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小企業會計行為的必要舉措
時間:2022-04-02 04:55:00
導語:整理小企業會計行為的必要舉措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4年4月27日,財政部制定了《小企業會計制度》,自2005年1月1日起在全國小企業范圍內實施,這對進一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完善會計法規制度,規范小企業的會計行為,促進小企業健康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實施《小企業會計制度》是貫徹《會計法》和《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的重要舉措,也是規范小企業會計行為的客觀要求。
《會計法》的立法宗旨是規范各單位的會計行為,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完整,加強經濟管理和財務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小企業會計制度》的實施,旨在全國小企業范圍內貫徹落實《會計法》,規范小企業的會計行為,保證小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完整。這是進一步整頓和規范會計工作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我國,小企業規模小,數量多。據不完全統計,在全國工業企業法人中,小企業占工業企業法人總數近95%;小企業的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價值占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的近50%.眾所周知,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小企業在我國經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并成為最活躍、最具潛力的新的經濟增長點之一,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在實際工作中,相當部分小企業會計機構不很健全,各項管理制度不夠規范,會計人員素質相對較低,會計信息質量有待提高。不僅如此,小企業一般不對外發行股票和債券經濟業務相對簡單,銀行、稅務部門等會計信息使用者,主要了解小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基本會計信息針對小企業的實際情況,要求其與大中型企業一并執行《企業會計制度》是不切實際的。一直以來,小企業由于缺乏適用的會計核算標準,有的參照分行業制度核算,有的參照外商制度核算,相當部分小企業會計核算中沒有制度,迫切希望財政部能夠制定符合小企業需要的會計標準。鑒于上述情況。國務院于2000年的《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明確規定,不對外籌集資金、經營規模較小的企業,由財政部另行規定會計核算辦法該《條例》實施后;財政部即開始考慮小企業的會計制度問題,經過近兩年的調查研究,廣泛征求了國內外專家的意見,結合小企業特點和實際情況,幾易其稿,形成了《小企業會計制度》。
從國外的情況看,一些發達國家也非常重視小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比如在英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公司法》中都對小企業作出了專門的界定,英國在其公認會計原則的基礎上專門制定小企業會計準則。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也對中小企業會計問題給予了足夠的重視,目前正致力于中小企業會計標準的制定,旨在為世界各國小企業的會計核算提供相應指南。
二、小企業標準的界定以及《小企業會計制度》的適用范圍
在國務院實施的《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中,對小企業的劃分標準作出了原則規定,指不對外籌集資金、經營規模較小的企業?!缎∑髽I會計制度》對此做了具體化的規定,即:“不對外籌集資金”是指不公開發行股票債券:“經營規模較小”采用了原國家經貿委等四部門于2003年2月制定的“中小企業規劃標準”。該標準主要是從資產總額、營業額和雇員人數三個方面對工業、建筑業、批發零售業、交通運輸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等行業中小企業的劃分作出了規定。以工業企業為例,同時滿足職工人數300人及以上、銷售額3000萬元及以上,資產總額4000萬元及以上,但有一項或幾項不滿足大型工業企業標準要求的,即為中型企業,其余的為小企業。再如對于批發和零售業,中型企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100人及以上,銷售額1000萬元及以上的標準,中型以下的為小企業。
按照上述標準,《小企業會計制度》的適用范圍是指不公開發行股票和債券的、在規定標準以下的法人企業,不包括個體工商戶和個人獨資等非企業法人。
三、《小企業會計制度》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特征
《小企業會計制度》由六部分內容組成。第一部分為總說明。主要規定了本制度的制定依據、適用范圍、應遵循的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以及會計記賬和報告的基本要求等。
第二部分為會計科目名稱及編號。本制度規定了61個會計科目,以及相關的明細科目,同時規定,小企業以根據實際需要,對規定的會計科目做必要的增減或合并。比如,低值易耗品較小的企業,可以將其并入“材料”科目。再如,小企業根據自身的規模和管理等要求,可以將“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科目合并為“生產費用”科目,并設置相關的明細科目。
第三部分為會計科目使用說明。這是本制度的核心部分,按照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要求體規定了61個科目的使用說明。
