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業連鎖經營探究論文
時間:2022-11-16 03:14:00
導語:零售業連鎖經營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連鎖經營在我國經歷了十幾年的發展,其優越性已經逐步顯示出來。但由于我國的連鎖經營起步較晚,目前仍處于初級階段,面臨著許多問題與不足,在連鎖規范、規模效應、物流配送體系以及連鎖拓展模式等方面都還不夠完善,本文探討了我國零售業連鎖經營的現狀問題及發展對策。
目前,國內的零售市場一直都被外資企業占領著較大份額,但本土零售企業也迅速發展起來,在中國零售業中,國內一直是本土企業的主要戰場,隨著中國商品在國際貿易中受歡迎的程度越來高,中國零售企業也開始開拓外國市場,把營銷網絡觸角伸向國外!在零售業日益發展的過程,連鎖經營這一先進的現代經營管理模式被得到廣泛的應用,連鎖經營實際上是復制思想在經營層面的應用,可以迅速實現企業規模的膨脹,搶占市場份額,最后托起企業的品牌。
一、我國零售連鎖經營中存在問題分析
(一)連鎖店組織力不強
連鎖經營要求“統一進貨、統一配送、統一價格、統一結算”,然而,目前我國很多的零售企業仍然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只是一味地追求連鎖店的數量,把門店數量多少當成連鎖經營規模的標準,這是一個很片面的觀念。因為如果沒有足夠的經營管理組織能力已經強大的資金后盾,門店快速增加往往導致店開到一定程度時流動資金和商品資源嚴重不足。連鎖經營強調企業在產品、渠道、價格、促銷等各方面保持標準一致的形象,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調查表明,我國很多的連鎖企業都沒有運營手冊,即使有運營手冊,往往也沒有很好的執行,以致出現企業連而不鎖的局面,這種現象嚴重地影響了企業的品牌形象。此外,規模太小,費用太高,連鎖公司的電子信息系統都沒有建立起來,集中促銷的優勢也無從談起,這些都極大制約了連鎖經營優勢的發揮。
(二)分支機構管理不善
連鎖企業由于在規模上較傳統零售企業結構復雜,所以在管理上也極易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連鎖企業的“連而不鎖”與企業的分支機構管理體制有關,主要表現在產權不明、總店和分店的關系復雜,責權利不清晰,連鎖公司對連鎖經營的基本要求和內在規律缺乏深入的專門研究,未能形成統一的經營規范,我們通常會在一個企業的不同連鎖店里感受到不一樣的服務氣氛,這種情況就使企業未能在消費者心中留下一種標準的形象。另外,企業照搬單體商店管理模式,企業內部人員,組織的分支管理不夠完善,也難以滿足連鎖經營多分店發展的需要。
(三)與供應商關系緊張
從表面上看,零售業的競爭是價格的競爭,究其本質來看是渠道的競爭,尤其是在如今生產力發達、市場供過于求的大背景下,“零售商賺的是供應商的錢,而不是消費者的錢”已成為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一方面,很多零售商向供應商收取名目繁多的通路費用,包括進場費、促銷費、店慶費等,以家樂福為例,它的新供應商進店是每家分店1萬元,要想進入全國的家樂店,那么數目就可想而知了,交的錢越多,享受的優惠也就越多,如果愿意每個店花5萬元,你的產品就可以進入綠色通道,不管產品好壞,都可以直接上架;另一方面,零售商習慣于拖欠供應商欠款,利用供應商的資金進行資本運作,在供大于求的買方市場,供應商為尋找銷路不得不作出讓步。
(四)物流配送效率不高
人力資源的不足、經營資金的短缺、技術水平的落后導致連鎖經營的物流配送效率的低下,阻礙了連鎖經營的發展。我國連鎖經營企業目前尚缺乏高效成熟的物流系統,商品信息傳遞慢,配送速度慢,致使店鋪經常出現缺貨、斷檔現象,商品管理水平低下。而在發達國家大型連鎖經營企業的背后,都有一整套強大的物流支撐系統。這種物流支撐系統,要么由連鎖經營企業自己擁有,要么由專業化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向連鎖企業提供。發達的連鎖企業是以先進的信息技術作為支撐的,而我國多數連鎖企業的經營門店目前只是采用電子收款機,商品實時管理系統還未建立,大部分連鎖經營企業沒有真正建立與其經營相適應、保證其高效運轉的配送中心,即使部分企業已有配送中心,但自動化水平很低,在和供貨商直接聯網方面,基本處于空白。
二、零售業連鎖經營的對策
(一)統一品牌形象
