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跨境電商的第一要素
時間:2022-11-01 11:00:40
導語:人才是跨境電商的第一要素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我國跨境電商產業已步入快速發展的新階段,隨著2018年7月24日國務院《關于同意在北京等22個城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復》(93號)文件的[1],全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又新增了22個,目前江蘇已有蘇州、南京、無錫3個城市入選。2019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促進外貿穩中提質。推動出口市場多元化?!薄案母锿晟瓶缇畴娚痰刃聵I態扶持政策。”目前,江蘇持續搶占跨境電商發展的新高地,這不僅需要相關政策、外貿經濟和物流服務的協同推進,更需要注重人才隊伍的培養,并以此作為持續發展的強大支撐。所以,培養一批高素質的復合型跨境電商人才,是擺在江蘇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1江蘇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的現狀
江蘇省自2013年以來,對跨境電商新業態的發展,給予了政策上的支持,取得了可圈可點的成績。蘇州2016年6月獲批為國家級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成為江蘇發展跨境電商的排頭兵。然而2018年7月國務院常務會議《中國13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城市排行榜》中11,前四位依次為深圳、廣州、杭州、寧波,蘇州僅名列第八位[2]。江蘇作為外貿大省,年進出口總值在全國一直名列第二,但是國家級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城市排名遠落后于廣東和浙江兩省。2014年7月和2016年4月,江蘇省人民政府分別頒布了《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和《關于印發中國(蘇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實施方案的通知》,這兩個文件雖然均提到要加強跨境電商人才隊伍的建設,但是具體的實施途徑一直處于探索階段。在2017年11月商務部等14部門頒發的《關于復制推廣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探索形成的成熟經驗做法的函》中,對人才培育的成熟經驗做了總結和推廣。實踐證明,一切商務活動的進行,說到底人是主體。新型的國際貿易方式是由人才的“新型性”來決定的。由什么樣的人才來從事跨境電子商務,不但關乎其可持續性,而且成為影響外貿經濟發展的關鍵。
2015年江蘇省跨境
電商出口賣家占全國整體數量的3%左右,名居第六[3]。到2017年,廣東占全國比重達到24.8%,浙江占16.8%,江蘇僅為11.3%[4],雖然江蘇上升至全國第三位,與廣東、浙江的差距有所縮小,但是江蘇跨境電商賣家規模仍不到廣東的一半,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兩省之間的人才差距??缇畴娚倘瞬旁诟黝惤y計中屬于“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需要指出的是,對于這一行業的理解早已不再局限于“信息網絡”等范疇,伴隨著全球跨境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的特殊性,跨境電商人才的涵義也在不斷豐富。這樣的人才不僅要懂外語,善于運用信息工具進行跨境商務運作,還要懂得組織架構的管理和協調、網絡營銷的設計和策劃,甚至還要掌握交易對象國家的經濟情資乃至風土人情,完全突破了傳統的外貿人才的知識結構和商務交易方式??缇畴娮由虅盏陌l展需要復合型人才的支撐和推動。2江蘇人才培養與跨境電商數據模型分析在跨境電商的發展中,有諸多因素會對其產生影響。以下通過選取江蘇地區外貿經濟、物流通關和人才培養這三大主流因素來建立數據模型,運用計量經濟學軟件EViews[5]進行定量實證分析,以此來探究人才因素對江蘇跨境電商發展所起的關鍵性作用。2.1變量和數據選擇。定量分析江蘇跨境電子商務的影響因素,其數據來源主要包括2007—2017年間近11年的《江蘇統計年鑒》和江蘇省郵政總局每年郵政業運行情況的通報。通過設置因變量Y為江蘇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來代表江蘇跨境電商的產值總量。由于目前海關總署、商務部、國家統計局等部門還沒有關于跨境電商專門的精準的統計,因此只能提取江蘇省統計年鑒中的對外經濟貿易欄目中,屬于“保稅監管場所進出境貨物”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物流貨物”的統計數據,將其列為跨境電商進出口貿易額。在自變量的選擇方面,M代表江蘇。的進出口總額。物流的數據主要選取了江蘇通往國際及港澳臺的業務收入,L作為解釋變量。用Z代表跨境電商人才規模,選取“互聯網信息技術服務業”的統計口徑。2.2數據建模使用計量經濟學EViews軟件,是因為該軟件可以處理時間序列數據,簡化多元線性回歸的建模過程,如表1所示。2.2.1散點圖。圖1為Y-Z的散點圖。該圖中的散點可以看成近似在紅色直線的附近分布,這是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的基礎。Y-M和Y-L的散點圖同理。2.2.2建立模型。假定所建模型滿足各項古典假定,利用OLS即最小二乘法,運用EViews軟件估計模型參數。從表2結果中可以看出,R-squared=0.941221、AdjustedR-squared=0.916030較高,即模型的擬合度較好。模型的參數仍然需要進一步檢驗。2.2.3相關性檢驗。模型各個參數之間要進行相關性檢驗,檢查各個自變量之前是否存在多重共線性特征。檢驗結果表明:M-L的相關性系數為0.69;L-Z的相關性系數為0.92;Z-M的相關性系數為0.75;三個相關性系數均小于1。