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共創物流風險控制研究
時間:2022-07-17 10:37:53
導語:價值共創物流風險控制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中通過分析傳統的物流風險控制方式,探討將價值共創理念貫穿到整個物流風險控制過程中的可行性,研究了如何將價值共創引入到物流風險控制當中,并提出部分風險控制方面的意見。
【關鍵詞】物流風險;價值共創;可行性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共享理念已經遍布各個行業,價值共創思想也從傳統消費領域轉移到如今的網絡時代。在傳統物流風險控制領域,企業管理者只強調局部領域和企業主體的物流風險控制,對各企業之間的風險控制關注較少。隨著物流行業信息化水平和自動化水平的提高,物流企業之間的合作越來越重要。企業之間的密切合作是物流企業發展的基礎,同時也為企業主體之間的風險轉移創造了條件,合作企業之間風險傳遞越來越普遍。在2017年的“年中大促”或者“雙十一”的購物狂歡之后,全國快遞爆倉現象顯著減少,物流配送效率大幅提升,物流的配送時間較前幾年大大縮短。但是隨著顧客消費能力的提升,顧客對物流配送的期望越來越高,物流風險事件(如配送時間長、貨物失竊等問題)仍時有發生,嚴重影響物流服務質量和顧客滿意度。本文將從價值共創視角對物流風險控制問題進行剖析。
1物流風險控制研究
國外對物流風險控制的研究較早,研究成果較為豐富。美國和英國對風險控制的研究方式也略有不同。比如在《RiskAnalysisforLargeProjects:Model,MethodandCases》中,南安普敦大學C.B.Chapman教授提到了“風險工程”的概念:風險工程就是對各種分析技術以及管理方法集成,以更有效的風險管理為目的,范圍更寬廣,方式更靈活。該框架模型的構建充實了風險控制技術,使得風險控制的應用向著更高層次發展。大部分國外學者都構建了自己的理論體系,并根據社會需求,將風險控制理論應用到社會各行各業中。總之,各國學者在風險控制領域的研究各有所長,共同促進了物流風險控制的發展。世界上首次將風險控制理念引入到企業運行的國家是法國,研究的主要領域集中在企業經營中的風險管理。而以風險管理政策為出發點去研究的國家主要是德國。在物流風險控制方面,孫家慶等學者對風險控制進行分類,主要分為投資分險、環境風險、經營風險和相關負責人的責任風險等。Harland等人將物流風險分為識別風險因素、評估風險、控制風險、實施規劃等。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看,現階段物流風險分為物流的風險及防范措施以及物流主體自身的風險。物流風險的研究已經朝著多方面發展,比如物流風險來源、物流風險控制研究以及如何減少物流風險等。傳統的風險控制只有幾種簡單的方式,就是將企業個體的風險控制視為重點,各行業之間還存在著競爭。但是,物流風險問題不只是存在于一個或幾個企業之間,而是存在于多個物流主體之間,如果不將風險完全清除,或者只是在幾個企業之間單獨進行傳遞,則會導致整個物流風險控制行業的紊亂。以下是對傳統的物流控制方式進行分析。首先,物流過程中涉及到的風險回避,是將某些特定的風險事件消除,通過采用一些針對性的技術和管理措施,從而降低物流風險的發生率。但這種傳統的風險回避方式只適用于企業內部間的物流運行,而物流活動是一個大規模的相互協作活動,不能僅僅依靠一個企業,需要供應鏈各節點企業之間的共同協助。所以這種傳統的風險回避理念不能夠及時解決物流風險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也不適用于風險控制。傳統的風險控制還有一種方式是將風險進行轉移,也就是將物流中的風險通過其他方式傳遞給其他企業,如保險、承諾等方式。風險在轉移的過程中并沒有將其力度減輕,并且在傳遞的過程中有可能將該風險擴大化或者與其他的事件合并造成更嚴重的物流風險。因此,這種方式也不利于現階段的物流風險控制,它只適合于單個企業內部進行風險控制,而不適用于多個企業進行相互合作的風險控制過程。其次,就是提前減輕風險,這就要求各企業提前預知物流風險,并采取相應的措施盡早解決。但這并不是要完全消除風險,而是將風險的范圍縮小至大家可以接受的范圍內。這種方式也適用于單個物流風險控制企業,如果要試用到更大面積的風險控制行業,就必須讓大家有統一的認識,有提前預知風險的能力。但是要協調供應鏈上所有企業的行動,共同規避風險。為了縮小物流風險發生的范圍,供應鏈企業之間必須采取達成共識,統一行動,共同采取措施降低物流風險的發生。但是在風險控制過程中,風險并不能夠完全避免和控制,當風險演變為事故時,企業并沒有采取有效措施而損失,極有可能將風險傳遞給其他物流企業和或者業務合作伙伴。現階段大部分物流企業不愿意采取共擔分險的模式,因為這有可能會承擔額外的物流風險,使物流主體產生損失。以上幾種傳統的風險應對方式已經認識到物流風險是由多個物流主體共同產生,并形成網絡狀傳遞。但是在處理物流風險問題時還是以企業內部處理為主,以自身利益為出發點,缺乏共享理念,缺少風險解決意識,忽視各物流主體全方位、整體性的發展,因此,各物流企業之間在風險控制方面還是存在較明顯的競爭。供應鏈節點企業之間在風險控制領域各自為政,步調缺乏一致性。當前的經濟發展形勢迫切要求我們要將物流主體的競爭關系轉變為價值共創的發展趨勢。
