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與國家供應鏈的障礙與對策

時間:2022-09-12 11:13:59

導語:“一帶一路”與國家供應鏈的障礙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帶一路”與國家供應鏈的障礙與對策

摘要:在全球化進程加快的時代背景下,我國提出了“一帶一路”發展戰略。這彰顯了我國帶動區域經濟,實現各地區互利共贏、建立命運共同體的決心。與“一帶一路”的有序推進相適應,國家供應鏈發展戰略對“一帶一路”戰略起著必不可少的作用。但在全球過剩的經濟環境之下,兩大戰略也面臨著認識和價值差異上的障礙,以及落實環境差、建設難度大等方面的挑戰?!耙粠б宦贰迸c國家供應鏈發展戰略為全球發展提供了新的理念,符合全世界人民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共同意愿。為構建好“一帶一路”及其所需的國家供應鏈發展戰略格局,中國應從布局、實施諸方面盡快探索出科學的對策。

關鍵詞:一帶一路;國家供應鏈;障礙;對策

吉林省教育廳“十二五”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項目名稱:構建長吉圖現代物流融入“一帶一路”發展模式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5】第573號。在全球化的歷史進程中,世界各國都或多或少地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歷史上推進全球化進程的開路先鋒—英國與美國,分別以貿易全球化和資本全球化走向了殖民主義和霸權主義道路,并在全球市場中獲得暴利。自明清以來,中國經歷了屈辱、崛起、再到復興的偉大嬗變,改革開放至現在,中國已具備了相當的經濟實力。在政治多極化與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包容、開放、共享的發展思維正逐漸為各個國家和地區所接受。在此基礎上,中國提出了“一帶一路”的全球戰略構想。旨在通過中國推動世界各地區全球化進程,實現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地區互利共贏的健康發展局面[1]。推進國家供應鏈戰略正是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最大保障,而基于兩大戰略實施跨度考慮,我國仍要解決諸如認識差異、價值差異、戰略布局以及實施環節的問題。這兩大前瞻性的舉措若想順利實施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一、“一帶一路”與國家供應鏈發展戰略面臨的障礙

第一,部分質疑聲阻礙戰略實施。盡管“一帶一路”的構想得到了歐洲國家的廣泛認同,也得到了土耳其、阿聯酋的支持,但不排除仍有質疑存在。一方面,考慮到中亞的地緣政治,俄方的一部分人士認為絲路帶構想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俄在中亞的戰略利益的發展。另一方面,一部分中亞國家對中國的經濟發展以及當地的福利表示擔憂,所以不積極主動配合發展。另外,由于宗教、文化等各方差異,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及矛盾,也有些歐盟國家對中國的戰略實施以及發展沒有深刻的了解[2]。第二,區域矛盾復雜,落實和建設難度大?!耙粠б宦贰彼窘浀貐^多為沿邊國家,海關、貿易,投資等體制較難協調。另外,其中所涉及的區域政局不穩,極易產生矛盾,使得一些多國共建的項目實現過程困難重重,區域經濟合作風險較大。在軟硬件設施的建設上,在投資方面一些國家經濟乏力,資金技術投入的前期準備較為困難,項目的投標、競標阻力重重。在技術執行標準方面也容易因為不能統一而增加時間和技術成本?;ヂ摶ネńㄔO的一系列瓶頸也亟待解決[3]。

二、推進“一帶一路”與國家供應鏈發展戰略的對策

第一,準確把握“一帶一路”,科學定位。與歷史上的英國、美國不同,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并非單純地指向本國利益。從經濟環境上看,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是基于全球產能過剩的經濟大環境,與歷史上的經濟短缺時期有所區別。從科技發展環境看,當今世界正處于科技創新持平期,各國的科技競爭力上升空間旗鼓相當,也不同于歷史上英美兩國所處的科技極易轉變為綜合國力的時代。因此,在這一點上,絲路帶戰略的“中國擴張說”不攻自破。從正面來講,“一帶一路”戰略確有其優勢,中國最大的優勢是龐大的市場,十三億人口的貨幣吞吐能力為全球市場整合下的中國市場創造了巨大的上升空間。這也從反面證實,在后國際金融危機中,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中國的經濟貢獻率為何如此之高[4]。另一方面,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的技術優勢也為處在基礎設施瓶頸期的國家和地區帶來福音,“三高七路”的建設將推動國際產能和市場的對接。第二,全方位推動國家供應鏈發展戰略的實施。與“一帶一路”相適應,推進國家供應鏈發展戰略的實施應作為重中之重。蔡進指出,其核心應該是包容開放、高效有序、共享共贏、安全可持續的。首先,當以全球地域為空間進行區域布局,改變南北縱向的固有格局,以發展東西橫向來加大經濟戰略縱深;其次,進行大區域市場整合,釋放市場潛能,以科技進步創造新型市場需求,從而實現供需互補;最后,以科學的機制、制度設計確保供應鏈的安全,努力將保障機制上升至文化層面,維護本國各方面的有效話語權。

綜上所述,“一帶一路”是中國為全球治理體系提供的中國方案,在該發展戰略的實施上,中國應有大國擔當,直面挑戰。加深全球對“一帶一路”戰略的科學認識,全方位推行國家供應鏈發展戰略。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系統的支撐,為建立包容、共享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好典范。

作者:文艷嬌 王成杰 單位:長春財經學院

參考文獻:

[1]林躍勤.“一帶一路”構想:挑戰與應對[J].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2015,31(154):5-17.

[2]蔡進.“一帶一路”與國家供應鏈發展戰略[J].中國流通經濟,2016,3(1):25—30.

[3]丁俊發.“一帶一路”與全球供應鏈[J].全球化,2015,1(3):22-31.

[4]王微.“一帶一路”倡議及其對全球交通與供應鏈體系可持續發展的貢獻[J].大陸橋視野,2017,2(1):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