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試驗區口岸物流現狀及對策分析

時間:2022-11-04 10:33:37

導語:貿易試驗區口岸物流現狀及對策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貿易試驗區口岸物流現狀及對策分析

【摘要】自由貿易試驗區是對外開放的門戶。口岸物流能力建設能夠助推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建成國際貨物中轉樞紐,成為“一帶一路”陸海聯動的國際商貿物流集聚平臺,促進對外貿易繁榮發展。采用多維度對比方法對中國前三輪獲批的12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各運輸方式貨運量、口岸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及投資、支持政策和相關制度等進行分析。研究認為相比于其它自由貿易試驗區,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存在口岸鐵路運輸負荷大、口岸物流基礎設施及投資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不夠等問題。通過對問題成因分析,針對性提出構建以“公+鐵+航”為基礎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強口岸物流投資建設、制定口岸物流發展規劃等建議。

【關鍵詞】自由貿易試驗區;口岸物流;對策分析

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對內連接東部沿海和西部地區,對外聯通中亞地區,具有承東啟西的物流中轉樞紐作用。作為西北地區唯一的自由貿易試驗區,承載著“一帶一路”核心區和引領西部大開發的雙重戰略使命,對于西北地區乃至全國外貿出口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對于其口岸物流相關方面的研究還比較薄弱,采用多維度對比方法對中國前三輪獲批的12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各運輸方式貨運量、口岸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及投資、支持政策和相關制度等進行分析,并針對存在問題提出對策建議,以促進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對外貿易繁榮發展。

1研究背景

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然而由于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全球動蕩源和風險點顯著增多,國內多重問題相互交織,加之肺炎疫情影響,如何平穩度過中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關鍵期,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必須尋求突破口。而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需要穩投資、促消費和擴出口齊發力,根據各領域發展態勢分析,中國作為世界工廠擴大出口仍是王道,尤其加快對歐盟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其中最為有效、有用和有利的抓手就是自由貿易試驗區。加快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不僅有利于貨物和服務出口,也有利于刺激國內對于進口商品和服務消費,還有利于外資引入。因此,自由貿易試驗區將是中國經濟增速的穩定劑。從2013年至今,我國分四輪獲批的18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形成“1+3+7+1+6”的沿國內“一帶一路”城市的集群式分布格局,已形成東西南北中協調、陸海統籌的開放態勢,推動我國新一輪全面開放格局。對于沿海開放時間較早的自由貿易試驗區,相比于內陸型自由貿易試驗區具有較深厚的研究基礎。但沿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由于地理條件、經濟環境與內陸地區的差異性,在為內陸型自由貿易試驗區提供發展經驗的同時又具有地域發展局限性,所以,內陸型自由貿易試驗區在后發優勢下厘清發展現狀、探索地域特色的發展之路具有研究價值。于第三輪獲批的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對內連接東部沿海和西部地區,對外聯通中亞地區,具有承東啟西的物流中轉樞紐作用。作為西北地區唯一的自由貿易試驗區,承載著“一帶一路”核心區和引領西部大開發的雙重戰略使命,對于西北地區乃至全國外貿出口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诎段锪黧w系是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對外貿易的支撐,影響貨物搬運、裝卸、流通加工、信息處理等整個通關過程,但目前對于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口岸物流相關方面的研究還比較薄弱。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口岸物流與其他自由貿易試驗區相比存在哪些不足,能否適應陜西國際商貿物流樞紐建設以及對外貿易發展的需要值得深入思考。由于第四輪獲批的6個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時間較晚,數據不全且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是于第三輪獲批,所以,論文采用多維度對比方法對中國前三輪獲批的12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各運輸方式貨運量、口岸物流基礎設施密度及投資、支持政策和相關制度等指標進行分析,旨在探究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口岸物流發展現狀,分析發展問題,提出對策建議,以推動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