2將價值共創理念引入到物流風險控制中
早在19世紀,價值共創思想就已經出現。Storch等人提出“服務過程需要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合作”,之后就出現了由生產者和消費者共同創造服務價值和服務結果的思想。價值共創是一個較為新穎的理念,因此,各國學者研究的關注點都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現階段提倡共享理念,大多數學者都強調合作的重要性及共同合作創造價值,企業的發展得益于團隊中的每個成員。而物流風險也需要團隊合作的精神,每個風險傳遞者都是互為合作者,各企業都應為物流風險控制做出貢獻,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工作網。將價值共創的研究理論、思想、方法、策略等應用到物流風險控制的研究過程中,最后將這種研究方式進行大范圍傳播。價值共創的內涵也在發生變化,從最初的合作生產發展到客戶體驗,從開始的主動服務到后期的生態服務系統,雖然普及的范圍在不斷擴大,但本質還是在于共同創造。當前風險控制的重點就在于各物流主體共同享有物流風險控制的益處,共同承擔物流風險控制的損失。明確價值共創的理念,共享共擔,但是共創的思想還沒有完全深入到物流風險控制的過程中,傳統的解決方式都是只顧企業自身的利害,在這過程中若某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造成了損失,只能由企業自己承擔后果,這種狀態持續下去,就會影響各物流主體之間的合作,也無法有效整合各企業的有效資源。因此,將價值共創引入到物流風險控制中既是各物流企業內部努力的方向,也是新時代的要求。價值共創從最初物流主體的參與發展到后期的網絡系統,應將網絡系統中的各個物流主體視為責任方,只有這樣,價值共創理念的應用才會更加廣泛。隨著網絡經濟時代的到來,物流過程中各個環節的聯系日益緊密,物流工作過程中有越來越多的物流主體加入,但在這個過程中物流風險的控制思想沒有發生變化,主要控制者還是物流主體。價值共創的思想沒有完全深入,使得物流風險控制有些環節嚴重脫節。價值共創要有明確的目標,要在各個物流主體參與的過程中尋求探索新的經營模式;價值共創還要有可靠的解決措施,在應對各種物流風險要積極地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減少經濟損失。將這幾種方式應用于物流風險控制過程中,保證高效的物流配送服務,提升客戶的滿意度,降低成本交易。在這種過程中還會產生新的經營模式。由于價值共創發揮作用,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風險就要由各物流主體共同承擔,逐漸形成價值共創的新的運作體系?,F如今許多的大型公司都提倡共享理念,提出了價值共創的思想,逐步達到共創、共贏的相處模式。以價值共創為出發點,物流風險控制過程中也需要這樣的共享理念。要讓該過程中的每個物流主體認識到共享的重要性。在各個物流主體間可以通過協商解決相關問題,最終提高客戶的滿意度。物流的風險包括了很多種,比如信息、物品的安全,它們會從一方傳向另一方,在傳遞的過程中有很大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風險,價值共創理念要求各物流主體要盡早發現風險并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
3總結
隨著顧客對物流要求越來越高,如果對物流風險控制解決不妥當,就會損失一些客戶,進而使各物流企業產生經濟損失。因此,要積極將價值共創理念深入到物流風險控制中,不僅是各物流主體的要求,更是這個時代的要求。
[參考文獻]
[1]簡兆權,令狐克睿,李雷.價值共創研究的演進與展望—從“顧客體驗”到“服務生態系統”視角[J].外國經濟與管理,2016(9):3-20.
[2]周文輝,曹裕,周依芳.共識、共生與共贏:價值共創的過程模型[J].科研管理,2015(8):129-135.
作者:李海龍 單位: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建設項目風險控制研究
- 下一篇:企業成本核算優化路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