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造企業職業健康風險評估研究

時間:2022-03-16 04:58:17

導語:鑄造企業職業健康風險評估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鑄造企業職業健康風險評估研究

【摘要】目的了解余姚市鑄造行業職業病危害因素分布,評估對勞動者健康的影響。方法在進行職業衛生現狀調查和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基礎上,應用國際采礦及金屬委員會(ICMM)職業健康風險評估模型對各崗位進行風險評估。結果該鑄造企業為中型企業,職業病防護設施效果較差。游離二氧化硅含量為49.6%。矽塵濃度最高的崗位是混砂(總塵為9.1mg/m3、呼塵為3.1mg/m3),其次是清砂(總塵為9.0mg/m3、呼塵為0.7mg/m3)、澆鑄(總塵為4.3mg/m3、呼塵為2.0mg/m3)、造型(總塵為3.1mg/m3、呼塵為1.3mg/m3)。濃度最低崗位為制膜(總塵為0.6mg/m3、呼塵為0.6mg/m3)。ICMM職業健康風險定量評估結果引起塵肺叁期風險,造型和澆鑄崗位風險值最高(RR=10000),其次為混砂(RR=6000),清砂(RR=3600),制膜(RR=3000),最低為打磨崗位(RR=1500)。6個崗位均為“不可容忍風險”,需采取“立即關?!钡拇胧?。定性評估結果制膜崗位為“中等風險”,其余崗位為“高風險”。評估結果與職業健康檢查結果一致性較好。結論余姚市鑄造行業職業危害和對工人健康影響嚴重,ICMM風險評估模型在鑄造企業中具有良好的適用性。

【關鍵詞】鑄造;職業健康;風險評估

黑色金屬鑄造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矽塵、噪聲等職業病危害因素,可導致塵肺病和噪聲聾等職業病。實際工作中僅依據企業生產環境中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監測濃度與職業接觸限值比較來判定作業場所的職業衛生狀況,這不能確切反映勞動者的職業健康風險。目前國際上多采用健康風險評估的方法評價職業病危害因素所致的健康風險。風險評估是指識別、評價對勞動者產生健康影響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并將風險劃分出等級,以決定控制和管理的優先順序[1]。常用的方法有美國環保署對吸入化學物風險評估的模型、國際采礦及金屬委員會(ICMM)制定的職業健康風險評估模型、新加坡半定量模型等[2-4]。我們擬采用ICMM風險評估模型對黑色金屬鑄造企業職業病危害進行評估,以了解其職業衛生現況和職業健康風險。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選擇余姚市生產工藝完整的某鑄造企業為研究對象,進行職業衛生學調查、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及職業健康風險評估。1.2方法。1.2.1職業衛生狀況調查。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內容為企業的一般情況、生產工藝、作業工人數、防護措施、個人防護用品、職業衛生管理和應急救援等。1.2.2樣品采集及檢測。根據生產工藝流程和崗位設置情況設采樣點,以定點采樣的方式采集沉降積塵、矽塵、砂輪磨塵、噪聲等。矽塵同時采集總塵和呼塵。粉塵采樣依據為GBZ192-2007《工作場所空氣中粉塵測定》第1部分(總粉塵濃度測定)、第2部分(呼塵濃度測定)和第4部分(游離二氧化硅含量);結果判定依據為GBZ2.1—2007《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噪聲采樣依據為GBZ/T189.8-2007《工作場所物理因素測量第8部分:噪聲》,結果判定依據為GBZ2.2—2007《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1.2.3風險評估。1.2.3.1風險評估方法。采用ICMM職業健康風險評估模型。該模型是為采礦與金屬行業的作業工人制定,可分為定量評估和定性矩陣評估。此次職業健康風險評估采用ICMM模型中的定量評估和定性矩陣評估[5]。1.2.3.2定量評估原理。模型公式為RR=C×PrE×PeE×U。式中RR為風險等級值(判定標準為<20:可容忍風險;20~69:潛在風險;70~199:高風險;200~399:非常高風險;≥400:不可容忍風險)。C為職業健康后果(按所致后果嚴重程度進行賦值,該暴露水平不太可能對健康造成影響:1;不危及生命的可逆健康影響:15;永久性不良健康影響,但不會顯著影響生命質量和壽命。健康影響可能是導致職業和生活方式變化的輕度功能受限或殘疾:50;不良健康影響一般是永久性的,并可能導致生活質量和(或)壽命的顯著下降。持續暴露通??赡軐е掠谰眯缘纳砘蚓裾系K,或長期功能障礙性疾?。?00)。PrE為暴露概率(依據超過職業接觸限值可能性進行賦值,低:3;中:6;高:10)。PeE為暴露時間(按工人暴露時間不同進行賦值:每年暴露1次:0.5;每年暴露幾次:1;每月暴露幾次:2;每班連續暴露2~4h:6;每班連續暴露8h:10)。U為不確定性(按參數C、PrE、PeE綜合不確定性賦值,確定:1;不確定:2;非常不確定:3)。1.2.3.3定性評估矩陣。ICMM定性評估矩陣內容見表1。

