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控制思考

時間:2022-11-03 10:27:05

導語: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控制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控制思考

[提要]在經濟和科技飛速發展的現代化社會,為取得良好的成果,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政策的改進有著重要的作用。就目前來看,我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設立和完善過程中還存在許多漏洞,分析其內部財務政策、控制制度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加強我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建議。

關鍵詞: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

一、我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控制現狀

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發展迅速,黨和國家一直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目標,人民生活水平日漸提高,對教育、科技、醫療衛生的需求也愈來愈高,而事業單位在這個幾個方面也表現出了應有的優勢以迎合人們日益上升的需求。就現在而言事業單位的國民生產總值占全國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是很大的,因此事業單位的穩健發展是整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中之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對象包括籌資管理、投資管理、成本管理三個部分,有的事業單位會從這三個方面投機倒把,尋求個人利益,有的事業單位提供虛假的財務報告,為了使財務報表更加“好看”或滿足一己私欲不惜做假賬來“潤色”財務報表,這不僅不符合事業單位公益性服務的形象,更是敗壞了事業單位在人們心中的形象。但是,隨著政府頒布事業單位財務部門相關的條例和政策,越來越多的學術界的專業人士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理論研究愈加深入,并把其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再從實踐中的不足反復優化理論,從而形成良性循環,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體制得到不斷完善。盡管如此,我國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體制的發展不管是較國外相比還是與企業內部控制發展相比都是比較落后和滯緩的,還有很多方面存在漏洞,影響我國事業單位的發展。

二、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控制薄弱。在內部控制制度方面,我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嚴重阻礙了事業單位的正常開展,而且還有很多紕漏和漏洞可鉆,難以適應日漸復雜的社會環境,因此事業單位還需要不斷完善內控制度,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編制完備的內部控制制度。在事業單位內部內控管理依舊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一是不相容崗位沒有進行人員分離;二是事業單位沒有制定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有些地方有漏洞導致不能在發生意外時分清責任,出現擺脫本應該承擔的責任的現象,使單位內部人員缺乏責任感;三是財務制度不規范,流于形式,相互制約的功能弱化;四是內部控制制度并不適合本單位實際情況,有的單位甚至沒有內部控制制度,沒有發生事故時統一的應對制度和標準。在內部控制意識方面,由于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缺失,很多工作并沒有責任到人,在日常工作過程中,導致員工完成工作的質量不高且完成速度不快,甚至還出現了以個人利益為主的現象,那是因為提高員工內控意識的工作沒有做到位,沒有做到嚴格監督和管理資金支出以及收入,導致財務審核期間出現了賬目和實際情況不相符現象,此種現象存在著一定的監管風險,后果嚴重,有甚者還故意在會計核算中出錯,以牟求私利。(二)缺乏科學的預算管理。預算管理是事業單位合理規劃使用資金,促進單位內部資金運轉正常的重要基礎,事業單位根據單位預算進行財務管理工作,但是大部分事業單位沒有專門的預算部門,單位內部的經濟業務涉及的財務收入和支出不能達到相對平衡,對單位內部的項目計劃總體把控的能力差。近幾年,隨著財務體制的不斷深入和改革,事業單位開始逐步接受和設立預算部門,但是成果并不明顯,我國事業單位對預算管理還是相對薄弱的,一部分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人員專業知識沒有與時俱進,單位領導對預算管理不重視,對預算部門的督促力度不夠,導致預算制度沒有根據改革的變化而變化,依舊是老一套,按照自己習慣依然使用基數遞增的方式進行預算編制,而零基預算是預算體制改革中建議財務部門使用的預算編制方法,零基預算相對基數遞增的方法需要更多的核算工作,這也是大多事業單位沒有采用零基預算的原因之一,而這恰恰從側面反映了預算管理在事業單位中仍處于較低的地位,單位領導不愿意花費精力進行預算管理。由于事業單位不重視預算管理,在后續預算編制時,有虛寫預算金額的現象,在單位有支出業務時,象征性的在賬本上消耗預算金額,但是具體是否確實支出該金額并沒有得到充分的證實和確認。這樣虛設的預算并不能使單位的資源得到合理的分配,阻礙事業單位計劃的有序進行。(三)政府采購體系不健全。近幾年,我國事業單位在優化采購工作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距離高效率政府采購還有很大的距離。事業單位政府采購依然存在很多問題,比如政府采購制度不完善、采購時存在許多不規范的行為、政府采購人員專業素養不高等。在政府采購制度的問題上,事業單位沒有健全、科學、完整的采購制度,責任不明確、沒有起到合理規范采購人員行為的作用。事業單位采購管理部門沒有履行自己的義務,事業單位是具有特殊性質的機構,有的政府采購管理部門直接把采購業務委托第三方代為執行,這就阻礙了政府事業單位發揮經濟調控和社會監督的職能。在事業單位采購管理部門的人員配置上存在不足,首先,政府采購人員專業知識技能不足,采購人員沒有相關制度規范操作,個人又不具備采購專業水平,在遇到問題時就不能科學、有效的解決,導致采購活動不能順利進行,影響政府的正常運轉。(四)財務工作人員專業水平不高。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高低直接影響單位財務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優秀的財務工作人員可以提供具有相關性、可靠性、及時性的會計信息,對單位領導決策有相當大的輔助作用,也是決策的一部分依據。目前,我國事業單位財務人員專業素質參差不齊,有的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缺乏系統、專業的財務知識學習及繼續教育,還有一些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是其他崗位轉行到財務崗位的,這些財務人員沒有接受過系統專業的財務知識,專業技能較差,可見,提高事業單位內部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也是工作的重點。我國事業單位財務工作人員存在法律意識淡薄的現象,對于違法亂紀的行為容忍度高,有時會知法犯法、在工作中沒有根據制度進行財務工作。不管是缺乏財務專業素養還是法律意識淡薄都可能導致單位財務數據的混亂,達不到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財務人員和相關部門的溝通不足,現在已經進入到信息時代,信息溝通系統在事業單位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加,有的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缺乏適當的信息交流,嚴重限制單位內部的溝通和交流。這種情況的出現,導致事業單位內部資金不能充分發揮作用。信息溝通的缺失還可導致會計信息的不對稱,如領導在使用會計財務信息的時候,由于領導與會計人員的信息不對稱,致使領導的決策有效性降低,從而限制事業單位的發展。事業單位的財務數據受財務人員管理更受單位領導管理,而且事業單位具有特殊的性質,一般都是領導說了算,有些財務人員也是迫于領導的壓力按照其的示意辦事,這大大影響了事業單位在社會中的形象,一個單位財務出現問題,往往伴隨著貪污腐敗等更加惡劣的情節,所以事業單位財務一定要公開、透明、合法。

