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高校物流建設實踐研究

時間:2022-11-08 03:26:33

導語:新形勢下高校物流建設實踐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形勢下高校物流建設實踐研究

1高校物流專業建設的背景

1.1物流產業人才需求變化

隨著社會經濟的融合發展,物流產業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愈加重要,作為政府的重點發展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物流人才作為物流產業中的主導力量,隨著產業發展產生了巨大的需求缺口。從產業需求的角度來看,物流人才大致可歸納為四類:一是企業物流人才;二是物流企業人才;三是物流規劃咨詢人才;四是物流研究人才。企業物流人才主要是指物流各功能崗位的操作人員,如運輸管理人員、倉儲管理人員、報關員、配送人員、客戶關系管理員等,相關的物流崗位人員必須熟悉物流行業,同時掌握物流運輸、倉儲、包裝、裝卸等方面的知識,并能熟練的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物流企業人才的需求主要是第三方物流營銷人才,能夠運用物流知識進行物流企業的物流服務營銷;至于物流規劃咨詢人才和物流研究人才,主要是指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淵博的知識,具有物流科技創新能力,并且知識面較寬的復合型物流管理規劃人才。從物流人才需求的狀況分析,知識面廣闊、有實踐基礎、具有專業知識的物流人才是物流產業人才需求的明顯特征。

1.2物流人才需求的區域差異

物流人才需求在不同的區域有很大的差異,區域差異要求物流專業的培養要從本地情況出發有選擇有目的的進行物流人才培養。以珠江三角洲和西部地區為例,珠江三角洲是我國發展物流產業最早的地區,歷來是華南、中南、西南地區對外聯系的主通道,也是我國南部沿海地帶重要的交通樞紐。這里匯聚了7萬多家制造企業,擁有密集的交通設施,還集中了五大機場和五大港口,是我國空中航線最為密集和繁忙的地區。因此在本區域對海運、報關、港口貿易方面的人才需求要更多。這些崗位要求從業人員有相關的從業證書,熟悉現代國際貿易、海運知識,有良好的英語溝通能力和熟練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對于西部地區物流來說,隨著西部大開發政策的提出,西部的現代物流有了一些發展,但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因此,物流人才招聘的崗位數量遠不及東部沿海地區。西部地區是中國煤炭、木材等資源的儲備地,物流網絡不發達,主要依賴鐵路運輸。從事物流職業的人員絕大多數都是從事著低技能、勞動強度大的工作,而且由于這些工作不需要專門的技能培訓,入行的門檻低,所以對物流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相對較低。珠江三角洲和西部地區物流產業發展的差異及相應的人才需求趨勢反映了物流專業建設必須樹立區域性概念,避免人才培養方向的盲目性。

1.3物流人才的培養狀況

目前國內物流人才的培養主要通過兩個途徑:院校培養和社會培訓。近年來各高校及培訓機構已經培養了大量的物流人才,物流從業人員在職教育已全面鋪開,但是在高校專業物流人才培養和物流產業的人才需求之間還存在一些矛盾沒有解決。從現實狀況看,物流專業畢業生所掌握的專業技能和視角與企業需求還有較大的差距。高校物流專業建設是物流人才特別是物流中高級人才的主要來源途徑,物流專業建設實踐的水平關系著物流產業發展的人才需求能否得到及時有效的滿足,這是制約物流產業發展的關鍵問題,關系著物流產業能否正常有序發展?;谖锪鳟a業發展的重要性,高校物流專業建設實踐在新形勢下顯得尤為必要。

2物流專業建設的現狀及問題

2.1物流專業建設現狀

2001年國內的高校只有北京物資學院一所學校設置物流管理專業,至2003年,國內開設物流專業的高校已經達到11所。因為看到物流產業發展的人才需求契機,更多的學校開設了物流專業或者相關的專業,截止2009年左右,全國已有200多所學校開設物流專業。這些學校在專業方向上包括物流管理、物流工程、包裝工程等專業。由于物流業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在內涵方面覆蓋面較廣,所以這些學校開設的物流專業方向各有不同。另外各校的物流專業在教材選用上也各有特色,有的是學校自編教材,有的是其他專業引進的基礎理論教材等。作為新興的專業學科,這些各具特色的物流專業培養了大批的物流專業畢業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物流產業發展的人才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在看到專業建設成果的同時,也要看到目前高校物流專業建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注意。