首先,制定一個合理的戰略規劃,控制連鎖的規模,切忌不可盲目追求連鎖店的數量,充分搜集市場信息和資料,進行科學合理的可行性研究,確定合理的連鎖分店選址,分店大小。其次,建立一套標準的連鎖經營規范,做到切切實實的連鎖,每家分店提供相同的產品、相同的設施和布局、相同的服務,保證每個分店都給顧客一種標準正規的感覺,讓顧客無論走到哪里都享受一樣的服務感受一樣的氛圍,這樣有利于樹立企業在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形象。最后,在公司經濟實力達到一定的程度時候,要擴大企業規模,增大企業網點布局,因為只有擴大規模才能享受到統一管理和集中進貨所帶來的成本優勢和價格優勢,才能充分發揮連鎖經營的規模效益。
(二)完善內部管理體制
針對連鎖企業的內部分支機構管理制度的缺陷,企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加強標準化管理,連鎖經營首先就要求企業從產品到服務到管理都應該實行標準化、規范化,離開標準化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連鎖,不可能產生規模優勢和規模效益,因此要處理好集權和分權的關系,對總店和分店的權責進行明確規定。其次,要運用信息網絡技術,進行現代化管理,對于連鎖企業,傳統的單店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規模的需求,運用信息網絡能增強企業的協調、管理能力,可提高配送中心的運作效率,有助于加強同供應商的聯系等功能。最后就是加強人才培訓,連鎖企業的管理系統需要大量的懂經營動管理和掌握先進的設備技術的高素質人員,因此開發人員培訓也是提高管理水平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三)與供應商建立良好關系
供應商與零售商的關系是相互依存的。大的零售商往往通過其龐大的市場終端來控制渠道,制造商為其產品尋找市場銷路往往不得不被迫作出一些讓步。而零售商如果不能在經營產品、價格、服務、環境上突出自己的優勢,不被消費者所認可,最終就會被制造商所拋棄,兩者是相互倚賴同時也是相互制約。作為理性的經濟個體,制造商和零售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利益矛盾和沖突,作為連鎖企業應從長遠的利益考慮,應當爭取與制造商的共同利益,只有通過建立共享利益的愿景,確立共同發展目標,才有利于合作關系的發展,才能在合作過程中強化各自的競爭優勢。
(四)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21世紀零售業的競爭實質上是供應鏈的競爭,企業要想獲得競爭優勢,就需通過節約中間環節的費用來實現。具體是通過與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合作,將企業的物流環節的業務外包出去,將企業的資源集中用在能給公司帶來最大利潤的地方,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
連鎖經營在我國發展僅僅十幾年的歷史,但是其優勢卻已經充分的顯露出來,連鎖經營是我國零售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由于我國連鎖經營起步較晚,在很多方面還不夠成熟,存在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這都需要我國企業向西方發達國家學習,學習它們的先進管理技術和經驗,在連鎖經營的道路上少走彎路,從而推動我國零售業逐步走向成熟走向強大。
參考文獻
[1]王吉方,連鎖經營管理教程,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2]周傳龍,我國商業連鎖經營問題討論綜述,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1997/05
[3]徐寧寧,我國連鎖經營的發展,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04
[4]王克群,連鎖經營問題關鍵在于解決,連鎖與特許,2004(Z1)
- 上一篇:基層組織建設及科技之冬會的講話
- 下一篇:縣交通局科學發展觀活動總結
精品范文
10零售業發展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