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造技術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8 06:00: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鑄造技術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摘要:介紹了材用毛竹林與筍用毛竹林的培育方法,以期為毛竹林的培育和改造提供參考。
安徽毛竹林多系人工栽培,大別山區是毛竹自然分布區的北緣。毛竹枝細葉茂,蒸騰作用強,春筍與幼竹生長發育階段要求充足的水分與較高的相對濕度,鞭根稠密,根系呼吸代謝旺盛,極不耐積水,一旦林地排水不良,在數天之內即導致窒息死亡,故要求土壤濕潤,疏松通氣。土壤以發育在砂巖、頁巖、千枚巖、花崗巖等母巖、有機質豐富的酸性壤土為好。現將毛竹林的培育技術介紹如下。
一、材用毛竹林的培育
1.1護筍養竹
護筍就是護養冬筍與小年竹筍,冬筍能生長成竹而且材質較好。毛竹林入秋后逐漸進入孕筍階段,每年都有大量鞭芽萌發,其中80%以上不能出土而死亡,或出土后成為退筍。竹鞭上發筍多的、瘠薄地段、距離母竹遠的退筍多,尤其是露尖早的淺鞭筍與密生筍,退筍率最高。對材用竹林最好不挖冬筍,對筍廠加工或大年需要挖冬筍的,要有計劃合理挖筍,挖筍后將筍穴填平。清明至谷雨發筍最多,約占筍期總數的75%。一般出土較早的竹筍,成林質量和數量都較好。春筍合理留養,分期適當挖去孱弱、個體小或稠密的竹筍,以利于留下的竹筍旺盛生長。留養小年竹是解決大小年提高竹林產量的重要措施之一。露土的春筍40%~50%不能成竹,成為退竹,要及時挖掉。大別山區大量退筍的時間為4月15~20日。
1.2撫育措施
1.2.1劈山。陡坡、土層瘠薄、易于水土流失的稀竹林,以5~7月劈山撫育為宜,適當清除雜草灌木。此時雨量多,氣溫高,灌木雜草枝葉幼嫩,砍后1~2月即能全部腐爛,肥效高。白露后,氣溫逐漸下降,劈山的枝椏已木質化,不易腐爛。冬季劈山,雜草第2年萌芽較旺盛,影響劈山的效果。如果連續劈山數年,可收到抑制灌木雜草再生之效。
1.2.2挖山。土層板結、老鞭崇塞的竹林,以挖山、埋青為宜,均以大年的6~7月毛竹生長旺季為宜。挖山一般約15cm或更深。立竹周圍竹鞭稠密處、嫩鞭附近和土壤疏松處宜淺挖;林中空地、竹鞭稀疏處、老鞭附近和土壤板結處可深挖。除挖老鞭、浮鞭外,對排水不良的低洼地應開溝排水。
1.2.3埋青。開溝埋青法,土層深厚立竹稀疏的竹山,開寬約50cm呈“U”字形的橫溝。將砍下的樹枝雜草放入溝內,然后在其上方開設第2道橫溝,取土覆在下面橫溝的雜草上,依次向上??屯谅袂喾ǎ逌\根多的林地,劈山后將樹枝雜草平鋪林地約30cm,然后客土覆蓋埋青1次,可在7~8年內,連年生長大竹。
1.2.4松土。松土可以改變土壤的容重,有利于出筍、成竹。同時,還可把林內表層的一些枯枝落葉翻入土壤作肥料,把含有礦物質營養的底土翻到地表,使之風化成為有效養分。松土6月初至8月底為宜,松土深度20~30cm。如結合松土再施入土雜肥,則效果更好。對荒蕪林地,第1次松土效果很好,即使不施肥也可增產20%左右。
1.2.5施肥?;士稍谕谏胶笕鍪┗蚺胶髼l施;廄雜肥可采取穴施,施用未經消毒的雜肥,筍期筍夜蛾較多,注意防治。竹伐樁內施肥,肥料有碳酸氫銨、尿素、氯化銨、復合肥等。毛竹伐樁內施化肥有下列優點:一是可節省勞力和費用;二是伐樁內施肥,肥料不會被雜草吸收,不易揮發散失和流失;三是碳酸氫銨一類肥料溝施容易造成爛鞭,淺施則肥效不高,而在竹蔸內施,不僅成本低、肥效高,而且竹蔸爛的快,又不傷鞭。
1.3合理采伐
1.3.1采伐季節。竹林采伐具有明顯的季節性,伐竹應在大年竹伐的秋后,小年竹林的春前。伐竹技術較復雜,要識別竹齡,掌握密度與留竹度數。
1.3.2采伐年齡。采伐年齡大小關系著竹林復壯、更新與竹材使用價值。毛竹的繁殖能力以三至六年生最強,其中三至四年生竹母發筍率最高,竹材的力學強度以五至九年生最好,竹齡低的竹株蔑性好,竹材易加工,采伐年齡以四年生為宜;培養特大徑級的毛竹林,伐齡可推遲至8~9年;造紙用竹以當年的新竹進行砍伐為宜。
1.3.3保留密度。土壤疏松肥沃的條件下,砍伐后密度3750株/hm2左右;立地條件較差的竹林2250~3000株/hm2。密度過稀的過伐竹林應暫緩采伐,使其盡快恢復。
二、筍用毛竹林的培育
2.1選擇適宜的竹林改造
(1)立地優良。地勢平緩,背風向陽,土層厚度50cm以上,土壤疏松肥沃、濕潤而不積水。
(2)生長正常。無嚴重病蟲害,立竹度1500株/hm2以上。
(3)經營條件較好。交通方便,水源充足。
2.2墾翻林地,增施肥料
首次林地的翻墾,大年5~6月、小年10~11月進行,清除雜灌,挖除“三頭”,再進行墾挖,深度25cm。此后2~3年內,5~6月和10月翻墾,深度40cm。翻墾要結合施肥,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2月至3月上旬施速效催筍肥,在挖筍早期施筍穴肥,以促進筍芽分化和竹筍生長。
2.3合理砍伐留養,調整竹林結構
留養4度的毛竹林,竹材和竹筍的產量均高。對于生長穩定,立竹較密的毛竹林砍五留四,竹齡結構保持1~4度竹比例為3∶3∶3∶1;對于生長衰退,立竹較低的毛竹林,砍四留三,竹齡結構保持1~3度竹各1/3,以促進竹林復壯,增加立竹度。一般立竹數應在2400~3300株/hm2。
2.4適度鉤梢,防治病蟲害
材用竹林改建筍用竹林初期,應適度鉤梢。鉤梢可結合冬季砍竹同時進行,鉤梢強度以留枝13~17盤為宜。每年的新竹,要在當年白露后鉤梢。冬季林地墾挖,要注意滅殺在土中越冬的幼蟲或蟲繭。發現病蟲竹筍,要及時挖除,以防傳播;病蟲害較嚴重的,可采用化學藥劑防治。
參考文獻:
黃文超,潘淑芳,駱昱春.毛竹林筍期管護及合理挖筍[J].江西林業科技,2004(1):46.
王錫武,程洪寶.大小年毛竹林改制技術的應用與推廣[J].浙江林業科技,1996(4):54-58.
蕭江華,劉仲君.大小年毛竹林改制技術試驗初報[J].農林科學研究,1990(3):271-274.
張美瓊,趙光海.毛竹林豐產技術試驗研究[J].中南林學院學報,1992(1):86-91.