三、造成事業單位財務問題的原因

(一)事業單位體制的原因。事業單位由國家行政機關建立,所以事業單位必須接受國家執行機關的控制與管理,其是行政機關的輔助性機構,承擔公益職能所以沒有像其他企業一樣的營業收入、其需要的支持單位日常運轉的花銷均由國家財政部門分配、不實行經濟核算、在滿足社會要求的前提下提供非盈利性的服務,事業單位是接受國家控制和管理的組織或機構。事業單位是以公益性服務為工作內容,其宗旨是為廣大人民服務并非從中謀取利潤,而且涉及多種領域,其中包括的活動主要有科技、衛生、教育活動。事業單位和企業的資金來源不同,所以其財務管理與企業也有差異,事業單位沒有像企業那樣嚴明和規范的制度,管理方式也與企業不盡相同。這種公益性、非盈利的性質導致單位內部包括單位負責人在內的人員存在懈怠的情緒,每天上班、工作、下班,拿著相對穩定的工資,捧著“鐵飯碗”,哪怕工作中遇到問題也不愿意輕易“麻煩”領導,這樣的工作氛圍很難做出改變和進步。(二)缺少內部、外部監督。監督機制和內部控制制度不管在事業單位還是企業都是約束人們行為、有效防止以權謀私的方法。如果沒有及時監督,出了問題也不能及時地反饋,就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由于有的事業單位規模小、工作人員較少,可能沒有必要設立內部審計機構,反觀那些必須設立內部審計機構的事業單位,雖然依法設立了但是沒有起到其應有的作用。有的事業單位領導會讓員工定時評價內控制度,這本來是很好的方式完善制度,由于單位內部人員內控意識不夠常常敷衍了事,這不僅不能完善內控制度,還會造成信息虛假、徇私舞弊現象的發生。規模小、工作人員較少的事業單位沒有設立內部審計機構,審計部門和紀檢部門對其進行外部監督。也可以聘請注冊會計師對其進行審計,雖然這能發現一部分內控問題但是審計人員畢竟不是單位內部人員,其取得的單位的信息大多是從單位獲取并沒有深入的了解,發現單位內部控制的漏洞較難,不能發表最全面的內控有效性評價。對事業單位進行外部監督的部門深入到事業單位實施監督工作的頻率較低,使單位人員不重視內控工作即使檢查時認為敷衍了之即可。(三)追逐個人利益。不管是在歷史上還是現在的社會貪官污吏都是國家的蛀蟲,嚴重危害國家的經濟命脈,也會阻礙中央對地方的管轄效率,這無一不是政府人員過分追逐個人利益的后果。歷史上有名的貪官和珅,據說他的家底富可敵國,可他貪污的錢財不是他應得的,而是國家的是人民的,他多收國家一分錢,百姓就少拿一分錢。由此看現在的政府事業單位,由于其性質特殊,大部分都是國家財政部撥款,目的是維持事業單位的日常運轉,而政府事業單位存在的意義是服務社會、服務人民,所以政府撥的財政款項是為了維持社會的正常運行、為人民服務的,不是給個別貪官通過鉆空子的手段不勞而獲的。事業單位領導手中的權力是國家賦予的,雖說人都有趨利避害的特征,但是這不是以權謀私的理由。事業單位公有制的屬性致使更多的人追逐私立,事業單位的資產、權利都是國家的,無人監管或者是每個人都抱著事不關己的態度,從這一方面說來,監督制度的施行勢在必行。

