位,而護士未認真查對,易導致打錯針、接錯液體或液體漏輸;不注意巡視病人,未及時發現液體外滲、輸液反應等現象。④護理人員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術不扎實,對危重患者的評估能力差,搶救技術不熟練,急救藥品使用不及時,病情觀察不仔細;醫生不在場時,護士沒能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護理人員態度不好給患者造成心理傷害。⑤搶救儀器未及時檢修而發生故障,如吸引器吸引無力、洗胃機進水故障、監護儀顯示故障等。⑥由于工作忙、護士少,常常易忽略對留院觀察患者的病情觀察,存在護理記錄不認真或漏記、錯記、記錄不及時等現象。

二、加強護理安全管理的措施

2.1組織全科護士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和醫院的規章制度,增強法律意識,牢固樹立“安全第一”和依法施護的觀念。加強急診護士的規范化培訓,掌握常見疾病的觀察要點與方法、危重患者搶救技術及各種儀器的使用方法,苦練基本功,定期進行理論操作、應急能力的考核。護理規章制度是護理工作的規范、法寶,是行動的指南。因此,必須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將差錯消滅在萌芽狀態,為患者提供安全護理。使每位護士學法、知法、守法,學會用法律手段保護患者和自我保護,維護雙方的合法權益。

2.2加強導診人員的嚴格管理及相應的專業培訓,提高導診護士的責任感,使其具備較強的急診意識,對就診患者按輕、緩、急、重預檢分診,對危重患者先護送入搶救室,并立即通知醫生、護士做緊急處理,協助診室的醫護人員搬運患者,開通綠色通道。每位導診人員應做到:一切以患者為中心,熱情服務,主動迎接患者,沉著冷靜,迅速做出正確判斷,保證患者快速有效的救治。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講究語言藝術,搞好護患溝通,征得患者及家屬的理解與配合。

2.3加強學習,認真執行“三查七對一注意”制度,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在輸液工作中,認真填寫輸液卡和輸液記錄單,密切觀察輸液患者的病情變化,多巡視,做到早期發現、及時處理。帶領護士認真學習輸液反應的病因、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處理措施等。搶救過程中的口頭醫囑護士應復誦一遍,并保留空的藥液安瓿,搶救結束后核對補記。

2.4加強急診護士的急救意識,提高急救技術水平,患者到達科室后積極組織護理人員搶救,制定完善的護理搶救計劃,逐條落實。健全急診科各項規章制度,使護士在急救護理過程中有章可循。常年不懈地對護士進行心肺復蘇、中毒搶救、氣管插管、人工呼吸、電擊除顫、心電監護、留置針穿刺、復合傷處理等專科技術的培訓和考核。

2.5認真做好搶救儀器設備的交接與管理工作,確保急救儀器設備的完好率達100%。各種急救藥品、物品、設備到位,時時處于完好備用狀態。搶救儀器設備的管理,要做到責任到人。

2.6對留院觀察患者要嚴格執行床頭交接班制度,密切觀察其病情,及時準確地做好各種護理記錄,發現問題及時報告醫生,采取有效措施,做到忙而不亂。公務員之家:

三、體會

3.1安全管理是衡量醫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可以綜合反映護理人員的工作態度、技術水平及管理水平。不安全護理不僅給醫院的形象和信譽造成負面影響,而且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直接影響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3.2加強護士專業技術培訓是基礎。護士需具備急救知識與技術,熟悉急救藥物的使用和急救儀器的操作,掌握各種疾病的特點和搶救、護理、病情觀察的要點規范,加強專業技術培訓,是做好護理安全管理的基礎。

3.3在臨床護理工作中,作為護理管理者,要努力學習人文知識,身體力行,實施人性化管理,主動協調各方面的關系,多深入實際、多實踐積累、多思考創新,以提高自身素質和管理能力。應做到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為安全護理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