篇2
關鍵詞:信息技術建筑工程造價
一、信息技術對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的影響
隨著這幾年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在各行業應用的逐步深入,工程造價領域特別是預(決)算的編制方法和手段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多年從事造價管理工作的預算員均深有體會,早期在編制工程預(決)算時,完全靠紙筆、定額冊,編制一個工程的預(決)算,單單從工程量清單入手套定額、工料分析、調價差、計算費用到出預(決)算書,必須花費好幾天的時間,計算過程繁瑣枯燥,工作量大,且預(決)算結果較為固定;20世紀90年代中期,隨著計算機應用范圍的擴大,國內已有不少的工程造價管理軟件,當時計算機價格仍比較昂貴,計算速度慢,操作仍不夠方便,有條件使用計算機的企業很少,尚不能得到普及應用,但該技術已顯露出其在工程造價管理領域廣闊的發展前景。
到90年代末,信息技術的發展使硬件價格迅速下降,企業甚至個人擁有一臺自己的計算機已不是很困難的事,計算能力也比以前大大提高,操作更方便、直觀,而且可供選擇的軟件種類增多了,功能和人機界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現在國內大中城市乃至一些邊遠地區的預算員都能熟練使用計算機編制預(決)算,從錄入工程量清單到出預(決)算書這個過程的工作縮短到一兩個小時就能完成,大大提高了勞動生成率,而且近幾年各大軟件市場已經推出圖形算量、鋼筋算量軟件,更是加速了預(決)算工作的發展進程和計算速度。與此同時預(決)算結果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可從不同的角度進行造價的分析和組合,以從不同角度反映該工程預(決)算的結果。信息技術的進步對造價行業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二、建筑工程造價的信息化管理
(1)工程預(決)算軟件
信息技術的進步不僅使在保持原有工作效率前提下提高預(決)算編制的精度和使用更豐富、及時、準確的材料價格成為可能,(目前國際工程招標均使用全費用的報價方式),而且已深入地拓展到工程造價管理的全過程,即從一個項目的可行性分析的投資估算,到概算、預算、審核、階段結算和竣工決算,通過積累已完工程的數據建立造價指標,又反過來指導新工程的投資估算、概算和預算,有利于領導決策和資金使用的有效控制;同時信息技術還廣泛用于工程管理、定額編制、工程量計算、指標收集與分析、信息網等方面。
目前,國內在造價管理各階段的應用水平各不相同,市場上可用的產品種類和功能各有特點。工程預(決)算軟件的功能主要用于套算定額,這是造價領域最早投入開發的應用軟件之一,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比較成熟,并廣泛推廣應用,取得了顯著的效益。該軟件早期運行在DOS平臺之上,隨著視窗系統的普及,逐步過渡到Window、WIN32環境下。該軟件包括消耗定額管理子系統、預算價格管理子系統、計價管理子系統、取費定額管理子系統等4個子系統。
(2)定額管理軟件
這類軟件主要采用數據技術協助造價部門維護定額庫,并在編制定額時直接生成所需的排版格式,以減輕編制定額的工作量,縮短排版時間,減少人為錯誤,屬于管理信息系統的范疇。
(3)工程量計算軟件
這類軟件,用于協助從施工圖計算工程量。國內使用較廣的軟件第一種方法一般采用作圖法,要求工作人員在識圖的基礎上用該軟件重新輸入圖紙中各種構件及其尺寸,然后由系統自動計算工程量,得到工程量清單,這種作法計算出的工程量比較精確,但必須重新輸入圖紙中各種構件及其尺寸,工作量仍然很大。第二種方法是直接將工程圖紙掃描形成光柵文件,由軟件處理矢量化后,抽取特征,用模式識別的技術識別構件類型和其幾何參數,進而計算工程量;或由設計院生成的施工圖的CAD文件在CAD環境下作模式識別。這種方法要求在圖紙的特征表示和建模上作大量的研究工作,抽取各種構件的特征參數,采用人工智能技術,最終能代替人完成識圖的過程,這是較有前途的方法,但根據漢字識別技術的發展過程,必須對圖紙的特征進行深入地分析研究,該軟件要能真正代替人識圖還有一段路要走。第三種方法是在建筑設計所使用的CAD軟件中直接加入構件特征參數的屬性,定義各種構件對象,在進行結構和建筑設計時使用這些對象設計建筑物,而不用直接使用線條作圖。
(4)指標收集與分析系統
該系統用于收集已完工程的數據,并從多個維度上作分析,其結果將用于投資估算等方面。指標的收集是一個長期動態的積累行為。由于標準不統一等原因,目前國內尚沒有比較完善的指標收集和分析體系,即使有指標庫,也只是突擊對過去某段時間的工程數據作一定整理形成的。筆者認為,為了保證數據的可用性,必須設立比較穩定的指標,建立一套穩定的編碼規則。目前各地區的定額在幾年內就會重新編制一次,每次編制都有新的特點,要在變動的定額上建立一套較為穩定的指標,針對每套定額編制一個映射表是一種解決方法。另外,由于工程的特征參數非常多,每個工程可抽取的數據量很大,分析的維度廣,采用數據倉庫、聯機分析系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數據倉庫在較細粒度地劃分元數據的基礎上,能自動完成指標數據的抽取,并提供多維度分析這些數據的工具。
三、建設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信息系統的構建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它還涉及到思想觀念、組織結構、管理模式、企業文化、人員素質等一系列問題,要真正建立和使用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信息系統,僅僅擁有數字化技術是不夠的,還要注意以下問題。
(1)完善造價資料的收集和上報制度。目前造價資料管理還基本上處于無章可循的狀態,各部門對資料的收集和整理還沒有充分重視,導致造價管理部門收集工程造價資料困難。由于缺少基礎性數據,導致系統的運行和功能實現方面受到很大影響。急需形成完善的造價資料上報體系,規范上報資料的格式,嚴格要求上報造價資料的質量。
(2)完善建筑工程造價信息市場體系。建筑工程造價信息市場從理論到實踐都還處于摸索和探討階段,存在許多有待解決的問題。從供應者方面來說,信息源不足,不能按用戶需求提供相應的造價信息。從信息用戶方面來看,大多數人對于信息商品化、信息服務有償化還處于一種感性認識階段,不愿意進入信息市場購買信息。
(3)改善造價信息的平臺。建設工程造價管理信息系統目前基本采用客戶端/服務器結構的網絡運行模式,是一種基于局域網技術的系統。但隨著造價信息需求層次和范圍的擴大,這種小范圍處理造價信息的運行模式將不能滿足更多用戶的需求,也不利于信息的收集和共享。因此,開發基于互聯網平臺的造價管理信息系統是應該進一步考慮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高平.從管理信息系統談建筑企業工程項目造價[J].工程建設與設計,2000,(5).
[2]謝穎,黃文杰,高犁難,.基于智能化信息處理的建筑工程造價短期預測[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07,(6).
篇3
論文摘要:結合河北就業市場的人才需求,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的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進行了修仃,在新的培養模式中,設置了三個培養方向,優化了學科基礎課;同時增加了專業綜合實驗、技能培訓、外語文獻閱讀及學年論文等實踐教學環節。
1998年國家教育部對高等院校本科培養專業進行了調整,其中,將過去的鑄造、鍛壓、焊接3個專業合并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旨在培養專業面寬、適應性強的材料熱加工方面的人才。舊的培養模式無法滿足新專業的需求。所以自1999年按新專業招生以來,便對本專業的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進行制訂和修改,但在教學實施和畢業生就業中暴露了一些問題。本課題便是針對這些問題,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的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進行了研究。
1.根據市場需求劃分專業方向
從就業情況來看,長期以來,熱加工行業從我校招的畢業生一直以鑄造、焊接、鍛壓為各對口專業,所以近年來,用人單位仍以此舊專業名稱招收畢業生。加之企業在生產中分工較細,他們都希望有各個專業特長的人才,在短期內便可勝任一方面的技術工作。由此看來,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大專業制定一套新計劃而完全取消過去的專業方向是不合適的。但專業方向如何設置仍需慎重。為此我們分析了近幾年河北省對本專業的需求,連年來省內各中小企業對鑄造、焊接方向的人才需求較多,尤其我國加人WTO后,鑄件出口量逐漸增多,優質高效的要求使他們對此方面的人才需求隨之增強。由于河北省產業結構的調整對傳統的鍛壓方面的人才需求減少,模具設計與制造方面的人才需求呈連年上升趨勢,而且省外的某些模具加工基地也逐漸從我校招聘畢業生。分析了河北省的需求情況,我們又對其他兄弟院校的教學計劃進行了分析,在我們收集的教學計劃中有全國重點院校的,如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也有一般院校的,如河北工業大學、河南科技大學。從這些院校的教學計劃看,重點大學基本不分專業方向,除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外,其他課程安排完全一致,專業性強的課程開設較少。分析原因,這些院校的畢業生考研率較高,從事科研工作的較多,而在企業從事生產一線技術工作的較少。一般的地方院校的計劃中在進人第6,7學期后,根據專業方向劃分幾個相應的專業模塊,主要的專業課開設2一3門,因為這些地方院校的畢業生主要面向一些企業,將來主要從事技術工作,所以他們需要掌握某一專業方向的專業知識,畢業后,能在短期內勝任具體工作。我校面向的主要是河北省中小企業,很多企業來校招人時都表示希望能盡快在工作崗位中獨擋一面。