2.2物流專業建設存在的問題

(1)院校專業設置不明確。物流專業以服務地方區域經濟為宗旨,主要面向消費物流、港口物流、快遞物流等領域。從行業劃分來看,人才需求分屬不同的物流領域。由于物流業的綜合性和學科交叉性特點導致了目前高校物流專業設置存在專業設置不明確的問題?,F階段高校物流專業從學科劃分來看主要包括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經濟等三個方向,但是在專業內容劃分方面,存在著學科內涵不清及教學內容分散等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導致了學校教學內容和實際工作情況不能緊密聯系,不能結合物流產業具體的崗位需求進行合理培養,培養出來的學生和物流產業的人才需求方面存在分歧和差距。(2)學生實踐不足。物流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專業培養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學生把學到的物流知識在產業發展中學以致用,提高物流產業的技術含量并對產業加以推進,所以專業實踐是物流專業的重要建設部分。理論和實踐作為物流專業的兩個基本要素,具有幾乎同等的重要價值。從目前大多數開設物流專業的學校來看,有的學校沒有實訓基地,有的學校物流專業的實訓基地建設存在著規模小、力量薄弱、和實際物流作業不符等狀況。同時也有部分專業教師輕視學校實訓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充分整合社會企業資源和學校實訓資源,為實踐教學服務,造成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針對性不強、學生崗位技能水平不高。學生實踐不足是目前國內物流專業建設的突出不足之處。(3)教材問題。教材問題是物流專業建設的一個顯著問題。很多學校的物流教材由學校自主編寫,有的教材則來自于其他專業的理論方面。這樣的教材狀況構成了物流專業沒有專業的核心教材,降低了本專業在學科延續發展方面的生命力。同時也造成了學生的專業學習趨向于表面化的狀況。從總體來看,我國物流教材呈現出種類不少、高水平教材不多、低水平重復的狀態,不能如實反映物流行業發展的前沿問題。(4)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高校專業建設的核心指導思想,正確的教育理念可以讓專業建設趨向正確的發展方向,片面的教育理念則容易使專業建設膚淺化和短視化。目前的高校物流專業開設初衷多是基于物流行業發展的人才缺口,在專業開設方面多是一種簡單構建、快速上馬的專業建設狀態。在教學過程中,不是從人才培養的角度來做長久打算,而是以眼前的就業為直接導向棒,沒有充分考慮行業的發展趨勢和專業的核心建設方向。教育理念問題關系著物流專業建設的指導思想,端正專業理念是目前物流專業需要注意的問題。(5)物流課程設置不科學。高校物流專業設置方面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改善,從目前專業課程設置來看,專業的授課內容與企業實際應用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課程偏重于理論教學,缺乏對企業物流管理案例的分析,或者是案例過于陳舊,另外也有部分課程適用性較差,直接造成了畢業生學未致用的結果。這個問題和國內物流理論的研究和學科建設方面有直接關系。(6)師資問題。從目前國內高校物流專業的師資力量來看,從事物流教學的教師大多是從交通運輸、倉儲、管理工程、營銷學、宏觀經濟、機械工程等領域轉過來的,也有一部分是從歐、美、日、澳大利亞等國家回國的。他們的綜合理論及工作能力確實對物流教學是一個整體的提高,但是在物流專業綜合知識方面卻有一定欠缺。目前部分學校已經意識到了師資方面的欠缺,師資調整正在逐步進行中。

3物流專業建設的基本要素分析

3.1專業發展方向物流專業的建設首先要從專業發展的角度來看。物流專業的開設和發展是物流文化的研究、推進和發展。從學科發展來看,物流專業的建設要以學科建設為前提,對于專業建設進行充分的調研和知識方面的儲備,形成深厚的學科內涵,這是物流理論發展的根本,也是物流專業發展的必要前提。單純技能性的專業建設將使物流專業陷入技能培訓的表面性活動,使學科的深入研究和推進受到限制。3.2物流產業的發展趨勢實踐性是物流專業建設的一個突出特點,切實為物流產業服務是物流專業建設的直接目的,所以物流專業建設要充分考慮到物流產業的發展趨勢。以此為據進行專業建設培養物流人才,才能充分滿足產業發展的需求。從物流產業的發展趨勢來看,首先國內物流市場規模短時間內會不斷擴張,但是到達一定程度,由于物流的成本特性,物流量減少,物流市場規模趨向縮小;其次社會性的物流企業將逐漸向行業性物流企業過渡,利用專業化和標準化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物流行業進入壁壘提高;最后短期內物流企業會更加專注于自身的核心業務,但是從長期來看,物流業務的終端特征決定了市場營銷和信息產業擴張將是物流產業發展的一個可能性趨向。物流產業的發展趨向決定了人才培養的物流專業建設也要遵循這個規律來進行適當調整。3.3學生的素質能力要求物流專業是物流人才培養的主要途徑,專業建設情況直接關系著學生素質能力的提高,所以學生綜合素質能力要求是專業建設的必要參考因素。從社會形勢發展來看,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是物流專業學生素質能力提高的主要標準。專業建設要以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方案,讓學生具備系統的經濟科學基礎理論和物流基本知識。從而使本專業的學生一方面具有基礎理論知識適度、技術應用能力強、知識面寬、綜合素質高等特點,另一方面也能充分掌握從事物流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同時培養的學生也將具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良好職業道德與敬業精神?;谖锪鲗I發展的人才需求特點和行業發展的趨勢分析,結合物流學科的科目建設方向,將使物流專業建設的內涵和方向更加清晰和合理。