2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口岸物流現狀分析

發展口岸物流,完善口岸物流體系不僅是口岸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還是提高口岸城市綜合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完善的口岸物流體系既是支撐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的基礎,更是支撐“一帶一路”對外聯通貿易大通道的載體,前三輪獲批的12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各運輸方式貨運量、口岸基礎設施建設及投資、政策環境等對比如表1、表2所示,分析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口岸物流發展現狀以及存在問題,并深入探究問題原因。2.1貨運量比較分析。由表1可知,陜西省2018年鐵路貨運量42245萬噸,高出其余省市幾倍,公路貨運量130823萬噸,處于平均水平,西安咸陽機場貨郵吞吐量31.26萬噸,處于較低水平,鐵路貨運負荷大,公鐵兩種運輸方式承擔了90%以上的貨物運輸。2.2基礎設施及投資比較分析。由表1可知,陜西省鐵路密度為0.0243(公里/平方公里),公路密度為0.8607(公里/平方公里),基礎設施密度相比之下處于匱乏狀態。而2018年陜西省對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的固定投資為2131.38億元。自由貿易試驗區區域路網密度處于較低水平,且口岸物流投資不足。2.3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口岸相關政策頒布對比分析。由表2可知,陜西省政府頒布的與自由貿易試驗區相關的政策有29項,海關、口岸相關類政策占比為41.4%。目前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尚未明確得到本地海關政策的支持,也未明確頒布促進口岸優化、便利化等相關政策。

3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口岸物流問題分析建議

3.1問題分析。3.1.1口岸鐵路負荷量大。由表1各運輸方式貨運量對比可知,陜西省鐵路貨運量在12個省市中最大,為其他省市的幾倍之多,公路貨運量處于平均水平,航空貨郵吞吐量處于較低水平,所以,鐵路負荷量大。而鐵路和公路兩種運輸方式吸引了陜西省90%以上的貨源,西安咸陽機場處于非飽和狀態,咸陽機場的貨郵吞吐量較少,一是政府對于機場的建設不夠,二是機場對于貨源的吸引力不足。陜西省不沿江靠海的地理位置決定其要大力建設以“公+鐵+航”為基礎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而目前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未完全構成,貨物分流不到位是造成鐵路負荷量大的主要原因。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商品種類增加、商品量增大是在“一帶一路”發展建設下的正?,F象,但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口岸未做好貨物分流的應對準備,致使鐵路負荷量大而西安咸陽機場貨源處于非飽和狀態。3.1.2口岸物流基礎設施及投資不足。由表1各運輸方式密度可知,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口岸物流交通運輸網密度相比之下太小不足以支撐其在“一帶一路”貿易發展下的需要,對于國內省市的共同發展缺少足夠的物流基礎設施對接,對于出入境的貨物無法滿足快速運轉的需求,而基礎設施的完善是支撐整個口岸物流正常運轉的基礎和保障,是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競爭力的重要途徑。而由固定投資對比可知,陜西省對自由貿易試驗區物流基礎設施的投資處于比較嚴重的缺乏狀態。促進多式聯運發展,構建口岸物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從而提升口岸運輸能力是陜西省的重點工作。而目前鐵路和公路是貨運周轉的主力,在交通運輸網絡密度小且投資不足的現實下,會進一步加大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壓力。相關部門對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實際發展情況未準確把握是造成口岸物流基礎設施投資建設不足的主要原因。3.1.3口岸物流政策支持不足。由表2可知,在第三批開放的自由貿易試驗區中,陜西省頒布的促進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的政策數量較少,且其余省市頒布的海關、口岸類相關政策占比處于0.43-0.58之間,陜西省的相關政策占比處于0.43以下,在與其他1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相比中,海關、口岸相關類政策占比第10位,僅比廣東省、福建省稍高。廣東省、福建省由于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口岸條件良好,所以,海關、口岸相關政策的占比較低但有海關明確頒布的促進口岸優化等的政策。且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相關政策中既未明確得到本地海關政策支持,也未明確頒布促進口岸優化、便利化的相關政策,政府對于自由貿易區口岸物流建設的政策支持不足。而陜西省政府對于自由貿易試驗區口岸物流建設的政策支持欠缺會引起基礎設施建設不足、外商投資力度不強、相關配套服務不全等問題,對于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對外貿易發展中可能會處于更加被動的位置。3.2對策與建議。3.2.1構建以“公+鐵+航”為基礎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綜合運輸體系的建設是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繁榮發展的基石,陜西省的地理位置決定其要大力發展鐵路、公路以及航空網,而目前航空運輸處于劣勢地位,所以,政府在建設中要合理分配投資資源使得各種運輸方式平衡發展,促進綜合運輸體系的建設。對于鐵路公路分散咸陽機場貨源的問題,省政府應該加大航空貨運的優惠力度,或從財政方面減少稅收或從其他方面放寬政策。對于目前存在的鄭州、成都分流陜西省貨源和周邊貨源的現象,要深入分析貨源流失的主要原因,對癥下藥。而加大多式聯運的發展,是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基礎。不僅使多種運輸方式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而且能夠促進物流資源整合,形成交通運輸有機整體。對于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而言,面對種類繁多的貨物,多種運輸方式無縫銜接能使貨物快速運轉,是降低物流成本、提升通關便利、促進外貿發展的支撐。3.2.2加大口岸物流投資建設。針對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口岸物流基礎設施密度不夠、投資不足的問題,陜西省政府亟待制定加大口岸物流基礎設施投資的方案,完善物流基礎設施網絡,提高陜西自由貿易實驗區口岸物流運行速度和質量。組織相關專業人員進行詳細調研,總結堵點、難點、痛點和重點問題,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針對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尚未完全建設的問題,首先,在加大鐵路、公路、航空線路的投資同時,對于實現貨物承載、檢驗和快速流通等的多樣化國際標準的集裝箱、托盤、自動化的物流設施設備也應投資跟進;其次,口岸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投資也是加快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舉措之一。物流信息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溝通聯系,信息的暢通會大幅度加快貨物的對接、承載和流通,而物流信息平臺則是溝通聯系的橋梁。3.2.3制定口岸物流發展規劃。在其他自由貿易試驗區有海關政策支持、頒布口岸優化以及便利化政策的情況下,陜西省政府也應該填補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口岸物流優化以及便利化相關政策薄弱的現狀,出臺具有前瞻性、系統性的相關政策。應制定系統化促進陜西自由貿易區口岸物流發展規劃,引導口岸物流的發展方向,激發口岸物流的活力。在“一帶一路”的發展機遇期,政府規劃對于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口岸物流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原有的口岸發展規劃已經不能適應現實發展的需要,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快速發展和市場環境的快速變化急需全新的通盤規劃。借鑒國內外發展較成熟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口岸物流發展經驗,結合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口岸自身特點,因地制宜制定新形勢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口岸物流發展規劃。以交通便利化作為加大自由貿易區輻射范圍的主要方式,通過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推動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蓬勃發展。政府及自貿試驗區內頒布的相關政策要真正的落實下去,盡可能的將其具體化,避免建設責任不清楚,政府政策落實不到位的現象發生。