鑒于以上分析,決定在新的方案中,分出三個專業方向:模具設計與制造、鑄造、焊接。由于模具設計與制造的基礎知識、專業基礎知識更近于機械工程學科、而鑄造和焊接所需材料科學基礎知識較多。在新的培養計劃中制訂了模具方向、鑄造和焊接方向兩套培養方案。
2加強基礎教育,優化學科基礎
為了加強基礎教育,拓寬專業范圍,整個課程體系中,基礎課應占較大比重,而基礎課包括公共基礎課和學科基礎課。公共基礎課是按學校對理工專業的要求開始的,包括兩課、英語、信息技術基礎和計算機程序設計。而學科基礎課的設置是各專業教學計劃的關鍵,在本方案中,首先確定了高等數學、工程數學、物理等學??蚣軆鹊膸组T課程,然后根據專業方向的需要,搭建了不同的課程體系。其中模具方向以機械工程基礎為主干學科,因此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開設學時較多,而鑄造、焊接方向則以材料科學工程基礎為主干學科:如開設了普通化學、物理化學、冶金傳輸原理等課程;除以上因專業方向不同而開設的不同的學科基礎課以外,還開設了多門相同課程,其中包括必不可少的材料科學基礎,另外為拓寬知識面、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及考慮到后續課的學習、將來工作崗位的需要開設了工程材料概論、文獻檢索、電工學、互換性與技術測量、材料成型控制基礎、材料檢測及控制工程等課程。
從課程的開設看,包含了自然科學基礎、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和工程技術基礎的課程,而且考慮了主干學科與相關學科的關系、基礎與專業的關系,優化了學科基礎課程。
3整合專業課,精選選修課
為加強專業綜合教育,拓寬學科專業范圍,專業課和選修課的確定也很重要。專業課是按專業方向開設的,各方向根據專業特點,在有限的學時內選擇了幾門構成專業框架的專業課。鑄造方向是以設備、工藝、材料三方面的課程構成的框架;焊接方向則由電源、工藝、結構三個不可或缺的部分組成;模具方向則體現了模具設計(沖壓模具、鍛造模具、塑料模具)和制造(模具制造工藝和數控加工技術)兩大方面,同時開設了計算機在模具中的應用(模具CAD/CAM)。超級秘書網
有了以上各專業方向的主體框架,考慮到學生在某一方面的興趣及將來工作崗位的需要,開設了小學時的專業性強的專業課(每個專業方向2一3門)。另外,為拓寬學科專業范圍,讓學生了解本學科的發展動態,精選了一系列選修課:如材料成型新技術、工業機器人、工程軟件、計算機在熱加工中的應用、技術經濟學等十幾門課程可供選擇。
4加強實踐教學,注重能力培養
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造能力的主要途徑。在新的計劃中,除了傳統的金工實習、生產實習、課程設計以外,模具方向增加了數控加工技術的技能培訓,主要有線切割編程加工、數控銑編程加工;鑄造和焊接方向增設了兩周專業實驗周.,學生可自己設計實驗、并親自動手操作。這給學生創造了動手和動腦的機會,也給他們創造能力的發揮留下了空間。
為了使學生四年外語不斷線、培養學生對外語文獻閱讀和翻譯的能力,同時結合文獻檢索課的學習,練習查閱、整理資料;另外為鍛煉學生文字表達和科技寫作的能力,在5一6學期增設了“外語文獻閱讀及學年論文”的實踐教學環節。
篇4
[關鍵詞]變形鋁合金 熔鑄工藝 工藝分析
中圖分類號:TG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29-0022-01
引言
鋁加工業的發展使鋁材的應用更加廣泛,尤其是在目前的航空航天工業、軌道交通業、乘用車輛制造業、軍工材料及民用產品的開發行業中,鋁材應用的市場被開拓發展成為了十分廣闊的大市場,因此就對鋁材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而鋁材的熔鑄是鋁材生產的第一道工序,其目的主要是是為鋁材軋制、鍛造、擠壓生產提供優質錠坯。錠坯的冶金質量的高低,是在后續的工序中再難以進行更改的。因此,控制好錠坯的生產與質量是發揮鋁材的潛力的重要前提。要以先進的工藝技術和最低的成本獲得高性能、高質量的鋁合金鑄錠使之滿足后續工序及最終成品的需要是現代化鋁材應用所追求的。
一、變形鋁合金熔鑄
鋁熔鑄是利用電解鋁液、返回廢料、中間合金為主要入爐原料,經熔化、保溫、精煉、鑄造成錠,鑄錠經鋸切、銑面處理成壓延車間需要的合格扁錠,或者鑄軋/連鑄連軋成板帶坯。其主要的工藝過程為熔煉、熔體處理、鑄造。鋁熔鑄的這三個主要工序過程是緊密銜接、相互制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熔鑄過程。在此過程中,如何發揮設備壽命期內的能力,提高生產力,節能降耗,降低生產成本越來越受到鋁加工行業的關注。
二、變形鋁合金熔煉
熔煉過程為了使熔體內部成分、溫度均勻,需要采用適當的攪拌技術,建議采用電磁攪拌。電磁攪拌的主要優點是:減少爐內各部位熔體的溫度差;熔體成分均勻;由于提高了熱的傳輸,能耗下降;爐渣下降。
鋁熔體處理一般指對熔體進行合金化、凈化與細化。合金化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強度,此外,還應該考慮改善加工性、抗蝕性、耐磨性、硬度、液態金屬的流動性、表面性能以及其他特殊性能等。凈化處理或精煉是采取措施使鋁熔體中不希望存在的氣體與固體物質降到所允許的范圍以內,以確保材料的性能符合標準或某些特殊要求。鋁熔體的凈化處理主要是將氫及氧化鋁降到所要求的水平或更低一些。為了獲得鑄錠均勻細小的最佳晶粒組織,主要途徑有控制凝固時的溫度制度,細化處理。
三、變形鋁合金鑄造
鋁合金鑄造是將經檢驗合格的鋁熔體澆注到帶有水冷卻設施的結晶器中,使熔體在重力場或外力場的作用下充型、冷卻、凝固成鋁錠坯的工藝過程。變形鋁合金鑄造主要有半連續鑄造、鑄軋、連鑄連軋三種鑄造工藝。半連續鑄造屬于靜模鑄造,鑄軋和連鑄連軋屬于動模鑄造。對于變形鋁合金鑄造來說,作者認為動模鑄造是發展的方向,它可以實現液體金屬一次加工成材,達到節能、降耗、提高生產效率的目的。動模鑄造可分為四類:其一是輥間鑄造,液體金屬從供流嘴流到一對相向轉動的軋輥之間冷凝成形并被壓延成板材,典型的輥間鑄造是連續鑄軋技術;其二是輪間鑄造,用帶定型槽溝的環形輪和鋼帶組成結晶器,金屬液進入結晶腔內,隨鑄輪同步運行,在鑄輪與鋼帶分離處,熔體凝結成坯并以與鑄輪周邊相同的線速度拉出錠坯;其三是帶間鑄造,結晶器由兩條相互平行的履帶式類型的鋼板?;蜾搸ЫM成;其四是無接觸鑄造,氣化層鑄造以及電磁鑄造屬此類的鑄造方式。對于變形鋁合金板帶的成型,選用鑄軋和連鑄連軋的優勢明顯。
(一)半連續鑄造坯錠
目前應用最多的是直接水冷立式半連續鑄造機,它可以生產各種鋁合金牌號和規格的扁錠以及實心和空心圓鑄錠。鑄造過程中鋁液重量基本壓在引錠座上,對結晶器壁的側壓力較小、凝殼與結晶器壁之間的摩擦阻力較小,且比較均勻。牽引力穩定可保持鑄造速度穩定,鑄錠的冷卻均勻且容易控制。其中尤以液壓鑄造機的應用最為普遍,特別是內導式鑄造機的優點更為明顯。
(二)鑄軋
鋁熔體從凈化處理裝置流出后,進入可以控制液面高度的前箱內。通過前箱底側的橫澆道流入由保溫材料制成的供料嘴中,液體金屬靠靜壓力由供料嘴直接進入一對相反方向旋轉的鑄軋輥中間。鑄軋輥使液體金屬快速結晶。隨著鑄軋輥的轉動,鋁熔體的熱量不斷通過凝固殼被鑄軋輥帶走,結晶前沿溫度持續下降,結晶面不斷向熔體內部推進,當上下兩個結晶層增厚并相遇時,即完成鑄造過程而進入軋制區,經軋制變形成為鑄軋帶坯。鋁帶坯連續鑄軋技術代替了通常鑄錠熱軋工藝生產帶坯所需的鑄造、鋸切、銑面、加熱、熱軋等全部工序。
(三)連鑄連軋
連鑄連軋工藝是一種工藝設備緊湊,在連續鑄造機后面緊接著配置熱連軋軋機組的緊湊生產線,是從液體到板帶材一次性完成的連續生產線。顯然,連鑄連軋不同于連續鑄軋,后者是在旋轉的鑄軋輥中,鋁熔體同時完成凝固及軋制變形兩個過程。但是兩種方法的共同點均是將熔煉、鑄造、軋制集中在一條生產線,從而實現從鋁液到鋁板帶坯連續性生產,比常規的間斷式生產流程少了多道工序。
在連鑄連軋工藝中,鋁熔體通過鑄造前箱及鑄嘴進入運動的雙鋼帶水冷模腔。前箱安放在鑄機的進口處,進入前箱鋁液的流量大小由流槽上的浮漂式控制器來控制,控制信號大小由鑄造速度傳感器反饋。鑄嘴上開有小孔,在小孔中通入低壓惰性氣體等,均勻地分布在鋼帶和鋁液之間,起到鋁液和鋼帶間的熱傳遞,使進入鋼帶口的鋁液凝固均勻,不會使鋼帶間產生急速的熱脹冷縮,引起鋼帶變形,影響鋁板帶表面的平整度。在鋼帶的下部安裝有釹-鐵-硼強磁體支撐輥,產生的強磁力對鋼帶有極強的吸引力,使鋼帶限制在鑄機規定的范圍內運動,鑄造出來的鑄坯截面是矩形的。
結語
綜上所述,在變形鋁合金板帶材生產的工藝選擇上,連鑄連軋具有相當明顯的優勢,對于鋁熔鑄的工藝配置應該是針對企業對產品定位方面的考慮,單就產能及基本投資而言,從產品產能的靈活性以及生產產品的多樣性考慮,首選的應該是普通熱軋工藝流程。但是對于剛剛起步或初涉獵鋁加工的企業來說,選擇成熟的鑄軋工藝也不失為一種少投入、快見效、迅速回收成本、產能雖小不會被套牢的工藝。
參考文獻
[1] 刁莉萍,梁巖.鋁合金熔鑄配料工序的工作原則和依據[J].輕合金加工技術,2006,03:11-14.
[2] 吳樹文.提高鋁合金熔鑄質量的技術措施[J].青海科技,2008,03:83-85.
[3] 謝曉會,冀中年,李素娟.變形鋁合金熔鑄工藝綜合分析[J].輕合金加工技術,2013,08:22-25+50.
