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貸危機爆發原因分析論文
時間:2022-01-25 03:54:00
導語:次貸危機爆發原因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美國次貸危機概述
本世紀初,由于美國網絡股泡沫的破滅,美國經濟逐漸衰退。為了刺激經濟發展,美聯儲在2001年到2004年連續17次降息,使利率從6.5%降至1%。低利率刺激了美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進而刺激了美國抵押貸款市場的發展。由于優質貸款的市場已經飽和,所以次級抵押貸款開始逐漸擴張。
所謂“次級抵押貸款”是相對于一般抵押貸款而言的,是針對信用評級低、還款能力較弱的借款人,一般情況下,這些人難以從主要抵押貸款機構申請到貸款。因此相對于主要抵押貸款利率,他們將得到高于平均水平的還款利率,但是首付款額度較低。
雖然次級抵押貸款的風險很高,但是它對于發放這種貸款的金融機構誘惑卻很大。首先,次級抵押貸款的收益率很高。其次,雖然次級抵押貸款的違約率很高,但是在房地產價格價值一直上升的背景下,發放這種貸款的金融機構可以通過沒收貸款者的房地產,并拍賣出去來收回貸款本金。再次,金融機構可以把這些次級抵押貸款打包[1],發行債券,使之證券化,來規避風險,把一部分風險轉給資本市場。所以在21世紀,次級貸款市場飛速發展。2001年美國次級貸款總規模占抵押貸款市場總規模的比率為5.6%,到了2006年該比率上升到20%[2]。
次級抵押貸款的利率很高,并且大多數的次級貸款是可調整利率抵押貸款,即貸款的頭幾年(一般是兩年)按照固定的利率償還貸款,這幾年過后則是按照一定基準利率加上風險溢價來償還貸款。這就意味著貸款者后期償還貸款的壓力很大。但是投資者依然興趣很大。首先,通過次級抵押貸款,很多低收入者或是信用不高的投資者成為了有產階級。其次,即使是以后不能償還利息,投資者還可以利用自己的房地產繼續作為抵押品來貸款或是變賣出抵押品,來償還貸款本金。在房地產價值上升的背景下,投資者還有可能通過這種方式從中賺取一定的差額。再次,一些投機者看到了次級抵押貸款寬松的發放條件和審核程序,便通過這種途徑進入房地產市場。
由于次級抵押貸款給供給者和需求者都帶來了很大的利益,所以在短短幾年里就成為了金融機構競相發展的項目。并且由于機構投資者也看到了次級抵押貸款的收益高,雖然有風險,但是還是可以通過沒收房地產來收回本金,所以這些機構投資者也很樂意購買刺激抵押貸款打包后的證券。根據有關材料,大約60%的住房抵押貸款已經實施了證券化,其中次級抵押貸款證券大約占抵押貸款證券化市場的14%。
隨著房地產泡沫的產生,美聯儲迫于國內通脹的壓力,從2004年6月到2006年的兩年時間了,連續17次上調聯邦利率,從1%上調到5.23%?;鶞世实纳仙姑绹康禺a泡沫破滅,最終在2007年第二季度的整體房價創下了美國20年的最大跌幅?;鶞世实纳仙沟米》康盅嘿J款的利率相應上升,這樣就使得一些想要通過貸款的購房者望而止步,使得房地產的需求下降。同時,2004年至2005年的新增的次級抵押貸款的合同進入了可調動利率階段,借款者的壓力突然加大,違約率大大增加。
次級的押貸款的違約率的上升使得發行這種貸款的金融機構的違約成本大量增加,導致大量次級貸款供應商紛紛倒閉或申請破產保護。緊接著那些購買了次級貸款債券的機構投資也因為這些資產的大幅度縮水而損失嚴重。一旦機構投資者遭受損失,他們的合理反應就是出售一部分非流動資產來提高自己資產組合的流動性,以應付未來的風險和收回壓力。但是一旦資產市場上大部分機構投資者都拋售非流動資產時,就會使得固定資產的收益、產品市場和股票市場大幅度下跌,并且使得市場上的流動性趨緊,造成房地產價格繼續下跌。這樣就形成了不良循環。由于在之前許多國際性大型金融機構也紛紛進入這一領域,因此在次級貸款大量縮水的同時,這些全球的大金融金鉤也不免受到損失。這樣美國次貸危機從美國波及到全世界。
歸結起來,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2.1大規模推行高風險的金融產品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可以滿足借款人希望擁有地產的愿望,滿足金融機構和機構投資者獲得高收益、擴大市場份額等愿望,也滿足投機者投機的欲望。尤其是在美國這種金融業競爭十分激烈的地方,很多小型貸款機構為了與大型金融機構爭奪客戶采用低息戰略,導致市場定價機制扭曲[3],并且大肆推行高風險金融產品。這種只注意高利益,忽視高風險的行為,造成了金融機構負債沉重,為以后的危機留下了隱患。
