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內部審計完善醫院管理
時間:2022-04-27 11:26:00
導語:完成內部審計完善醫院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醫院作為一個為大眾服務的窗口行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生存,謀發展,不僅要有良好的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更需要不斷提升醫院的各項管理水平。為提高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合理利用衛生資源,促進醫院管理水平上新臺階,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和加強內部審計監督就顯得十分必要。人們對醫院內部審計作為管理控制的有效手段的認識也日趨認同。衛生部2006年的第51號部令《衛生系統內部審計工作規定》中要求,“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應按照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設置內部審計機構,配備審計人員,開展審計工作。年收入3000萬元以上或擁有300張病床以上的醫療機構,年收入2000萬元以上或所屬單位多的企事業單位應當設置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配備專職審計人員”。我區衛生系統已執行上述規定,并逐步開展了內部審計工作。
一、醫院內部審計的定義和作用
根據滬衛審(2007)1號《上海市衛生系統內部審計工作規定》的定義:“醫院審計就是內部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對醫院的財務收支,經濟活動的真實,合法和效益進行獨立監督審核的行為?!睋?,我們可以理解為,醫院內部審計的主體是醫院的內部審計機構或內部審計人員;內部審計的性質是醫院內部的一種評價活動;內部審計的評價對象主要包括內部控制的有效性、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及醫療活動的效率和效果。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們體會到內部審計的作用:
1、有助于單位內部查錯防弊。監督檢查本單位內部各職能機構和各經濟層次經濟活動的合理合法性,發現和預防經濟犯罪,促使大家遵守國家的財經法律法規,維護財經規律,維護國家利益。
2、有助于加強財務工作和內部控制。內部審計機構通過對財務工作進行監督,能促使其提高工作水平,維護財務人員的地位。通過對內部控制制度的測試評價,內部審計可以為內控制度的健全、合理和有效提供一定的保證。
3、有助于加強醫院內部管理,完善成本核算體系,預防醫院固定資產等重大投資項目決策的失誤,提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提出有效的措施和建議,為提高醫院的經濟效益發揮積極作用。
4、有助于揭示醫院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經濟效益的真實性,強化醫院管理工作,為醫院領導的正確決策提供經過鑒證的可靠信息依據。內部審計機構應該成為醫院領導最雪亮的眼睛及可靠的情報機構。
隨著醫院內部審計工作的不斷深入,醫院內審工作職責進一步拓寬,內部審計對加強醫院宏觀調控,深化醫院改革,加強醫院管理,保證醫療經濟活動的正常運轉,保護醫院資金的安全與完整,提高醫院兩個效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二、醫院內部審計的主要工作
醫院面臨著改革與競爭的壓力,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為病人提供良好的醫療服務將是醫院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務。內部審計必須圍繞醫院的重心,將經濟效益審計作為當前審計工作重點。因此,對醫院經濟活動的合規性、合法性、效益性進行監督評價,協助醫院建立全方位的內部控制體系是醫院內部審計的重要職責。當前,內部審計的主要工作:
1、預算及其執行情況審計
衛生部在2006年下發《醫療機構財務會計內部控制規定》中指出“醫院應建立健全預算編制審批、執行、調整、分析、考核等管理制度?!鳖A算管理是醫院管理的主要方法之一,是醫院建立自我約束,自我控制發展的良好機制的有效辦法,能優化資源配置,強化醫院管理,提高辦事效率。加強預算執行監督是深化預算管理的關鍵環節。內部審計參與到資金使用監督中來,對資金使用的各個環節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監督,確保資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這是內部審計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審核預算完成或未完成的原因,提出改進的措施,促使預算計劃的完成。通過內部審計,建立預算編制、執行、監督相分離的預算管理新機制,使醫院預算管理進一步規范和完善。
2、財務審計
通過對醫院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資金運用、內部報表進行全面審計。對醫院的財務收支,經濟活動真實,合法效益進行獨立監督審核。
通過對貨幣資金的審計,有利于醫院正確及時做好結算工作,防止挪用、貪污、盜竊,保護貨幣資金安全。