篇5
論文摘要:校企合作是應用型本科高校發展的重要路徑之一,分析了校企合作的相互作用機理、應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結合南京工程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特色,從課程設計、課程設計、技術培訓和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等三方面出發,探索和研究本專業培養模式。
論文關鍵詞:校企合作;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近十幾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為了滿足國家建設和經濟發展的需要,應對社會對高等教育日益增長的需求,國家新建了一大批本科院校。南京工程學院正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中成長和發展起來的。我們這一類學校的辦學方向不同于學術型大學(“985”或“211”大學),而是直接為本地的行業和企業服務,學以致用,為地方企事業單位提供應用型人才,促進本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因此,校企合作是實現該類學校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目標的關鍵。國家從政策層面反復強調校企合作,我們學校也在積極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以解決由于校企合作過于程式化、合作不深入而造成大學生一次就業率較低的現實問題。本文從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改革出發,探討基于校企合作下南京工程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
一、校企合作的相互作用機理
校企合作既有利于人才培養,也促進了科學研究,更是服務社會的主要內容。但不同類型的高校對于三大職能的側重不同,對國家競爭實力的貢獻不同,因此校企合作的重點也不同。比較而言,學術型大學更加側重于科學研究,校企合作的重點在研究領域:與企業合作進行科技研發、研究成果的資本化及其向生產要素的轉化;高職高專院校側重于教學職能即培養技術型的人才,服務社會的職能主要通過開展職前職后培訓來實現,其校企合作側重于教學過程。這類合作的目的是增加高職學校人才培養的社會適應性,滿足國家在經濟結構轉型中對于技術人才的需要;應用型本科院校居于兩者之間,既重視實踐教學又要加強應用性科學研究,其服務社會的職能通過為企業提供技術指導、咨詢以及應用性研究成果等方式實現。校企合作一方面重在學校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另一方面在于企業為學校提供實踐教學的條件?;谛F蠛献鞯膽眯腿瞬排囵B涉及高校與企業兩個層面,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密不可分。對于校企合作的相互作用機理,國內外有一定的研究。
校企合作培養人才的模式實際上就是把企業納入人才培養的要素體系中來,引入到培養的全過程,形成由學校、企業共同參與的人才培養格局中來,進而改變傳統以學科體系為特征的課堂教學為課堂教學、企業實踐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格局,改變傳統培養模式的雙要素為校企合作培養人才模式的三要素。校企合作的原動力就在于尋求共同發展,實現互利雙贏,這也是他們合作的切合點所在。只有深化校企合作,才能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才能保證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實現學校與企業的“雙贏”。
二、應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1.企業合作開展的實習實訓不能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
目前,所有的應用型高校注重對學生的實習實訓培養,與地方企業建立起一批實習實訓基地,但是,有部分的實習實訓基地徒有虛名,不能滿足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需要。
2.校企合作建立的工程中心未能立足于培養應用型人才
高校與企業所建立的工程中心的目的是將企業的項目或者實用高新技術,例如專業軟件學習與開發等,帶進學校,學生參與,培養實用新型的應用型人才。部分的工程中心是部分老師參與橫向項目為主要目的,學生參與很少;所建立的計算機模擬中心,實際上與企業聯系不緊密,學生不能學以致用。
3.校企合作建立的實習實訓基地缺乏創新性,合作深度不夠
經過幾屆學生的實習訓練之后,部分的技術更新和產品轉化情況已經發生改變,部分企業或者學校拘泥于合作形式,不謀求實習崗位的更新;校企合作的內容常常局限于實訓基地的建立,實習方式也常局限于工作任務的需要,沒有形成一套有機融合的機制,這樣勢必造成合作形式單一。另外,考慮到企業自身利益,多數企業只提供單一并且較為低端的實習崗位,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4.企業參與的積極性不高
在校企關系建立的過程中,多數高校為謀求發展主動向企業尋求合作,而企業往往僅為提升自身內涵,雙方合作的原動力不足,企業積極性不高。
三、材料成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南京工程學院是一所以工學為主的高等工程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科專業涵蓋工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理學、法學等。學校遵循高等教育發展規律,著力發展應用型本科教育,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努力推進產學研相結合,形成了“學以致用”的辦學理念和校企合作、產學研相融、注重實踐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鮮明特色。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鑄造方向)是江蘇省高校特色專業,以冶金、化工、機械、交通運輸等領域的企業和研究機構從事材料生產和材料加工方面的技術研究、產品設計及研發、生產管理等方面工作。具體的培養模式有以下幾方面:
1.合理的課程設置和教學改革
本專業培養的學生主要的就業方向是面對江蘇省以及長三角地區的鑄造及相關行業。因此,在理論教學課程設置上緊緊圍繞專業方向,既要重視理論基礎又要突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特點。專業基礎課程方面,分別開設工程力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材料科學基礎、材料成型原理等材料科學方面的主干課程,強化學生的理論知識;專業課方面,開設與鑄造專業相關的課程。包括CAD/CAM技術、金屬液態成型工藝、特種鑄造技術和鑄造合金及熔煉等。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學生具有相當強的專業知識,為后期的生產實踐、實習實訓以及專業技術認證培訓打下良好的基礎。
針對課程特點,合理增減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以能力培養為重點,夯實專業知識。具體的做法如下:
(1)合理選擇教學內容和教材。針對本專業的培養目標開設必要的專業課程,結合前屆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和畢業就業的方向、去向、工作崗位,對課程的教學大綱和授課計劃進行合理調整;選擇適合本專業的教材,或者選用本教研室自行編寫的教材,例如材料成型基礎、壓鑄模工藝設計等課程,對學生進行授課,上課教師對授課內容熟練,做到了有的放矢。
(2)適當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目前高校廣泛采用多媒體教學。多媒體的教學質量存在一定的爭議,多媒體可以提供大量的知識信息,但是過分依賴多媒體教學,學生會產生疲勞狀況,并且接受大量的信息難以消化,造成學生跟不上老師講課速度和思路,最終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降,因此,具體的做法是以多媒體為主,主要進行圖片、圖表和視頻教學,既生動又方便,以板書為輔,主要是課程的標題、提綱和重點知識。
2.課程設計和技術培訓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鑄造方向)的一大特色就是合理設置課程設計和實用技能培訓,為學生參與校企合作提供前期的專業準備工作,這些教學和培訓環節包括金工實習、壓鑄模設計、合金設計與熔煉、CAD/CAM技術培訓和鑄造工程師認證培訓等。在這些教學環節中,學生在課堂上對實踐內容有了系統的了解和訓練,為接下來的實習實訓打下良好的基礎,避免了進入企業后一問三不知和盲目、機械地完成實習任務。另外,與國家鑄造協會合作,聯合開展國際鑄造工程師培訓和認證工作,本著學生自愿和合理宣傳、引導的原則,組織畢業班學生進行實際培訓,為學生在本專業學習提供最后一項資格證書,為今后在工作崗位上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學生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很高,成型081班于2011年12開始進行報名培訓,全班43人全部參加,并且順利拿到了鑄造工程師初級證書,部分學生在找工作中該證書起到了一定作用。
3.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相結合
