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經濟會計理念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02 05:28:00

導語:知識經濟會計理念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知識經濟會計理念管理論文

會計的發展是與經濟環境相適應的。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后,人們接受的挑戰已不僅僅是知識經濟、網絡技術,更有“以人為本”的現代管理方式,“人”在生產力各要素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對作為企業管理中心地位的會計工作來說,在知識經濟下,其服務對象和處理對象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會計對人力資源、信息、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的處理,在會計系統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知識經濟不僅要求會計越來越多地處理與物質資源有關的業務,也要處理與非物質資源有關的業務;以服務為主導的第三產業、以信息為主導的第四產業的會計問題也成為會計的新領域。從而,傳統的工業經濟下的會計理念與技能已遠遠不能滿足知識經濟下以“人”為本的管理方式的需要。因此,探索知識經濟下的會計理念,對于拓展會計工作的內涵和外延,滿足現代企業管理戰略的發展需要,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更加注重增值概念。

在知識經濟中,企業的經營目的已不再是單一地追求利潤,而是謀求參與企業活動的各個方面的利益。受益者不限于股東、職工,貸款者所得利息,政府所得稅金也是企業收入的受益者。為此,會計部門要定期編制增值表以反映企業增值的形成以及其在企業內外各個受益主體之間的分配情況。增值已成為企業經營的主要目的。為了動態地掌握企業的經營成果,會計部門要用新興的“作業管理”來掌握企業生產經營成果的增值過程。

(二)更加注重資源的有效配置。

為了使企業的發展戰略按照不斷增加股東財富的目標去設計,并將這一設計要求體現在日常的會計管理中,最好的方法莫過于將有效配置資源的觀念體現于會計管理的全過程。因為,資源的有效配置無疑是企業增值的源泉。以成本管理為例,在知識經濟下由于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制造成本法,已不能合理表述知識經濟下的產品組成。以作業基礎管理為核心的成本控制系統,將成為成本管理的主流。將資源配置與每一項作業的成本動因緊密地聯系起來,無疑為增加企業財富開辟了新的空間。

(三)更加注重風險管理。

在知識經濟時代,由于信息等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信息傳播、處理和反饋的速度大大加快,產品壽命周期不斷縮短和國際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大大地加大了企業的經營風險。特別是高科技項目,由于自身的競爭性和不確定性,面臨的風險更大。這就決定了在知識經濟下會計必須實行風險管理。例如,加大提取科技開發費用的比重,提高風險準備金的比例,更加普遍地采用謹慎性原則,普遍采用加速折舊法等。

(四)更加注重信息披露。

在知識經濟環境下,以知識為基礎的信息技術不但能夠快捷地傳遞大量信息,而且也為用戶提供了直接分析這些信息的手段。如果再單純提供綜合性信息,將影響信息使用者進行判斷和決策。因此,會計工作應著重提供多種屬性的報告:既包括最低層的原始數據,也包括高濃縮的綜合信息;既包括定量信息,也包括定性信息;既包括歷史信息,也包括預測信息等,使會計信息的披露更好地反映出相關性的特征。

(五)更加注重價值基礎。

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以價值為基礎的管理,已成為會計管理必備的理念。在風險和收益都極大化發展的知識經濟下,它可以促使企業的會計管理觀念從短期的利潤視角到長期的價值創造的更新,引導企業管理當局直接面向投資者,以幫助人們清晰地把握價值動因,即股東財富=公司價值-負債,而公司價值=未來自由現金流量×加權平均資本成本貼現率。以此,發現價值增減的動因,進行以價值為基礎的決策。

(六)更加注重戰略管理。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企業管理將會經歷“增強協作、分散經營和建立智能基礎設施”三大變革。企業需要注重平等、主動和創業精神,依靠信息共享和企業監督,不斷創造優勢。這就要求企業實施更具有全局性和競爭性的戰略管理。建立以戰略管理為導向的會計支持系統,力促企業的發展戰略與投資者的期望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