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糖供應鏈風險影響因素探究

時間:2022-03-18 11:49:07

導語:蔗糖供應鏈風險影響因素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蔗糖供應鏈風險影響因素探究

摘要:為促進蔗糖行業的健康發展,避免出現蔗糖供需失衡和蔗糖供應鏈中斷的問題,對蔗糖供應鏈風險影響因素進行識別成了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在收集整理文獻資料和相關實地調研的基礎上,從內生風險和外生風險兩個角度研究分析了蔗糖供應鏈風險,在此基礎上構建了蔗糖供應鏈風險指標體系,并進行了合理性驗證,為蔗糖供應鏈管理提供了一定借鑒意義。

關鍵詞:蔗糖供應鏈;供應鏈風險;風險識別

一、引言

食糖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必需品,中國是世界第三大食糖消費國和除歐盟外的第四大產糖國,蔗糖作為食糖生產的主要原材料,約占比88%,因此蔗糖安全影響著我國的食糖安全。我國蔗糖主生產區集中在廣西、云南兩地,受城鎮化、工業化發展和農業結構調整以及產區和物流不確定等因素的影響,使得我國蔗糖的供需矛盾凸顯。為促進蔗糖行業健康發展,提高蔗糖物流效率,避免出現蔗糖供需失衡和蔗糖供應鏈中斷的問題,對蔗糖供應鏈風險進行識別是十分必要的。蔗糖供應鏈是由原料蔗種植、收獲、運輸、壓榨以及蔗糖的儲存、分銷等環節組成。農戶負責甘蔗的種植與收割,糖企從農戶手中收取甘蔗作為原材料進行制造加工,并提供一定的設備支持,糖企將加工完成的成品糖流向分銷商,分銷商面向零售商和消費者進行食糖售賣,物流企業則起到連通作用,提供運輸、倉儲等服務,為農戶、糖企、分銷商、零售商保駕護航。因此供應鏈上各主體間的聯系十分緊密,若糖蔗料種植收割、生產加工、物流等某一環節發生風險,都會使蔗糖供應鏈變得脆弱。同時,蔗糖業屬于農業,有受自然因素和政策環境影響較大的特征,若外部環境發生不利改變也會影響蔗糖供應鏈的正常運轉。因此,對蔗糖供應鏈風險因素進行合理識別,可以有效規避不必要的風險,從根本上保障蔗糖供應鏈的安全運行。

二、蔗糖供應鏈風險識別

目前學術界尚無統一的供應鏈風險劃分標準,本研究從系統工程的角度出發,將從內生風險和外生風險兩個方面對蔗糖供應鏈風險進行分析研究。選取的指標盡可能完整地反映蔗糖供應鏈風險的各個來源,即具有全面性,盡可能地將各個風險影響因素所涉及的維度納入其中;其次是每個指標要精確地表達其所代表的風險影響因素在整個供應鏈風險中的情況,使其具有層次性;還要遵循客觀性原則,選取的指標要有代表性地客觀反映蔗糖供應鏈風險特征。涉及蔗糖供應鏈風險的相關文獻較少,因此可將前人學者對農產品供應鏈風險的相關研究作為指標選取的參考。1.蔗糖供應鏈內部風險識別。(1)生產風險。蔗糖供應鏈生產風險主要包括糖蔗料品控風險、糖蔗料產量風險和生產技術風險等。糖蔗料品控風險是指原料甘蔗質量不佳導致成品糖優良度下降及不合格率上升等,以及糖蔗料在供應鏈上流通時變質、損耗等造成的質量風險;糖蔗料產量風險主要指供應量不足產生的風險,產量不足會使蔗糖供應鏈上的甘蔗種植戶、食糖加工企業、批發零售商等都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失;生產技術風險主要指種植技術、制糖技術水平、新品種研發技術三方面,種植技術和新品種研發技術直接關系著原料的產能和優良度,制糖技術水平直接影響著糖料轉化率。(2)物流風險。蔗糖供應鏈物流風險包括蔗糖物流體系不完善、運輸風險、庫存風險等。目前我國蔗糖供應鏈物流體系還處于待完善階段,糖蔗料運輸成本仍然較高,蔗糖供應鏈上各企業物流合作程度還不夠深;運輸過程中,受地形、天氣等影響,運輸常會出現中斷或延遲情況,會造成糖蔗料損毀;糖蔗料不同于一般貨品,要求物流設施能提供其適宜的存儲環境,庫存軟硬件成本隨之上漲,而受計劃量準確性和需求量影響,庫存往往不那么精確,這就造成了庫存風險。(3)組織管理風險。組織管理風險包括合作風險、財務風險和信息風險等。合作風險指蔗糖供應鏈上建立合約關系的企業在受利益驅動和風險威脅時,合作一方或雙方會出現不履約行為,此時蔗糖供應鏈穩定性將受到破壞;財務風險指供應鏈上的企業出現資金斷裂、融資困難等問題;信息風險往往來源于信息滯后、信息不對稱、信息不準確等,將使供應鏈上各主體做出錯誤的判斷,使糖蔗料出現質量、供應不足或過量生產等問題,對蔗糖供應鏈造成威脅。2.蔗糖供應鏈外部風險識別。(1)市場風險。市場風險包括市場預測風險、需求波動風險和價格水平風險等。糖蔗料的價格水平上升或下跌,對應著市場需求量的減小或增大,而蔗糖供應鏈上各主體又根據市場預測情況做出相應的產能計劃,若產量過高或過低,也會導致價格水平下跌或上漲,這就要求企業和農戶對蔗糖市場預測要十分精確,若預測失誤,將對蔗糖供應鏈造成嚴重影響。(2)環境風險。蔗糖供應鏈外部環境風險主要包括政策風險、自然風險和經濟風險三方面。我國是農業大國,蔗糖產業乃至整個農業都受農業稅收及用地政策、環保法律法規等影響,蔗糖產業還不夠完善,尚處于發展階段,一些基本的軟硬件設施還主要依賴于政府相關部門,因此承擔著政策變動帶來的風險壓力;自然風險包括極端天氣、地震、海嘯等,有著強烈的不可預測性,若自然災害發生,勢必會在短時間內使得甘蔗產量驟降,以至危及整條蔗糖供應鏈;經濟風險來源主要是經濟周期帶來的風險和通貨膨脹風險,這將造成蔗糖消費量下降以及糖蔗料成本上升。