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在于實踐教學。學生上大學問的最多的問題是今后該專業的就業方向是什么,實踐教學很好地回答了這些疑問。南京工程學院材料工程學院重視與行業、企業聯系,在培養模式中強化實踐教學是另一大特色。建設并簽訂了二十多個校外實習基地,與企業共建了“江蘇省精密高速模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小節距工業鏈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南京市鑄造工程技術產學研基地”等多個產學研基地。與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鑄造方向)相關的實習基地包括:南京航天晨光藝術鑄造公司、南京尼瑪克公司、東駿機械等近十家。這些企業和本專業的學習、就業有著密切關系,這些企業為本專業提供的實習實訓所有的專業技能訓練,包括藝術鑄造、精密鋁合金壓鑄技術、熔模鑄造、樹脂砂造型與鑄造、消失模鑄造、壓鑄模設計及壓鑄技術等。學院與這些企業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專業老師可以為這些企業提供技術咨詢,以橫向課題的形式進行聯合技術攻關;企業為學生提供實習和工作場地,例如成型081班在企業實習一個月完全掌握熔模鑄造鎳合金葉片的制造技術;在南京尼瑪克實習期間,成型081班三名學生和企業達成就業協議;在南京晨光藝術鑄造,2007級三名學生畢業后參加工作,并為成型081班學生做實習的導師,與該企業主管人事的領導交流后,先后有15名學生表達了愿意服務于該企業的意愿。
在實習實訓中,結合本專業的專業知識,實際進行操作,使所學的材料力學、材料科學基礎、金屬熔煉、壓鑄模設計等理論知識得以應用,強化理論的同時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讓這些實習基地大大發揮了其作用,學生受益匪淺;學生和老師以課題形式合作,深化了校企合作的模式,使校企合作具有了創新性和發展活力;學校為這些企業提供有實踐經驗的畢業生,很好地服務于企業,大大提高了企業參與的積極性。
篇6
關鍵詞:鎂合金;汽車制造;應用;瓶頸;成本策略
中圖分類號:U46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9166(2008)10-0057-01
一、鎂合金的產業背景及應用瓶頸
進入21世紀,鎂合金在全球汽車市場的應用正呈迅猛發展之勢,尤其是北美及歐洲地區為最,日本也在逐步擴大其應用。此外,中國憑借礦產資源的優勢,也在積極推進鎂合金的應用步伐。對于汽車零部件,鎂合金替代傳統材料可取得比鋁合金更為顯著的減重效果(鎂合金替代鋼、鑄鐵為60%-75%;鋁合金替代鋼、鑄鐵為40%-60%)。因此,鎂合金作為汽車輕量化材料的應用,符合目前全球節能、減排、資源再生利用與清潔生產等環保要求。迄今為止,傳統的鑄造技術在鎂合金汽車零部件制造方面仍將占據主導地位。隨著汽車行業的飛速發展,汽車結構件對材料及其制造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致密度、高強度、高結構復雜性和低成本等將成為鎂合金鑄造未來的發展趨勢。其中箱體因其形狀復雜、質量較大,成為鎂合金鑄造技術在汽車方面應用的重要方向,并具有巨大的經濟潛力。因此,在汽車工業科技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加速我國以鎂為代表的輕質材料及其鑄造技術在汽車制造領域的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同時我們也應當看到,鎂合金在汽車上的應用也受到了諸多限制,其中資金支持、技術人員、生產成本成為了當前主要的三大瓶頸。1.汽車工業用鎂的研究開發和市場應用缺少有財政實力的贊助商。鎂合金目前還不是汽車的主要金屬材料,和鋁、鋼及塑料相比有很大差距,鎂合金在汽車上的用量僅占到汽車總重量的0.4%,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之一是缺少有財政實力的贊助商的支持2.汽車工業缺少從事鎂合金汽車部件研發經驗的工程師。3.全球鎂價持續走高,汽車用鎂合金部件成本上漲,對汽車工業用鎂產生巨大影響。鎂合金汽車部件成本的提高,再加上后續加工成本的稍許提高,產生對汽車工業用鎂的不利影響,汽車制造商會轉而采用其他替代材料。
二、科研發展趨勢
隨著科技的發展,以上鎂合金技術所受到的應用局限,正在逐漸發生改變。
首先,就汽車性能方面,鎂合金擁有比鋁合金更輕的比重。而通過減少自重,汽車本身的操控性與制動性能將得到進一步提升。面對中高端客戶的廣大的市場需求以及國際汽車市場激烈的技術競爭,國外例如寶馬、大眾等著名廠商以及美國汽車材料公司等科研機構已開始增加相應的研究投入,并且取得了包括曲軸箱、變速箱、輪轂等方面的重要技術突破。同時,隨著科研投入的加大,全世界從事鎂合金汽車部件開發設計的科學家與工程師數量也在迅速增加。以歐洲為例,在德國已成立了由44個業內機構和5個大學共同組建的“MADAICA”在鎂合金的CAD建模、模具制造、壓鑄、砂鑄、焊接和機加工等領域進行研究。
三、應用實例
以汽車變速器箱體以及曲軸箱體鎂合金的應用為例。
1.在汽車變速器箱體方面,主要以新型高強度鎂合金替代鋁合金為主要方式實現箱體減重。例如對MgA18Zn1合金,Z F F ried richsnaf en A G K.D aub J.F otn S t. H ock J.S au ter等人的進行的詳細試驗,從各項主要指標上,證實了鎂合金變速箱體工業應用的可行性。為了簡化工藝的原因,該試驗選擇了轎車用的一個手動換檔的5檔變速器箱體。為一個形狀復雜的雙聯箱體。它用鋁制成重量為811kg,用鎂為513kg。該試驗采用了與AlSi9Cu3相同壓鑄法和摸具壓鑄了30個材料是MgAl8Zn1的箱體,并提供了試驗計劃。根據試驗結果,該科研小組認為,MgA18Zn1可以成為一種適于壓模鑄造箱體的材料。但應該注意的是,在應用過程中,其腐蝕特性要求充分注意其金屬雜質的控制,使之完全可能用來限制電腐蝕。并且還必須注意熱和機械的數據,特別對螺栓聯接要特別仔細測量。同時,設計時可充分利用其優良的可鑄性采用合適的厚度制成質量輕的制件,該優良的可鑄性可進一步改善加強筋結構以增強箱體剛度、熱傳導和聲發射特性。最后,應注意控制齒輪的修形使其聲響性能達到最佳狀態。此外,用Mg取代Al的大量采用還取決于燃油經濟性政策,包括對車輛重量的理解以及價格率的提高狀況。
2.在曲軸箱應用領域,因其內部強度要求較高,多采復合成型技術。德國寶馬汽車公司在世界上首次采用鎂鋁復合材料制造水冷式發動機的曲軸箱(crankcase)。為此,寶馬公司(BMW)還研發出了一種性能優異的鎂合金,特別適合于此種用途。該曲軸箱主要用鎂合金制造箱的外殼,而用薄的鋁合金作內殼,從而形成一種外鎂內鋁的復合箱體,集鎂與鋁的優點于一體,既有鋁的高抗腐蝕性能又有鎂的減重效果。同時內部為鋁還提高了曲軸箱強度,它由上下兩部分組成,然后用螺栓固定,為了避免接觸腐蝕,不用鋼螺栓,而用高強度鋁合金螺栓。這種新型曲軸箱是用寶馬汽車公司新近開發的一種新型鎂合金,它具有:高的抗蠕變強度,相當強的抗腐蝕性能,高的熱學性能與力學性能,另外還有良好的鑄造性能。為了避免鎂與其他材料間的接觸腐蝕,曲軸箱與發動機之間進行了完全絕緣性密封。其生產工藝為,先鑄鋁合金內襯,而后在鋁上鑄造鎂合金外殼。這種復合曲軸箱由擁有全球最大的壓鑄機企業生產,位于德國蘭特(landshut)壓鑄中心。壓鑄模重60噸,鑄造完鋁合金內殼后,關閉模,第二步是立即射注約700攝氏度的鎂熔體,射注時間僅為1/600s,壓力約為1000bar,于是鋁內殼與鎂合金外殼在約400噸的外力作用下緊緊地熔接為一體。鎂合金在10s左右時間內凝固完畢,再過20s由機器人取出鑄件,隨即交付熱處理與機械加工。
該公司還計劃在今后二年內開拓這種鎂合金在汽車中的應用。
四、成本策略
在工藝成本方面,鑄造鎂合金相較于傳統材料,其科研成本、生產成本較高。但是,其較鋁合金更為優秀的減重性以及比強度,使其在當前汽車市場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首先,當前國際油價持續上升,汽車輕量化更加有利于節省燃油消耗,減少廢氣排放。鎂合金在汽車工業的應用,雖然目前提升了單車的生產成本,但從長遠看,最終將為用戶節省大量的燃料費用。其次,鎂合金的使用打破了傳統汽車以鋁合金材料為主帶來的減重瓶頸,進一步從材料方面提升了車輛性能,從而使汽車生產廠商在高端產品領域具有更強的競爭力,獲得更佳的經濟效益。最后,中國是鎂的主要生產國,國內材料研究和汽車制造企業在該合金的研究與生產中具一定的地域成本優勢,可以節省相當的科研與生產成本。
作者單位:西安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唐靖林,曾大本.鋁、鎂合金鑄造在汽車領域的應用及發展.金屬加工.2008.5
[2]蘇鴻英.汽車工業用鎂的瓶頸問題.有色金屬.2008.5
[3]郝曉華.鎂在汽車領域應用中向鋁的挑戰.有色金屬,2005.4
[4]ZFF ried richsnaf en A GK. D aub J.F otn S t. H ock J.S au ter.汽車變速器箱體用鎂代替鋁的各種影響和條件.傳動技術
[5]王祝堂.寶馬公司開鎂開創鋁復合曲軸箱在汽車上應用之先河.金屬世界.2004.4
[6]丁雨田,劉孝根.鎂基復合材料磨損性能研究進展.機械研究與應用.2008.2
[7]王玲.鎂鋁泡沫復合材料的基體組織及沖擊性能.航空制造技術.2007.1
[8]江玉華,吳軍,陳國東.鋁、鎂合金重力鑄造行業機器人代替人工進行澆注作業的可行性研究.鑄造技術.2008.1
[9]張春香.硅和磷化鋁對高鋅鎂合金顯微組織及性能的影響.鄭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篇7
(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銀川 750021)
(Ningxia Constructio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Yinchuan 750021,China)
摘要: 目前我國高速列車鋁合金車體主要采用MIG自動焊接,為實現自動焊接,要求焊絲尺寸精,且具有一定的剛度。國內生產的鋁合金焊絲存在嚴重的質量不穩定問題,高速列車的鋁合金焊絲尚依靠進口。為實現高速列車用鋁合金焊絲的國產化,本論文針對目前高速列車使用的ER5356及ER5183鋁合金焊絲,開發了鋁合金光亮焊絲生產工藝。
Abstract: At present our country’s high-speed aluminum alloy train body mainly used the automatic MIG welding. In order to realize automatic welding, welding wire must be accurated in size, and it has certain stiffness. Domestic Al-alloy welding wires have serious quality problem, so high-speed train aluminum alloy welding wire still relies on import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localization of Al-alloy welding wires, this thesis aims at ER5356 and ER5183 aluminum alloy welding wire used in the high-speed train and develops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aluminum alloy welding wires.
