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枯竭型旅游前進步伐

時間:2022-12-23 03:07:23

導語:資源枯竭型旅游前進步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資源枯竭型旅游前進步伐

一、資源枯竭型城市旅游產業的發展途徑

1因廢就廢,開發資源型產業遺存物資源型產業遺存物指的是資源型產業發展過程中遺存下來的蹤跡和實物,其中主要為資源型產業生產、生活遺存物,也包括檔案、史籍及其它影音資料等.資源型產業遺存物的最直接開發形式就是建立遺址公園,其中影響很大的一個典型案例就是德國魯爾區從礦山到公園的轉型,魯爾區是德國的重工業基地,也是其資源型產業的集中地,這里曾經濃煙蔽日,煤渣滿地,改造后到處是公園綠地,景色清幽,尤其是北杜伊斯堡景觀公園更是魯爾區遺址公園開發的典范.以礦山公園為代表的資源型枯竭型城市遺址公園的開發對于修復當地環境,保護當地文化,完成產業轉型并最終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除此之外,資源型產業遺存物的開發還包括興建展覽館、博物館,并可以和工礦企業外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以及資源開發文化展示等內容相銜接,構建統一的旅游景區點.澳大利亞索弗侖金山公園就是由昔日的金礦礦山、淘金場、古街、黃金博物館組成,這些場景保留古貌,并且展示1851年之后的礦山生產和生活場景.我國44座資源枯竭型城市廢棄礦區比比皆是,發展遺址公園真可謂是一舉多得,除了能使廢棄物(區)變廢為寶,還能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

2提高旅游地的可進入性招徠旅游者是旅游產業發展的基本前提,資源枯竭型城市旅游產業的發展也不例外,因此讓游客進入旅游地是旅游規劃與設計方面需要首先考慮的問題.事實上旅游地的可進入性還應包含兩個層次:一是旅游地的空間通達性;二是旅游區點的可進入性.提高旅游地空間通達性旨在縮短旅游者進入旅游地的距離,進而節約路上時間,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到旅游地的競爭力,能夠使旅游者越快到達旅游地越好,這就需要加強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包括新建或改建道路、鐵路、機場、橋梁等,從而縮短旅游目的地與旅游客源地或者交通中轉地之間的時間.旅游區點的可進入性則是指旅游區點內或者旅游區點間的交通連接情況,游客在區點間或區點內的旅途實際上也是游覽觀光的一部分,提高旅游區點的可進入性更注重通過完善的交通網絡使旅游活動更加充實、有情趣,交通速度也是因勢利導,不追求越快越好,纜車、環保電瓶車、游船、步行等是其主要的交通方式.德國魯爾區轉型過程中把建設綜合性運輸網絡放在首位,發展區內快車線,使區內任何地點距高速公路的距離都不超過6公里,同時最大限度發揮本區水運優勢的基礎上搞好水陸聯運,加速南北向交通線路的建設,魯爾區已建成了歐洲最稠密的交通運輸網.通達的交通運輸網不僅對旅游產業有重要促進作用,而且對于資源枯竭型城市的整個經濟轉型過程都是大有裨益的.

3完善相關基礎設施旅游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完善的旅游基礎設施,旅游基礎設施主要包括旅游出行設施、旅游接待設施和旅游服務設施,其中旅游出行設施在前文中已經重點論述,此處所指的相關基礎設施指的是后兩者.旅游基礎設施因具有很強的公益性特征及低回報特征,決定了其必須依靠政府部門加以建設.資源枯竭型城市的基礎設施往往比較落后,完善基礎設施是其轉型過程中的必經之路,這正好與發展旅游業的優先步驟相契合.然而,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資金,這也是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中面臨的巨大困境,既要加大力度建設,又要量財力而行,避免出現日本夕張市舉債興建旅游設施,最終事與愿違,導致財政破產的局面.

4引進、培養人才對于絕大多數資源枯竭型城市來說勞動力是過剩的,但往往卻面臨專業技術人才結構性短缺的局面,旅游專業技術人才也是如此,解決的辦法無非有兩個:引進或者培養.在引進與培養間要本著首先解決本地人員就業的原則恰當選擇,具體來說就是,凡那些培養周期長,專業技術要求高,發展急需的人才應該采取引進的辦法,使之能迅速到位為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撐,比如旅游企業管理人才、旅游規劃與開發人才、職業經理人、投資創業人才,外語導游等,凡那些培養周期短,專業技術要求低,所需數量大的人才則應采取培養本地勞動力的方式填補,比如賓館飯店的服務人員,一般導游員,汽車駕駛員等.

5依托資源產業名氣,加大旅游營銷力度旅游營銷活動的最終目的就是吸引更多的旅游者,伴隨著我國旅游產業的日趨成熟,旅游營銷活動也逐步完善,但與西方國家還有著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在市場促銷能力方面.資源枯竭型城市旅游營銷活動既要面向旅游者又要面向旅游企業(旅行社等).旅游經濟是典型的“眼球”經濟,只有讓人知道、了解,并且感興趣才能有可能帶來經濟效益,因此旅游營銷活動也要以此為出發點,想方設法宣傳自己,擴大知名度,而旅游廣告宣傳則是最為直接的手段.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資源產業往往具有一定知名度,旅游廣告宣傳可以充分利用,以達到最佳的營銷效果.

二、資源枯竭型城市旅游產業發展困境和出路

1政府的財政收入的大頭也來自于資源型企業,資源枯竭就會直接造成財政困難,因此資源型城市發展旅游產業或者進行其它經濟轉型很難從當地地方政府得到較大資金支持.解決資金困境的出路首先就是要加大中央財政的轉移支付力度,截至2010年底,中央財政將累計下達財力性轉移支付資金168億元,推動資源枯竭型城市向可持續化發展方向轉移,然而這些資金仍是杯水車薪,轉移支付力度仍需加強.其次,積極拓展資金籌措渠道,包括向金融機構籌資,吸引民間投資和外資等,事實上,2009年起國家開發銀行與黃石市等8個資源枯竭城市簽署了《開發性金融支持資源型城市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合作備忘錄》,其中6個城市已與開發銀行簽訂的融資總額達到320億元,下一步就是要進一步擴大試點城市的數量,根據不同城市的特點創新合作模式.

2旅游資源吸引力的困境與出路資源枯竭型城市旅游資源吸引力各不相同,有的城市本來就有較強吸引力的旅游資源,只需因勢利導即可取得很好的效果,焦作市即使如此,云臺山風景區就是極具吸引力的旅游資源,這也是焦作市成功轉型不可或缺的因素.然而,絕大多數資源枯竭型城市都沒有這樣的名牌旅游景區、景點,解決的方法主要有兩個:第一,努力開展郊游等近距旅游活動,逐步擴大旅游市場.因為閑暇時間等要素的限制,近距離旅游者往往不太注重旅游地的名牌效應,伴隨著旅游者人數的增加,旅游地品牌就會逐步推廣,這樣由近及遠,旅游資源的吸引力就會逐步擴大.第二,努力開展承接旅游項目.承接旅游就是把資源枯竭型城市作為成熟旅游路線的延續旅游接待地.這樣對成熟旅游地還是資源枯竭型城市都是有好處的,成熟旅游地因該種承接旅游使得其旅游區域逐步擴大,旅游產品也更加豐富,而對于資源型城市則是其打開旅游之門的捷徑.

作者:崔哲洙盧萬合單位:吉林師范大學