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的護理措施

時間:2022-04-02 03:40:00

導語:精神病人的護理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精神病人的護理措施

【摘要】新入院精神病人拒絕接受自己有病的說法,不肯就醫存在恐懼害怕的心理,極易發生拒絕服藥、拒食、自殺、自傷、傷人、毀物、外走、不知料理個人衛生、睡眠障礙等護理問題。對新入院精神病人實施心理護理、藥物護理、安全護理、清潔衛生護理、飲食營養的護理、睡眠的護理等護理措施,提高病人住院的依從性。

【關鍵詞】新入院精神病人;護理;住院;依從性。

精神病人存在著思維、情感、行為等障礙,不能正確的認識主客觀世界,其自身缺乏對病態的認識和判斷,拒絕接受自己有病的說法,不肯就醫,因此大多數病人為被動就醫、哄騙就醫或強迫就醫。特別是新入院病人不會主動配合治療,極易發生拒絕服藥、拒食、自殺、自傷、傷人、毀物、外走、不知料理個人衛生、睡眠障礙等護理問題。我們把入院不足20天的病人視為新入院病人,它是一個特殊時期,做好這個時期的護理對病人疾病的轉歸、預后有著重要的影響。

1熟悉病情,做好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是精神科護理工作中很重要的工作,它是通過語言行為及非語言行為等對患者進行的一種精神護理,它采用科學啟發解釋、教育或暗示,喚起患者的積極情緒,從而改善心境使病人從不安、煩悶、消極、抑郁等情緒中擺脫出來,以積極的態度接受治療,盡快擺脫疾病的痛苦,走上健康之路。新入院病人的心理護理的重點是讓病人感到安全,取得病人的信任,從而安心住院,配合治療。精神病人的各種異?;顒?,往往給家人和社會造成了一定的麻煩,也不會引起別人的同情和理解,甚至遭到親人的指責誤解與打罵,這樣更加重了病人的不安全感,給病人留下了嚴重的心理創傷。在工作中要尊重病人的人格,要同情、理解、相信病人,愛護病人,護理人員不詆毀、取笑病人,對病人出現的離奇古怪的言語要耐心傾聽、幼稚怪異的行為要注意觀察,既不要與病人辯論或強行糾正、制止,也不要表示認同支持病人,但要保證病人的安全。因為每個患者的癥狀都各不相同,心理狀態也各有不同,要因人而異做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

2護理人員及時、正確的執行醫囑,確保病人的藥物治療

精神病人在疾病初期,各種治療中藥物治療是根本。要認真核對醫囑,準確投藥。發藥前要督促病人入廁,料理好大小便,服藥后30分內不準入廁。發藥時要精力集中,熟悉病人姓名、面貌,兩人認準病人,兩人核對后將藥親自交給病人,看到病人將藥服下,檢查口腔確認有無將藥物藏于上腭、舌下、齒齦與唇頰之間等處,保證服藥到胃。服藥后30分鐘內不離視線看護,防止病人將藥物嘔出。對拒絕服藥的病人,如果經督促、勸解,病人仍舊拒絕服藥,則應報告醫生更換給藥途徑。鼻飼給藥、肌注抗精神病藥物,注意操作前后要做好解釋和安慰工作。

3病人的清潔衛生護理

由于精神病人受癥狀支配,生活不能自理,入院時往往衛生狀況很差,因此入院時要協助病人做好個人衛生,幫助病人洗澡、更衣、理發、修剪指甲,做好晨晚間護理,對女病人還要管理好經期衛生。病人清潔會減少軀體不適,緩解負性情緒,維護了病人的尊嚴,增強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拉近了護、患距離,提高了住院依從性,有利于各項診療護理措施的實施。

4病人飲食護理

根據病情需要護理人員要按時按量為病人提供適宜飲食,保證病人營養物質和水分的攝入。在進餐時應細心觀察病人進餐情況。有的病人受癥狀支配而影響進食。護理人員要針對不同情況給予不同的處理。認為飯里有毒拒絕進食,要集體進餐,打飯流程病人親自監督,或與他人的飯對調,或者工作人員先品嘗;對稱自己有罪不進食,工作人員把飯菜拌在一起或飯后必須協助清洗餐具等;把食物看成其他不能吃的東西而不進食,給病人更換其他食物,同時向病人解釋并給予安慰;受藥物副作用影響出現吞咽困難而影響進食,要給予流食,勸病人緩慢進食;暴飲暴食不知饑飽的病人,要適當限制入量。對意志倒錯,吃贓物、異食癖的病人,護理人員要及時清除病區的生活垃圾和嚴密看護病人,保證病人每餐吃飽。對進食不好的病人給予保護性約束后鼻飼流食、靜脈輸液等,以保證營養素的攝入。

5病人的安全護理

新入院病人的安全護理重點是防自殺、自傷、傷人、毀物、外走等問題。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必須熟悉病人病史、病情及癥狀,堅守崗位,新入院病人安置在重點病室,保證病室環境安全,管理好床單位,對病人24小時不離視線看護。對發生突然沖動的病人,攻擊性較強,不能放任不管,要機智大膽,果斷地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傷人或自傷;對癥狀活躍有可能發生意外的病人,必要時給予保護性約束;對住院態度轉變快又主動與護理人員搭訕,詢問工作人員作息時間,主動要求協助工作人員管理的病人,要提高警惕,防止伺機外走;對主動與同病室的病人交談,竊竊私語的病人,要注意觀察,及時發現問題的苗頭,采取有力措施;對上廁所或反復上廁所的病人要專人陪護。

6病人睡眠的護理

良好的睡眠可促進病情的恢復,嚴重的失眠可使病人焦慮、煩躁、苦惱、并易發生意外。新入院病人往往存在著睡眠障礙,護理人員要根據睡眠障礙的原因及心理進行護理。首先要為病人創造良好的入睡環境,睡前用溫水泡腳,督促他們養成按時就寢的習慣。防止病人蒙頭睡覺,要善于發現偽裝入睡的病人,如果病人因精神分裂癥癥狀而出現睡眠障礙,可報告醫生增加抗精神病藥物劑量;如果病人由于緊張、焦慮、恐懼情緒導致失眠,則應加強心理護理。

精神科護理人員必須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和相關的心理學知識和技能,不斷總結臨床經驗,掌握新入院精神病人的病情,做好新入院精神病人的護理工作,提高病人住院的依從性,使病人配合治療。

參考文獻

[1]陳淑清,王述彭,劉靜芬.精神科護理學[M].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