關鍵詞 : 鋁合金;焊絲;生產工藝
Key words: aluimnium alloys;welding wire;production process
中圖分類號:TG4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5)18-0082-02
作者簡介:孫姝(1989-),女,湖北鐘祥人,碩士,現在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材料工程系任教師,研究方向為材料工程技術。
1 研究背景
我國鐵路運輸的快速發展,對于高速列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世界各國均在大力發展制造鋁合金車體[1]。高速列車鋁合金車體是以大型扁寬薄壁鋁合金型材作為骨架的焊接構件,焊接可減少40%的車輛制造工作量[2]。鋁合金車體焊接結構的性能,在基材一定的情況下,主要取決于焊接工藝和焊絲的合金成分和性能[3]。目前高速鐵路主要使用ER5356及ER5183焊絲進行焊接,本文針對國內生產的焊絲存在焊接氣體含量高、焊縫有缺陷及自動送絲易斷絲的問題,研究了鋁合金焊絲的生產工藝,制定出從熔煉、鑄造、均勻化處理、擠壓一直到拉拔的生產工藝。
2 實驗合金
本實驗針對目前高速列車使用的ER5356及ER5183鋁合金焊絲,其國際注冊的化學成分如表1所示。
3 焊絲的生產工藝
焊絲材料首先經半連續鑄造出直徑為200mm或180mm的鑄錠,經均勻化退火后,擠壓出直徑為12mm的線坯,擠壓出的線坯經中間退火及多道次拉拔,得到直徑為3mm的線坯,再經退火、扒皮后,送入光亮拉拔生產線進行光亮拉拔,最后得到直徑為1.2mm的焊絲。圖1為焊絲的生產工藝流程圖。
3.1 熔鑄工藝
設計的熔鑄工藝路線如下:
裝料熔化扒渣調成分爐內精煉爐外除氣和過濾半連續鑄造。
為了提高半連續鑄錠表面質量及冶金質量的穩定性,半連續鑄造均采用熱頂半連續鑄造。
實驗時在低于750℃溫度下熔煉,添加特殊溶劑覆蓋后加Mg,爐內同時進行攪拌和噴粉精煉,在爐外保證旋轉石墨噴頭噴吹氬氣除氣過程熔體的溫度恒定,采用陶瓷片進行雙級過濾,將AlTiB送絲裝置遠離結晶器其在高溫處喂絲;同時采用直徑為200mm或180mm的圓結晶器進行半連續鑄造,半連續鑄造過程的鑄造溫度為730-740℃,鑄造速度為110~120mm/min,冷卻水水壓控制在0.05MPa左右。將鑄錠的成分控制在5XXX焊絲鋁合金所要求的范圍之內,焊絲合金半連續鑄錠的鈹含量控制到小于0.0005%(wt)、氫含量控制到小于0.18ml/100g。
3.2 均勻化處理
半連續鑄造得到的合金半連續鑄錠,由于冷卻速度快,容易形成成分偏析和枝晶偏析,造成合金力學性能下降,影響后續的塑性加工,因此,半連續鑄錠在擠壓前需進行均勻化退火。根據生產現場的常規制度,采用470℃×24h工藝對半連續鑄錠進行均勻化處理。
3.3 擠壓拉拔工藝
合金鑄錠經均勻化處理后,切頭扒皮,重新加熱進行擠壓,在390℃~410℃采用直徑為185mm的擠壓筒同時擠出四根直徑為12mm或10mm線坯毛料。將擠壓的直徑為12mm或10mm的線坯退火之后在軋尖設備上進行軋尖,軋尖要求以線坯端頭能穿過待拉伸的模具200~250mm為宜,軋尖后的線材在單模拉絲機上進行多次拉拔與退火,即在Φ12.0mmΦ10.5mm之間、10.5mmΦ8.2mm之間、Φ8.2mmΦ6.2mm之間、Φ6.2mmΦ5.0mm之間配合390℃~400℃中間退火后將鋁合金焊絲線坯處理為直徑5mm 左右的坯材,目的是獲得具有較高力學性能(較高的強度和較大的延伸率),以便進一步在鋁合金光亮焊絲線處理生產線上一次拉拔成成品規格的鋁合金光亮焊絲。再將Φ5.0mm線坯使用冷焊方法連接后,經精確定徑拉拔成Φ2.76mm的鋁線坯,待喂入鋁合金光亮焊絲線處理生產線。
3.4 光亮處理
高檔鋁合金光亮焊絲的生產的最后一道生產過程為將Φ2.76mm的鋁線坯,喂入鋁合金光亮焊絲線處理生產線,經過多個模孔一次拉拔成成品規格(Φ1.2mm)的鋁合金光亮焊絲,光亮拉拔過程中包括高速扒皮和超聲波清洗過程,最后得到成品焊絲。
4 生產出焊絲的性能
4.1 化學成分
表2為最終制備的ER5356及ER5183合金焊絲化學成分,可見,采用半連續鑄造—擠壓法制備的ER5356及ER5183合金焊絲成分除Si、Fe含量略低于國際標準外,其它元素含量均可控制在國際規定的范圍內。
顯微組織:為保證焊絲的成分均勻,需要對焊絲的顯微組織進行對比分析。為滿足焊接的要求,預期的顯微組織應為第二相趨近于彌散、細小,在基體中分布均勻,且與基體結合牢固。
圖2為最終制備的ER5356及ER5183合金焊絲縱切面的金相組織。從圖中可見,最終制備的ER5356及ER5183合金焊絲金相組織中總體來看第二相尺寸較小,分布比較均勻。對比觀察可以發現,與5356合金焊絲相比,5183合金焊絲中第二相的數量略多、尺寸略大。
4.2 焊絲力學性能
自動焊接過程中自動送絲還要求焊絲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有一定的剛度。因此,對制備的直徑為1.2mm的ER5356、ER5183合金焊絲進行了力學性能測試,測試結果見表3。
表4為日本ER5356、ER5183合金焊絲出廠時控制的抗拉強度[4],可見,采用半連續鑄造—擠壓法制備的焊絲達到日本報道的ER5356、ER5183合金焊絲強度指標。這與國內制備的焊絲第二相尺寸較小,分布較均勻有直接關系。
5 結論
高速列車用鋁合金焊絲的生產工藝為:焊絲材料首先經半連續鑄造出直徑為200mm或180mm的鑄錠,經均勻化退火后,擠壓出直徑為12mm的線坯,擠壓出的線坯經中間退火及多道次拉拔,得到直徑為3mm的線坯,再經退火、扒皮后,送入光亮拉拔生產線進行光亮拉拔,最后得到直徑為1.6mm或1.2mm的焊絲。采用此工藝生產出的焊絲成分符合國際標準,顯微組織為第二相趨近于彌散、細小,在基體中分布均勻,與基體結合牢固,且制備出的ER5356、ER5183合金焊絲力學性能達到日本報道的焊絲強度指標。很好地解決了國內生產的鋁合金焊絲存在嚴重的質量不穩定的問題,實現了高速列車用鋁合金焊絲的國產化。
參考文獻:
[1]邱桂杰,楊洪忠,高國強,等.高速列車用復合材料國內外現狀與趨勢[J].高科技纖維與應用,2005,30(6):26-30.
[2]吳鵬譯.鋁合金焊接技術難點問答[J].鐵道機車車輛工人,2006(10):30-32.