三、蔗糖供應鏈風險指標合理性驗證

根據上述分析研究,本文搭建了蔗糖供應鏈風險指標體系,如下表1所示:本研究邀請了30位專家學者,他們根據自身的經驗和知識對15個具體指標進行了打分,風險若發生其影響力所對應的分值為“基本無影響1分”“影響較小2分”“中等影響3分”“較大影響4分”“極大影響5分”,每個指標所得平均分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通過專家打分表可以看出,蔗糖供應鏈各三級風險指標平均得分在3.63~4.40。其中,糖蔗料產量風險平均分最高,意味著若此風險發生,蔗糖供應鏈遭受的損失將最大。蔗糖供應鏈風險指標不僅要有全面性、層次性,各指標之間也應相互獨立,為驗證選取的指標是否合理可取,用SPSS數據處理軟件對各得分指標進行K-S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15個風險指標對蔗糖供應鏈影響程度平均得分為3.94分,標準差為0.21,以平均值加減3倍標準差得出一個取值范圍(3.58,4.57),若指標得分超過這個范圍則剔除,而通過表2可看出,每個風險指標平均得分都處于此范圍內,因此保留所有風險指標。漸進顯著性值為0.141大于顯著性水平0.05,接受原假設,說明蔗糖供應鏈風險指標得分服從正態分布。

四、結語

文章以蔗糖供應鏈風險為研究對象,從其源頭甘蔗種植農戶到直接接觸消費者的分銷商進行了研究分析,從內部風險和外部風險兩個角度出發,歸納總結了生產風險、物流風險、經營管理風險、市場風險、環境風險五大二級風險指標,在此基礎上進行了三級指標的識別,并進行合理性驗證,成功構建蔗糖供應鏈風險指標體系。

參考文獻:

[1]張躍彬.我國蔗糖產業安全問題與發展對策[J].中國糖料,2019,41(01):66-68.

[2]歐偉強.基于南寧糖業的供應鏈管理優化策略[J].物流技術,2015,34(17):227-229+239.

[3]劉喬,沈欣,孫栩.農產品供應鏈風險評價研究[J].農機化研究,2011,33(09):32-35.

[4]陳玨,陳暢.供應鏈風險模糊綜合評價———基于供應鏈運營參考模型的分析[J].求索,2010(08):31-32+22.

[5]白世貞,黎雙.基于BP神經網絡的供應鏈金融風險評估研究[J].商業研究,2013(01):27-31.

作者:徐丹 單位:廣西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