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下火電廠經濟管理分析

時間:2022-02-12 08:55:21

導語:市場經濟下火電廠經濟管理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場經濟下火電廠經濟管理分析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火電廠必需跟上市場經濟發展的腳步,獲取旺盛的生命力實現轉型。因此以火電廠的生產過程及其主要成本結構為切入點,對市場經濟下火電廠經濟管理進行分析,希望實現火電廠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關鍵詞:市場經濟;火電廠;經濟管理

國有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現階段是國有企業改革的關鍵時期,火電廠屬于國有企業,關乎民生,在市場經濟發展的強大背景下,其必將走向市場化發展,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標。而由于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發展比較晚,再加上火電廠本身的特殊性,同時對經濟認識的不足,因此,火電廠想要抓住機遇順利實現目標,獲取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必需強化其經濟意識,提高核心競爭力,將重心轉向實現經濟效益上來,理清市場經濟下經濟管理思路。

1火電廠的生產過程以及其主要成本

1.1火電廠的生產過程。日常中人們常說的火電廠是火力發電廠的簡稱,就是指其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通過利用天然氣、煤以及石油等燃料進行生產出人們日常所離不開的電能?;痣姀S的生產流程是:首先,用磨煤機將原煤處理成煤粉;隨后,借助排風機將處理后的煤粉送至爐膛內燃燒;之后,借助水平煙道將煤粉燃燒后產生的熱氣排除,產生熱量;最后,燃燒后的煤灰通過除塵器得到有效分離,干凈的煙氣因引風機的作用經過煙囪管排入大氣,而用于助燃的空氣則通過送風機送至裝置于末端煙道之上的空氣預熱器中,借助熱煙氣對空氣進行加熱[1]。1.2火電廠的成本結構。第一,總投資費用中的折舊成本,日常中要盡量對電廠的動態投資費用進行縮減,同時盡量降低線損率,另外也要盡可能地提高發電設備的利用小時數及折舊年限。第二,燃料成本,燃料質量的好壞對鍋爐的性能和機組的效率有重要的影響,品質佳的燃料,能有效地降低或控制發電成本,而品質高的燃料在市場上的價格也相對較高,由于可見,燃料質量對發電成本的影響并非固定在一面,而是多方面的。第三,運行維護成本不僅包含火電廠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水費及材料費,還包括職工薪酬福利等費用。第四,火電廠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的各種支出費用,如長期貸款及流動負債方面的利息費用支出等。