篇8
1臨床資料
本組合收治的牙缺失伴殘根殘冠的患者36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齡43~74歲,平均48歲。上牙列缺損16例,下牙列20例。
2各類附著體的特點
2.1冠內附著體:
冠內附著體主要為栓體——栓道及其變異結構,通常由設計成矩形鳩尾或扁圓形"凹"形槽的陰型栓道,和一lunwen. 1KEJIAN. COM提供寫作論文和發表服務,歡迎您的光臨個與陰型形狀相匹配的陽型栓體結構兩部分組成,前者位于基牙人造冠上,后者與可摘局部義齒連接在一起。這類附著體主要依靠栓體、栓道之間的機械摩擦力獲得義齒的固位力,固位力大小取決于栓體、栓道的接觸面積和接觸的緊密程度。栓體與栓道的連接多為硬性連接。栓體與栓道的連接也可增加彈簧等裝置以提高固位力。由于冠內附著體完全位于人造冠內,因而其應用受到牙冠大小,髓腔大小的限制,同時,其臨床和技工等操作過程較為復雜,費用較高,且長期使用磨損后,更換和修理的難度較高。
2.2冠外附著體:
冠外附著體是指附著體的固位裝置突出于牙冠的自然外形之外的附著體。冠外附著體的應用對基牙大小的要求較低,主要受到牙槽嵴高度和寬度的影響,多用于可摘局部義齒。冠外附著體的主要作用是固位作用,由于其結構設計較為靈活,易于設計應力中斷、扣鎖等裝置,故多應用于游離端義齒,以減少基牙負擔,當然,也可在非游離端義齒中應用。當缺牙區牙槽嵴條件較差時,義齒易發生擺動和轉動,基牙會受到較大的側向力作用,易產生牙周組織損傷,尤其是在游離端缺牙時,這種現象更為明顯。此時需要具有應力中斷作用的固位裝置來緩解基牙的受力,而具有彈性聯接裝置的冠外附著體則易于滿足這一要求。
3附著體義齒的制作程序
3.1基牙制備及印模:
附著體的牙冠制備與固定修復體的基牙制備原則基本一致。為附著體提供足夠的固位形和固位空間。保證附著體基牙的抗力形。保護牙髓、牙體組織的健康,預防并發癥。保證附著體的美觀、強度、清潔和就位方向。使附著體的傳力、受力更為合理。對于冠內附著體,牙齒安置附著體的一側應磨出正確大小的箱型以容納附著體,制備出的空間應比附著體大約寬0.6 mm,深0.2 mm,以便鑄造完整和安裝正確,這樣有利于使附著體的咬合傳導力接近牙齒長軸,并便于正確恢復修復體的外形。對于制作附著體義齒的人造冠部分的印模,只要能準確取得基牙與黏膜的解剖位置關系即可,其要求與常規固定義齒印模相同[2]。
3.2義齒制作:附著體義齒的制作包括固定義齒和可摘局部義齒兩部分,制作附著體義齒所需的一個重要設備是平行研磨儀,它是一個帶有打磨馬達的平行觀測儀,其主要功能為:作為觀測儀測量和確定義齒就位道;確定安放附著體的位置和方向,在工作模型上按設計位置安置附著體;根據需要對蠟型或金屬鑄件進行研磨以達到需要的形態。由于附著體的精密度對義齒共同就位道要求很高,為達到義齒在口腔內摘戴自如,同時保持修復體中附著體陰陽性結構之間的密合度,附著體義齒制作過程必須在平行研磨儀上進行,使完成后的可摘義齒中附著體結構,能與固定在基牙上的附著體結構吻合,義齒摘戴順利。
3.3戴牙:
附著體義齒的固定和活動部分在試戴過程中的就位一般沒有問題,義齒在就位后應讓患者試戴幾天后再黏固人造冠。黏固過程中,應將可摘義齒部分同時戴入,并囑患者咬合,以保證附著體義齒兩部分準確的位置lunwen. 1KEJIAN. COM提供寫作論文和發表服務,歡迎您的光臨關系。人造冠粘固后,應訓練患者掌握正確的取戴方法,并告知義齒的使用和維護方法。
綜上所述,精密附著體的應用是一種結合鑄造、烤瓷、烤塑以及種植技術等多種牙科加工工藝的固定一活動聯合修復方式,同傳統的卡環固位體相比,可以極大的改善美觀,具有更好的固位和穩定性,以及合理的應力分布,并且可以使口腔修復體的應用形式更加靈活,達到更好地修復效果[3]。由于其技術含量高,應用效果好,精密附著體體技術目前已經成為現代口腔修復學領域中的高技術水平標志之一。需要強調的是:附著體義齒并非能完全取代傳統的修復方式,應嚴格掌握各類附著體的特點及其適應證和禁忌證,才能使附著體的應用取得最佳的修復效果。
參考文獻
篇9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和東北大學學位論文格式改編,專為我校申請碩士、博士學位人員撰寫打印論文時使用。本格式自日起實行。
2.學位論文主要部分
學位論文主要部分由前頭部分、主體部分和結尾部分組成。
2.1 前頭部分
(1)封面
(2)扉頁——題名頁(中、英兩種)
(4)聲明(獨創性聲明)
(3)摘要(中、英兩種文字)
(5)目錄
(6)插圖和附表清單(只限必要時)
(7)縮略字、縮寫詞、符號、單位表(只限必要時)
(8)名詞術語注釋表(只限必要時)
2.2 主體部分
(1)緒論(前言、引言、緒言)
(2)正文
(3)討論、結論和建議
2.3 結尾部分(只限必要時采用)
(1)參考文獻
(2)致謝
(3)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取得的學術成果
(4)作者從事科學研究和學習經歷的簡歷
(5)可供參考的文獻題錄(只限必要時采用)
(6)索引(只限必要時采用)
3.版式
紙張大?。杭埖某叽鐬闃藴蔄4復印紙(210mm×297mm)。
版芯(打印尺寸):160mm×247mm(不包括頁眉行、頁碼行)。
正文字體字號:小4號宋體,全文統一。
每頁30~35行,每行35~38字。
裝訂:雙面打印印刷,沿長邊裝訂。
頁碼:頁碼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頁,字號與正文字體相同,頁底居中,數字兩側用圓點或一字橫線修飾,如·3·或-3-。
頁眉:自摘要頁起加頁眉,眉體可用單線或雙線(二等線、文武線),頁眉說明5號楷體,左端“東北大學碩士、博士學位論文”,右端“章號章題”。
封面:東北大學研究生(博士或碩士)學位論文標準封面(雙A4)。
4.體例
4.1 標題
論文正文按章、條、款、項分級,在不同級的章、條、款、項阿拉伯數字編號之間用點“.”(半角實心下圓點)相隔,最末級編號之后不加點。排版格式見表4.1。
此分級編號法只分至第四級。再分可用(1)、(2)……;(a)、(b)……等。
表4.1 標題排版格式
標題
字號字體
格式
舉例
第一級(章)
二號黑體
居中,占3行
第1章 XXX
第二級(條)
三號黑體
居左,占2行
1.1 XXXXXX
第三級(款)
四號黑體
居左,占2行
1.1.1 XXXXXX
第四級(項)
小四號黑體
居左,占1行
1.1.1.1 XXXXXX
摘要、目錄、參考文獻、致謝、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取得的學術成果、個人簡歷等標題作為第一級標題排版。
4.2 正文
漢字字體字號:正文字體小4號宋體。
外文、數字字號與同行漢字字號相同,字體用WORD系統中的Time NewRoman體或相近字體。
4.2.1 插圖
插圖包括圖解、示意圖、構造圖、曲線圖、框圖、流程圖、布置圖、地圖、照片、圖版等。插圖注明項有圖號、圖題、圖例。圖號編碼用章序號。如“圖2.1“表示第2章第1圖。圖號與圖題文字間置一字空格,置于圖的正下方,圖題用5號字,字體可用宋體,須全文統一。圖中標注符號文字字號不大于圖題的字號。
4.2.2 表
表的一般格式是數據依序豎排,內容和項目由左至右橫讀,通版排版。表號也用章序號編碼,如:表2.1是第2章中的第1表。表應有表題,與表號之間空1~2字,置于表的上方居中,用5號宋體,須全文統一。表中的內容和項目字號不大于圖題的字號。
4.2.3 公式
公式包括數學、物理和化學公式。正文中引用的公式、算式或方程式等可以按章序號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式號),如:式(2.1)表示第2章第1式,公式一般單行居中排版與上下文分開,式號與公式同行居右排版。
4.3 附錄
附錄中的圖、表、公式、參考文獻等另行編排序號,與正文分開,也一律用阿拉伯數字編號,但在數碼前冠以附錄序碼。例如:圖A.1,式(B.3)等。
4.4 計量單位
學位論文一律采用1984年2月27日國務院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并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使用方法》執行。論文中命名用各種量、單位和符號,必須遵循國家標準GB3100-82,GB3101-82,GB3102/1-13-82等的規定。
單位名稱和符號的書寫方式,可以采用國際通用符號,也可以用中文名稱,但統一采用一種,不要混用。
4.5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采用順序號編號體系。
專著格式:
[序號] 編著者. 書名[M]. 出版地:出版社,年代,起止頁碼.
期刊論文格式:
[序號] 作者. 論文名稱[J]. 期刊名稱,年度,卷(期):起止頁碼.
學位論文格式:
[序號] 作者. 學位論文名稱[D]. 發表地:學位授予單位,年度.
參考文獻舉例:
[1] 張毅. 鑄造工藝CAD及其應用[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4,14-15.
[2] Huang S C, Huang Y M, Shieh S M.Vibration and stability of a rotating shaft containing a transerse crack [J]. JSound and Vibration, 1993, 162(3): 387-401.
[3] 周麗. 機械式挖掘機工作裝置的優化與仿真[D]. 沈陽:東北大學,2000.
