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消費教育調查

時間:2022-08-21 05:44:21

導語:中學生消費教育調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學生消費教育調查

1消費教育的現狀調查

在142名調查對象中,主動關注電子傳媒(電腦、手機、電視)消費類廣告的約占30%,從消費購物渠道看,網購成為中學生消費的時尚。從調查的情況看,中學生消費帶有很強的年齡心理特征,存在一定程度的價值偏差。

1.1社會消費教育的責任意識淡薄

據統計,我國現行的廣告類法律、法規共計300余部,但基本沒有涉及未成年人的。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規定廣告不得損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廣告基本準則》規定廣告不得損害未成年人和殘疾人的身心健康,《電視廣告播放審查》規定中小學生節目應避免播出不適宜中小學生的廣告,但《廣告管理條例》《廣告管理條例施行細則》《互聯網文化管理暫行規定》中針對中小學生的均為空白[2]。筆者所調查的該市更沒有針對中小學生消費的相關實施條例或細則??梢?,我國廣告行業的自律意識、責任意識并不強[3]。

1.2學校消費教育零星存在

通過走訪和調查發現,學校消費教育零星存在,但有偏差,也失之簡單。通過翻閱所調查學校近3年的工作計劃,特別是主管德育的副校長和班主任的工作日志,沒有發現相關專門的主題活動記錄??梢姡瑢W校和班級層面沒有將消費教育納入常規教育。學校對學生消費比較重視的是對學習資料購買問題的管制,學校統一購置學習用品和學習資料。不過,與學校的要求相比,學生的認識有很大差異。如“你對學校訂的學習資料和校服怎么看”,學生們認為“符合學生要求”的只占14%左右,認為“基本符合學生要求”的占46%,認為“不符合學生要求”的占19%,認為“很不符合學生要求”占20%。雖然學生的某些認識或許有其角度和立場偏差,但仍可看出,學生對學校的消費教育及措施的認同度不高。

1.3父母對子女消費行為的放任

作為中學生,主要職責是學習,一般的正常的或基本的消費,父母當然會主動滿足。但是,當問及“你父母對你的額外消費需求是否滿足”時,選“經常能滿足的”有36人占25%,選“基本能滿足”的占54%??梢?,當今父母對子女比較寬容,甚至有一定程度的放任。調查顯示,父母對子女的消費很少勸誡的高達63%,甚至有17%的父母“無所謂”勸誡不勸誡,只有19%的父母經常性地勸誡。當然,這在一定程度上,與父母對子女消費行為總體滿意度較高也有一定的關系。調查顯示,父母對子女的消費行為很滿意的占21%,滿意的占58%。

1.4多數中學生能約束自己

這種自律體現在如下3個方面:(1)較少攀比。通過調查發現,看到同學有比自己好的消費品時選擇“無所謂”的占78%,對攀比現象“很嫌惡”的占50%以上,對別人的高消費“無所謂”的占80%。這說明大多數學生能約束自己并自律。(2)對父母或學校的勸誡或教導大多數學生能夠理解和接受。調查顯示,對父母勸誡反感的占4.3%,無動于衷的占8.6%,而選擇“可以理解”的占86%。有些學生之所以反感,原因是多方面的,調查發現,主要是父母勸誡的方式簡單粗暴且消費勸誡往往愛與子女的學習進步與否聯系起來。(3)努力學習,以成績作為獲取消費需要的資本。相當一部分學生努力學習,以成績作為獲取消費需要的資本,幾乎成為他們的首選。

2對策

第一,將消費教育納入素質教育。在已有研究中,將中學生的消費作為道德問題或價值問題,甚至拔高到愛國的高度;認為中學生消費等于亂花錢的觀念也很盛行。筆者不敢茍同上述觀點。實際上,中學生網絡消費也就是根據電子信息進行的時尚消費,有其積極和消極意義,不能僅從消極方面看待其消費問題。加拿大學校的媒介素質教育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值得學習的典范。加拿大安大略省是北美第一個正式將媒介素養教育從政策上規定為必修課的地區,規定如下:在中級和高級英語課程中,至少要有1/3的時間必須分配給媒介素養教育;在7~8年級學生(約12~13歲)的課堂中,必須有1/10的時間要用于各種形式的媒介素養教育[4]。此外,在畢業所需的5個英語學分中,學生可選擇一個完整的媒介課程來完成其中1個學分。從學校的角度而言,開設媒體素質教育課程值得借鑒。第二,建立社會—學?!彝ァ獋€人教育的互動機制。要消除不良消費廣告的影響,社會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從國家工商總局公布的數據看,僅在2007年,全國工商行政管理系統就查處虛假違法消費廣告案件3.02萬件,停止虛假消費廣告4.07萬件,曝光典型違法案件2300件[5]。這類虛假廣告對中學生的危害不可小視。要合理引導中學生的消費,必須有一個誠信的網絡文化環境,這就需要加強相關法規建設,強調行業自律,但學生成長最主要的場所是家庭和學校,因而學校和家庭的積極主動教育是核心。從目前看,家庭和學校對中小學生的消費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和偏頗,無法針對學生的需要,即消費教育的現實針對性的問題[6]。之所以沒有針對性主要是觀念偏差甚至落后,缺乏積極地從關注中學生的需要出發進行消費教育的心態。因而,消費教育要有效進行,凈化廣告環境是前提,基于學生消費的需要來引導是關鍵,家校積極配合是途徑。只有這樣,才可提高消費教育的有效性。第三,長輩、教師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近年來,不少學校為了不影響學生學習以及防止學生不當模仿,對教師的穿戴進行了規定,但效果甚微[7]。在對中學生的消費教育上,身教遠大于言教,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不失為一種較有效的方法[8]??傊瑢χ袑W生表現出的不良消費習慣和行為應及時加以糾正,引導中小學生朝著健康向上的方向發展。

作者:黃勉周險峰單位:湘郡未來實驗學校湖南科技大學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