4結語

在“一帶一路”內部聯動外部聯通的目標下,對國內各個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要求是聯合發展、共同進步,而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作為西北內陸地區唯一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其在引進外資和帶動西北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口岸物流體系的不完善阻礙著自由貿易區對外貿易的繁榮發展。通過對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口岸物流現狀、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建議,在理論上,對現有的自由貿易試驗區相關的研究進行補充和完善,為以后更深入的研究奠定理論基礎。在實際中,通過對比前三輪獲批的12個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現狀,分析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系統化對策建議,一方面,促進陜西省對外貿易繁榮發展;另一方面,對內陸型自由貿易試驗區口岸物流的建設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張思穎,何程,王艷艷,等.“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建設研究[J].中國商論,2017(6):112-113.

[2]李瀟,陳剛,賈雁嶺.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稅收政策分析與效應評估[J].地域研究與開發,2019(6):22-28.

[3]趙文霞,楊經國.自貿試驗區創新成效及進一步開放創新的對策建議———以中國(天津)自貿試驗區為例[J].現代管理科學,2019(11):12-14.

[4]程翔,楊宜,張峰.中國自貿區金融改革與創新的實踐研究———基于四大自貿區的金融創新案例[J].經濟體制改革,2019(3):12-17.

[5]陳浩.陜西自貿試驗區建設經驗和思考[J].國際貿易,2019(2):32-39+61.

[6]強力.內陸型自貿試驗區與“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度融合———以陜西自貿試驗區為例[J].國際商務研究,2018(5):17-28.

[7]劉榮春,何小涵.我國自由貿易試驗區金融管理政策比較———基于上海、天津、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J].企業經濟,2019(7):68-73.

[8]郭雪松,李炘弋.我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物流體系發展思路及對策研究—以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為例[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版),2018(05):50-60.11

作者:李兆磊, 衛丹 許柯 單位:長安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