4.6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取得的學術成果
期刊格式:
[序號] 作者. 論文名稱[J]. 期刊名稱,年度,卷(期):起止頁碼. (檢索情況)(對應論文章節)
專利格式:
[序號] 專利申請者. 專利題名:專利國別,專利號[P].日期.(對應論文章節)
示例:
[1] Huang S C, Huang Y M, Shieh S M.Vibration and stability of a rotating shaft containing a transerse crack[J]. JSound and Vibration, 1993, 162(3): 387-401. (SCI檢索)(對應論文第四章)
[2] 高航,張立成,周士昌. 高壓輥磨機液壓系統及其動態特性[J]. 東北大學學報,2000,21(1):38-40. (EI檢索)(對應論文第五章)
[3] 劉加林. 多功能一次性壓舌板:中國,92214985.2[P]. 1993-04-14. (對應論文第四章)
注:雙盲評審版學位論文中須隱去所有作者(申請者)姓名,僅標注排序即可。
示例:
[1] 第一作者. Vibration andstability of a rotating shaft containing a transerse crack[J]. J Sound andVibration, 1993, 162(3): 387-401. (SCI檢索)(對應論文第四章)
篇10
【論文摘要】:介紹了鎂合金的分類和組織與性質特點,并介紹了鎂合金的主要熔煉方法。熔煉設備,熔劑及氣體保護熔煉技術,保護性氣體有SF6、CO2、SO2、N2等或它們的混合氣體,SF6和CO2是有害氣體科學家研究用氬氣替代SF6和CO2作為鎂合金熔煉保護氣體。
引言
20世紀80年代初期,北美汽車制造企業為了達到平均燃油標準(CAFE),都努力降低汽車自重,以減少燃油消耗。鎂合金由于密度小、壓鑄性能好被認為是降低汽車自重的首選合金,各國都加緊進行鎂合金生產及應用研究,鎂合金工業因而進入飛速發展階段。
1鎂合金的組織性能與分類
1.1鎂合金的分類
常用鎂合金共有四大系列
⑴Mg-Al-Si(AS)系列:AS系列具有較好的抗蠕變性,強度高,塑性、韌性好,但充型性能較差,常用于制造工作溫度較高的發動機零件,如發動機曲軸等。
⑵Mg-Al-Zn(AZ)系列:AZ系列具有均衡的力學性能和鑄造性能,屈服強度高并具有一定的耐鹽霧腐蝕能力,適合制造形狀復雜的薄壁壓鑄件,如閥套、離合器殼體等。
⑶Mg-Al-Mn(AM)系列:AM系列具有優異的韌性和塑性,適合制造受沖擊的零部件,如汽車輪轂等。
⑷Mg-Al-RE(AE)系列:AE系列具有比AS系列更好的抗蠕變性,但易粘模,壓鑄性能較差,并且稀土成本高,該合金暫時應用范圍較小。
1.2鎂合金的組織與性能特點
鎂合金在共晶溫度時,具有α相單相組織,而在常溫下具有α+β(Mg2Al3)組織。鎂在α相中有一定的溶解度,而且鎂原子半徑與鋁原子半徑相差很大,故能產生很強的固溶強化作用。
α與β兩相是以離異共晶形態存在,在鑄態組織中β相以網狀呈現在α相的晶界處,會降低合金的強度和塑性。采取固溶化及淬火處理,消除β相,能提高其機械性能。
鎂合金不具有時效強化作用,不易進行強化處理。雖然鎂在α相中溶解度隨溫度下降而降低,但由于鎂原子在鋁中容易擴散和聚集,即使在常溫下也會發生自然時效過程,析出β相。當80℃以上,時效過程更快,故不易用時效強化的熱處理方法。
鎂合金表面有一層由尖晶石構成的膜,因而使合金具有良好的耐海水、大氣腐蝕性能。但合金只有在組織中不析出β相時才有此性能,如果是α+β兩相組織,則由于β相與α相之間有較大電位差,故有較大電化學腐蝕傾向。
AZ系列合金中Zn在合金中溶于α相,并在晶界上形成T相,有效抑制鎂原子的擴散和β相的析出。因此其組織穩定性強,應力腐蝕傾向較小。合金中的表面活性元素Be富集于表面,而成為氧化鋁膜中的組成物,增大了氧化膜的電阻率,故提高合金抗氧化性。又由于BeO的體積是氧化前Be體積的1.7倍,提高了氧化膜的致密度,因而提高耐蝕性。AS系列合金中的Si、Mn的輔助強化,提高了組織穩定性,減小應力腐蝕傾向,Si也減小了熱裂傾向。
另外,鎂合金還具有其他一些特點,如密度低,但比強度、比剛度高;吸震性好;收縮率均勻一致,具有良好的蠕變強度;縮孔傾向小;流動性好、凝固快;與鋼之間的粘附系數低,易脫模;與Fe、Co、Cr、W等元素不溶或微溶,對鋼質模具和工具侵蝕作用??;有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等優點。
1.3鎂合金中的雜質元素及影響
Fe是主要雜質元素,它可形成針狀FeAl3化合物造成合金的脆性。Fe還能使淬火狀態的合金在應力作用下更易析出β相,增大其應力腐蝕傾向。同時Ni,Cu都會強烈使其腐蝕速度加快。另外,鎂合金中的Zn,Ca,Ce,Nd等對耐蝕性均有負面影響。
Mn可與Fe生成Al-Fe-Mn化合物,而減小了Fe的有害作用。但Fe與Mn在合金液中的溶解度的比值小于極限值時,鎂合金才能獲得良好的耐蝕性。
Al通過固溶強化作用和形成沉淀析出提高鎂合金的強度及耐蝕性。
2鎂合金的熔煉
2.1鎂合金的熔煉特點
鎂合金液的表面氧化膜是疏松的,而且鎂是活潑元素,與氧的結合力強,熔煉時,與大氣中氧、水蒸氣、氮反應,生成MgO、Mg3N2和H2。MgO、Mg3N2成為雜質,夾雜物處常伴隨有縮松和氣孔。另為,由于使用熔劑,使得產生熔劑夾雜傾向大,它將成為鎂合金鑄件腐蝕源。因此,防止這兩種夾雜物是一個突出的問題。為了防止鎂液與大氣的反應,在熔煉的過程中,始終要有覆蓋劑保護著,為了去除鎂液中的氧化物雜質,要撒入足夠量的精煉劑進行精煉,精煉過程中使鎂液產生平穩的循環流動,保證精煉劑能充分吸附夾雜物,而后沉淀在坩堝底部。為了提高性能,采取細化晶粒處理。不同類行的鎂合金細化處理不同。最好在細化晶粒前后進行兩次精煉。
鎂合金熔劑通常選用熔點低、密度小、粘度適中、化學性能穩定的鹽,目前普遍使用的熔劑為無水光鹵石(MgCl2—KCl)添加一些氟化鹽和氯化鹽。熔煉時熔劑熔化成液態在鎂合金液表面均勻鋪開形成連續完整的覆蓋層,阻止鎂合金與空氣中的氧氣及水發生反應。熔劑在使用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刺激性氣體(如HCl、Cl2等),并易造成熔劑夾雜,使合金的力學性能和耐蝕性下降。目前熔劑保護法在國外的應用日漸減少。
氣體保護熔煉技術開始于20世紀70年代中期,這一技術極大地提高了鎂合金的純凈度,目前已為世界各國普遍使用。常用的保護性氣體有SF6、CO2、SO2、N2等或它們的混合氣體。SF6是有害氣體,其溫室效應是CO2的24000倍,將來會被禁用。研究表明用0.2%~0.3%體積分數的SO2與干燥空氣混合可起到良好的熔煉保護作用,并且沒有明顯的異味。德國OTTUJUN公司與大眾汽車公司合作研究用氬氣替代SF6和CO2作為鎂合金熔煉保護氣體,已取得良好的效果,目前正在生產試驗階段。法國Rrochot研制成功了由CO2氧化性氣體(oxidizinggas)+氬氣+氙氣組成的保護性氣體。另外加入0.001%~0.003%的Be可在合金液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保護性氧化膜,有效防止合金液進一步氧化。由于在熔煉過程中鎂液與氧及水蒸氣產生燃燒反映,因而要特別注意安全。一旦產生漏鎂燃燒事故時,切忌潑水。若漏得不嚴重,應立即吊出坩鍋鑄錠,或將其放入盛有干燥粉MgO的容器內;若漏鎂嚴重,可直接撒入大量干燥熔劑覆蓋燃燒的液面。
2.2熔煉設備
鎂合金的熔煉設備主要包括(1)預熱及裝料設備。(2)熔煉爐。(3)保護性氣體混合裝置。
鎂合金料熔煉前必須預熱到150℃以上,少量的合金料可放在爐蓋上預熱,大量的則需要用預熱機預熱。德國史杰克公司開發的鎂錠預熱加料機安裝有可轉動的加料盤,可放置24塊鎂錠。
鎂合金熔煉爐有單室熔煉爐、雙室熔煉爐、3室熔煉爐和低壓鑄造爐等。(1)單室熔煉爐是指熔煉保溫在同一爐內進行,熔爐容積根據生產能力選擇,適合生產砂型鑄件和小批量壓鑄件。(2)雙室熔煉爐的熔化爐、保溫爐各自獨立工作,通過能加熱的U形管輸送金屬液,熔煉時產生的熔渣大部分浮在熔化爐金屬液的表面,而U形管是從熔化爐的中部吸取金屬液,這有效地保證了保溫爐中金屬液的純凈度。(3)3室熔煉爐包括熔化爐、中間保溫爐和供液爐,中間保溫爐起到平衡壓力和2次集渣的作用,使金屬液更加純凈。并且由于供液爐溫度較底(約650℃)有利于實現CO2氣體保護。(4)低壓鑄造爐,鎂合金低壓鑄造爐同鋁合金低壓鑄造爐相似,只是鎂合金低壓鑄造爐在坩堝內外均有壓力,所以坩堝壁不會因壓力差而變形。低壓鑄造爐用氬氣作為熔煉保護性氣體及坩堝內壓力氣體,用壓縮空氣作為坩堝外壓力氣體。
多數鎂合金熔煉爐采用電阻加熱(加熱元件以并聯方式接入效果好),少數用燃氣加熱,燃氣加熱比較經濟,但燃氣中的水氣凝結有和鎂液發生反應的危險。
3結束語
我國鎂資源豐富,菱鎂砂礦儲量約27億t,居世界首位。青海湖也儲有豐富的高品質鎂資源,遼寧大石橋、海城、岫巖都有著豐富的鎂礦資源。
我們應進一步開發鎂資源,同時開發鎂合金壓鑄件市場,挖掘鎂合金壓鑄件在我國汽車、通訊、電子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應用潛力。
參考文獻:
[1]李隆盛鑄造合金及熔煉[M]機械工業出版社1989
[2]袁曉光,白彥華等.飛速發展的壓鑄技術[J].鑄造,2000,(7)
[3]范琦飛速發展的鎂合金工業[J].特種鑄造及有色金屬200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