2結果

2.1現場調查情況。2.1.1一般情況。企業主要的生產工藝為制膜、混砂、造型、澆鑄、清砂、打磨及成品等。主要原料為石英砂。企業存在的主要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是粉塵(砂輪磨塵和矽塵)和噪聲等。2.1.2防護設施和個人防護用品。企業舊砂未回收使用,熔煉未加添加劑,采用局部機械化通風除塵和密閉管道送塵。調查發現,企業混砂和造型崗位未分開、隔離。生產車間設在當地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未設警示標識。澆鑄崗位通風較差。勞動者佩戴的個體防護用品為朝美公司生產的N95防塵口罩、3M防噪聲耳塞。但調查時發現存在防塵口罩反復使用,部分作業勞動者因工作不便拒絕使用等現象。2.1.3職業衛生管理。企業成立了職業病防治機構并指定兼職負責人和制定職業衛生管理有關的制度、規章和方案。調查中發現,方案制定不夠具體,實際操作性不強,未能有效執行。勞動者對企業的職業病防治規章制度不了解,防護意識不強。2.2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對采集的沉降積塵進行檢測,游離二氧化硅的含量為46.9%。除打磨崗位外,其他崗位粉塵濃度超標嚴重,特別是造型、澆鑄、清砂崗位。噪聲監測結果表明,澆鑄、打磨和清砂工種噪聲強度超標。見表2。2.3風險評估要素以矽塵中呼塵濃度、砂輪磨塵中總塵濃度和噪聲強度最大值對粉塵進行評估,見表3。2.4風險評估結果。模型定量評估結果表明,該企業各崗位均存在不可容忍的致塵肺和噪聲聾風險。噪聲致聽力損傷除打磨崗位為高風險外,其余各崗位均為潛在風險。定性評估結果表明,制膜和打磨崗位致塵肺風險為中等風險,其余各崗位為高風險;噪聲評結果為制膜崗位是低風險,造型、清砂、打磨崗位是中等風險,混砂、澆鑄崗位是高風險。見表4。2.5評估結果驗證。收集該企業最近的職業健康檢查資料,與評估結果進行比較。職業健康檢查服務機構具有體檢資質,項目按GBZ188-2007《職業監護技術規范》進行。在過去1年內無患較嚴重疾病史。共檢出2例疑似塵肺,均為男性,工種分別是制膜和造型,工齡是3和10a。肺紋理異常以增粗為主。噪聲未檢出疑似職業病、職業禁忌證及觀察對象等病例。定量評估結果與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定性矩陣評估制膜崗位為中等風險,但有疑似病例檢出,與體檢結果一致性較差。其它崗位一致性均較好。見表5。

3討論

我國職業病危害因素以粉塵為主,在2016年全國報告職業病中塵肺病占88.4%,其中95.5%是煤工塵肺和矽肺[6]。塵肺發病主要分布在煤炭生產、有色金屬、石棉等行業中[7],應更關注黑色金屬鑄造企業的職業衛生現狀。本研究以我市黑色金屬鑄造企業為對象,選用ICMM健康風險評估法對各崗位開展風險評估。我們發現,在現有防護條件下,余姚市黑色金屬鑄造企業各崗位粉塵濃度超標嚴重,各崗位職業健康風險嚴重。說明目前的職業病防護設施是無效的,應進行針對性的整改。具體的風險管理控制行動包括:(1)企業應立即停業進行整改。(2)增設局部排風和除塵的設施。加強設備的密閉性,密閉塵源。(3)將各工作區域隔離,密閉。(4)加強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和監督。(5)定期組織勞動者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ICMM模型適用于以粉塵、噪聲等職業病危害因素為主的采礦和金屬行業。目前該模型在我國多個行業得到應用,如火力發電、電鍍行業等[8-9]。模型定量評估是按健康后果嚴重程度進行賦值,通常最嚴重和最常見的后果是比較明確的,結合暴露概率、時間、防護措施等進行評價。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各崗位具有嚴重的風險。經驗證ICMM風險定量評估結果與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定量評估和定性評估具有一定的差異,如制膜和打磨崗位致塵肺風險定量評估為“不可容忍”,但定性評估為“中等風險”。這可能是因定量評估中健康后果賦值從1~100,間距較大。當出現職業病危害因素導致后果較嚴重時(如后果賦值為50或100),極易出現RR值大于400得出“不可容忍的風險”的現象,這高估了職業健康風險[10]。因此應綜合考慮定量評估和定性評估的結果,或與其他評估模型評估結果進行對照等[11]。

綜上所述,余姚市鑄造企業存在嚴重的職業健康風險。ICMM風險評估模型方法簡單,參數易于設置,評估結果與實際情況相近,在鑄造企業中具有良好的適用性。

作者:苗超 葉虹 胡向前 單位:余姚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