2火電廠經濟轉型的管理措施

2.1摸清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的關系。火電廠想以經濟效益為中心開展生產活動,就必需正確處理好安全生產和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即安全工作應當圍繞經濟工作開展,企業必需就安全問題對經濟效益的影響做到全面地分析,同時將影響進行量化,并以此作為決策依據。首先,設備安全其實便是經濟問題。應對設備事故設立事故經濟損失計算標準,并根據計算標準將設備事故的發生對經濟效益引發的損失進行數據量化,以此摸清不同程度的設備安全故事和經濟效益間的關系,分清影響的主與次。除此之外,在分析事故對經濟所產生的影響時,應對直接與間接二者間經濟損失的計算范圍進行確認,將設備安全事故的發生對經濟效益所產生的經濟影響全都歸入到企業的經濟損失中去。以鍋爐受熱面爆破為例,在這過程中在將對鍋爐的修復產生的費用支出、汽水損失和熱量損失計為直接經濟損失的同時,也要把在供電區域不可以補發損失的電量所產生的利潤損失計入直接經濟損失。只有這樣處理,每次事故的發生對企業經濟的影響才能得以完整的體現。其次,人身安全。即便不能將人身安全與簡單的經濟問題畫上等號,企業也必需準確計算出每次人身安全事故處理所發生的經濟損失,以便于企業分析出它對經濟效益的影響[2]。2.2構建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的管理體系。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火電廠形成的以最低的供電煤耗和最大的發電量為經濟管理目標的傳統經濟管理思想仍然在起作用,使得大部分火電廠出現了生產與經營相分離的管理模式,就是將生產作為主導,將節能管理作為生產主線。而在現實中,發電量與利潤并不是對等的,煤耗低也不能代表成本低。所以,要完成企業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目標,火電廠必需要對其主導模式進行改變,也就是將經營主導取代生產主導,日常生產工作必需圍繞其開展,以經營工作管理的需求為首要服務對象?;痣姀S要實現在經營上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目標,必需要構建一個將生產指標和經營指標緊密相連的指標體系,而必需理清楚的是:首先企業是以利潤總額為主要經營指標。而后,將利潤總額作為中心進行分層并逐步構建指標體系,同時就各項指標對成本、收入及利潤的影響進行全面的分析。2.3優化火電廠的生產管理。2.3.1科學的燃料管理。首先,改進燃料采購供應鏈,將燃料采購價格降低?;痣姀S為保障長期的穩定的供應,加深了“供求一體化”協作,與燃料供給企業及運輸企業實行戰略同盟的關系。以合同的兌現情況、發運量為依據,結合庫存的實際存儲量對燃料的運行實行合理調度;以燃料到貨的數量為依據對燃料的驗收以及費用的結算進行有效的把控,除此必需要對燃料的存儲量進行盤點,采用相關措施對燃料經營的全過程實行監控,以此實現對燃料資金的整個過程的控制,燃料的品質與企業的經濟有著直接的關系,守好燃料質量關,可以為企業實現經濟效益提供有力的保障。再者,通過對相關的一些燃料管理制度的完善及落實,加強對相應材料信息的收集整理,并科學合理地安排場地,提高工作的效率,有助于火電廠燃料卸載能力的有效提升。2.3.2強化設備管理。在以前,火電廠普遍都把經濟管理的重心放在運行管理上,片面地以為運行管理對經濟指標的實現影響最大,同時由于自動化程度低,因而若要實現各項經濟指標則就需要依賴相關技術人員對設備實行持續的人工調整,其中就難以避開體力勞動。反觀現在,隨著科技的進步,火電廠自動化程度顯著提高,通過計算機就可以實現絕大部分的調整工作,此時設備的安全平穩運行對經濟指標的實現起著重大的影響,保持設備的良好運行是企業取得經濟效益的保障,因此要強化設備管理。2.3.3完善成本核算管理。企業的成本核算不僅難度大,而且覆蓋面廣、綜合性強,基本涉及了企業的所有人員,因此,火電廠成本核算想要實現制度化、標準化、科學化、規范化,需要對管理制度進行完善。首先,建立健全財務會計制度,以保障各類財務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為成本的計算供應重要的信息憑證。其次,設立一套與火電廠財務管理相適應的成本核算方法。再次,針對物資出入管理,做好臺賬,建立登記制度,便于在成本核算時,對生產過程中的物資消耗進行實時動態跟蹤。最后,強化內控體系建設,提升財務管理水平[3]。2.4重視人才培養。人是社會的主體,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市場經濟實質上就是人才經濟,而事實證明,誰擁有足夠的優秀人才,誰就能擁有競爭的決定性優勢,因此火電廠必需重視對經濟管理型人才的培養。設立相應的業務管理機構,圍繞如何合理有效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展開工作,這便是培養此種人才對火電企業的現實意義,它可以保障企業能圍繞經濟效益為中心進行生產活動,有利于火電廠實現安全經濟運行,促進電力企業的發展與壯大。

3結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化運行是火電廠的必由之路,火電廠必須理清經濟管理的思路,把握發展方向,改善自身不利于發展的因素,轉變發展模式,將發展重心轉移到經濟上來,實行優化管理,重視人才培養,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為社會的進步貢獻力量。

作者:劉明 單位:中國電建集團湖北工程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