2.2發放條件和審核程序太過寬松次級抵押貸款是面向信用較差、收入較低、負債率和違約率較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貸款。這樣我們看出次級抵押貸款的目標客戶原本是在放貸過程中需要嚴格審查的人群。然而,在利益的誘惑下,各大小金融機構為了在優質貸款市場飽和的情況下,盡可能的搶占市場,便盡可能的發放貸前的調查,并爭相降低申請貸款的門檻。在以往的貸款業務中,發放貸款的金融機構都會對調查借款人的收入和房地產的價值。然而在次級抵押貸款過程中,發放貸款的金融機構基本不承擔任何貸前審查工作,而是由抵押貸款中介、房屋估值公司和評級機構。這樣就在無形當中放松了發放條件和審核條件。這樣看來,以后出現了危機就不足為奇了。
2.3對風險轉移過分依賴雖然經營次級抵押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為了規避風險,便通過資產證券化,但是這種風險的轉移只是將風險轉移到了資本市場。發放貸款的金融機構雖然降低了風險,但是風險并沒有消失。而是使風險以一種更加復雜的形式加載到資本市場。正是由于美國一直采用證券化的方式規避風險,并且很少出問題,使得大部分市場參與者認為自己的資金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循環中運行,一旦進行了風險規避和轉移,就會認為自己的風險已經轉嫁出去了,沒有深刻的意識到資金的運行是整個次級債券系統中的一環,一旦次級債券系統中的一環出現了問題或斷裂,就會使系統內的各個環節都不可避免的承受風險帶來的沖擊,最后導致整個系統的覆滅。
3美國次貸危機對我國的啟示
次貸危機的發生,說明了金融監管的重要性,同時也說明了一味追求的高利益高風險的金融創新是不可取的。
3.1加強貸款前審查次貸危機的產生原因主要是因為發放貸款的金融機構沒有堅持嚴格的貸前審查。因此我國商業銀行在發放貸款前要認真對審核借款人的還款能力,房地產的價值。對不同信用等級的借款者實行嚴格區分,從各個方面考察借款人。并且這些工作要由商業銀行自己做,不要盲目委托其他的機構,防止道德風險的發生。只有把這些工作做好,防微杜漸,才能真正提高自身抵御風險的能力。
3.2提高金融監管水平次貸危機的產生,反映了監管部門對潛在風險反映不迅速的狀況。因此我國的監管部門應該監督發放貸款的金融機構,在各種金融產品的營銷中,要向借款者充分了解金融產品的信息,讓借款者充分的了解產品的還款方式和潛在風險。并且告知借款者必須應盡的義務和享受的權利[4]。由于房地產行業容易出現泡沫,因此,監管部門還應建立房地產金融預警和監控體系,提高借款人和投資機構的防風險的能力。
3.3防止過度使用風險轉移風險轉移雖然在理論上將市場參與者的風險進行了分解,使得不同風險偏好的參與者承擔不同的風險和收益,看似好象每個市場參與者的風險已經轉移出去。但是從整個金融市場來看,所謂的轉移只不過是從金融市場的一個環節轉移到另外一個環節,而整個市場的風險沒有減少。過度的使用風險轉移只不過是把風險以更復雜的方式來轉嫁給更多的人,風險依舊存在,并最終釀成系統性風險。這對發展和使用我國金融風險轉移工具具有很好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何帆,張明.美國次級債危機是如何釀成的[J].求是雜志.2007.(20):62-63.
[2]張明.透視美國次級債危機及其對中國的影響[J].國際經濟評論.2007.(9):12-16.
[3]周紀恩.從次貸危機根源和實質看宏觀金融風險監管[J].金融風險管理.2008.(6):23-26.
[4]馬暢.美國次貸危機對我國的啟示[J].中國商界.2008.(2):157.論文關鍵詞:次級抵押貸款抵押貸款證券化金融創新
論文摘要:次貸危機的爆發和蔓延是由于美國的金融系統出了問題。作為世界金融的領頭羊,美國的風險規避和金融創新都是被世界各國爭相學習的,而這次卻敗走麥城,說明在美國繁榮的金融市場背后,還隱藏著很多問題值得我們去分析研究,而這些問題對我國金融市場的完善和監管具有很大的啟示。
- 上一篇:村莊和集鎮規劃管理制度
- 下一篇:行政事業性和經營服務性收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