四、對策建議

(一)加強內部控制監督。事業單位的內控管理是非靜態的,內部控制管理絕不是一朝一夕的,想要內控制度發揮作用必須長期堅持,必須改進內控管理活動,提高全體人員的內控意識形成良好的內控環境,長此以往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這樣就能使內控制度在單位內部長久發展下去。許多事業單位存在一個人身兼數職的現象,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數據信息的真實性,要從根本解決此問題,要做到不相容職位分離。事業單位要定期進行內控管理活動的評估,由相關負責人對評估結果進行總結,形成內控風險評估報告上交領導,針對出現的問題加強對內控管理活動的改進。事業單位要建立自己獨有的單位文化,加強對單位內部人員求真務實、努力勤奮的工作態度的培養,首先單位領導要特別重視內部控制制度建設,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單位內部工作人員對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應該讓單位所有人員都參與到內部控制的建設中去,培養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二)加強預算管理。首先,在預算編制方面要向準確度、精細度的方向努力,要先編制合理的預算編制程序,預算工作人員要對本年本單位的工作計劃、經費有整體的了解,在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預算分配。其次,在本年工作中要保證記錄的收支準確,嚴格審核財務數據和實務是否匹配。最后,在年末進行工作總結,包括本年的項目實施程度、執行情況,與上年度的預算做橫向對比,提供可靠的預算數據。(三)加強財務人員專業技能,建立績效考核制度。財務信息和財務管理受財務工作者直接影響,所以財務工作者的專業水平直接影響財務管理工作。首先,關于財務的法律、稅法等都不是一成不變了,大環境中的制度變化,財務人員的知識儲備也要隨之更新來適應國家對會計的要求,所以事業單位財務部門的財務人員定期進行繼續教育,工作應用的會計制度不可與法律條規相抵觸。其次,在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達標后,對其考核管理也是促進財務工作高效進行的必要手段。先要制定考核目標,財務人員可以有方向的努力,再根據平時工作的表現、最后工作的成績和一開始制定的目標進行考核評價,最后得出績效考核的結論進行獎勵和懲罰,在這種考核機制中財務人員就會摒棄天天混日子的想法,追求上進。企業內部控制發展早于事業單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發展還比較滯緩,在經濟和科技飛速發展的現代化社會,事業單位觸及道德業務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雜,在財務管理方面要嚴格把控,加強監督制度和財務制度的管理,嚴禁亂用發票、“白條抵庫”、擅自挪用公款的行為。隨著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對財務管理的重要程度越來越高,在確保單位正常運行的條件下一定要先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如果已經依據制度規定建立了內部控制體系,那么要不斷查找和修補該制度的漏洞,建立和不斷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是事業單位目前工作的必然要求。隨著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不斷完善和事業單位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的不斷提升,從而充分發揮其公益性的社會職能,為全社會帶來福利。

參考文獻:

[1]唐大鵬,孫曉靚,王璐璐.內控視角下行政事業單位財政財務管理模式優化探析[J].財務與會計,2017(02).

[2]仲凌霞.內控制度與公司治理結構的有效融合研究[J].納稅,2017(35).

[3]隋春梅.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科技經濟市場,2016(08).

作者:張曉凌 單位:沈陽化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