通過對醫院往來款項的審計,查明往來款項的真實性,做到及時清理,加速資金周轉。
通過對固定資產和低值易耗品的審計,有利于加強財產物資的管理和核算,保證安全完整,充分發揮最大效益。
通過對藥品材料的審計,有利于藥品材料的管理,減少醫院流動資金的占用,降低醫療成本。
通過對專項資金的審計,有利于貫徹??顚S玫脑瓌t,有利于保證專項資金的正確使用。
通過對財務成果的審計,查明財務成果核算的正確性、真實性,有利于發現醫院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和管理中的薄弱環節。
3、經濟效益審計
經濟效益審計的根本目的是提高醫院經濟效益。首先是要最大限度的利用現有資源充分發揮人力、物力、財力,以及其他可以利用的資源提高醫院經濟效益;其次是通過改善管理和提高管理水平來達到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兩者各有側重,經濟效益審計也應分成業務經營審計和管理審計。前者審查生產力要素的直接開發和利用情況,后者審查和評價管理素質的水平。
審查醫院業務經營效果如何,除了醫院經濟指標外,還應結合醫療質量指標和工作質量指標(如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轉次數、藥品加成率、醫療設備利用率、每個職工平均業務收入、每個職工平均門診人次等等)進行綜合分析和評價。
管理審計應包括審查醫院的管理機能和審查醫院職能部門的管理內容。
4、內控系統評價
開展內部控制系統的評審,增強醫院科學管理意識,醫院管理要求產權清晰,責任分明,管理科學,并且應建立和完善自我約束機制,通過對內部控制系統的健全性、有效性測試,揭露內部控制系統的薄弱環節,提出改進建議對促進醫院完善內部控制,形成內部權責分明,相互制約機制,增強科學管理醫院意識,提高整體管理素質和管理水平,都會產生重要作用。
內控系統的評價重點審查內控制度的健全性、完善性;其次應對單位已有制度進行符合性測試,審查其是否符合行業規定、是否適用及是否得到貫徹執行,從而審查其內控制度的有效性。
5、財經法規審計
財經法規審計是內部審計的重要任務之一,醫院的一切經濟活動必須按國家的經濟政策辦事,必須受國家財經法規的制約。內部審計審查醫院對財經法規遵守情況,如醫院財務制度、醫院會計制度、醫院收費標準、藥品采購規定等等。
通過內部審計,可以增強醫院領導和職工的法制觀念。抑制違反國家法律的行為,建立良好的醫療業務活動秩序。
三、醫院內部審計的職能轉變
醫院內部審計還處于起步階段,內部審計職能還停留在單純的控制監督方面,主要發揮審計的事后監督作用。其主要工作都集中在財務領域,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花費在審查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上,而未深入到經營管理和服務領域,忽視內部審計的事前事中監督,沒有意識到內部審計機構既是醫院內部的一個經濟監督部門,也是一個服務部門。我們應該強調審計不是最終目的,它是一種手段,內部審計工作的最終目的應該是幫助和促進各職能部門提高其經營管理水平與效率,實現監督與服務并重,把內部審計寓于服務之中,寓于醫院管理的各個環節,以提高經濟效益作為工作出發點和立足點,因此,我們內部審計必須轉變職能。
1、從事后審計向事前事中審計轉變
事后審計是對經濟活動結束后進行評價和考核,但隨著醫院經濟活動的日益頻繁,為了控制和抵御風險并做前期性預測,審計工作需要提前介入。內部審計工作需要加強對醫院經濟活動的全程考評和監督,重點放在事前審計上。現代醫療技術發展迅速,病人要求進一步提高,醫療市場競爭更為激烈,醫院要占領市場增強實力,離不開更先進、更好的儀器設備投入?!霸趺赐??”“投什么?”“效益如何?”等問題是我們管理層經常要考慮的。我們內部審計工作應在事前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作出科學的全面的評估和評價。
通過內審,在事前進行預測,事中跟蹤控制,事后評價,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就能較好的發揮控制風險的職能。
2、從監督型審計向評價型審計轉變
醫療內部審計作為管理控制的有效工具,內部的評價職能已日顯重要。隨著外部制約機制的加強,內部管理水平的提高,會計電算化的普及,單位的財務層面上的錯弊會越來越少。查錯防弊為主的傳統審計今后不再是內審工作的主要形式,而評價醫院決策方案的科學性、評價過去經濟活動效益優劣、評價項目和投資的可行性、評價衛生資源利用的效率和效果等將列為內部審計工作的主要內容和日常工作。
3、從節流型審計向開源型審計轉變
現在內部審計的主要工作防跑、冒、滴、漏,尋求降低各個環節的成本,以節約求效益。隨著醫院改革和發展的需要,這種方式將遠遠不能適應新的形勢。醫院內部審計工作從注重節流型審計向開源型審計轉變,通過開源型審計,不僅要促進醫院增加收入,而且還要促進醫院拓寬醫療范圍,擴大服務項目,增加醫院經濟收入,促進醫院發展,為醫院創造更大的效益。
醫院內部審計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審計人員要努力掌握審計專業知識,注重知識的更新和拓展;要熟悉國家的法律、法令和經濟改革的方針政策;掌握現代經濟管理的知識、熟悉稅務、金融、計算機應用、醫療管理、工程等方面的知識,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判斷力,以適應現代審計的工作需要。
- 上一篇:舉證時效制度的立法構想詮釋
- 下一篇:詮釋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食品出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