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綠色金融發展分析
時間:2022-07-11 09:57:43
導語:“一帶一路”綠色金融發展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一帶一路”是我國在2013年提出來的新戰略,目前已經成為重要的對外戰略。在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國政府對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非常重視。在建設和發展“一帶一路”過程中,綠色金融體系也被積極建設起來,這對投融資綠色化的實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此基礎上,針對“一帶一路”的綠色金融發展進行探討和分析,希望能為綠色金融體系的建設提供相應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一帶一路;綠色金融;發展
綠色金融的發展,對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環境協調和經濟增長具有重要的意義。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展綠色金融還存在金融產品創新不足、風險管控能力不足、環境數據不完美、法律法規不健全、制度設計欠缺、戰略與頂層設計不完善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應當強化風險管控能力、開發環境風險量化工具、建設風險信息一體化數據庫和綠色金融投資部門,本文對此展開論述。
一、“一帶一路”綠色金融發展的概述
綠色金融主要是指借助股票、保險、投資募捐、債券發行等金融方式引導社會資金朝著節能、環保、清潔交通等綠色產業方面發展。綠色金融這個概念有著非常豐富的內涵,本質上就是利用社會資金推動國家綠色金融建設,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和國家的經濟發展有效結合起來。然而,這種概念對于“一帶一路”背景下的綠色金融是無法解釋的。對“一帶一路”綠色金融的概念來說,應當結合實際情況采取具體可行的方式。換言之,“一帶一路”的綠色金融就是基于“一帶一路”的基礎上對綠色金融的概念進行細化,在此基礎上對“一帶一路”戰略中綠色金融的作用進行分析。舉個簡單的例子,在“一帶一路”頂層設計中,需要將綠色化的原則滲透進去,從而保證理論的有效性和規范性。除此之外,在國際設施建設合作中,必須要保證建設工程環境的資源節約性和環境友好性。另外,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服務和產品貿易往來中,還需要對綠色環境標準進行強調。還需要強調的一點是,國內綠色環保產業在國際合作中具有優先權,所以可以讓國內環保綠色企業獲得更好的、更多的發展機遇[1]。
二、“一帶一路”的綠色金融發展現狀分析
(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環保形勢令人堪憂?!耙粠б宦贰睉鹇栽?013年提出,至今已經在全世界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得到普及。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只要是“一帶一路”走到的國家,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問題,比如社會經濟水平發展低、基礎教設施建設落后、經濟水平不高等。雖然從最近幾年發展情況來看,這些國家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從整體上來看依然沒有取得良好的成果,有些以資源消耗帶動經濟發展的模式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危害,導致這些國家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受到嚴重的阻礙。通過相關的研究報告可以看出,“一帶一路”沿線的部分國家自從“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以后,經濟獲得快速的發展,然而,單位GDP能耗甚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兩倍,與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平均水平相比,其二氧化碳排放量超過一半[2]。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建立在生態環境破壞的基礎之上,從長遠角度來看,這對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是極其不利的。因此,“一帶一路”作為全球發展戰略,必須要在發展和建設過程中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既要保證經濟發展,也要保證生態效益[3]。(二)缺失綠色金融發展激勵和約束機制。前文中也闡述道,綠色金融發展實際上就是利用社會資金推動國家綠色產業的發展。利用合理的途徑將合理的資金從合理的地方轉投到其他地方,不僅可以讓綠色資金數額增加,還能讓綠色金融資金份額因此變多,從而起到刺激綠色金融工具、財稅和價格的作用。除此之外,這一措施還能為市場經濟主導方向奠定良好的基礎,讓市場經濟朝著綠色方向發展。發展綠色金融規模是綠色金融發展的重要基礎,并且節能減排和節約資源。一般來說,金融支持的方向大多數向清潔生產、綠色經濟和新能源等節能環保的方向傾斜。除此之外,應當積極完善綠色基金制度,并且對綠色項目的可行性提供支持,鼓勵中小企業以綠色方向為主要的發展方向并為此而能力,針對環境方面還要進行嚴格的監督,對于直接融資渠道給予大力支持。(三)綠色金融資源稀缺。在綠色金融發展水平上,我國每個地區表現出來的特點都不一樣。但是相同的一點就是這些綠色金融產業有著強大的集群效應,這也是其優勢之一。然而,它們缺乏綠色金融機制的鼓舞和激勵,這是它們表現出來的不足之處。就現階段的情況來看,綠色技術還處在一個最開始的階段,在孵化期間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危機性也非常強,具體表現在有限資金的吸引上。當前供需結構和經濟新常態的轉變,對綠色產業的發展有著更高的需求,這也意味著對新的綠色金融產品有著更高的需求,這不但可以給產業的發展提供足夠的資金基礎,還可以找到新的增長點?,F階段融資工具方面結構十分簡單,加上綠色金融人才短缺,這些問題對企業的發展要求都造成了一定的制約[4]。
三、“一帶一路”背景下綠色金融發展路徑分析
