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房企融資面臨的挑戰

時間:2022-12-09 10:42:11

導語:中小房企融資面臨的挑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小房企融資面臨的挑戰

一、銀行信貸潛在擠壓中小房

在眾多的資金來源中,銀行渠道無疑是影響最大的,它的態度直接決定了房地產信貸額度的大小、其他融資方式(如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私募債等)的成功與否以及募集資金的多少。在房地產信貸方面,銀行并沒有對中小房企設立專門的優惠,而是統一放到整個房地產行業中來制定信貸政策。從五大國有銀行的總體信貸政策來看,對于房地產行業是謹慎的,甚至對開發貸款余額要求給予壓降。這響應了國家調控要求,也是為避免行業出現過熱苗頭而采取的避險行為。不過,2013年以來,整體經濟增長放緩,在其他行業不見起色的情況下,不少銀行信貸資金又逐步流回房地產。第二季度末,房地產貸款合計余額13.56萬億元,同比增長18.1%,增速較上個季虔$增加1.8個百分點,超過同期整體貸款增速。

這是自2011年以來,第二次房地產貸款增速超過同期全部貸款增速。但需要指出的是,增速提升的主要力量是個人按揭貸款的推動,并非面向房企的直接融資,而且銀行有限的信貸資源主要投放在了大型房企上面。由于各地房地產市場不平衡,銀行在對房企融資時,除考慮項目本身外還會參考企業規模、發展區域、股東背景、營業收入等。按照國家發改委頒布的標準,中小房地產企業指營業收入20億元以下或總資產1億元以下的企業,盡管數量眾多,但大中型銀行在其身上投入的房地產信貸占比恐只有20%~30%。正是由于外部融資環境的差異,過去兒年來,房地產行業的集中度有了顯著提升。2012年,萬科、綠地、保利、中海四家共計銷售4449億元,占行業銷售的6.90%,而2008年,這一比值僅為4.36%。大型房企由于總體資金實力雄厚,通過快速周轉的方式,贏得了較多的市場份額。

二、融資需多層次改革

目前房企的格局是,一、二線城市大中小房企并存,大中型房企占據優勢地位;三、四線城市仍以中小房企為主。即使是全國最大的房企萬科,也只布局了包括一、二線城市在內的60余個城市,而且短期內也不會到更多城市布局。因此,三、四線城市仍以中小型房企為主。三、四線城市盡管在城市經濟規模、輻射能力和人口聚集能力遠遠不能和一線城市及省會城市相比,但在一線城市人口、環境逐步飽和的狀況下,未來三、四線城市仍有城鎮化的潛力可挖。在近期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上,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作了《國務院關于城鎮化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報告稱,我國將全面放開小城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逐步放寬大城市落戶條件,合理設定特大城市落戶條件,逐步把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轉為城鎮居民。這在政策上給予了中小城市以及中小房企發展一定的想象空間。而從融資上看,除了部分較好的優質中小企業可以獲得銀行信貸支持外,剩下的仍然要借助地方性金融機構、信托公司的高息信貸資金甚至民間高利貸。因此,促進中小房企融資應該發揮市場調節力量。一方面,要加速我國城鎮化進程;另一方面,中小房企要提高自身實力,降低經營風險。而從金融配套改革上看,應該建立銀行之外的多層次金融支持體系。在現有的信托、房地產基金等的觸角尚不能觸及中小房企較多的三、四線城市,而小額貸款公司規模和資金實力又稍顯薄弱的情況下,可以鼓勵地方政府出資設立或參股融資性擔保機構,并通過獎勵、風險補償等多種方式引導融資性擔保公司健康發展。

作者:柳陽單位:中國工商銀行投資銀行部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