4推進物流專業建設實踐的探討

4.1明確定位專業設置與培養目標

在培養目標方面,物流專業的主要培養目標是向國際航運、港口、國際貨代、國內外快遞等企業輸送具有實際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在定位上強調技能和能力為主,就業目標崗位也相應定位于與企業目標崗位相一致的國際船務單證員、港口碼頭操作員、貨代業務員、貨代單證員、快遞收派員、快遞處理員、倉儲操作員、配送員等,物流專業設置要注意高級技術工人與經營管理人員各自的定位,明確第一線人才對具體崗位需要的技能和知識,突出各自的特色。另外物流理論的研究和推進也是物流專業的一個學科目標,相對于實用性的專業要求,理論研究和推進分屬物流專業的兩個學科層次,在專業設置方面要進行理論方面的深入探討。在專業設置方面,物流專業的專業范疇較大,屬于綜合性的學科,與管理、信息、物理等學科有較多的交叉內容,專業的理論性和實踐性都非常強。在大學短短的3年或4年的時間里,很難將物流的各個功能模塊以及各個產業或行業物流的特征、技術、規劃等知識學的精而扎實。所以物流專業建設首先要對專業方向進行清晰的定位,使本專業的專業方向趨向于博而精的方向發展,使學生可以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專業學習。具體操作方面,可以以必修科目和選修科目學習的方式,進行不同的課時安排。另外國外物流專業設置狀況也可以作為很好的參考,以減少專業建設方面不必要的探索。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物流產業發展具有區域性差異,物流行業涉及的范圍很廣,各個地區有不同的物流發展特點,為地方經濟服務的物流專業的設置應該結合所在區域物流行業發展的特點,明確專業發展方向。

4.2教材調整

教材問題是物流專業建設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目前物流專業發展不足的地方。針對目前物流專業教材的問題,可以由物流專業較為發達的高校或相關單位牽頭組織物流行業內的理論專家及實踐方面的專業能手進行合作開發,并進行專業的審定,使教材內容既具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形成系統化的理論知識,同時又能滿足學生的實踐需求。這樣的教材編寫方式可以避免教材學術理論方面的淺顯化和知識內容的零碎化,能使教材更貼近物流行業發展的需求。

4.3統分基礎上進行合理的專業分流

物流產業在國內的發展時間短暫,關于物流產業的相關知識并沒有得到大范圍的普及,物流專業的內涵定義還在進一步深入探討中,物流業知識結構復雜、知識面廣泛,種種狀況決定了剛進入物流專業的學生并不能清楚地認識到專業的培養方向和自己的興趣愛好與專業的結合點所在,模糊的專業認識將直接造成學生在發展方向的困惑。鑒于目前學生對物流專業的認識不足,高校在進行專業建設時可以按照細分的專業方向,在學生共同理論學習的基礎上,依據專業方向讓學生選擇合適的物流領域如企業物流、國際物流、快遞物流等,對學生進行科學分流。這樣統分結合的培養模式主要依據學生對專業的認識、學生對專業的興趣所在、學生的優勢所在等三個重要指標,完全依據學生自身的狀況進行專業分流,充分發揮了學生在就業方向的意愿及自身能力素質的問題,又兼顧了教師對于學生專業方向的指導作用,使學生學有所專,避免了學生學習的盲目性和知識的分散化。專業分流工作在學生入學一年左右啟動比較合適,由于素質考核、意向確定等程序較多,需要在時間段上慎重選擇。

4.4項目法教學

針對物流專業的教學實踐任務,有的學校推行了訂單式教學方案,和物流企業進行緊密合作,根據企業需要培養專門的人才進行定向人才輸出;有的學校則建立實訓基地,通過模擬的物流程序設計,使學生對于理論和實踐建立感官上的認識;也有的學校進行物流程序軟件教學,通過模擬化的動畫演示展示物流流程,總之在教學實踐方面,高校物流專業建設方式多樣。從物流實踐的角度來看,這些方式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一些不足。訂單式實踐教學主要是結合了企業現實發展的需要進行專項人才培養,偏重于技能方面的適應性,一定范圍內縮小了學生的學習面;實習基地建設在國內高校物流專業建設中還存在不足,實習基地和現實物流實踐脫節或者比較簡單化,不能如實反映社會物流的進展狀況;同樣,軟件教學與現實物流工作有脫節,不夠真實。基于以上實踐教學的特點,項目法教學對于物流專業建設是一個有益的借鑒。項目法教學具體操作如下: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上,確定一定的物流目標,由教師和學生集體參與,在真實的物流工作進展過程中,教師進行相關的知識教學,使理論在實踐中得到充分體現,加深學生對于理頁)論的理解;同時學生深入參加物流活動,對于物流活動有直觀感受,可以針對物流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和理解。項目法教學方式對于物流專業建設實踐是有益的參考,合理開展此種方式教學可以有效推進物流專業建設。

本文作者:董建穩工作單位:渭南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