因此,各個參數之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如表3所示。2.2.4殘差根檢驗。為了防止偽回歸的產生,需進行協整分析,即殘差根檢驗。傳統經典回歸模型在變量非平穩時不能直接建立,但如果各變量之間是協整的,即它們之間存在著一個長期穩定的比例關系,此時經典的回歸分析法才能建立。如表4所示,顯示ADF的檢驗值為0.0072,遠小于置信區間0.05的臨界值,符合經典回歸模型的檢驗要求,模型成立。2.2.5模型結果。根據檢驗結論,模型成立:Y=1907.54×M+303561.3×L-290978×Z-93653272.2.6結果分析。通過數據模型分析可以看出,江蘇外貿總額每增長1億美元,跨境電子商務的交易額就可以增加1907.54萬美元,而跨境電商物流業務收入每增加1億元,江蘇跨境電商的產值規模將增加303561萬美元。但從模型中發現自變量Z的系數為負數,即跨境電商的從業者每增加1萬名,交易額反而會降低,這一系數有悖常理。一般認為,跨境電商人才的增加必定會促進跨境電商的發展,但是模型結果凸顯出江蘇的現狀。江蘇跨境電商行業發展勢頭迅猛,而跨境電商從業者的規模與之不相匹配,無法支撐企業迅速增長的業務量,人才缺口嚴重,更談不上培養大批跨境電商的復合型專業人才。大多數企業的業務從國內發展到國外,而許多從業者原先只從事國內電商,自身在跨境電商行業中的“轉型升級”還不到位,與復合型專業人才的水平要求存在明顯差距。從業者技能普遍單一,大量的低效工作,反而增加了企業的成本負擔,出現事倍功半的結果。
從全國外貿經濟來看,近幾年來一直是廣東居首,江蘇第二,浙江第四。然而觀察這3個省11年來的電商人才培養,發現浙江以自身的人才優勢,在跨境電商領域仍遠遠超過江蘇,即全國跨境電商的排名依舊是廣東、浙江、江蘇。表5是依據三省跨境電商從業者所占全省總人數的比值,來反映不同地域跨境電商繁榮的原因。根據2007—2017年近11年的數據,可以清晰地看出江蘇跨境電商人才規模與浙江和廣東的差距??缇畴娚倘瞬乓蛩靥幵诘谝坏年P鍵位置。從圖2可知,江蘇和廣東兩省的電商人才培養,起步均晚于浙江。江蘇省自2010年開始,跨境電商人才一直穩中有升,到2017年其占比只達到江蘇省總人口的0.18%,這與浙江的1.83%和廣東的1.06%都相距甚遠。從人才培養的質量看,浙江的跨境電商人才培養起步時間較早,不僅在1999年和2010年就分別創立了阿里巴巴和速賣通等平臺,2008年還辦有培養跨境電商人才的阿里巴巴商學院;廣東則在2014年將電子商務人才培訓基地落戶佛山;江蘇雖在2010年曾聯合浙江阿里學院培訓跨境電商人才,但由于培訓時間短,參訓人員少,在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方面,與廣東、浙江存在明顯差距。從上面圖表,也可以看出浙江在2008年遭遇全球金融危機時,跨境電商人才規模曾一度下降,但卻能很快復蘇、直線上升,這正得益于其原有的基礎,包括人才的積累。耐人尋味的是,就在2008年,杭州師范大學與阿里巴巴平臺聯合創辦了阿里巴巴商學院,開設電子商務專業課程,其中也包括對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阿里巴巴商學院一方面在人才培養規模上遙遙領先于其他省份,另一方面課程的全新設置,將跨境電商帶入了復合型專業人才培養的軌道。正如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加里•皮薩諾和威利•史(GaryP.Pisano,WillyC.Shih,2009)所說“產業競爭力歸根結底源于人力資本狀況”[6],他的這一判斷在浙江跨境電商的發展中得到了印證。
4構建江蘇跨境電商人才高地
江蘇作為老牌經濟強省,不僅基礎雄厚,而且高校眾多,人才薈萃,具備人才培養方面后發雄起的實力。2015年底,江蘇緊隨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啟動“百城千校、百萬英才”計劃,由江蘇省內近40所高校成立“江蘇跨境電子商務高校聯盟”,制定教材、教學大綱和培養目標,參與了《全國跨境電子商務從業人才培養規范》和《全國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服務商標準手冊》制定工作,使跨境電商進入到高校專業建設和高素質人才培養的軌道[7]。江蘇高校要按照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的要求,“以現代職業教育的大改革大發展,加快培養國家發展急需的各類技術技能人才”,尤其要加快培養外貿行業急需的跨境電商人才。其次,在高校進行專業建設的過程中,為了適應專業的應用性特點,江蘇進行了高校與企業合作培養的模式探索。繼2015年底,江蘇宿遷開放大學與京東集團合作,成立“京東電商學院”和“京東校園運營中心”以來,2019年2月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的“京東校園實訓中心”正式運營。近幾年,江蘇開放大學與阿里巴巴集團、京東集團、蘇寧云商集團等企業積極開展合作,發揮各自優勢,努力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為社會培養寬口徑、應用性、復合型跨境電商人才提供了有益的借鑒。職業素養包羅萬象,但是對于跨境電商復合型人才培養而言,誠信教育不容忽視。2017年12月江蘇省頒布實施了《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江蘇省加強個人誠信體系建設和全面加強電子商務領域誠信建設實施意見的通知》,重點關注電商領域的誠信問題??缇畴娮由虅盏娜蛐院湍涿缘奶卣髻x予其諸多的不確定性,作為跨境電商的從事人員,如果誠信缺失,失去的不僅僅是工作,而且會給公司品牌甚至國家形象帶來非常負面的影響。本文以江蘇為例,是因為江蘇不但是我國經濟強省,外貿基礎雄厚,商務環境優良,而且在國家政策的引領下,江蘇正致力于外貿行業的轉型升級,大力推進跨境電商領域的專業化和規范化發展,特色鮮明,頗具影響,在一定程度上預示了外貿經濟前進的方向,復合型人才短缺這一不足之處,也具有我國跨境電商的共性特征。
作者:黃景溪 單位: 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公共圖書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研究
- 下一篇:職業技術院校舞蹈教學幾點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