(一)重視機制創新,加快建設綠色金融體系平臺。雖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以后經濟獲得快速的發展,但是很多國家的經濟發展建立在生態環境破壞之上,這對該國家以及全球生態環境的發展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要針對“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建立綠色金融體系,讓經濟發展和生態發展之間保持平衡。對生態環境發展而言,綠色節能產業起到非常重要的保護作用,但是也存在周期長、收益低、成本高等方面的劣勢。因此,在對綠色節能產業進行大力發展的同時,政府還要重視并加強對綠色金融體系平臺和創新機制的建設,讓綠色產業可以因此獲得較高的收益和回報。在融資、投資和貸款過程中,綠色金融體系平臺也具有非常絕對的優勢,對綠色金融的發展可以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除此之外,還要將市場和政府的雙重調節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引導社會資本與金融機構兩者之間相互結合,以此提升金融機構環境風險管理水平,確?!耙粠б宦贰毖鼐€國家在獲得經濟效益的基礎上生態環境以及其他的利益不會因此受到侵害,從而達到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和諧發展的目的。(二)實現我國主導金融機構的綠色化轉變。對于我國金融機構而言,應當在政府的鼓勵和指導下實現綠色化轉型,自此基礎上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為了更好的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我國應當倡導并主導成立絲路銀行、金磚銀行等區域金融機構。與此同時,這些金融機構的掛辦理必須要遵循并參與赤道原則,在此基礎上加強生態環境風險管理,并且在管理中融入綠色金融理念。換言之,在實際融資之前,這些金融機構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對項目實施環境影響進行深入的、全面的分析,確保所有的項目與赤道原則相符合,綜合這些情況之后再決定是否要進行融資。基于“一帶一路”背景下建設綠色金融體系,必須要將綠色環境標準理論滲透到項目建設的各個環節之中,根據項目的不同使用不同的風險控制措施。一旦發現項目存在環境破壞問題,必須要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及時干預,并對其進行督促使其進行改善。等到項目正式結束之后,還要針對項目的環境效益進行評估,確保所有的項目都能達到綠色化要求。綜上所述,“一帶一路”背景下綠色金融發必須要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對周圍國家銀行發展中生態環境保護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和教訓進行借鑒和吸收,結合具體的區域情況就生態環境制定完善的保護政策,以生態環境保護為投融資核心檢驗標準,在實現我國貿易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推動“一帶一路”戰略的成功實施。(三)加強環境風險量化工具的開發。就目前“一帶一路”的綠色金融發展情況來看,環境數據可用性不足、環境風險分析方法缺乏、信息披露平臺不健全等,這些都是對綠色金融發展造成制約的技術性因素。要想促進“一帶一路”綠色金融發展,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加強環境風險量化工具的開發,同時建立區域一體化環境風險信息數據庫和風險披露平臺,以此增強環境風險信息的透明度,給相應的投資結構提供依據,使其順利建設環境風險管理體系。除此之外,針對金融智庫合作進行加強,將各國的實踐經驗和學術智慧集中起來,在此基礎上可以識別環境風險對投資項目風險和收益的環境風險量化工具。(四)重視綠色金融資源的有效開發。從“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情況來看,凡是“一帶一路”經過的國家,經濟都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金融模式或多或少也進行一定的創新,因此,對于“一帶一路”綠色金融的發展應當大力推動。比如,結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發展情況設立與綠色沿線產業有關的產業基金,設立像亞洲專項基金和基礎設施銀行之類的綠色金融機構,并且針對具體的區域制定多邊環境管理指南,重視生態資源的節約節能和保護。從治理環境著手,減少“一帶一路”沿線綠色資本交易量和碳金融,一步步成立“一帶一路”沿線綠色經濟帶,鼓勵并呼吁產業朝著綠色的方向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促進“一帶一路”戰略的落實,既有利于沿線生態環境建設,同時也可以針對不同的應變能力進行加強。就現階段實際情況來看,綠色能源服務包括財務投資、課程培訓、項目升級、項目評估、項目設計、產品認證等。通過在我國高耗能企業轉變之后產生的可以為國家綠色能源行業提供服務的服務產品和專業知識,加上資源開發和勘探,在此基礎上提供綠色智力和金融支持。在能源建設和開發方面,一帶一路在全球能源供應中占到了主要地位,占到了全球天然氣和石油儲量的80%和60%,52%的石油集中在科威特、俄羅斯、伊拉克、伊朗等地區,天然氣的66%則是集中在沙特、卡塔爾、伊朗等低。預計到2030年,我國對于天然氣和石油的依賴度會超過40%和70%,所以一帶一路地區當作我國主要供應地的格局不會改變。一代一路沿線有著復雜的環境,集中了海拔超過8000米的所有山脈,10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0多條。相關地區的生態環境比較脆弱,一些沙漠國家森林覆蓋率比較低,極度缺水,包括16個國家沙漠覆蓋率高于40%,19個國家擁有不到10%的森林面積。所以環境風險比較大,在發展綠色金融過程中,需要加強重視。
綜上所述,“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都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但是我們除了要對社會經濟的發展給予重視,還要針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給予高度重視,為我國以及全球生態環境的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因此,在“一帶一路”戰略實施背景下,應當堅持綠色金融發展,在此基礎上促進全球綠色產業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玫,丁輝.“一帶一路”框架下的綠色金融體系構建研究[J].環境保護.2016(19):31-35.
[2]上海市宏觀經濟學會環境經濟專業委員會綠色金融研究課題組.以綠色金融手段治理生態環境問題[J].上海經濟.2017(01):42-43.
[3]馬錚梅.基于金融生態的視角淺析“一帶一路”計劃的構想與前景[J].時代金融.2017(02):78-79.
[4]李曉西,關成華,林永生.環保在我國“一帶一路”戰略中的定位與作用[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6(01):103-104.
作者:潘家偉 單位:四川大學經濟學院
- 上一篇:金融監管體制問題與革新途徑
- 下一篇:非金融企業杠桿率現狀及去杠桿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