第四部分為會計報告格式。規定小企業編報的基本會計報表格式為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現金流量表企業根據需要自行選擇。增值稅一般納稅企業還要求編報“應交增值稅明細表”。
第五部分為會計報表編制說明。分別就如何編制上述報表,報表項目如何填列等,分項作出了具體的規定
第六部分為主要會計事項分錄舉例。對小企業的主要經濟業務事項如何進行賬務處理,列舉了分錄舉例,為小企業實施本制度提供了指南。
《小企業會計制度》的主要特征為通俗易懂,簡便易行。該制度是在遵循一般會計核算原則的條件下,借鑒國際慣例,結合我國小企業的實際情況加以制定的,充分體現了小企業自身及其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和特點,比如:
——考慮到長期資金的金額較難確定及計提長期資產減值過程中需要較多的職業判斷等情況,小企業制度中僅要求對短期投資、存貨及應收款項計提減值準備,不要求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長期資產計提減值準備
——考慮到小企業投資的情況較少,完全運用《企業會計制度》中關于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規定存在困難制度中對于小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重大影響的投資,儀要求按照簡化的權益法核算。
——對于借款費用的核算,要求小企業在固定資產:開始建造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之前所發生的專門借款的借款費用,均可資本化計入固定資產成本,而不必與資產支出數相掛鉤。
——對于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由于在計算最低租賃付款額過程中涉及的職業判斷及對未來現金流量折現等困難,小企業會計制度中對于符合融資租賃條件的固定資產,以合同或協議約定支付租賃款及使用固定資產達到可使用狀態前發生的其他有關必要支出確定其入賬價值。
——對于《企業會計制度》中提供的一些可選擇的會計處理方法,結合小企業實際,選擇了其中比較符合小企業特點的方法,如要求小企業采用應付稅款法核算所得稅等。
——從會計報表體系來看,考慮到小企業及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僅要求小企業提供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兩張基本報表,等等。
四、《小企業會計制度》的實施,使我國企業會計標準體系趨于完善
我國企業會計標準可以劃分為幾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會計準則體系,目前已實施了17項會計準則(1項基本準則和16項具體準則),為完善我國的會計準則體系,財政部還將制定20多項具體會計準則,計劃在2船5年之前,基本完成中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的建設。第二層次是會計制度體系,截止目前,財政部已實施了《企業會計制度》和《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小企業會計制度》的實施,完善了我國的會計制度體系無論大中型企業,金融企業還是小企業,都有了適合本企業情況的會計制度。第三個層次是適用于某些特殊行業的專業會計核算辦法,比如,鐵路、航空、郵電,施工、農業、文教企業等,大多數已經制定,尚有少數行業的會計專業核算辦法正在制定過程中。
我國企業會計標準體系的三個層次,各有側重相互補充。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是一致的,區別主要在于原則和具體之分,共性和特性之分,比如會計準則體系是以條款形式對會計要素和經濟業務事項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而會計制度是以會計科目及使用說明、會計報表及編制說明的形式,對會計要素和主要經濟事項進行確認、計量、計錄和報告;會計專業核算辦法則是針對某些特殊行業的特殊業務所進行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規定。
五、認真做好宣傳培訓工作全面貫徹《小企業會計制度》
《小企業會計制度》從到實施尚有半年多時間,財政部會計司將通過舉辦各地財政部門參加的師資培訓班等多種方式,加大對《小企業會計制度》的宣傳和培訓力度,使廣大小企業會計人員充分了解該制度的內容,掌握制度中規定的各項規定和方法。
各地財政部門應當重視《小企業會計制度》在本地區的宣傳培訓工作,將其納入小企業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重要內容,在本地區內形成宣傳貫徹《小企業會計制度》的氛圍,與此同時,應加強與工商、稅務、監督檢查等部門的協調,取得有關部門的支持,齊抓共管,采取有力措施,做好該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和指導確保該制度在本地區得到較好的貫徹實施。
小企業應當根據會計業務的需要設置會計機構,或者在有關機構中設置會計人員并指定會計主管人員,不具備條件的,應當委托經批準設立從事會計記賬業務的中介機構記賬。在進行會計核算時,各企業應當按照《小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結合本企業實際情況,制定適合于本企業的具體會計核算辦法,做好新舊制度之間的銜接,從2005年1月1日起,結束舊賬,建立新賬,嚴格按照《小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核算。
會計中介機構應當掌握《小企業會計制度》的各項規定,在接受小企業委托進行審計服務過程中,應當以該制度作為會計標準進行審計,提供審計報告。
我們相信,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通過《小企業會計制度》的貫徹實施,必將大幅度提高企業會計人員素質、會計信息質量和會計工作水平,從而實現加強小企業的經營管理,促進小企業的健康發展的目標。
- 上一篇:外貿失衡加劇的原因與對策闡述
- 下一篇:漫談審慎性原則會計制度中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